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黄道婆计划

第386章 黄道婆计划

“其实我们也知道,我们去那边,不过是当个细作。只是这个细作有朝廷的身份。海远山高,便是朝廷有什么事,我们也无法第一时间传达。只是我们当细作,朝廷到底想让我们看什么?”

刘钰大笑道:“朝廷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怎么知道想让你们看什么呢?朝廷觉得,西洋的很多技巧可以抄来用,但是朝廷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也就不知道该抄什么。等到将来知道了,想要抄的时候,你能找到就好。”

他说着绕圈子的话,田平也听懂了里面绕的圈,摇头失笑道:“那倒也是。但上次我父亲去罗刹和法国的时候,你是找了咱们的一堆朋友一起吃饭,嘱咐了好多事。我琢磨着,想看什么,你许是知道,或者至少给个路子。”

“这次和上次不同。我可真没什么路子。”刘钰想了想英国的情况,心想此时唯一想搞的就是航海钟,但英国虽然给奖励的时候扣扣索索的,可控制人才外流却把持的严,根本没戏。

遂摇头道:“你去了该吃吃、该喝喝,就当寄情于山水之间,学学英夷言语也就是了。”

和上次出访之前刘钰嘱咐了许多事、目的性很强不同,这一次刘钰真不知道该嘱咐什么。

的确,驻英大使现在绝对是一支潜力股。现在可能对大顺的重要程度不及葡萄牙,甚至赶不上瑞典,但必然会是有资格和中国争“天朝”大位的强敌之首。

但是,潜力股此时终究只是潜力股。

英国距离真正发力还早得很,哪怕是传说中的珍妮机,尚且还得二十年。想到这,刘钰一拍脑袋道:“对了,田兄在松江,可听过黄道婆的故事?”

“何止听过。我在松江还去宁国禅寺观瞻过,宁国禅寺里有黄道婆的塑像。前朝天启年立的,松江本以棉纺闻名,进香者甚多。我在那里,岂能没听过黄道婆的名号?”

田平也顿时明白过来刘钰的意思,拍手道:“你是要我学黄道婆?”

“哈哈哈哈哈……田兄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你哪会纺纱织布啊?便是想学,也没这本事啊。”

田平也意识到自己说的不对,不由笑了起来,但玩笑之后,也明白了刘钰的意思。

在松江这么久,英国货船也接待过几艘,羊毛纺织的呢绒布虽然不好卖,但每次多少总会带一些。

刘钰不会无的放矢,说起黄道婆,田平自是想到了西洋呢绒布。

这等呢绒布在京城勋贵家里,几乎没有,档次不够。西洋各国若论布匹中的上等货,也就俄国那边有一些,不过其实是波斯或者土耳其的货,松江的西洋海商运来的呢绒都是市面货。

若是纺织,他自是一窍不通。

但也知道,若是大顺能学会西洋的种种技巧手段,现在西洋的呢绒布只是难以售卖,而若是大顺学会了,那西洋呢绒布便一点都售卖不了了。

他在松江也颇受刘钰影响,但刘钰嘴里喊的“自由贸易”,实质却还是积累贵金属的重商主义,只是大顺的情况特殊,可以用自由贸易伪装一下重商主义的实质,喊喊口号罢了。

金银内流,在田平看来,这是正确的;金银外流,自是错误的。

就像是他在松江听过的黄道婆的故事,一旦松江学会了,便成了天下棉纺最佳,而黄道婆学手艺的海南崖州,如今哪里比得过松江?

只是听懂了刘钰的意思,却也被刘钰泼了冷水,心道自己确实对纺织一窍不通,就算学,又怎么学?

“守常,这事你一提醒,我想到了一处难做之处。法国人来过之后,朝中有令要严查西洋人对瓷、丝的接触。我在松江也接触过西洋人,他们猴精猴精的,可不傻。这事儿若是朝中派人,大张旗鼓,怕是办不成。”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刘钰也知道,朝廷就算派人去,也无人可派。朝廷能掌握的,都是有官身的,有官身的,怎么可能会这些贱业?

对纺织,其实刘钰也一窍不通。甚至他在威海收的那些孤儿,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和理论,刚刚开始在机械和铸造行业开始实习而已。

他也就听说过飞梭、珍妮机这些东西,也知道珍妮机纺的纱并不适合大顺的棉布生产,要逐步改进一直到走锭精纺机出现后,才算真正可以达成工业生产。

要说此时大顺的技术落后?确实有些已经落后的,比如机械加工和钟表精加工之类,这些是肉眼可见的。

而很多东西,又是此时看起来没什么用,量变积累而达质变的。

这些量变积累达质变的,可能是一套全新的产业链,比如玻璃、制碱等这种线性产业链,最终达成了化学上的突破。

他知道的有玻璃,不知道的肯定还有诸多其余的行业。

正是因为这种“肉眼还看不出的差距”,使得刘钰没法复制当年的“留美儿童”的手段:蒸汽机、电报、铁路、化学这些东西,那时候真的是肉眼可见的差距,学就是了。

现在去学,时间也确实尴尬。

英国的纺织业距离平地起飞还差五六十年。

可是现在,技术真的不如大顺;三四十年、五六十年后的起飞,效率一下子反超,但这绝不是一条平滑的上升直线,而更像是前一秒还在平地,下一秒就直接飞升了。

理论上,英国是飞梭导致了棉纱需求增加,诱出了珍妮机,然后改进最终走到了走锭精纺机。

路是这么一条路,可刘钰很清楚不能刻舟求剑,因为这条路在大顺走不通。在珍妮机那一步就会直接卡死,那破玩意纺出的纱,在大顺只会亏本。

所以唯一用抄的就是走锭精纺机,但这东西此时又真的没有。

朝廷那边,和法国的关系比较好,之前和法国密约中,已经派出了第一批前往欧洲的学徒,不过主要集中在军事、造船等行业。

田平要去英国,刘钰所能想到的就是纺织业。

现在,技术肯定是不如大顺的,但是思路是不是可以借鉴呢?

