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陌生的访客

听到有位姑娘求见,徐、刘二人既大惑不解,又疑虑重重,生怕是仇人设计哄骗他们开门。正犹豫不定,就听门外传来女子柔和动听的声音:“小女子黄莺儿求见,还请刘道长开门一叙。”

听到门外真有女子求见,徐、刘二人虽略放下心来,但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刘文东站起身去开门,徐绍安则暗中握枪,在门旁戒备,以防不测。

院门打开,就见客栈的伙计三保满脸堆笑的站在门口,在他身后站着两位年轻的姑娘。后面那位小姑娘穿一身翠绿的衣衫,虽然长的清丽可人,但因年纪尚小,不过十三四岁,并没有太过引人注目。前面这位稍大一些的姑娘却是相当的超凡脱俗。头上发髻整齐,一张极精致的俏脸未施粉黛,削肩细腰,双峰高耸,配上一身杏黄色的衣裙,头一眼看上去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心旷神怡的感觉。若再仔细观之,却又觉得此女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娇柔妩媚,令所有男人都心动不已的魅力。

刘文东此时防备之心早已尽去,只是呆呆的看着眼前的美女发愣。门外的黄衫姑娘估计经常遇到这种状况,对刘文东的表现已经是见惯不怪,依然保持着微笑的表情等着他回过神来。旁边的店伙三保则是想笑不敢笑,在那里憋得脸红脖子粗的,很是难受。那位年纪小一些的绿衫小姑娘却没有那么多忌讳,看到刘文东的样子,忍不住“咭”的一笑,被那黄衫姑娘回头瞪了一眼,忙掩住嘴,低下头在心中偷笑。

绿衫小姑娘的一声笑,总算是让刘文东回过神来,他连忙轻咳两声,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立掌行礼道:“无量寿佛,贫道似乎不认识姑娘,不知姑娘找贫道有何见教?”

黄衫女子还了一福,说道:“小女子黄莺儿,这是我的妹妹鸢儿。有些事情想向道长讨教,不知可否与道长院中一叙?”

刘文东虽然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要他硬邦邦的拒绝一位妙龄美少女的请求还真做不出来,于是一伸手道:“即如此,黄姑娘请。”

黄莺儿见他并未拒绝自己进院,很是高兴,转身向店伙三保点头致谢,招呼那位叫鸢儿的绿衫小姑娘一同进了院门。而原本藏身门后的徐绍安此时也放下心来,从门后转出一见进门的这位黄姑娘,也同刘文东一样短时间内处于石化状态,被刘文东暗地里捅了一下才回过神来,看着掩嘴偷笑的鸢儿姑娘表情同样有些尴尬。

刘文东请那位黄姑娘坐下,为她斟了一杯茶后,问道:“不知黄姑娘要问贫道什么事情,还请姑娘明言。”

黄莺儿略微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道:“不瞒道长,小女子也是在此客栈中投宿。昨晚自外面游玩回来,从道长所居跨院外经过,正巧听到院内有一女子在唱歌,歌声甚是动听,因此就站在院外从头听到了尾。小女子也是喜好音律之人,细听之下,发现唱歌之人声音极美,歌曲的韵律又是极为特殊,以前从未听人这般唱过。而她所唱之词更是堪称绝妙好词。小女子虽也识得几个字,读过一些诗词,但昨天的那首词却是从未听到过的,回去琢磨了一夜也没能想起是那位大家的作品。所以今日冒昧登门,想向道长讨教一下唱歌之人是谁,那首词又是何人所作。如果道长能不吝赐教,小女子感激不尽。”

刘文东听她竟是来问这些事情,心中暗暗叫苦。这唱歌的人到是好说,林小雨此时就在房中,请出来就是了,可这首《明月自时有》的词作者想见到恐怕只能再来次穿越了。他虽然是学化学的,于诗词歌赋几乎一窍不通,但是这首词的作者是苏轼苏东坡他还是知道的。虽然不知道苏东坡具体的生辰年月,但至少知道他是北宋中后期的人物。按照张维信的说法,这会儿还是后周时期,北宋还没建立呢,让他到哪儿去找可能他爹都还没出世的苏东坡去呀。

正在他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回答的时候,就听房门一响,洪妍和林小雨从房中联袂走了出来。原来两人正在屋内说私房话,忽然听到院中有女子说话的声音,女人的敏感使她们自然要出来看个究竟。

