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鸡肋的军港

第334章 鸡肋的军港

这些事,最好在琉球王前往京城请罪之前,“引导”琉球王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京城里就白纸黑字的把事定下来、说清楚。

刘钰自认按照现在的三观讲道理,是远不如赵百泉的。很多时候他感觉别人脑袋有问题,可一样,别人其实也感觉他脑袋有问题。

所以他很希望赵百泉把这件事给办了。

“赵大人,前朝洪、永年间,天朝赐三十六姓于琉球。一则教琉球造船,以便朝贡;二则也是为了教化琉球,使之亲近天朝。”

“如今三十六姓散落,所剩不多,这些年一直被打压。想要琉球心服教化,为长远计,我看琉球王还应该上表,请再赐三十六姓。”

“不过这一次多以工匠、善稼穑者为主。”

“至于琉球国政,你我本不该干涉,可倭人之前渗透太深,我等既为天使,便不可不有所作为。”

赵百泉已经见识过刘钰的“作为”是什么意思,听到刘钰又要作为,心里一阵紧张。

心道你上次作为是来了一场大清洗,直接把亲倭一派抓了个遍。这一次还要作为,难不成真要逼得琉球王做傀儡?

然而刘钰后面的话,让他稍微放松下来。

“赵大人,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只会一些实学。诗词歌赋,一窍不通。但琉球心慕我朝者不少,三十六姓遗族亦有一些,赵大人何不趁这几日与他们多多交流?”

“如今我朝赶走倭人,正占上风,不妨与三十六姓遗族交流交流……恰逢此时琉球官位空出许多。当然,你我既为天使,你又反对学汉唐使者,那我们也不好对琉球过多干涉,可与天朝遗民交流交流,亦不为过吧?”

听到刘钰不是要直接带兵让琉球王指定官员,赵百泉知道刘钰已经退了一步,暗暗松了口气之余,也明白了刘钰的意思。

说是交流交流,琉球王定看在眼中。赵百泉只要摆出亲近三十六姓遗族的姿态,琉球王自然明白这是一个向天朝表忠心的机会:之前都是亲萨摩藩的人执政,现在当然要焕然一新。

到时候在琉球王面前,稍微提点一下,让琉球王自己主动申请朝廷派人教化,也的确是赵百泉可以接受的行事方针。

两人有分歧,可刘钰已经让步,赵百泉便道:“鹰娑伯不妨和我说说,到底要达成什么效果,我也好试试他们是否有才可用。琉球事,毕竟与本朝不一样。”

刘钰问道:“琉球国的酒、面粉、豆腐这样的东西,都只能王室专营,只能由王府制造。由此,民不种米、麦、豆,只以番薯、芭蕉叶子和苏铁果实为食,此弊政乎?”

赵百泉点点头,心道这要是不算弊政,那什么算是弊政?天朝皇帝要是敢这么干,早就被骂死了。

但一想,琉球现在的政治水平,还处在九品中正制的阶段,也不能要求太高。

刘钰又问:“琉球本有均田法,奈何多年不变,使得豪族多占田产。若琉球国行检地清查田亩之政,此德政乎?”

在大顺搞这些,肯定会有许多人反对。

但在琉球,地不是大顺官员的,就可以完全站在三观的角度来考虑,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既得利益,就能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赵百泉又点点头。

刘钰遂道:“琉球嘛,百里之国,哪有那么多政事?谁能清查田亩、取消王室专营米麦、开垦土地,谁就是能臣,谁就有才。其余更多,那就是强人所难了。一县之地,你还能要求出个殿试状元?”

