第304章 这一年,世界的轴心在京城(下)

第304章 这一年,世界的轴心在京城(下)

俄国到底是蒙古?还是拜占庭?还是彼得梦想的西方国家?总之它现在还不是俄罗斯。

这是摆在俄国面前的历史疑惑。

东方、中亚,还应不应该是俄国的扩张方向?

虽然俄国现在仍旧很混乱,仍旧没有一个有序的战略方向和外交策略,但在东方和中亚问题,俄国宫廷中已经有不少大臣开始隐约感觉,东进是一个错误的战略。

阿尔泰山以北那一战,军改后的青州军没有吓到俄国,大顺让俄国感觉绝望的后勤能力,吓到了俄国。

从莫斯科到伊犁,可比从北京到伊犁近多了。

青州军再能打,大顺军改后的新式陆军战斗力再强,没有后勤,也是无用。

阿尔泰山一战,俄国的精英看到的,是大顺只要有意愿,完全可以在额尔齐斯河集结一支一两万人的野战部队,并且足以保证其后勤补给。

当然,这得花钱。可大顺似乎花得起,至少此时的中华帝国,是全天下皇冠中最富丽堂皇最沉重的那顶,上面缀着最多的金银。

之前几个前往中国的特使,都是中国的富庶赞不绝口,而他们看到的还只是京城,甚至没有去过苏杭。

在这种情况下,主张对大顺妥协让步的态度,渐渐成为了俄国宫廷的主流。

与其和中国打一仗输掉额尔齐斯河,输掉布里亚特蒙古,输掉勘察加的毛皮贸易,输掉每年给俄国带来大量收入的色楞格河中俄贸易……不如主动让步,在西北勘界问题上退让。

拆除几座堡垒,划归一个双方都不驻军的缓冲区。

或者,由能言善辩的外交家,德烈·伊万诺维奇·奥斯捷尔曼伯爵,祸水南引,签订个中俄互不侵犯条约,让大顺去和荷兰、西班牙、日本折腾去。

当年彼得大帝雄心万丈,亲自接见了漂流到勘察加的日本商人传兵卫,并在俄国建立了日语学校,以求将来打开东方的入海口,开展和日本的海上贸易。

而现在,这个雄心已经不可能实现了,雄心成为了过去的妄想。

及时止损结束第四次俄土战争,趁着瑞典准备不足先发制人打瑞典;亦或是瑞典问题放一放,等着盟友神圣罗马帝国在巴尔干战场大胜土耳其,签订一个彻底得到黑海通行权的条约……在这两件事,俄国宫廷还没有达成共识。

可在让奥斯捷尔曼伯爵作为全权大使出访中国的决定,很快就在混乱的宫廷中定了下来。

…………

这一年的西洋历二月,正是大顺过年的时候。

季风吹起的时刻,欧洲的海上或者陆地上,几个不同国家的使节团,带着不同的目的,去往同一个目的地。

法国派出了一批很好的造船工匠,几名海军部的文职官员和设计师,乘船前往中国。

在那里,他们将要完成对中法密约条款的执行,帮助大顺建造世界风帆舰海军史上最经典的法式74炮战列舰。

只要他们建成,就可以获得新式的膛线枪技术。

法国的梦想,最终放在了欧洲大陆上。

他们确信,大顺一旦对荷兰宣战,切断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法国将可能夺走低地地区。断绝了荷兰的重要财路,荷兰将不堪一击。

十个印度、十个加拿大,也不如多少法国人梦寐以求的低地,为了那,可以放弃海外的一切。

虽然,商人们不认可,但那不重要。

…………

英国采买了大约一万五千英镑的各种礼物,乘坐着帆船前往中国。

在那里,他们将要辩解一下法国人必然对他们的不实污蔑,并希望在即将开打的英西战争中,获得大顺港口的停泊权——理论上,大顺作为中立国,禁止英西任何一方停泊。

可大顺在亚洲的特殊地位,可以使国际法当放屁。

英国人希望忽悠一下中方,允许英西交战中都在中国停泊补给,看上去很合理,但其实就是拉偏架。

因为,英国人在东南亚,早就被荷兰人赶走了,一个港口都没有。而西班牙有菲律宾,根本不需要大顺的港口。

…………

葡萄牙也派出了自己的使团,但葡萄牙人很聪明,他们希望重申一下葡萄牙的朝贡地位,而非外交国。

朝贡国,或许还能占着澳门。

可要是变成外交国,也难说大顺这边会不会把他们赶走。这一次法国使节团访华,给葡萄牙人带来的极大的震动,他们从明朝就和中国打交道,伪明向罗马教廷求援宫廷受洗的书信也是葡萄牙人传递的,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中国居然考虑了“外交”这两个字。