两女在自己心上人身边坐下后,洪妍用温柔却又略带警惕的语气说道:“师兄这位姑娘是谁呀?”刘文东正愁无法回答黄莺儿的问题,见洪妍及时出来,连忙转移话题,对洪妍说道:“师妹,这位是黄莺儿姑娘,她也在这家客栈投宿。这位黄姑娘是酷爱音律之人,昨晚从咱们门外过,听到林师妹歌唱得好听,便生了结交之心。她这会儿过来,是想见见唱歌之人。”说着介绍道,“黄姑娘,这位林道长就是昨晚唱歌之人。林师妹,这位是黄莺儿姑娘。”这一番介绍下来,刘文东希望这位黄姑娘能不再纠缠于词作者,而把注意力放到活人身上。

刘文东介绍完后,三女彼此见了礼。这黄莺儿姑娘虽然年纪不大,但阅历却相当丰富,一看出来的这两位女道姑的神情和动作,就猜到这几个人并不只是师兄妹关系,而是两对情侣,甚至有可能是两对夫妻。不过,她也知道道家有许多门派是不禁男女之情的,一家客栈之中遇到两对道士夫妻虽然少见,却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听到右手边的这位长相颇好的道姑就是昨晚唱歌之人,黄莺儿立即变得热情起来。连说林道长的歌喉实在太美妙了,堪称天籁之音。唱歌的韵律又是相当奇特,为世上所罕见。一连串的赞美之词把林小雨说得很是不好意思,连连逊让,真说黄姑娘过誉了。

两人又互相“吹捧”了一下对方的容貌后,林小雨见这黄姑娘谈吐不俗,行为举止落落大方,便试探着问道:“看黄姑娘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想来必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吧?”,

不曾想,听到她这么一问,刚才还巧笑嫣然的黄莺儿,神色突然黯淡下来,脸上露出些许无奈的表情。林小雨见了知道是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恐怕是触到了这位黄姑娘的伤心事。正要出言安慰,就见黄莺儿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又回复了平静,淡淡的说道:“林道长不要见怪,莺儿并非有意隐瞒,只是往事已矣,那些伤心事不提也罢。”

既然对方已经如此说,林小雨等人也就不便再问了。几个人又聊了几句闲话,就在刘文东庆幸这位黄姑娘已经把关于词作者的事给忘了的时候,就听黄莺儿神情恳切的问道:“林道长既然会唱这首《明月几时有》,那么想必一定知道作词之人,还请林道长能够告知小女子,以了小女子的心愿。”

听到她的话,刚要在心里鼓掌庆祝的刘文东立时紧张起来,赶忙端起面前的茶杯,将头深深的低下,佯装喝茶,生怕黄莺儿或者林小雨望向自己寻求答案。林小雨确实是被问住了,她虽然喜欢这首歌,但除了模糊的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古诗词外,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了。因此她听到黄莺儿的问题,第一反应还真就是去看刘文东,结果却只看到他的一个脑瓜顶,无奈之下只好转头去看徐绍安。

这徐绍安徐大营长要是让他介绍介绍古代著名的战争或者古代有名的将军那是没问题,可对这古诗词却是一窍不通的。不过心爱的女人用眼神向自己求助,不予回应肯定是不行的。这位徐大营长略一思索,一刹那间在头脑中闪过无数个名字后,终于选中了其中的一个。权衡了一番利弊得失后,他把牙一咬,心一横,在心中对那个名字说了声“兄弟对不住了,如今只有拿你来暂时应付一下了”,然后面不改色心不跳,言之凿凿的说道:“黄姑娘,实不相瞒,写这首词的并非外人,乃是贫道的师兄,张维信张道长。”

徐绍安此言一出,林小雨和洪妍瞬间就进入了石化状态,而刘文东更惨,刚喝到嘴里的一口茶被他一句话惊得差点给咽到气管里去,呛得他趴在桌子上咳嗽不止。旁边的洪妍连忙给他轻抚后背,并用手帕为他擦去嘴边的水渍。徐绍安却依然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丝毫没受自己兄弟狼狈表现的影响。

黄莺儿姑娘似乎并未过多在意对方几人的表现,听到徐绍安说作词的是他的师兄,忙追问道:“既如此,那请问如今张道长可也在这良乡城里吗?如果不在,那他又在何处修行?”

徐绍安回答道:“此次我那师兄并未来良乡县城。他与贫道一样,都在离此不远的宝金山玉虚宫挂单修行。”

黄莺儿听了心中一阵欣喜,听这徐道长的意思,这宝金山玉虚宫想必就在附近,若是想寻那位张道长,应该没有什么困难。于是连连称谢,而后站起身道:“打扰诸位道长许久,小女子心愿已了,就此告辞,诸位道长后会有期。”

徐绍安等人起身将她送到门口后,见她走到对面西跨院推门而入,才知道原来这位姑娘就住在自己对面。

黄莺儿进了西跨院的门,她身后的鸢儿跟着进门,随手就把院门关上了。院中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汉子正在用木头削着什么东西,见她们进来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向黄莺儿行礼。黄莺儿边往屋里走,边问道:“克复,杨叔叔回来了吗?”

