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军歌

第63章 军歌

斯捷潘诺夫斯克终于升起了白旗。

这座从1657年就兴建的城堡,如今也终于可以改回永乐时代的名字——木鲁罕山卫城。

城外,大顺的士兵都换上了他们的衣服。

蓝色的军服、略带一顶红缨的毡帽。后面跟着的是那些盟誓不叛的部落。

骄劳布图快马跑到了刘钰身旁,小声道:“大人,马上就要入城了。弟兄们跟着你走了一年,都憋的厉害,恨不得操狍子。你看,是不是让弟兄们乐呵一下……”

“不行。别给我找事。陛下就在前线,到时候惹了麻烦,你我都担待不起。我虽不是什么好鸟,可也有自己的底线。既然恨不得操狍子,那就去干,城里没有狍子,但是有羊嘛。羊肠小道羊肠小道嘛,体验体验。”

断然否决了骄劳布图提振士气的建议,刘钰又劝道:“还有啊,城里要是有军鸡,最好也不要动。告诉他们,不怕染上脏病就去碰。等打完仗,到了铁岭、沈阳这样的大城,我包场请兄弟们。有违令者,斩!”

一年前刘钰说一句狠话,会被骄劳布图当成笑话。

可现在,几百颗人头压在身上,骄劳布图明白这句“违令者斩”的沉重,赶忙去传达命令。

招招手把杜锋叫过来,刘钰又嘱咐道:“也告诉你们的人,不要搞事情。说句难听的,这里的女人,可能都要安排到你们折冲府。边军向来少女人,到时候还要当老婆的,你说你们侮辱一个,日后再配给别人当老婆,将来见了面互相之间也不好看。”

杜锋苦笑道:“大人请放心,我们的人拿捏的清楚。折冲府里女人本就少,又少有女人迁徙到边关。我们这一年到头,整天就他妈盼着朝中出大事……出了大事,才有女眷贬到这里,配给各家。要是抄个尚书之类的家,我们这儿的光棍儿简直像过年。”

“大人不知道,边军有个约定俗成的风俗,小三口。一些在战场上受伤的、人丁少一些的家里,其实是默许老婆和别人睡觉的。前提是第三个人得帮他家干农活。”

“边军有首谣:晚上耕地爽,白天耕地累。远看是邻里,近看是连襟。一人扮姊妹,东食西宿忙……”

听着这粗俗的小调,刘钰跟着叹了口气。

边关太苦,道德这种东西只适应于合适的情况,可不管怎么样这小三口也实在过于奇葩。

朝中大人们并不会太在意边军是否能过上正常人一点的生活,更不可能会在灾情期间卖儿鬻女时买上一些女人送到边疆,倒是可能自己趁机买几个好丫鬟。

这一次破城之后会俘获不少女人,或许能缓解一下翰朵里卫城的情况吧。

杜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嘿嘿一笑道:“不过大人,就是这些罗刹人多有些金发碧眼的,长得像鬼一样。这金发碧眼的,就算给他们当老婆,可能也不愿意要啊,倒是宁可去娶个大饼脸眯眯眼的从朝鲜逃过来的高丽。”

“啧啧,还是高丽小嫚儿当老婆好啊。会疼人啊,干活也立整。”

刘钰愣了片刻,随后大笑。

这个时代,金发碧眼还不是美……而是丑。文化渗透还远不够重塑国人的审美观。

“很好。”

刘钰自己喃喃一句,杜锋心想刘大人这是在称赞什么?称赞高丽嫚儿?

入城的军令传达清楚后,刘钰骑着一匹白色的卡拉巴赫马,在队伍的前列走到了城前。

棱堡的大门打开着,吊桥也已经放下。

吊桥前,一些老者脱了帽子,站在两侧。

一个十七八岁的金发女仆端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一块大大的黑面包。黑面包上,摆放着一个小巧的银碟子,里面装着盐。

走到少女身前,少女有些畏缩地向后退了半步。

刘钰下了马,当着那些投降的罗刹人的面,撕下来一块面包,在银碟子里沾了一点盐,填到了嘴里。

两旁站着的老人全都松了口气。跟着刘钰的卫兵看着那个苗条的、正值保鲜期的金发罗斯少女,一个个都像是见了鬼一样,摇头均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女子?