这种改变,让葡萄牙人很恐慌。

大顺的禁教是严厉的,葡萄牙作为天主教国家,在传教士问题上过于积极。大顺禁教之后,大量的传教士躲到了澳门,还有一些“殉道者”冒着被官员抓起来拷打的风险,继续在广东、广西和福建传教,这也让葡萄牙有些担忧。

他们害怕大顺将怒火发泄在澳门上,尤其是大顺的开关贸易政策,使得澳门这个明朝锁国时候的特殊存在变得极为尴尬。

对大顺而言,贸易上,可有可无了。广东福建松江宁波的各国商馆,不需要再从澳门开始立足。

而在宗教上,澳门就成为了大顺的一块心病。天主教的礼仪之争,已经让大顺的皇帝和儒家官员彻底震怒了,不许祭祖、不许拜皇帝、不许拜周公孔子……这既是在向儒教宣战,也是在向世俗皇帝宣战。

贸易上可有可无、宗教上心病易发,葡萄牙人慌了。

外交还是朝贡?

利益最重要。

葡萄牙人希望继续保持一个朝贡的身份,忽悠大顺,反正大顺也从没问葡萄牙要过贡品。

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懂朝贡国的含义,即便澳门存在了这么久,他们也不知道朝贡意味着和朝鲜的地位一样。葡萄牙王室变更,是要大顺派礼政府来册封的,之前不过是装聋作哑不管不问,真要认真起来,可就不是一回事了。

…………

荷兰人没有派使节团前往中国,因为荷兰现在是空位期,既没有国王,也没有执政,各个省各自为政。

不过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十七人绅士团,倒也关切了一下大顺的外交局势,他们在巴达维亚总督的信件影响下,认定了大顺要和俄国开战。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十七人绅士团看来,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他们给巴达维亚总督的指示上,认为应该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顺俄开战的机会,趁着大顺来不及反应,彻底解决掉巴达维亚的冗余无用的华人问题。

最好是悄悄遣送回锡兰、安汶、班达等地,让这些华人去锡兰修要塞。

在大顺和俄国开战的时候,肃清这些华人。因为蔗糖贸易的不盈利,这些人很可能成为巴达维亚的“不安定因素”。

如果能够及时肃清,即便大顺将来反应过来了,也不可能选择攻打巴达维亚。因为那里已经没有华人了,打下来也管不住,而且也没有可能的华人在大顺攻打的时候带路。

只是,这样的指示不能写的太明确,将来真要是出了事,得有个人背锅。

所以没有明确的指示,只是用了一些隐晦的言语,支持了巴达维亚总督的决定。

尤其表扬了巴达维亚总督提出的“私货合法化”建议,认为既然巴达维亚的腐败和私货不可避免,那么将其从违法变为合法,那不就没有腐败和私货了吗?

唯有这样,才能断绝公司的荷兰员工和华人的紧密联系。

只要私货不合法,那么走私和私货就不可避免,而这就必然让员工和华人海商产生关联。

这,是驱逐华人的第一步。

…………

自然的,瑞典人也派出了他们的使节团。

不过以瑞典而言,这不是第一次派出对华的全权大使了,实际上早在六七年前,考林组建东印度公司的时候,瑞典过会就授权他作为对华谈判的全权大使。

只是那一次只是为了贸易,而大顺的贸易坏境是特殊的自由贸易,根本没有什么可谈的,也没有什么需要谈的。

至于说上一次去广东的时候,想着以全权大使的身份见见皇帝?考林有在其他东印度公司工作的经验,当然明白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能不能见到广东节度使都是个问题。

