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

两天后,九月二十七日。

滹沱河之东,河间府,乐寿县城之北。北距饶阳约九十里。

一支绵延数里的庞大军队,正沿着乐寿、饶阳之间的道路,不疾不徐的行进着。这支军队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它肯定是宋军,赤红的战旗,赤红的战袍,无不昭示着这一点。但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辽军拦子马看到这支宋军,也会感到疑『惑』。

这支人马近三万之众的军队可谓旗号混杂,大军的前军是额头上刺着青铜面具的环州义勇,紧随其后的是一支奇怪的雄武一军,拥有数以百计的战车,军中还有高举着猎鹰展翅旗的神『射』军,最后段的则是战旗简陋得只绣了“镇北”两字的镇北军。

而对于统领这支混编部队的何畏之来说,他要做的事情几乎与一个行营都总管没有区别。因为他麾下,永远都不能称为一支军队,而是四支军队。环州义勇对何畏之这个老长官十分尊重,但是,尽管除去伤病折损之后,只余下一千余骑,但是他们的旗号是先帝高宗皇帝亲赐,走到哪儿,他们都觉得自己是鸡立鹤群的。对于他们来说,殿前司的神『射』军也罢,河朔军的雄武一军也罢,杂牌军的镇北军也罢,都是一路货『色』——没有必要详加区分,统一简称为“友军”即可。至于神『射』军,虽然打残到整编下来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可他们依然是殿前司禁军,穿着绿『色』背子,装备精良,能将环州义勇看成“友军”,已属纡尊降贵。而雄武一军则是真正的地头蛇,自以为深得宣台器重,他们的都校病重不能参战,代理指挥的和诜与何畏之一样,都是宣台的参议官,更何况他们本来是由王厚亲自节制,是临时调到何畏之麾下的——他们觉不觉得自己是何畏之的部下,这都还是一个问题——更麻烦的是,雄武一军的兵力,占到何畏之麾下这支大军的一半。甚至可以说,倘若没有雄武一军的加入,不管王厚下达多少命令,何畏之也是绝不会冒然进攻饶阳的。何畏之没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以步抗骑是需要资本的,镇北军这七千余步军,最好还是谨慎一点儿使用。

饶阳虽然只有萧岚领着少量宫分军与大群的部族军,可是他们离肃宁也不过六七十里,耶律信的援军随时能到。何况,真是堂堂皇皇的战斗的话,靠着镇北军和环州义勇、神『射』军残部,他也未必打得过萧岚。

但唯一真正听话的却也只有这一万余人的镇北军。

如果多给他一点时间,何畏之有信心将这三万人马,训练成一支真正的天下精兵。不过,天底下是没有如果的,现在的宋廷,不会让任何人长期统率三万之众的军队。而王厚将雄武一军调来给他,何畏之也知道是为了什么。

在姚麟和种师中渡河之后,趁着韩宝还没有跑之前攻下饶阳,恐怕是王厚做梦都在念叨的事。所以,尽管以步军为主,可他的兵力现在比慕容谦还雄厚。这是何畏之一生带兵最多的时刻,可若他不能攻下饶阳并守住它,从此以后他都不用想着带兵这件事了。

天下不会有完美的事。就着手头这点材料,也得做一桌美味出来。

好在雄武一军,即使在何畏之心里,也认为是值得期待的。

大军缓慢的又走了几里之后,何畏之突然下令全军就地休息。所有的人都莫名其妙,此时离吃饭的时间也太早了一点。然后,何畏之又让人去将何灌和他的环州义勇全部召了回来。

何畏之的这支军队,不是那种纪律严明的禁军。除了神『射』营的那几千人还能忍住自己的好奇心,其余诸军,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心不甘情不愿回来的何灌和那些环州义勇,经过雄武一军的军阵之时,甚至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唿哨声。

但何畏之似乎完全没有听到这种无视军纪的行为。

他将在镇北军统领三千马军的骑将仁多观国和与何灌一道叫到跟前,细声吩咐了些什么,然后,何灌与仁多观国便领着所部的骑兵,卷起战旗,往东北方向扬长而去。

他们走了之后,何畏之才向诸将宣布,他刚刚接到河间府的求援,田烈武在肃宁以东再次被辽军围住了。刚刚从东边飞奔而来的哨探,便是报告此事的。不过,他虽然派出了几乎全部的骑兵,但是全军仍然要继续向饶阳推进,因为这正是大好时机,肃宁不会再有辽军来支援饶阳了。

何畏之旋即调整了兵力部署,将神『射』军调了回来,补充中军,而让雄武一军独自担当前军的任务。

与此同时,前军雄武一军的军阵中。

“我道何畏之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呢?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雄武一军都行军参军褚义府撇了撇嘴。

一个参军也有些不屑的说道:“方才处分,便是所谓的‘进退失据’了。便是阳信侯被围,既不当告之军中,『乱』我军心;亦不当敌情不明,便急急忙忙遣马军赴援。所谓‘远水不解近渴’,当今之计,仍然要先打下饶阳,方是围魏救赵之法。”

“正是,大军已经布阵行军,方才那般调度,若万一有辽虏在近,我军阵形大『乱』,非遭溃败不可。”褚义府把头转向和诜,又说道:“何畏之虽然好大名声,可他到底从未带过这许多兵。只是王大总管是西军的,总是瞧不起我们河朔军,这支大军,本当由和将军来统御,却偏偏要交给这个连禁军都没正儿八经统率过的何畏之。”

