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适应新家

遗玉穿越到唐朝已经有二十几天,日子就在被卢氏看管、被卢俊看管、被卢智看管中度过。

因新皇始登大宝,乡野之间最近也暗地里频繁说道一些朝廷的事情,所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东拼西凑,她已经完全确定了这个年代虽然是唐代,但是绝对不是她所知的那个唐代,尽管历史极其雷同,但依然有所出入。

大的时代路线并没有改变,但细节部分却差了很多,比如说当今圣上李世民竟然变成了高祖李渊的长子,玄武门之变竟然变成了高祖次子李建成起兵夺位后被太子李世民镇压的事件;隋朝依然是有个昏君隋炀帝,但这里的隋炀帝却却不是大兴土木我残暴荒淫的隋炀帝,而是个阿斗一样的人物,他任由外臣混乱朝政,才导致李渊起兵夺权。

清楚了这一点后,她倒反而放下心来,时代的主轨同她已知的历史还是一样的。这是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从它的繁华到衰退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到不用担心战乱引起的民不聊生,毕竟她现在身处农家,作为社会底层自然是最容易在战火中被牺牲的一部分。

这几日开始收成,卢氏总是带着二儿子去田间监工,以免顾的那些个外村人偷奸耍滑昧自家粮食,每晚拿牛车拉了粮食回来,准备等到官府来人收粮再一起卖了。

这个时候的农民种的粮食每年都有官府派专人来收,如果农户想省点功夫,一般都是直接卖给官府换些银钱,有的也宁愿拉粮到别的地方卖给粮食铺子多赚几文。她家以往的产量都是直接卖给了官府,今年卢氏也只余了一些打算去碾成面粉子用来给遗玉当日常主食。

家里分工十分明确,两个哥哥虽然都到了读书的年纪,但卢氏本身底子不薄,读书识字都是她亲自教的,现在又多了一个遗玉。因卢俊本身就不喜文章,从去年起每逢双日都在镇上的一间小武馆打杂顺便学些拳脚,而卢智聪敏好学一点就通,因此每天早起去山边放牛吃草顺便看书自习。她家里是有一头耕牛的,这牛还很壮实,经常有些一个村里的妇人来借牛做套车赶集去,卢氏也不含糊,虽然经常把牛白白借给他人,但也总托那些人帮忙买柴稍东西之类的。

至于那个据说得病死了的爹,遗玉虽然好奇但也不会去主动提及这个似乎被母子三人刻意遗忘的人,她毕竟穿过来不到月余,现成的一家三口还正在慢慢适应中,死人就更别提了。

平日卢氏到是不大外出,开始收粮之前都只在家里做些女红补贴家用。天气逐渐变热,卢氏也给遗玉脱了袄子换上了短襦,虽然是粗布但也透气舒适,卢氏的女红好的出奇,对作为新时代人类穿习惯了机器制衣的她来说,这自制的成衣虽然料子不好但样式却简单大方。又留神了旁的村民穿着,愈发觉得卢氏不简单,她的针线和手艺到赶得上专业培养出来的绣娘了。想来之前她的夫家也肯定是有几分本事的,不然怎么能娶到卢氏这样既会过日子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妇人。

虽然好奇卢氏的婚姻来历,但遗玉更眼馋的是她那一手好绣工,要知道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蜀绣,她这个满口关中呛的娘可是蜀绣一派的传人,从四岁开始拿针线,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光景了,放到现代那可是媲美大熊猫一样的存在了。

话说前阵子遗玉就缠了卢氏教她针线。开始地时候卢氏怕她磨坏了手指不肯。但到底经不住她软绵绵地撒娇,应付地给了她绷子和针线教了她点简单的东西。只等她过了新鲜劲儿自己放弃。

遗玉刚开始刺绣那几天却是吃了些苦的。虽然学起来不费脑子,但是开始时难免把嫩嫩地指头弄地又红又肿。若真是换了其他四岁地孩童绝对会甩了针线不干,不过这对拥有一个真正成人灵魂地她来说却不算什么,因为她深知在这个年代多一门手艺就多了份生活保障。

作为一个孤儿。从小就是在别人的冷眼中长大的她,一直渴望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切,但是有些事情确实不是人努力了就有回报地。上辈子她就是由于资质地平庸,别人两遍学会的事情她要花三倍地时间才能弄清楚,所以哪怕她拼劲了全力也只考上了一个三流的大学而已。难得她能重来一次,又拥有自己从前梦寐以求地东西。怎么会白白浪费光阴和才能。

直到卢氏震惊地发现她的小指头磨出了茧子。遗玉只用小孩子的语气天真地对她说:“玉儿想学。一定学好。”

于是从那天起,卢氏便也认认真真教起她正宗地蜀绣,这个母亲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女儿想学又有毅力学。那她就要用心教。一遍教不会就教两遍,一直到教会为止。

