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改装燧发枪

从梁子岳和郑知微那里得到了郑重的承诺,王崤峻等委员会委员心里也就踏实了不少。兄弟几人又闲聊了几句,梁、郑二人便告辞离开,返回良乡城,全力排查那名令大家心里都感觉不踏实的密谍去了。

送走了梁子岳和郑知微,王崤峻、张维信、杨新等三人也跟着离开了“凉园”。不过,他们三人并没有马上返回“清园”、“静园”,而是沿着相反的方向上了山,想去“飞龙寨”,看一看那批库存的燧发枪的情况。

尽管徐绍安那边还没有向柴荣禀报通过海路运枪的事情,但是委员会这边做事向来是秉承着准备充分的原则,打算等商贸部、军事部和黄海那边一定下运输计划,便立即安排人手将库存的这一千五百支新旧燧发枪都运到海边去。王崤峻等人上山去看,也只是想求一个心里踏实。

王崤峻等人一路沿着山道往“飞龙寨”走,得到消息的钱远山等人则是一路从山上迎了下来。两路人马在半山腰处相遇,当即合为一处,有说有笑的上了山。

进了“飞龙寨”,王崤峻先在尤远、钱远山等人陪同下去库房看了看那批枪。虽说当初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封存后便堆放在了仓库之中,但一来物资管理部的相关规章制度非常完善,无论仓库里的物资是不是紧要物资、日后还有没有可能会用到,库管人员都按规定精心维护,使其保持在封存前的状态。二来,这批燧发枪从入库到现在也不过才两年的时间,就武器科的生产质量来讲,这批用精钢打造的燧发枪也不会有什么破损、锈蚀的现象。

因此,当库管员从库房里随便挑了一箱燧发枪拆开让王崤峻等人观看时,映入众人眼帘的依然是能够完美体现武器科制造质量的光亮枪身和可靠动作。为了证实这些燧发枪不是徒有其表,钱远山还拿出一支装上火药试射了几枪。结果不但枪枪打响,而且精度也不比当初没封存之前差。

不过,枪的质量虽然没的说,可钱远山在试射完毕后却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支燧发枪与后周“神机军”现在使用的燧发枪不兼容。

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兼容并不是指两种枪的口径、弹药等方面有大的差别,其不兼容的地方主要是在枪的击发方式上。后周“神机军”所用燧发枪是后周的工匠以当初穿越团队“南下觐见代表团”带去的那十二支礼品枪为样本,再根据穿越团队随后提供的相关图纸打造出来的。由于当时化工科还没有研制出底火,所以那时的燧发枪还采用的是以燧石击打产生火星、点燃药池的方式来引燃枪里的火药,发射铅弹的。而这批库存的燧发枪是在化工科研发出底火后生产的新型号,采用的是击锤撞击底火发火,再通过导爆管引燃枪里火药的方式。

也就是说,如果把这批燧发枪原封不动的运到后周“神机军”去,那么在没有底火的情况下,这些枪是根本就不可能打响的。要是那样的话,只怕这些燧发枪就真的连烧火棍都不如了。

听完钱远山的介绍,王崤峻等人不禁面面相觑。一边命库管员再拿出几箱燧发枪来验看,一边派人立即下山,去请武器科的兄弟过来商议此事。

得到了王崤峻派人传来的消息,武器科的几位兄弟不敢怠慢。一面命手下管事取来当初的生产记录表,核对燧发枪更改击发方式的具体时间,一面将此事禀报给了李俊武,并在后者的带领下一起上了山。

当李俊武、周磊等人进了“飞龙寨”大门的时候,已经等在这里的唐潮将几人直接引领到了库房所在。此时,王崤峻等人已经将后取出来的五、六箱燧发枪都打开看了一遍,确认这些燧发枪都是新款,采用的都是”底火-导爆管”击发方式。虽然前后只取出了六、七箱,总共不过三、四十支燧发枪,只占总数一千五百支的一小部分。但由于其是从这批库存枪的不同存放位置取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这批库存燧发枪全部采用”底火-导爆管”击发方式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随后赶来的李俊武、周磊等人也证实了王崤峻等人的推断。通过对物资管理部在封存这批燧发枪时记录下来的枪支编号与武器科的生产记录进行核对,这批库存燧发枪全部都是底火研发成功后生产的。也就是说,在重新更改这些燧发枪的击发方式前,这批枪根本不能运到南边去。至于如何改造成这批枪,就要看周磊和他的武器科了。