刘钰也没有让翻译讲几句约法三章之类的话,吃了面包和盐后,直接上马,带人入了城。

第一件事是去查看了一下城中的大炮,忍不住又骂了一句娘。

汉尼拔这厮跑路之前,把所有的大炮炮门都用钉子堵死了。

就算抠出来也不能用了,扎进去猛砸几下后,炮尾已经脆弱有了暗痕,很容易炸膛。

下了城墙,刘钰又当着城中众人的面,宣读了一项法令。

鉴于毛皮、大黄、茶叶等,皆为罗刹官营产业。故而,城中贸易站所有的货物,全部没收。

可惜这里是哥萨克自治区,没有地主老爷,也没有农奴,全他妈是最保守最反动的“善于持家”以抢劫为副业的富裕自耕农哥萨克。放到百五十年后,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卢比扬卡一日游的货色。

不然抓几个地主老爷直接枪毙分了土地,倒也又能多出来一支戍边府兵。

城中的这些人肯定是要处置的,但至少在截杀完上游援军之前,不要妄动。等到上游援军解决了、黑龙江沿岸的罗刹堡垒肃清了,这些人就是手里的面团了,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城中的大部分女人都吓得躲在了教堂里,根本不敢出来。唯独几个茨冈人,居然还有心思和胆量在教堂前的广场处,摆起了摊子。

一头被拔掉了牙齿和爪子的熊,在一个茨冈人的指挥下在那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伸着手希望军爷们笑过之后能给几个钱。

两个茨冈女人正在向入城的士兵推销他们的“占卜术”和水晶球,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小物件儿。

这些被俄国人称作茨冈人的吉普赛人,和他们在别的国家流浪的同胞一样,是天生的乐天派,也是天生的“识时务者”。

很快,一个卷曲头发的小麦色的茨冈人,挤到了刘钰身前,用从商队那学来的蹩脚北方官话说道:“大人,大人,我知道那些罗刹人把银币藏在了哪。彼得堡刚刚运来了一批用于冬天购买大黄和茶叶的银币。”

一听这个,刘钰大喜,摸了摸身上,发现自己换了新衣服,根本没揣钱。赶忙咳嗽一声,旁边的杜锋赶紧摸出来一块银子,扔给了那个茨冈人。

茨冈人立刻带人去教堂下的地窖里,挖出来了彼得堡运来用于官营贸易收购大黄的银币。

看到这些闪瞎人眼睛的银币,杜迁的瘸腿真的就不怎么瘸了,和老相识骄劳布图商量了一下。都觉得刘钰虽然当着众人的面,说城中的银子毛皮不按规矩抽一半的成,但说归说,可要是自己这些人当真了,那可大大不对。

略作清点后,杜迁和骄劳布图来到刘钰身边,笑道:“大人,清点了一下。若是做账的话,可先二一添作五。计有卢布二万五千。大人劳苦功高,智计无双,算无遗策,这正是大人应得的。”

刘钰抓了一把银卢布,心想这点钱够干啥的?自己欠外面的那点银子自己根本没当回事,以后真要是想干点啥大事,这点钱也不够用。

虽说自己是客将,日后未必还会再来这种地方,和这里的许多人可能都是最后一次见面……刘钰还是摇摇头。

“别二一添作五了。我这人,说话算话。不过,我的规矩是我的规矩,我不能用我的规矩约束你们。你们就按规矩来吧,做全账,咱们这些军官拿两成,剩下的给当兵的分了。”

想了一下,刘钰又道:“这样吧,这钱我来分。不能立刻全分了,得分成三份。一份现在分,一份等打完上游援军再分,另一份嘛,等到攻下最后一座堡再分。”

“现在把钱都分了,一个个都想过好日子,不想死了。另外,老杜,你告诉一下你手底下的人,分了钱后,别胡乱花。以后我给你们找一条发财的路,大家凑个钱,入个股,岂不美哉?”

“你就说我说的。经此一战,再加上分东西的公平,他们应该能卖我这个面子的。”

杜迁赶忙称谢。

刘钰没按照规矩以主将身份拿五成,本来他是不爽的,觉得刘钰要当圣人,只怕也要拉着自己当圣人。心想你老爹是公爵,自是看不上这些钱,可我们却没个有钱的好爹,更没有当年接收的朱明皇庄田产。

圣人可不好打交道,这种人能领着大家走向胜利,但对军官却苛刻了些。

可等刘钰说让他们还按照正常规矩干,军官拿两成的时候,杜迁心里又高兴起来。

他也不知道刘钰说的以后“发财的路、凑个股本”到底是什么路数,但想着刘钰的本事和在京城的关系,哪里还能不信?

领命而去,刘钰扭头看了看那个茨冈人,那些在文学作品里富有魅力的同族:倔强而美丽的卡门、巴黎圣母院前的善良少女艾丝美拉达、南方长诗中生性自由浪漫的金斐拉……都让刘钰有一种深刻的印象:茨冈人能歌善舞。

“嘿,罗姆人,你们在城里有多少人?”

那个领头挖开了罗刹地窖的吉普赛人微微一怔,心中竟然略微有些感动。罗姆人是他们自称的名字,俄国人管他们茨冈人,源于罗马时代的单词“不可接触者”。没想到这个军官居然称呼他为罗姆人,而不是叫他茨冈人,感激之余,脱了帽子冲着刘钰鞠了一躬。

“城里我们有一些人。我们原来是跟着哥萨克的小贩,后来就在阿穆尔河流域转悠,贩卖一些杂货,在街上卖艺、占卜、奏乐。我们刚刚来到这里不久。大约有十几家人。”

“注意一下,以后这里是黑龙江了,不叫阿穆尔河。”

“是的,大人。”

“你们不害怕吗?”