既是术业有专攻,应该派点专业人士去看看。

“田兄,我是这样想的。一国之大,无非衣食住行为基础,然后才有绘画诗歌军舰大炮。这军舰大炮,我觉得没什么可学的了。反倒是衣食住行这方面要多看看、多学学。”

“所以想到了黄道婆之事。既如此,我倒有个黄道婆计划。我出些资本,再找一些人只做你的随从,到了那边后,投资一些纺织作坊,不图赚钱,就图偷师。”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尚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但总能学到一些东西。这也是一样。”

“再者,西洋呢绒,用的是羊毛。如今朝廷控制了蒙古、西域,若是能在那里开办一些呢绒作坊,亦能加深对那里的控制。如此,将来若真成事,田兄不也大功一件?”

田平一听这个,顿时来了精神。刘钰也知道田平在乎什么,在乎的是功绩,他自是抛出了一个功绩作为诱惑。

田平来找刘钰,一则真的是出于朋友之义来告诉刘钰这个“好消息”,他知道刘钰对于在西洋驻派使节的事很在意,这算是知情人士透露已经敲定。

于私,也正希望在那里能再立功勋,等到回来后提拔一级,升上一升的。

他又没有前后眼,自不知道英国才是西洋诸国中潜力最大的那一个,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说不定是朝中对英交涉的第一人,“挟洋自重”、英夷越强,他将来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至少超越此时看似更重要的瑞典、葡萄牙,绝无问题。

此时真要想干出些功绩,就得走邪道歪途,想着刘钰对西洋诸国所知不少,想听听刘钰的意思。

见刘钰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他有在松江的经验,知道刘钰总能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出一条道路,之前他在松江“颇有政绩”的原因就是因为海关税、交易税等等税源的开辟。

听刘钰称之为“黄道婆计划”,便笑道:“原来我不是黄道婆,竟是让我去掩护黄道婆们。”

刘钰神色郑重道:“田兄,此时驻外使节,其实都是小偷。西洋诸国的事,本朝也难参与,虽知本朝军力强盛,可远在天边,那也不等同于不存在?倒是衣食住行的诸多技巧,偷到手便是自己的。”

“法国人想投我们的瓷器丝织技术,我们也想着偷西洋人的东西。能偷来,就是本事。要偷的东西多了去了,产毛的羊羔、良马、技术……这些,西洋人也不傻。若你能偷来,那就是本事。”

“法国那边,不好动手,以免两国关系紧张,伤了情分,坏了大事。英国那边,正好可以偷。暴露了,反正本朝和英圭黎国关系也就一般,没什么大事;不暴露,你带回来,那就是功绩。朝廷有功归你,偷来的东西这也能给你换算成钱。”

“搞一个作坊,或者雇请个英国人打理,建个工厂,打个掩护,有些东西偷起来也方便。至于偷什么……我也不知他们有什么,这就看做事的人脑子是否灵光了。”

(本章完)

第670章 伐韩?伐蜀?(上)第1096章 工业革命(九)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五)第126章 一言为知己第467章 粮食定价权的布局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顺第1419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十)第95章 任侠士第713章 活路第717章 臀与脑第1332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三)第285章 黄淮患第725章 杀心第832章 中荷友谊(上)第1307章 死与复仇(二八)第830章 海牙惨案(七)第475章 守土官长第923章 无妄之灾第132章 新型宗藩关系第1173章 备战(十二)第618章 十月的圣彼得堡第528章 传统艺能第614章 两封信(下)第183章 变阵第793章 憧憬(上)第199章 报捷第563章 启蒙工具人(下)第252章 特许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第1270章 攻防心里(五)第1039章 大获成功(四)第1074章 恶龙残影(九)第810章 圣君第708章 海战(六)第1463章 最后的闹剧(十)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684章 偷梁换柱第1377章 凡尔赛和约(四)第972章 割袍(下)第1217章 轮台之思(四)第441章 疯了第1211章 全是好处,没有坏处(下)第1261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七)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227章 超脱低级趣味?第1493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一)第828章 海牙惨案(五)第1337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八)第320章 荣誉第777章 艰难的第一步(上)第1259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五)第9章 翻译问题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89章 虚张声势第350章 物伤其类第1238章 三战定印度(五)第630章 鼓励西进的真正目的第389章 战前就分赃第20章 会通中西,以求超胜第777章 艰难的第一步(上)第110章 疯子炸粪坑的爆竹第1261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七)第1428章 王谢燕 百姓家(上)第1139章 “温柔”的殖民者(下)第450章 放低姿态,麻痹对手第1144章 最后的布置(五)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363章 国富论(六)第1453章 “帝”(五)第826章 海牙惨案(三)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463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下)第1252章 复辟的代价(中)第171章 萌芽第98章 十六年后方为人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703章 海战(一)第615章 政变加盟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100章 枪和枪第1478章 临别告诫(四)第23章 扎心的话第981章 决胜千里之外(四)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128章 志向第1371章 里病外治(七)第785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二)第949章 欧洲贸易区(下)第414章 找出路第561章 启蒙工具人(上)第1222章 开战(一)第828章 海牙惨案(五)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268章 瑞典人也卷入对俄忽悠第199章 报捷第975章 猜疑链(上)第250章 欺瞒第339章 取义第1324章 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