“日后我不求别的,我若领王命出征,能在琉球花钱买到粮食即可。海军可不啃芭蕉叶子,更不可能去啃苏铁果实。我也不求琉球人能贡献多少,怕的是花钱都买不到。就这么简单。”

“缺人,缺技术,让琉球求陛下再赐三十六姓,教稼穑百工垦地之法。至于教化,自不必提,必要大兴汉学,摒弃倭学,焕然一新。”

“琉球小国,论及人杰地灵自不如中原,加之不过百里之城,也难有大才。可我看,这百里之国亦治不明白,实是政治晦暗不明。赵大人可与三十六姓遗族交流交流,若有人能看到琉球的问题所在……”

赵百泉笑道:“若有人看到问题所在,那便可与中山王交谈时,提及一句:国有才而不用,是以有倭奴之祸。”

见赵百泉一点就通,刘钰笑道:“就是这样的。赵大人若能做成此事,也算是行了德政。本朝清查田亩什么的,暂时我看也不用想了,可在琉球,赵大人又没有土地,我看正是行仁义之政以对本心的时机。”

又是阴阳怪气地嘲讽了一句,赵百泉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也知道刘钰看他们很不顺眼,可这件事确实如刘钰所说,算是实行仁政的机会。

国内没机会行仁政,在琉球总有机会尝试一下。

再一想刘钰说话做事的风格,也觉得刘钰去和三十六姓后人交流,确实不合适:聊不到一起去,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也不会诗文。

“行,那我就去拜访一下天朝遗民三十六姓的后人。”

之后几日,刘钰又和琉球王见了几面,观赏了一下琉球特色的“磔刑”。这一场对亲日派的大清洗,七家大族的族长被分成了八段,这是琉球最重的刑罚。

本来就是做给天朝看的,处刑的场面两位天使当然要在场。

磔刑后不久,刘钰就带着人,骑着琉球王赠送的马匹,带了一些主修要塞工程学的海军军官生,去了中城城,考察了一下日式风格很浓的城墙建造,判断一下攻城火炮的威力,以及攻击那里才最容易造成城墙倒塌。

在上面向下俯瞰,就是刘钰认为最适合的琉球军港,中城港。太平洋的海浪被远处的岛屿阻挡,又有半岛遮蔽周边的海潮,海湾下风平浪静。

两艘探险船,正在那测量水深,以便看看这里是否可以直接停泊,以应对可能会到来的台风天。

这几个学要塞工程学的军官生也一眼看中了这个好地方,指着北边的连胜半岛道:“若大人选择这里修军港,炮台和要塞,可建在那个半岛上。只要海军在,则半岛上的堡垒炮台,就无法攻破;反之,只要炮台在,军港也就安全。互为倚仗,海潮不大,水深若是适合,这里做军港最合适了。”

他们指着的地方,正有一个小山丘,山丘上有一座破败的城堡,也是琉球人修的,估计很久之前就已存在。

一行人又纵马绕过海湾,去了那座城堡。城堡不大,但是位置极好。

距离刘钰选中的军港所在处,正在此时岸炮的射程之内,而且有一座小小山丘,可以依山修筑。

距离海滩也只有几十米的距离,而且琉球本就不大,半岛更是狭窄,控制了这里,只要海军不灭,补给通畅,按照新型堡垒的修法,从琉球进攻的兵力无法展开,只要驻守个二百人,配上足够的火炮,即可保军港无忧。

这城堡修的很差,可是眼光不错,地势很好。有天然的土坡,旧城堡的石料也充足,只要能让琉球王出面征发劳役,有专业的工程负责人,修起来并不难。

“你们觉得此地可以?”

这几个军官生都道:“此地地理很别扭。琉球贫瘠,其实在这里修要塞,并不是很合适。补给不足,只能避风,物资囤积不好办。”

“但若我们不占,别人占去,这里便是威胁我们海岸的前出基地。”

“可其实我们占了,用处也不是很大。就近监视倭国的话,对马岛、济州岛更好一些,补给方便。”

“总归,这是个对我们不是很有用,但绝对不能被别人占据的地方。若为守势,则此地可比玉门关;若攻势,则此地可堪称鸡肋。但势无常势,水无常形,先占着总是有好处的。”

这些军官生的眼界是有的,跟着刘钰学了也好些年了,要塞工程学固然要学西方的要塞技术,可也要学山川地理和地缘学问。

怎么修要塞,只是技术;哪里值得修要塞,更是学问。

针对这里是个鸡肋的看法,刘钰大体是认同的,但他还是讲了一下为什么要占据这里。

“若只论我朝与倭国,你们这么说自然对。可不要忘了,倭人和荷兰人走的很近,当年岛原之乱,荷兰人是派了军舰支持的。英国退出倭国后,又想去与倭国通商,倭国以‘英王迎娶了葡萄牙王女’为理由拒绝了。可见倭人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远胜本朝那些大臣。”