王崤峻在将自己手中的一支燧发枪递给周磊后,关切的问道:“二哥,这批枪到底能不能改装、改装的工序麻不麻烦?与改装相比,新造一支枪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长还是短?希望二哥能给兄弟我一个明确的答案。”

由于在昨天的会议上武器科的所有兄弟都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燧发枪与后周军的燧发枪在击发方式上存在不同的问题,包括李俊武在内的所有武器科的兄弟们都觉得有些尴尬。毕竟,今天若不是王崤峻等人做事比较稳妥、仔细,提前到库房这边看一看,从而发现了这个问题,武器科还会继续按照以前的图纸生产采用”底火-导爆管”击发方式的燧发枪。那么,未来三个月穿越团队就会给后周朝廷送去三千支毫无用处的燧发枪了————尽管采取”底火-导爆管”击发方式的燧发枪比用“燧石-药池“点发方式的燧发枪在击发成功率、抵抗雨雪天气等方面更有优势,是对燧发枪性能的显著提升。

因此,听到王崤峻的询问后,周磊一边接过对方递来的燧发枪,一边有些歉然的回答道:“五弟放心,这批枪绝对能改,而且改装起来一点也不麻烦。”

说着,他端起手中的燧发枪,一边演示,一边说道:“虽然在化工科开发出底火后,武器科生产的燧发枪都是采用的‘底火-导爆管’击发方式。但当时考虑到刚研发成功的底火产量并不高,若遇到大规模战事可能会出现底火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武器科在设计新燧发枪的时候,特意将导爆管设计成可拆卸型。这样在底火产量不足时,兵士们可以很方便的将导爆管换成药池,从而保证‘飞龙军’的战斗力。没想到,当初这个以备万一的设计现在还真起了作用。”

说完,周磊一手拿燧发枪,一手举起已经从枪身上拧下的导爆管向众兄弟展示了一番。随后,他又向库管员要来了一个药池组件重新拧紧到了枪管上,并进行了一次试射。

听完了周磊的介绍,看完了他的实际操作,虽然心里松了口气,但王崤峻在称赞武器科做事考虑周全的同时,还是有些担心的问尤远道:“这枪改装到是很方便,只是不知道老六你这里有多少件这种药池组件,够不够所有燧发枪改装用的?”

尤远闻言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命仓库管事拿来帐册查看,并让库管员到库房里实地验收了一遍后,才说道:“五哥,库存的药池组件总共有两千一百件,完全够用。”

王崤峻听了心里总算踏实了,对一旁的钱远山说道:“既如此,老十一你这便派些人过来,和物资管理部的库管们一起,先把这里所有的燧发枪都搬下山,让武器科的工匠们马上进行改装。”

说完,他又转向周磊等人说道:“燧发枪改装完后就不要再搬回‘飞龙寨’了,直接存放在‘凉园’的仓库里。待过几天老十一、老十二、老十四他们商定好了运输计划,就直接运到海边去,也省了搬上搬下的麻烦。”

钱远山、尤远、周磊等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随即便分头行动起来。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三百箱一千五百支燧发枪虽然说起来数量不少,但钱远山派来的“飞龙军”两个连平均一个人还分不到一箱,连长、监察,包括副连长在内都是空着手,只管指挥手下兵士们进行搬运的。

两个连的兵士将一千五百支燧发枪搬下山只用了不过小半个时辰,而武器科的工匠们对这些燧发枪进行改装虽然工序非常简单,只是拧下导爆管再换上药池组件并拧紧的一个过程,但因为在改装后每支枪都必须进行三次试射以检验其可靠性,所以整个改装工作进行了近五天。,

虽说燧发枪的改装工作耽误了几天时间,但一来徐绍安要按照这个时代所熟悉的通信速度来安排向柴荣回报的日期,二来商贸部、军事部和黄海那边拟定运输方案也需要花点时间,所以燧发枪改装工作并没有对其南运产生影响。