但这一次与众不同。

这一次,是真的可以见到皇帝的,或者至少可以见到伯爵以上级别的高官。

在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的密谋是有效的,卡尔·吉伦特博格确定自己可以执掌国会,以此时非是国务大臣的身份,给了考林这个特使一个国务大臣和国王才能授权的谈判底线。

并且保证,他回到瑞典的时候,国会可以通过法案的修订。

贿赂、游说,可能不是一个意思,但至少在此时的瑞典是差不多的。

瑞典人被煽动起来了民粹的复仇情绪,而东印度公司的瑞典股份并不多。

公司的利益或许不是瑞典的利益,但可以假装成瑞典人民的利益。

…………

苍茫的西伯利亚,行走着俄国的使节团。

这不是俄国的第一支使节团,几年前的黑龙江之战后,俄国就派出过使节团,大顺也来参加过沙皇的加冕礼。

可这一次,有些不同。

奥斯捷尔曼伯爵不是公爵,但权势却比俄国的那些公爵大的多,原本要派公爵前往,此时换成了伯爵,反而说明更加重视。

历史上,安娜女皇死前托孤之际,就是此人和她的情夫在场,可谓重臣。

不管是西化党、守旧党,亦或是德国党,这一次出奇的一致。

不管是色楞格河的贸易额,还是大顺军改后的军力,亦或是对土战争的不顺利,或者瑞典的威胁……

总归,在东方的态度上,俄国人放下了党争,确认彼得的东方计划破产。

和上一次被刘钰逼死的老托尔斯泰伯爵不同,这一次奥斯捷尔曼伯爵不是去背锅的,而是去实打实的外交的。

国会各方以及女沙皇,都明确地授权他,可以在勘界问题上让步,以换取东方的和平。

不利的条约,就像是生孩子。

第一次的时候,千难万险,痛苦万分;一回生二回熟,生的多了,顺滑无比。

这一次,不用背锅。

相反,恶劣无比的外交局势,若能签订一个双方的互不侵犯条约,哪怕放弃一些土地,也是巨大的功劳。

(本章完)

第714章 归义军(上)第539章 带紧箍咒的好汉(上)第26章 镀金第983章 决胜千里之外(六)第688章 三个人,一个印度第932章 觉醒(四)第1188章 理藩学(中)第729章 最后的平静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1050章 坐庄(中)第732章 窗户和门的区别第973章 名与实第868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四)第270章 先驱者第18章 归化第1177章 启蒙跃进年(下)第1497章 终章 九三年(十五)第198章 善后考虑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845章 拆房顶和开窗户(七)第151章 资敌以粮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714章 归义军(上)第223章 裁撤与移民第1067章 恶龙残影(二)第1363章 国富论(六)第1463章 最后的闹剧(十)第1257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三)第684章 偷梁换柱第343章 绝户计第1365章 里病外治(一)第1298章 死与复仇(十九)第1030章 氛围第1400章 迁徙路(三)第549章 澳门的蝴蝶(上)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452章 有福了第226章 节度鲸海问朝鲜第209章 变脸第4章 冲突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462章 最后的闹剧(九)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394章 优势第728章 好骗与不好骗第586章 中转港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046章 破绽第1033章 修补者的绝望(上)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438章 分歧(四)第1358章 国富论(一)第1225章 开战(四)第1308章 死与复仇(二九)第1077章 争功(二)第888章 东学西渐的诡异产物(上)第54章 全员赌棍第1410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一)第780章 抓与放第1505章 终章 九三年(廿三)第833章 中荷友谊(下)第1413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四)第962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026章 割裂(四)第268章 瑞典人也卷入对俄忽悠第1319章 施加神圣性(中)第520章 科班与草莽第186章 维持互信第1065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九)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1482章 临别告诫(八)第1230章 开战(九)第1114章 上国心态(八)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591章 不如归去第197章 活路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544章 皇权最可信的刀第994章 咸饵第41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362章 治标治本二选一第747章 巴达维亚新政(八)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550章 澳门的蝴蝶(中)第591章 不如归去第809章 阉党(下)第1170章 备战(九)第600章 捧杀第1232章 开战(十一)第313章 乱力怪神第405章 筹钱买路第1338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九)第944章 南洋印度贸易区(中)第619章 越简单 越有效第574章 领导权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76章 十三张第1093章 工业革命(六)第1398章 迁徙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