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劝说

第423章 劝说

桅杆枪手的掩护下,战斗工兵用简单的木料搭建了可以爬上城墙的棍子。

那些需要爬桅杆射击的士兵,脱掉了自己的鞋,就像是在甲板上一样,握着支在城墙上的长木杆,像个爬桅杆的猴子一般,很快冲上了城墙。

这就是旧城墙体系和棱堡体系最大的区别,不是曲折的城墙和马面,而是立体的防御结构。

如果这是棱堡类的建筑,攻破了外墙,只是战斗的开始。里面还有更高的地方,立体层面的防御。

而旧城墙体系下,城墙城门就是制高点,占据之后,里面也就无法防御了。

爬上城墙的射手迅速集结,守住城墙之后,抛下来船上用的绳索软梯,后续的部队从软梯爬上去。

朝着下面投掷了几枚手雷后,建礼门附近集结的准备开门死战的武士一哄而散,彻底乱了。

沉重的建礼门被打开,从攻入蛤御门到打开建礼门,只用了不到两刻钟时间。

建礼门面对的,便是倭国的僭紫宸殿——虽然大顺宫廷是紫禁城,不是大明宫,可不论是大顺还是朝鲜,谁要是敢起个紫宸殿的名,诛九族是跑不了的。

僭紫宸殿里,昭仁面色平静,坐在正殿内。

他一开始想的很好,依托内城抵抗,让土岐赖稔在二条城集结兵力。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一支大顺军即便没有大炮,依旧很轻松地攻破了这种完全过时的防御体系。

这支军队从建立之初,攻防演练的对象,便是棱堡式的立体层次堡垒和炮台,刘钰心里的假想敌是荷兰和英国,从来都不是日本。

手雷的爆炸声就在不远,建礼门的喊杀声在紫宸殿听的清清楚楚,身边的人都向后躲避,但毫无意义。

吴芳瑞认为,这种城墙,既是防御,也是囚牢。只要占据城墙,内城的人一个也跑不掉,所以各处都在登城,分成数队控制了城墙和城门。

昭仁并不知道,但身边的人除了关白之外,都跑的没影了。

他坐在正殿中,面色很平静,手中拿着一口倭刀,一条兼香就在他的身旁。

死,还是不死,这是个问题。

看似漫长实则并没过多少时间的等待后,大顺军的士兵冲入了紫宸殿,举起枪对准了在那坐着的昭仁和一条兼香。

他们又不穿戏文里的龙袍,士兵也没去过紫禁城,自然不知道眼前这两个人就是倭王和戏文里听过的倭国大官关白。

“我是天皇。你们有懂和语的吗?不要向前了,否则我就自尽。”

通译一听,连声道:“不准开枪!不准开枪!那是倭王!”

连喊了两声,像是被疯狗追着一样跑到了外面,喊道:“将军!将军!我们抓到了倭王!抓到了倭王!”

正在建礼门城墙上的吴芳瑞一听,也是兴奋地握紧了拳头,朝着木头做的城楼就是狠狠一拳,拳头打不过木头,骨节处全是淤青,可他一点都没感觉到痛。

内心只有“老子立下了不世之功!老子要封爵了”诸如此类的想法,握着短铳的手甚至有些颤抖,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深吸了好几口气,从兜里掏出一支威海出产的卷烟,颤抖着在衣服上划断了三根火柴,点燃后猛吸了几口,直到头有些晕,眼前有些黑,这才恶狠狠地把烟卷扔到地上,猛踏了两脚。

“传令,攻占城墙、把守内城各门,一个不得放过。通译四散到各门处,向内喊话,都躲在屋子里不要乱动,出来就打死。”

“掷弹兵收起火油,不要失误把这里烧了,咱们还要在这坚守,还要以此为要挟。”

兴奋之余,在猛吸了半支烟后,还是恢复了一个参谋该有的冷静,下达了命令。

站在城墙上的吴芳瑞回头看了看倭人的御苑,心道自己当年带人突袭伊犁的准噶尔王城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兴奋。

那时候大局已定,主将是鹰娑伯。

如今,自己再一次站在了敌国的王城中,这一切都是自己指挥的,这种心情远非当日可比。

整理了一下衣衫,慢慢走下了城墙,来到了僭紫宸殿,看着在那随时准备自杀的昭仁,淡然道:“何不早降?朝贡天朝,仍守社稷宗祧,岂不美哉?圣天子仁慈,亦知倭国政事,岛津藩侵琉球,中山王往江户,皆幕府之罪,你无罪。”

昭仁抬头看了看吴芳瑞,心道你是想抓活的我,自是不敢动粗,我以死相逼,如今你固然胜利,可还不是不敢对我动粗?