后周显德五年阴历八月十六午后,徐绍安在接到造枪圣旨八天后进宫,向柴荣禀报“清园”兄弟已经接到圣旨,并派人传来回信,表示众兄弟一定会遵旨执行,保质保量的在三个月内为朝廷打造三千支燧发枪。同时,为了保证枪支运输的安全与顺利,希望朝廷能够同意“清园”兄弟将燧发枪通过海路运到朝廷管辖的地方靠岸,再由朝廷派人运到开封。

见“清园”兄弟接受了自己的旨意,并保证一定会按时将枪送运来,实现了增强自己实力、削弱潜在威胁力量,一箭双雕目的的柴荣,心中自然高兴。因此他在言辞勉励了徐绍安及“清园”兄弟一番后,对于对方提出海运并由朝廷完成从海边到开封部分运输的要求也就满口答应了下来。他与徐绍安约定,“清园”兄弟的海船在滨州靠岸卸货,交给朝廷派去的接货官员,由后者负责将货运到开封。

从皇宫中出来,徐绍安回到自己府邸,以最快的速度将相关信息通过电台报告给了委员会。于是,第二天一早,按照商贸部、军事部以及黄海等人达成的方案,二十五辆四轮马车装载着五百支燧发枪和相应的掩护货物,在“飞龙军”一个连兵士的护送下,从“凉园”出发,浩浩荡荡往东边大海的方向而去。

第六十九章 见不得光的交易(下一)第三十三章 战太原(六)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四十八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春节期间更新说明第十八章 铤而走险(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黄袍加身”(八)第六十二章 造还是不造 这是个问题(中)第二十三章 恰到好处的投诚第四十二章 大战紫石滩第四十八章 《接触准则》第二十八章 战太原(一)第五十七章 “神机军”也扩编第十二章 假道伐虢(完)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七十九章 大战前夜(完)第一百一十章 对峙保兴庄(四)第五十章 通天之路(二十一)第七十七章 大战前夜(十一)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净心行动”(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战长城边(五)第五十七章 新的练兵计划第一百六十五章 逃亡(四)第一百六十章 设计取云州(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飞扬的心思(下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战长城边(十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涉(下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战幽州城(上)第六十三章 原来如此(上)第一百二十章 一战保兴庄(六)第十五章 扎营秋林庄(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战保兴庄(上)第六十五章 无机可乘第五十二章 瓮中捉鳖第四十三章 《消遣娱乐决议》第一百二十章 一战保兴庄(六)第四十三章 通天之路(十四)第九十三章 优势明显第九章 让人不省心的高军第六十五章 原来如此(下)第六十五章 赵氏“父女”(中)第四十七章 仇人的图谋第十二章 不平静的新年(完)第七章 另一场婚礼第六十二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七)第三十一章 战太原(四)第六十四章 此张永德非彼张永德?第十一章 海滨之旅(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木谶纬”(中)第四十五章 “凉园”密议(中)第八十七章 兵发固安第三章 兄弟定策(下)第七十六章 大战前夜(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谶纬”再现(下)第五十四章 双料朝议郎第十六章 幸遇“同路人”(下)第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峙保兴庄(六)第二十一章 平定叛乱(上)第四章 乾坤大挪移第四十章 强军中的强军(上)第九十六章 客人走了第十二章 假道伐虢(完)第三十六章 看场子的问题第十一章 初入玉虚宫第一百五十九章 转战中京道第二十二章 团聚(上)第三十六章 看场子的问题第七章 羽翼渐丰(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飞扬的心思(下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战长城边(二十二)第九十九章 难啃的固安城(上)第九章 海滨之旅(二)第六十六章 出城第十二章 实施决议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三十四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下)第三十三章 通天之路(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净心行动”(一)第二章 整编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战长城边(十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逃亡(七)第四十二章 战太原(完)第五十一章 通天之路(二十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撇清第一章 兄弟定策(上)第一百四十章 三战长城边(十)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二十一章 掷刀相助第六十二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七)第四十章 战太原(十三)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六十五章 无机可乘第十六章 遇险第五章 王峰的婚礼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九十三章 居庸关上(上)第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战长城边(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