“适之休要胡说。”和诜连忙喝止住褚义府,有些担心的回头看了一眼都虞侯硃行俭,见硃行俭没有留神这边,这才稍稍放心,沉声说道:“是谁统率大军,无甚要紧,如今不宜有西军、河朔这等门户之见,还要同心协心,方能击败辽虏。”

但其实和诜心里面,对褚义府们的言论,却是颇以为然的。虽然碍于身份,不得不说了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却终是心有不甘,想了想,又说道:“何况,便是大总管重用西军将领,亦是因为我们河朔禁军不争气。诸位想想,仗打到现在,除了云骑军,咱们河朔禁军可有甚好说的事迹?尤其是武骑军荆岳,将吾辈的脸都丢光了。”

“昭武亦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虽说是荆岳不争气,然有一半,亦是枢府向来偏向西军之故。”褚义府却很是不服气,说道:“我雄武一军却非武骑军之流可比,此番出征,必能让朝廷上下,刮目相看。”

自训练环营车阵之后,和诜对于雄武一军的战斗力,也是十分自矜,当下虽不说话,却等于是点默认了。

褚义府又低声说道:“昭武好好看看后面,如今去打饶阳,虽是何畏之统领,可靠的是谁?还不是我们雄武一军?难不成能指望神『射』军那些残兵败将与镇北军那些乌合之众?”说到这里,他又看了一眼和诜的脸『色』,见和诜没有制止之意,『舔』了『舔』嘴唇,声音放得更低了,“这一仗,是我们雄武一军卖力,打赢了,却是何畏之之功!下官以为,甚是不值。”

这些话,却是完全说到和诜心坎里去了。这个念头,在他心里面,不知道已经打了多少个转转。但他口里却还是要喝斥道:“适之胡说些甚么?”

但他的语气,却正在鼓励褚义府,褚义府又说道:“昭武心胸宽广,不计较这些,可也得为我河朔禁军的声誉想想。”

“休说这些没用的。”和诜皱了皱眉,“如今难不成我还能回头去劝何畏之回去歇息?”

“那却不必。”褚义府嘿嘿笑道,把头凑到和诜耳边,低声说道:“只需如此如此……”

宋军中军。

“昭武,和将军他们走得有些快了。咱们要不要快点,或者让他们慢一些?两军离得太远,恐为辽人所乘……”

“不必了。”何畏之瞥了一眼前面已经越走越远的雄武一军,眼神冰冷得让人害怕,“整好队形,不必走得太快,只管管好自己,小心辽人偷袭,给我盯紧行军阵列,阵列一『乱』,便停下来休整,毋要保持方阵。”

“遵令。”何畏之身边的部将们都是无奈的在心里叹了口气,离辽人还有八十多里,就开始以作战方阵的阵形行军,这未免也谨慎得过份了。他们又不是正在从辽军的重重包围中突围。但是没有人敢劝谏何畏之,因为没有人敢正视他的眼神。

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肯定是在恼怒和诜不听号令。这样的军中权力争斗,谁也不想卷入其中,引火烧身。

最终,当夜幕快要降临之时。

雄武一军距离饶阳城,已不足三十里。和诜派出去前哨斥侯,甚至已经到了饶阳城脚下。而何畏之的中军,离开乐寿却还不到二十里。也就是说,宋军的前军与中军之间,相距超过四十里!若以当天何畏之的行军速度,再走两天,他才能赶上雄武一军。

第17章 安汉当年一触龙(三)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9章 国须柱石扶丕构(三)第34章 谁其当罪谁其贤第21章 云重阴山雪满郊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六节第4章 上第九章第六章第30章 自古和亲诮儒者第20章 关河迢递绕黄沙第5章 东风未肯入东门(五)第二章第六章第28章 圣主如天万物春第34章 谁其当罪谁其贤第17章 安汉当年一触龙第14章 两河百郡宋山川(一)第七章第8章 上第32章 雪压飞狐城第十节第四章第13节 婚姻大事(下)第三章第11章 错料一帆超十程第34章 谁其当罪谁其贤第2节 上第2节 下第13节第三章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三)第七章第四章第九章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十章第五章第21章 云重阴山雪满郊第五章第六章第14章 两河百郡宋山川(二)第2节 上第29章 谁知快意举世无第32章 雪压飞狐城第9章 上第二十四节第9章 上第17章 安汉当年一触龙第10节 上第7节 拗相公中(02)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24章 天下自古无能才第27章 臣忧顾不在边陲第五章第17章第3节 终南捷径中(01)第7节 下第1节 上第2节 下第30章 自古和亲诮儒者第三章第六章第8节 离间计(下)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27章 臣忧顾不在边陲第四章第7章 上第6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四)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13章 一夜大雪风喧豗(二)第18章 封疆尽是春秋国第三节第14章 两河百郡宋山川(二)第6节 白水潭之狱下(01)15 汴京杭州1第十九章第10节 吕氏复出上(01)第18章 封疆尽是春秋国(二)第5章 东风未肯入东门(一)第30章 自古和亲诮儒者第十章第3节 终南捷径中(02)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壮(四)第27节 续完第35章 平昔壮心今在否第3节 终南捷径上(02)第31章 与昔一何殊勇怯第07节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壮(二)第8节 离间计上(02)第28章 圣主如天万物春第一章第13章 一夜大雪风喧豗第十三节15 汴京杭州4第13章 一夜大雪风喧豗第15章 天机云锦用在我(三)第2节 声名鹊起下(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