待通译将这话翻译过去,昭仁冷声道:“你中华人也,自有礼仪之大,岂不闻君王死社稷?顺国难道真的是为了琉球的事就开战的吗?如果只是为了琉球事,难道会提出开国贸易这样的要求吗?古人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所言者琉球,所为者金银,难道不是这样的道理吗?”

吴芳瑞心道我可没工夫在这和你扯淡,但我想抓活的才是大功。死了的话,虽然还能抓一堆公卿宗室,这功劳终究是差了些。你既存了什么君王死社稷的想法,这便有些难办了。

琢磨了一下,吴芳瑞决定试一试,挥挥手叫士兵现在门外守着,只留下了一个熟悉一些的通译。

待士兵退出后,吴芳瑞解下自己的兵器,向前靠了两步道:“此时的话,不传第五人。有些话,我就不妨直说了。”

“你认为,倭国打过的天朝吗?”

昭仁见士兵都退了出去,不知道吴芳瑞想要干什么,见他向前迈了两步,神情更加警惕。

可吴芳瑞问完这个问题后,便止步不前。

没有了被突袭俘获的威胁,昭仁渐渐冷静下来。

想了想,终于摇头道:“不能战胜。古人云,君以此始,必以此终,难道天朝就没想过,今以力辱和国,明日焉知没有别国以力辱中华?”

“况,以利假仁,纵和国朝贡,心岂能服?”

吴芳瑞大笑道:“王八才活得久,我可活不了那么久。我只管在我活着的时候,无人敢辱便是。至于以后,汉祖唐宗尚不知后世,我一小小的军官,哪去管那么多?”

“君王死社稷,固有其礼,但此一时、彼一时。本朝鹰娑伯尝言,尔国有小礼而无大义,如今观之,果然如此。”

“如今天朝大军云集小滨,日本国海疆万里,却无半艘战舰,再打去去,也无半分胜算。早日和谈,早少一些损失,既为百姓,也为尔国之元气。”

“你若真是为了社稷,就不该死。一死了之,却有何用?不过懦夫尔。”

“我不是要抓你做俘虏,而是请你去和谈。抓了你,难道有用吗?幕府难道不会行伊尹霍光之事,再立一个?前明土木堡之变,明无幕府,尚可再立新君,难道尔国连这个都不会吗?废了少帝,难道就没有献帝了?”

“如今幕府正在为难之际。若是幕府提出和谈,则九州岛上诸藩必然不满,定有说法,人心不安,幕府受制于此,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可再撑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百姓死伤无数,城池接连被克,这时候死,不但不是死社稷,反而是危害尔国。”

“你若自尽,幕府岂无失陷倭王之罪?幕府若乱,倭国再度混乱,百姓苦难,这也不符合天朝的仁义。”

“所以说,你只知小礼,而不知大义。小礼,当死;大义,当与天朝谈,以全幕府之威、保大名不乱。”

嘴上是这样说,实际上吴芳瑞一直受刘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日本的处置也倾向于刘钰之前就说过的守土官长论。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现在的他,并不支持军中一些人“实封日本”的想法。

他的功劳已经熬到了足以封爵了,就算实封日本,也只能是封小不封大,不可能封五爵于日本。

所以他是支持刘钰让日本维系幕府稳定、但又削弱其权威,而使得天朝可以操控日本,迫使幕府为了维系稳定,不得不对天朝妥协,以免天朝支持西军的后裔大名。

天朝需要新的理藩政策。

分而治之,分化控制,便于通商即可。

既不占领,也不控制,那样成本过高,也会牵扯朝廷的过多精力。

嘴上都是仁义,心里都是生意,他之前到处纵火的时候,可是半点都没犹豫。

支开了其余的士兵,吴芳瑞是想劝一劝昭仁,毕竟他要是死了,实在不如活着值钱。

他的思路很明确,现在日本上下都知道打不过了,不过现在和谈幕府要考虑后续影响。

他内心支持大顺在九州岛登陆作战,让陆军发挥作用,自己也能立大功、真正指挥一次会战,增长一些经验。

但他内心其实也明白过来了,枢密院这么搞,派海军到处打,就是不在九州岛登陆,恐怕并不是脱裤子放屁。

显然,枢密院并不想过度削弱九州岛诸藩的力量。

就像是大顺用准噶尔吓唬喀尔喀部一样,需要九州岛诸藩来让幕府对大顺服从,想压制外样大名,就得听大顺的。

大顺军要是和九州岛诸藩战个痛快,军改后大顺损失倒不会太大,可九州岛诸藩损失可就大了。

到头来幕府依旧强大,反倒是最大的反对势力被大顺扫了一遍,这就很容易让吴芳瑞联想到刘钰给他们讲的欧罗巴的英法战争:英国人帮着法王把实权的封建主清扫了一遍,反倒使得法国最先集权。

