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翁婿对话(上)

钟有朋见王峰突然非常郑重的提出有重要的事情和自己商量,当即也收了闲聊的心思,正色问道:“不知贤婿有何事要与老夫商议?”

王峰闻言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看了看屋子里伺候的下人。钟有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向下人们挥挥手,说道:“这里不用尔等服侍了,都下去吧。”

下人们知道主人要谈私密的事情,哪里还敢磨蹭,连忙施礼退了出去。坐在旁边的钟世文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个妹夫想说什么,但也能猜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在下人们退出中厅之后,他还起身来到门外看了看,确认所有下人都已经远离,这才返回屋内,听自己妹夫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见下人们都退了出去,钟有朋向王峰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此间没有外人,贤婿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王峰又起身向钟有朋施了一礼,这才坐下说道:“说起来,并不是小婿要与岳父大人商量什么事情,而是小婿的堂兄王崤峻有件大事希望岳父大人能够出手帮忙,要小婿来做个说客,说服岳父大人答允。”

听说是王崤峻有事要自己帮忙,派王峰来当说客,钟有朋的兴趣当即便被吸引了起来。他不动声色的问道:“噢,原来是朝议郎有事找老夫帮忙。不知朝议郎何事需要老夫帮忙?”

因为王崤峻曾被辽国皇帝封为朝议郎,所以钟有朋在提到他时,用了这个称呼。这一方面是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看到王峰说的郑重,他用这个称呼也算是把刚才双方一家人的闲聊变成了一种正式的交谈。

对此,王峰也没有太在意,他依然按照自己之前设想好的方案说道:“想必岳父大人也知道,小婿的八哥徐绍安现如今是在南边的周国为官。”

见王峰并没有直接说王崤峻要自己帮什么忙,而是扯到了那位已经多日不见的徐绍安身上,钟有朋心中很是不解。但他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顺着王峰的话头答道:“这个老夫自然知道。听淇儿说,贤婿的八哥因在周国南征淮南时屡立战功,很受周国皇帝的器重,如今已经是周国蔡州防御使、禁军神机军都虞候使,并赐了从四品宣威将军的武散官。徐将军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如此的地位,将来前途必是不可限量呀!”

说到这儿,钟有朋略顿了顿,这才故作不解的道:“贤婿原说是朝议郎有事要老夫帮忙,这会儿又提起了徐将军,难不成,朝议郎要老夫帮忙的事情还与徐将军有关?”

王峰点点头,说道:“岳父大人猜得不错,堂兄他之所以要请岳父大人帮忙,就是因为小婿的八哥从开封捎来了一封信,信里透露出了一个重要消息。”

“是何重要消息?”钟有朋关切的问道。

“小婿的八哥在信中说,周国的皇帝柴荣对当初后晋那个“儿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之地割让给契丹人一直耿耿于怀,对于受到契丹人盘剥的幽云汉人百姓更是时刻挂心。因此,在平定淮南后,他便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北边,意欲起兵北伐,收复汉家故土,解救幽云百姓于水火之中。”王峰按部就班的执行着自己的说服方案。

听王峰说周国的皇帝要北伐幽云,钟有朋心神不由得一震。不过,这种震动只是一闪而过,随即便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与谈定。

只是,钟有朋这个老于世故的人精可以泰然处之,他的儿子钟世文却远没有他的城府高,听到王峰所讲后,当即脱口问道:“周国皇帝要北伐幽云?妹夫可知那柴皇帝会在什么时候北伐?”

王峰见状,一边感叹自己岳父的沉稳,一边向钟世文答道:“具体的时间小弟却是说不好。不但小弟不知道,小弟的八哥也不知道。不过,按照小弟的八哥在信中所讲,柴荣南征淮南回到开封后,便积蓄粮草、制备器具、调集人马、训练兵士,开始全力为北伐幽云做着准备。小弟八哥所率的神机军由于被柴荣当成自己手中的攻坚利器,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日夜操练不停。,

小弟的八哥虽只是神机军都虞候使,但因其熟知火器操练、作战之法,所以经常会被柴荣叫去问对。是以,其对柴荣心中所想颇为了解。因此,其虽然并不知道柴荣率军北伐的确切时间,但以现在周国朝廷及禁军备战的情形来推测,周军北上的时间应该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那就是还要等一年左右”钟世文念叨了一句,有些失望的说道,“这时间可是不算短,柴皇帝就不能早些北伐吗?”

“糊涂”钟有朋斥责道,“幽云之地虽是后晋割与契丹人的,但此地无论是上缴的赋税还是收成的粮食,皆要占到契丹全国的半数以上。如此紧要之地,怎可能轻易拱手让人。可以说,周军北伐幽云,对于契丹人来讲便几乎等同于国战。契丹皇帝虽然被人称为‘睡王’,一向不理朝政,只知饮酒打猎,但这是关系到其国本的大战,他就是再昏聩、再无道,也不会坐视不理。以为父看来,其不但会发大兵来援,甚至还很可能会御驾亲征,与同样喜欢亲上战场的柴皇帝决一死战。”

钟世文被自己父亲教训一顿,自然是连连点头称是,不敢再多嘴说话。而王峰听罢却对自己的岳父又高看了几分,因为对方的分析与张维信向他讲述的,前世史书上所记载的情况基本相同。按照史书上所写,在得知周军北伐后,那位向来只知道喝酒、打猎的“睡王”,一面命令南京留守萧思温率军抗敌,一面御驾亲征,率大军前来救援。只不过因为柴荣突生重病,周军南撤,两位皇帝才没能在战场上面对面一决高下。