那年轻汉子恭敬的答道:“回小姐,义父刚从幽州城赶回来,正等着小姐呢。”

黄莺儿一听,欣喜的说道:“杨叔叔回来了,我这就去见他。”说罢便快步向房间走去。

房间中一个中年汉子正坐在椅子上喝着茶。这中年汉子个头不高,坐在椅子上腰背略有些驼。虽只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头发却已经略有些花白。削瘦的脸上,皱纹如刀削斧刻一般,写满了岁月的沧桑。眼睛不大,目光有些混浊。右手端着茶杯,正在品着香茗。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人左边的衣袖空空荡荡,别在了腰带上,乃是一个独臂之人。此人见黄莺儿走进房中,忙放下茶杯,起身行礼道:“属下见过小姐。”

黄莺儿忙扶住他的胳膊,嗔怪道:“杨叔叔,我都说过多少次了,跟我说话不要总是属下属下的。你现在就是我的亲叔父,叫我莺儿就好了。”

那被称作杨叔叔的人却是一笑,说道:“那怎么行。属下既然当初跟了王爷,便是杨家永远的待从。即使现在王爷不在了,小姐在属下的眼中依然是主人。若不是怕惹人注意,属下更愿意称呼您为郡主。”

听他这么一说,黄莺儿神情一黯,幽幽的说道:“郡主?我哪里还是什么郡主。郡主杨筱筠早在十几年前从王府中逃出来那一刻便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只是那个在扬州时为了生存,不得不做了莺鹂轩清倌人的黄莺儿。当初如果不是黄妈妈竭力维护,只怕早就失了这清白之身了。”

那杨叔叔听了叹了口气,内疚道:“都怪属下是个残废,不但不能护得郡主殿下周全,反而要郡主一个女孩儿家舍了最重要的名节,投身青楼来养活属下。我杨永忠实在是愧对王爷,愧对王妃。”说完捶着自己的大腿,流下了两行浊泪。

黄莺儿忙走到他身边,安慰道:“这怎么能怪杨叔叔你呢。当初若不是你拼着丢了一条手臂,救得我与母亲的性命,我们两个人十几年前就已经与父王一起命丧黄泉了。你是我与母亲的救命恩人,我们怎么报答你都不为过。母亲去世时莺儿尚幼,还不是你拖着个残废的身子,辛辛苦苦把我养大,结果落了一身的病。莺儿叫你一声叔叔,你也推三推四的,就是不肯。再说,我去做清倌人也不能怪你,当初你为了此事还劝阻过我好长时间。我去莺鹂轩,一来是为了咱们的生存,二来也是为了报答黄妈妈这许多年来对咱们的照顾。”,

杨永忠发泄了一下,心情苦闷略减,叹惜道:“郡主你实在是个苦命的孩子。当初还不到一岁,王爷就遭逢大难,满门被杀,只有王妃和你被属下救出,得以逃脱。几经辗转到了扬州,凭着王妃为人洗补,属下为人卖力气艰难度日。王妃因为劳累过度,没几年便因病亡故。属下的身体也一日坏过一日,幸得黄妈妈帮衬才算活了下来。谁知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黄妈妈也一病不起,没多久也一命呜呼了。”

黄莺儿闻言也是感叹不已,接过话头道:“幸好黄妈妈在死前将飞燕堂的秘密合盘托出,又将相关信物交给了我,这才能利用飞燕堂的势力逃出那些觊觎我美貌的权贵之手。如今虽然难免还要受制于人,却也远强过成为那些无耻权贵的玩物。”说罢又叹了口气,使劲摇了摇头,想把这些烦恼事甩到一边去。略定了定神后,说道:“不说这些愁苦事了,杨叔叔,你此去幽州城,可曾打探到黄妈妈那位妹妹的情况。”

听到她问,杨永忠却又叹了口气,说道:“唉,别提了。要不属下刚才说郡主你命苦呢。属下打听清楚了,黄妈妈的那个妹妹黄梦鸳原本是在幽州城开了家不小的青楼——晴雪楼,生意相当红火。特别是她与当时幽州第一旺族卢氏家主卢祖昌关系甚密,得到卢祖昌多方照顾,在幽州城人脉也极广,原本是飞燕堂发展分舵的不二人选。可惜,这黄梦鸳成也卢家败也卢家。

两年前,辽国南京留守萧思温一个爱妾的堂哥去晴雪楼快活,与卢家的大少爷卢从孝发生了争执。这卢大少爷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一时冲动,失手将对方打死了。这下可捅了大娄子。那萧思温的爱妾因自小便没了父母,是叔父将其养大,与这堂哥感情甚笃,有如亲兄妹。闻听自己哥哥被打死,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利用萧思温对自己的宠爱,以及对卢家庞大家业的觊觎,一番枕边风吹下来,便让萧思温动了心。