而且要打九州岛,幕府可以坐等诸藩受不了,主动要求和谈,那幕府既有最强的军力、也不会因为主持和谈而备受指责。

枢密院大概、可能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所以才做出这样的战略,至少吴芳瑞是这么想的。

若是昭仁能够以倭王的身份,去和大顺谈判,也算是给幕府了一个台阶下。

用一个很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蜀汉暴打了曹魏,曹魏明显打不过,蜀汉又抓了汉献帝,而只是要求封刘备为“汉中王”,并不是要统一北方。

这是一场双赢,幕府也高兴,大顺也乐呵。

将话说透之后,吴芳瑞又道:“你便是想死社稷,也应该是和谈之后再死,如此方可称之为死社稷。譬若甲申年事,前明幽宗当禅位于我祖皇帝,约誓天下、共逐鞑虏,之后再死,方可称之为死社稷。”

昭仁闻言,思索片刻,冷笑道:“汝只说甲申年,却忘了明英宗事,服于瓦剌,叫城开门、献功臣妻眷于鞑酋,立也先之庙于京城?难道叫吾效之?”

吴芳瑞大笑道:“献帝叫曹丞相自刎,曹丞相听吗?你以为你是谁?莫说叫各藩之城,便是如今让你去叫二条城,你看他们开门吗?你心里有点数,行吗?”

“若你前去,幕府另立新王,你自可死,那是要奋战到底;若没有另立,你就更不应该死了,足见幕府是希望你和谈的,只是之前不好意思主动把你送去天朝的大营。”

“难道不是这样的道理吗?”

(本章完)

第701章 优势在我第1434章 “太空歌剧”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327章 第四把锁第2章 枯燥第22章 被卖了帮着数钱第1377章 凡尔赛和约(四)第1498章 终章 九三年(十六)第1429章 王谢燕,百姓家(中)第671章 伐韩?伐蜀?(中)第1101章 工业革命(十四)第1458章 最终的闹剧(五)第305章 外交无用论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174章 备战(十三)第1203章 木牛流马(十)第484章 也就那么回事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469章 搬出祖训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2章 枯燥第1303章 死与复仇(二四)第1293章 死与复仇(十四)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442章 打人还要被感谢第1480章 临别告诫(六)第980章 决胜千里之外(三)第668章 分赃大会(五)第1018章 全都装傻(中)第1276章 属性相克(上)第795章 南巡意第345章 画饼第404章 异端相见第1216章 轮台之思(三)第734章 咱们(上)第777章 艰难的第一步(上)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11章 廷议菜市场第1081章 争功(六)第17章 缩头王八生了个横行螃蟹第851章 一分钱难倒天子(一)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第63章 军歌第103章 黑骑士和公主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367章 里病外治(三)第1166章 备战(五)第779章 艰难的第一步(下)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560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一)第1473章 最后的闹剧(二十)第621章 大顺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25章 红装武装第672章 伐韩?伐蜀?(下)第838章 赌国运(下)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28章 志向第759章 忧虑不安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254章 聚成大猪圈方便割肉第368章 我是谁第506章 举着复古的大旗往前走第909章 南洋大开发(四)第1124章 乡约村社(五)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郑成功的经验第1361章 国富论(四)第993章 直钩第980章 决胜千里之外(三)第1120章 乡约村社(一)第934章 觉醒(六)第73章 法理问题第960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六)第1443章 歪经已成(中)第1367章 里病外治(三)第1407章 迁徙路(十)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中)第67章 开眼看世界的契机第1298章 死与复仇(十九)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后的守望第171章 萌芽第909章 南洋大开发(四)第692章 从零到一的贬值第834章 同病相怜第1291章 死与复仇(十二)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063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七)第116章 沿途见闻第952章 交出主动权第415章 愿天下无有武穆三闾第537章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解读第1332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三)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486章 终章 九三年(四)第1435章 分歧(一)第1141章 最后的布置(二)第965章 扣帽第1442章 歪经已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