“不害怕,对我们而言。您和您的军队、哥萨克、还是罗刹人、土耳其人,都没有任何区别。如果您要屠杀我们,我们也没办法反抗……我们,是流浪者。”

“那好极了。军鼓会敲吗?”

“会的,大人。”

“里拉琴呢?”

“当然会。大人,那是我们卖艺的工具。”

“芦笛?”

“会的。”

“这样,我要聘用你们。你去把能奏乐的人都找来,每人每月6个卢布。我保证的安全。一会把收集到了罗刹军鼓都给你们。现在,你听我哼一首歌,记下曲调,教会他们演奏。”

清了清嗓子,回忆了一下《不列颠掷弹兵进行曲》或者《游击队之歌》的调子,随意唱了两句。

人人都说岳武穆,也有人提霍冠军。

吕布关张赵马黄,悍勇之名没人忘。

纵览万世英雄里,无人能够与我比。

唯我一排一排又一排,手持火铳的排头兵。

古代英雄不曾见,致命炮弹与铁丸。

排枪一响地撼裂,世间再无赵关张。

我辈青年均已见,铅弹乱飞头亦昂。

颂我一排一排又一排,手持火铳的排头兵。

陛下征夷号令响,吾等火铳肩上扛。

前排都是英雄汉,领饷也是双份钱……

忽然想到,《掷弹兵进行曲》里有一句歌词:We throw them from the glacis。这个glacis就是前文所说的“防护斜坡”。应该是个专有名词吧。掷弹兵的本职工作,就是站在斜坡下往上扔手雷、突破棱堡最难的斜坡一段的。

明末的情况,全世界是有一小波“重步兵”的复兴的。只是因为火器水平、军事工程学的差距、对火枪发展路线装药量和弹丸重量的分歧,让东西方走了不同的路。西方复兴的重步兵,是掷弹兵;而东方复兴的重步兵,是攻城破阵的白甲兵。物质决定意识,没有高效火器、残酷的棱堡攻防、优秀的野战炮炮架,大顺这边也只有着甲重步,没有无甲掷弹兵。

(本章完)

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28章 得分点和槽点第256章 优劣第1章 钟鸣鼎食之家第1469章 最后的闹剧(十六)第1089章 工业革命(二)第705章 海战(三)第684章 偷梁换柱第1455章 最终的闹剧(二)第23章 扎心的话第972章 割袍(下)第706章 海战(四)第1222章 开战(一)第602章 帝国末期都这样第443章 诱降第274章 娘家舅舅第525章 不敢杀第476章 日本之马尔萨斯第981章 决胜千里之外(四)第664章 分赃大会(一)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390章 清华园第870章 “不正当”竞争(二)第602章 帝国末期都这样第657章 光荣复辟(中)第308章 礼法还是利益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顺第1174章 备战(十三)第186章 维持互信第929章 觉醒(一)第579章 废物第1277章 属性相克(下)第130章 暴论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795章 南巡意第1377章 凡尔赛和约(四)第61章 赵括VS赵括第332章 可压榨的第931章 觉醒(三)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383章 两全其美第139章 考察第4章 冲突第979章 决胜千里之外(二)第15章 居高临下第1176章 启蒙跃进年(中)第294章 礼贤下士第729章 最后的平静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四)第529章 服从性测试第855章 短暂当人(上)第691章 棱堡时代的终结 会战时代的开启第1285章 死与复仇(六)第1052章 定性第762章 荷兰灾难年(二)第153章 锁国第1512章 终章 九三年(三十)第848章 威望(上)第1215章 轮台之思(二)第1312章 死与复仇(三三)第241章 泰兴十六年的变化(上)第1335章 恐吓出来的费城会议(六)第54章 全员赌棍第55章 说服第24章 奇怪的圣旨第467章 粮食定价权的布局第389章 战前就分赃第1041章 国运(上)第181章 监狱船第387章 意外之请第478章 看破第625章 手段第1116章 脉络第227章 超脱低级趣味?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顺第1472章 最后的闹剧(十九)第824章 海牙惨案(一)第567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动物(中)第1110章 上国心态(四)第1052章 定性第186章 维持互信第1053章 皇帝眼里的改革第1511章 终章 九三年(廿九)第149章 胆子这么小,还想当军官?第1283章 死与复仇(四)第685章 试试看第295章 自信的开端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284章 死与复仇(五)第1176章 启蒙跃进年(中)第1406章 迁徙路(九)第365章 垄断权的军事义务第227章 超脱低级趣味?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908章 南洋大开发(三)第746章 巴达维亚新政(七)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三)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五)第452章 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