王峰对此战有这样的认识完全来源于张维信所教的前世史书,基本属于照搬书本,而钟有朋有这样的认识却是基于其对时事的了解,以及自己的分析判断。其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以及对辽国朝廷和辽国皇帝的了解要比王峰高了不至一个档次。

不过,佩服是佩服,该说的话还是要话。于是,王峰在对钟有朋的分析表示完全赞同后,继续说道:“小婿的几位兄长也是如岳父大人这般想法。吾等兄弟虽然此前一直居住在海外,重返中土不过四、五年时间。但吾等身上流着的却依然是汉人的血脉,心中向往的依然是我汉家江山。特别是这几年耳闻目睹乃至亲身经历契丹人对汉人的欺压与盘剥,对契丹人的贪婪与蛮横早已深恶痛绝。

因此,在得到小弟八哥送来的消息后,吾等兄弟经过商议,觉得柴荣北伐既是幽云汉人百姓之福,亦是吾等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吾等兄弟欲在周军到来时,以手中的实力助其一臂之力,立下不世功勋,在幽云之地为自己创下一片基业。既救幽云汉人百姓于水火,也圆自己光宗耀祖、荣华富贵之愿望。”

尽管王峰这几句话说得有些语焉不详,但钟有朋还是从中听出了王峰及他的那班兄弟们的打算——借柴荣北伐之机起事,在未来的幽云大战中凭借助战的功劳,从柴荣那里得到一份恩赏,在幽云十六州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而坐拥荣华、安享富贵。

对于钟有朋来说,王峰及他的兄弟们能有这份建功立业的心思自然是好的。如果他们的设想能够成功,那么不但可以赶跑甚至杀掉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萧思温,而且还能得到周国皇帝的赏识,创下一番功业。别的不说,单就从自己女儿今后将会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着想,自己也应该支持女婿及他那班兄弟。

只是,作为在官场沉浮多年,又经历过几年前被诬陷谋反的惊险,钟有朋做任何事都不会只凭一时冲动,而是会仔细斟酌、权衡利弊之后再行决定。更何况,这种事情也就等同于谋反,是抄家灭门的大罪,绝对不能轻易决断。因此,他迅速平静了自己因王峰一番言辞而略有些激动的心情,谨慎的问道:“贤婿及贤婿的兄弟们果然是有大志向的人,老夫当初确实没有看错汝等。只是,正如老夫刚才所言,幽云之战几同于国战。贤婿的兄长虽然有官身,但都只是一些既无职也无权的散官。以他们这样的身份,漫说是军兵,只怕连县城里的衙役都调动不了。如此一来,贤婿及贤婿的那班兄弟又拿什么来为自己博取功勋呢?”

第二十五章 拔营起寨第四十一章 石松急了也发飙第五十五章 荣誉勋章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七十七章 联络感情第八章 再探三寨(中)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九十章 过枪瘾第三十五章 辛飞宇的故事第二十二章 平定叛乱(下)第一百零七章 对峙保兴庄(一)第四十三章 钟有朋的心思第四十四章 倾诉第一百二十六章 粮草会有的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七十一章 二杨夜谈(上)第四十九章 密议(一)第三十六章 翁婿对话(下)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一百四十章 飞扬的心思(下一)第七章 羽翼渐丰(五)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十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脉第十六章 军中败类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战幽州城(上)第十五章 开阳门外第十九章 拜师第十一章 内外有别(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增兵保命脉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战长城边(十四)第十五章 幸遇“同路人”(上)第十九章 山村夜战第一百零一章 难啃的固安城(下)第九十一章 脱离险境第三十五章 开源节流的问题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六章 再次招揽(五)第十八章 善后第十四章 试枪第四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七章 再次招揽(六)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黄袍加身”(一)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四十九章 密议(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黑木谶纬”(下二)第七十章 见不得光的交易(下二)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七十六章 冷嘲热讽第四十九章 露财第三十四章 通天之路(五)第七十三章 大战前夜(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澶州城下(中)第二十一章 谈情(下)第二十五章 “绝户计”第一百六十三章 逃亡(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令人震惊的消息(下)第五十六章 去做私盐贩子?第五十九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四)第二十一章 掷刀相助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四章 再次招揽(下一)第一百零九章 对峙保兴庄(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净心行动”(完)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一百三十四章 “定心丸”(中)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七十七章 联络感情第三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下)第五十一章 难以置信的消息第四十五章 马踏太原城(上)第一百四十章 飞扬的心思(下一)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章 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第二十一章 二杨结义(下)第三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来是故人(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黄袍加身”(五)第四十四章 通天之路(十五)第十二章 实施决议第八章 北平军节度使(下)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十七)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十七)第四十八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战保兴庄(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黄袍加身”(二)第七十四章 大战前夜(八)第五十二章 瓮中捉鳖第五十八章 如此“新生”第二十七章 南边来的客人(上)第二十四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一章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第十章 扩大产能势在必行第六十六章 受降大堡戍第四十七章 北汉灭国第六十五章 原来如此(下)第七十五章 再度准备扩军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兵(上)第十七章 铤而走险(上)第三十三章 战太原(六)第十五章 开阳门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贼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