那萧思温给卢家安了个通敌的罪名,全家上下百余口全部捉拿下狱,连许多远房亲戚都没有放过。结果,除了个别远房族人得以幸免外,余者皆被处斩或流放,范阳卢氏几乎被赶尽杀绝。这黄梦鸳因为命案发生在她的青楼里,再加上她与卢家过从甚密而吃了官司。虽经她上下打点保住了性命,却也被封了晴雪楼,变得一贫如洗。属下见到她时,她已经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多日了。她现在这个样子,显然已经不能为我们所用了,所以属下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是她姐姐临终嘱托来看看她,留下了些许银钱便回来了。”

听完杨永忠的叙述,黄莺儿半晌无言。她没想到千里迢迢赶到此地,却得到这么个结果。不过想想也不能怪黄妈妈,毕竟因为各种原因,她与这个妹妹已经三、四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她的近况也很正常。只是缺少了黄梦鸳的帮助,想要完成飞燕堂交给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了。现在该何去何从,黄莺儿一时没了主意。沉默了一会儿,她才开口道:“杨叔叔,事到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杨永忠思索了一下,答道:“以属下看,以咱们现在的力量,想自己在幽州城立住脚跟是不可能了。属下觉得,现在应该速与飞燕堂在定、镇地区的分舵联系,将我们这里的情况向上汇报。属下想总舵那里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只需静待新的命令既可。”

黄莺儿点了点头,说道:“如今也只好这么办了。咱们就在这里多住些日子,明日就让克复启程,去定州走一趟吧。”

杨永忠答应一声,便出去通知院了里的那个年轻的汉子去了。

黄莺儿回到自己的卧房,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铜镜里那个有些模糊的影像,仿佛预示着自己捉摸不定的未来。

第六十一章 意外发现(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谶纬”再现(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逃亡(八)第十五章 进城第十五章 进城第五十四章 扩军(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黑木谶纬”(下二)第五章 “好客”的钟员外(上)第三十三章 战太原(六)第七十二章 新年有喜事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辩第五章 “好客”的钟员外(上)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断第五十五章 贤妃小雨(中)第三十七章 通天之路(八)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第十五章 扎营秋林庄(中)第四十七章 果然是“大户人家”第二章 第三次全体会议(中)第五十章 密议(二)第三十二章 才子一见佳人第六十六章 改装燧发枪第九十七章 时机到了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二十三章 意外(一)第十二章 假道伐虢(完)第二十一章 结拜第十一章 《海军提案》第五十二章 搬迁第一百三十七章 正式接纳第五十二章 密议(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战长城边(一)第四十二章 才子三见佳人(上)第四十五章 “凉园”密议(中)第十二章 驻军方案第四十四章 “凉园”基地(一)第五十一章 修罗地狱第五十八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三)第二十三章 团聚(中)第四十五章 马踏太原城(上)第五十章 初战龙潭沟第二十八章 战太原(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净心行动”(五)第四十七章 通天之路(十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故人(中)第二章 整编第四十二章 大战紫石滩第一百一十八章 “黑木谶纬”(下二)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章 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第六章 清尘评三寨第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一百零一章 难啃的固安城(下)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揽(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鸡生蛋”(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七)第二十八章 寿州城下(上)第四十三章 钟有朋的心思第九十八章 暗中结党(一)春节期间更新说明第四章 羽翼渐丰(二)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结党(五)第一百二十章 战泽州(上)第五十三章 顾大局的徐绍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逃亡(四)第六十八章 “刘无敌”来了第二十三章 恰到好处的投诚第七十五章 大战前夜(九)第五十五章 惹不起的“半边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黄袍加身”(四)第六十章 意外发现(上)第四十八章 通天之路(十九)第三十五章 翁婿对话(中)第六十九章 大战前夜(三)第六十八章 见不得光的交易(中)第五十一章 修罗地狱第十章 扩大产能势在必行第五十四章 贤妃小雨(上)第五十六章 去做私盐贩子?第三十九章 战太原(十二)第七章 假道伐虢(一)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七十六章 冷嘲热讽第三十六章 看场子的问题第二十二章 平定叛乱(下)第十章 宝金山的枪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两面出击第八十八章 固安城内(上)第六十章 军火交易(下)第四十一章 接收第五十四章 原来是他第四十八章 “拉壮丁”(上)第四十一章 通天之路(十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令人震惊的消息(上)第十五章 进城第五十二章 瓮中捉鳖第五十九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二章 “霸王行动”(下二)第五十一章 修罗地狱第二章 “暗羽”初创(上)第四十一章 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