笔墨太贵,家里的只够卢智偶尔练字,卢氏就弄了些沙来撒在平滑的地面处,拿了树枝给她讲构图。从花草起,遗玉见她虽然着笔沙土但也画工整洁,十分惊奇。一般来说刺绣都是要花样的,但卢氏现在只是绣些个简单的小件去卖,对于沉浸蜀绣三十余年的她来说,一些个简单的绣工只是信手拈来罢了,她家传这门绣艺本就不需要在绣底衬稿。但遗玉每每见她不带图稿地穿针引线就敬佩不已,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到达这种境界。

其次是配色,由于便宜的棉线可选的色泽少,卢氏就总让大儿子在山角采了各式各样的花草回来教她辨色。

最后也最重要的就是针法,正宗蜀绣讲究的就是针脚的平滑和隐匿,针法更是四大绣类中最丰富者,细致到一百三十余种,成品以生动流畅为佳,比如她第一见到卢氏所绣的蜻蜓,看上去就像活物一般。

由于穿越来自带的福利,遗玉倒也很轻松地顺应着卢氏的教育认字学绣,虽刻意减缓了进度但还是让一家人啧啧称奇,直夸她聪明。尤其是卢氏,每日在她学习之余总用着欣慰喜悦的眼神打量她,似乎从不认识这个养了三年的女儿一样,每每夜里哄她睡觉也都喊些心肝肉,苦尽甘来之类的话,虽让遗玉暗笑不已,但能哄卢氏开心,她还是很乐意的。

起初遗玉还对没有半点油水的饭菜不大适应,但是过了四五天吃惯了也就那个样。卢氏的烹调手艺还是很好的,水煮菜也十分有味儿,大半个月前还买了面粉回来每日给她单独开小灶烙饼吃。两个兄弟看着她吃面饼很是眼馋,但也从不跟她争抢,每每她试着推让两人也都拒不接受,这也很让她感慨一番,愈发觉地对母子三人亲密起来。

至于那个据说得病死了的爹,遗玉虽然好奇但也不会去主动提及这个似乎被母子三人刻意遗忘的人,她毕竟穿过来不到月余,现成的一家三口还正在慢慢适应中,死人就更别提了。

这正是,一间牛棚一间屋,一头牛地三十亩,一个老娘会教书,一哥喜文一哥武。这样的日子却让她过的十分悠闲,少了就业压力重新变成了小孩子,没了开始的不适应,在一家人的关爱下,遗玉很是喜欢现在的田园生活。

第417章 我找你好久了第194章 周蕊第232章 待佳期第69章 这是什么意思第371章 暗箭能躲明枪未防第165章 墨莹文社第334章 私下谈第432章 “使诈”第368章 是近是远第7章 她不知道的事第246章 绝对构想第38章 有种子么第226章 同姓的缘故第69章 芙蓉园夜宴第351章 捉奸第79章 又见高阳第246章 我并无第285章 无礼!无礼!第131章 王爷呢?!第306章 见祖母第211章 探病昭华府第245章 谁会赢第327章 雨中人第114章 警告第332章 前奏第98章 又有来人第375章 很可爱第130章 落魄两父子第66章 暗招第308章 宣楼听诏第140章 解第70章 全是熟人第128章 差点破相第209章 以彼之道第24章 卢氏发飙第297章 灾民不是民第298章 小草、小芽,小迪?第252章 揪他们出来第331章 意外来人第344章 笑什么第107章 找着了第213章 天大的人情第389章 只有她知道第26章 玉儿、玉儿第99章 有再一再二第109章 亲爹是他第340章 畏惧第292章 你说是他?第382章 阿生的担忧第399章 大结局第36章 喜事稀罕事第70章 娘家人第276章 无题第355章 学士宴第208章 缺席的人第252章 解酒打诨第396章 楚不留第275章 功赏第228章 羿射阁第203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155章 算你倒霉第60章 忍不住了第319章 太子召见第26章 流言四起第93章 那位小姐第315章 吃官司了第391章 救救我第1章 客谟来人第2章 体味亲情第193章 又见嫩草第387章 母女团聚第251章 不要哭第18章 待知的心第55章 你太贪心第9章 是你?是你!第386章 开解第396章 你的心容得下帝王吗?第268章 赠尔玉搔头,丢我一件衣第369章 安市城第384章 小玉快跑第二五十章 六玩街第70章 娘家人第224章 在背后第330章 孰轻孰重第213章 与你分担第324章 跟我走第297章 书和玉第243章 闹大了第352章 无题第152章 银霄的身份第309章 坤元录第77章 魏王李泰第5章 适应新家第384章 小玉快跑第267章 是她啊第352章 宴客名单第136章 姚不治第203章 明日早起第346章 楼上楼下第383章 最后的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