“虽说都是借口,可能找到英王迎娶天主教徒这个理由,亦可知其对西洋诸国了解甚深。”

“日后若倭国想要变革,他们从我朝这里得不到,只能去找西洋人。西洋人若来,唯有此路可通。”

“待日后南洋定,此地当真也就是鸡肋了。可现在嘛……还是值得花个几万两银子的。”

“你们几个就留在这里,修筑要塞。明年我会把炮运来。今年冬季,我也再运一些大米来,以作体恤琉球民力之意。尽快修好,在明年冬季之前,要塞、港口,都要建成。”

按他所想,明年冬季之前,对日战争应该就可以结束了。南洋的事,暂时还解决不了,就得防止日本与荷兰勾结。

这里可以严防死堵荷兰的走私,必要的时候可以先放下马尼拉大屠杀,日后算账,先和西班牙人配合围堵,只要避开英国打西班牙的舰队,别把英国拖下水就好。

大顺把日本一锁,日本想要学习新技术,只有荷兰这一个选择。荷兰人想要绕开大顺和日本沟通,会选择黑潮洋流航线,琉球是必经之路。

可再想想几年后若能攻下南洋、拿下北海道、迫使朝鲜租借港口经略鲸海、设卡于马六甲……到时候,这琉球就连个鸡肋都算不上。可现在还要往里面扔几万两银子修军港和要塞,忍不住咬牙切齿的一阵肉疼。

(本章完)

第168章 当初的戏言第969章 旧怨第969章 旧怨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706章 海战(四)第55章 说服第794章 憧憬(下)第1470章 最后的闹剧(十七)第370章 翻译优先级第870章 “不正当”竞争(二)第200章 军改的决心第842章 拆房顶和开窗户(四)第157章 老婆本第395章 枢密院第394章 军费第866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二)第72章 参谋第567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1259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五)第704章 海战(二)第288章 法国笑话第1章 钟鸣鼎食之家第1466章 最后的闹剧(十三)第132章 新型宗藩关系第881章 区别对待(下)第940章 自觉(二)第657章 光荣复辟(中)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515章 南进之前定北疆(上)第313章 乱力怪神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66章 模式选择第999章 和过去不一样了第984章 决胜千里之外(七)第882章 不得其时第711章 悄然改变的心态第1167章 备战(六)第423章 劝说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292章 死与复仇(十三)第1328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下)第727章 毁尸灭迹第412章 自我意识(上)第613章 两封信(上)第1103章 工业革命(十六)第1307章 死与复仇(二八)第422章 突入第996章 超额完成第187章 开战第790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七)第503章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第871章 “不正当”竞争(三)第1498章 终章 九三年(十六)第422章 突入第801章 时代的浪漫(下)第968章 盐改的第二封奏疏第1253章 复辟的代价(下)第922章 归来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二)第1040章 大获成功(五)第1314章 逼着商人赚钱(中)第1082章 为利而战第970章 给钱第981章 决胜千里之外(四)第1068章 恶龙残影(三)第1429章 王谢燕,百姓家(中)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808章 阉党(中)第1237章 三战定印度(四)第442章 打人还要被感谢第348章 怕疼第661章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下)第751章 表演战(一)第470章 试错第861章 哄一哄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762章 荷兰灾难年(二)第144章 先卖后奏,皇权特许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1243章 三战定印度(十)第849章 威望(下)第1043章 新危机(上)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542章 恶毒第88章 变革的第一抹涟漪第1022章 事物的两面性(下)第181章 监狱船第1264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十)第1315章 逼着商人赚钱(下)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538章 感谢荷兰人第1014章 表彰大会第717章 臀与脑第372章 当假装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习惯第185章 提前交兵权第330章 谁的责任?第1045章 平衡第1171章 备战(十)第1188章 理藩学(中)第227章 超脱低级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