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物价

外篇 西汉物价

一、计量单位:

重量单位: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体积单位:龠、合、升、斗、斛。=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

长度单位:分、寸、尺、丈、引。进位完全采用十进位制,即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

二、货币

货币主要是铜钱和黄金,还有少量白银,现就以黄金、白银、铜钱作为货币计量单位,其换算关系如下:

1两黄金=50两白银,1两白银=1000钱,1斤黄金(百金)10000钱

现在黄金市价:1克黄金值130元左右人民币,古代1斤16两,1两约为31.25克,1两黄金值4062.5人民币。

白银市价:1两白银值80元左右人民币,1两黄金约为50.78两白银

三、粮食价格:

粱米石价200钱

黍米石价150钱

粟米石价150钱

粟石价110-130钱、

粱粟石价110钱

大麦石价110钱

粱粟石价105钱

谷石价100钱”。

西汉主要有粟、麦、谷(米)等。这几种粮食的比价都相差不远,一般是石(汉代一石又称一斛,合十斗或百升)价一百钱至百余钱。

影响粮价的情况很多,自汉初粮价高达万钱,经文景粮价大幅回落至武帝期间粮价又再此攀升。米低高达7000-10000钱,甚至于更高。武帝期间一石米价正常价约500钱。其中:谷一斗四钱,黍米一斗六钱,栗米一斗五钱

汉代河西地区投入交换范围的粮食,主要有粟、麦、谷(米)等。这几种粮食的比价都相差不远,一般是石(汉代一石又称一斛,合十斗或百升)价一百钱至百余钱。

一九七四年新出土的居延汉简中:弘、胜之皆谢贤曰:会坐文事系论用自给,请今具偿责。弘未得责,胜之已得粟三石,直三百六十;粟三石,直三百六十;它钱三百五十,凡已得千一百,少二千四百三。

这里粟的石价为一百二十钱和一百三十钱。

居延汉简王莽地皇三年《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说:粱米八斗,直百六十,粟米三石,直四百五十。

三、牛、马、羊、猪(豕)、狗牲畜价格

1、马价:

马不仅是生产中的重要工具,而且在战争中使用。马从使用上又分为耕马、车马和战马的区别。其中战马贵,耕马次之、车马贱。耕马、车马的一般价格,低的每匹价4000-5000钱,贵者10000钱以上。

综合以上:马价(匹):正常价2万钱

记史书记载元狩四年之战后次年,汉政府曾颁布指导价为每匹20万钱。每匹的最高价在西汉时曾突出100万钱

至于汗血马这类极品马可以有价格超高,据说汗血马提速超快只比纯血马差那么一点点,至于价格不是我等所能知道的,总之是死贵,死贵的。

2、牛价;每头牛的价格在1200-3700钱

3、羊价;每只羊低的100钱,贵的500多钱”。

4、狗价;狗分为食用的,非食用的。其中以胡狗价格最高在600钱,这类狗冲当狩猎和军用。食用的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菜狗在100-120钱。

在西汉时代,牲畜的价格取决于其品种优劣、个体大小及肥瘦。北方的匈奴地区一般牲畜价格相对较低,越向南价格越高(这我就进一步说明了吧)。当然就西汉时期的情况看,以牲畜业见长的匈奴产牛、马、羊不论的是品种优劣、个体大小及肥瘦都一级棒。

四、布帛、衣价格

布帛价格,有布、帛、缣、素、练等几种。布为麻织品,是汉人衣著原料之最贱者。帛为普通丝织品,其价比布稍贵。缣即绢,为细密而有色彩之帛,其价又贵,已非一般人所能穿戴。素为绢之精白者,其价比缣又贵。练为绢缣之名贵品种,为布帛中价格之最贵者。现分别加以论述。

一般布帛价:布一匹(指麻布)226钱(指麻布);帛一匹450钱;缣一匹672钱;素一匹800钱;

汉代当到了西州(今吐鲁番东),一匹丝绸的价格上升到2-3倍,继续向西行进并且到达罗马帝国,那么丝绸的价格将翻2500倍,若是帛价,中原一匹450钱,到了罗马,翻到了1125两白银,即22.5两黄金(拆合人民币91406.25元)。

一般衣著价,布袍一件价格有200-300钱的,有400-500钱的;

一般练袍价一件价格在有1000钱,也有2000钱

两汉衣著,一件有值数百钱者,亦有值数千钱者,绢帛皮毛之衣价值千余钱以至数千钱,布制衣着则仅值数百钱,甚至更低。

五、酒、食、盐、席消费价

1、酒价:依酒质优劣而定,一般为每斗十余钱至数十钱,亦有所谓斗酒千钱的时候;

2、肉价;肉的品种较多,一般是数钱一斤;其中羊肉每斤七钱;

3、盐价:盐1石400钱。

两汉时,盐为交换之大宗,但汉简中未见盐价记载。大概是因为盐为官府专卖之物,戍卒用盐由官府配给,并非购买而来的缘故。文献中有一条材料说到东汉盐的石价为四百,大概属于平价。《后汉书》卷八八《虞诩传》注引《续汉书》说:“诩始到(武都),谷石千,盐石八千,见户万三千。视事三年,米石八十,盐石四百。”

4、蓆价:席即蓆,类似今之草蓆、蒲蓆,一张值一百五十钱;

另外,饼价:1个1钱(摘抄:赵歧的《三辅决录》(黄奭辑)说:“(赵歧)自匿姓名,布衣布絮,卖饼北海市安丘。孙嵩年二十,乘犊车游市,见赵歧,微察其非常人,问曰:‘自有饼邪?’曰:‘贩之。’嵩曰:‘买几钱?卖几钱?’歧曰:‘买三十,卖亦三十。’”饼一枚三十钱似乎。)

吃一顿饭似乎得花去十五钱,饮一次水得花去一钱(摘抄:《风俗通义》卷三《衍礼》云:“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于人。曾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而去,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市集上的饭菜是否一顿十五钱,文献缺漏,只好存疑。)

六、奴婢价格

奴婢是人不是物,但是在西流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看,奴婢是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因为对其也有明码标价。

大婢一人20000钱,小奴一人15000钱,是汉代奴隶的正常价格,与文献记载的奴婢价大体相同。

注:以上资料是书友提供以及本人在网上搜索整理得到,如有不足之外还请多多海涵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95章 造纸致歉信第92章 王庭(二)第7章 廷议第83章 围捕第2章 马邑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55章 辽北风云(四)第12章 游斗第46章 踪迹第51章 怒(四)第91章 王庭(一)第23章 夫余第79章 谈和第39章 进程第93章 王庭(三)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91章 王庭(一)第64章 斗(二)第68章 斗(六)第12章 游斗第34章 使团第7章 廷议第55章 辽北风云(四)第68章 斗(六)第十一 条救兵第12章 游斗第34章 使团第23章 夫余第65章 斗(三)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54章 辽北风云(二)第58章 试点第59章 突出部战役(一)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8章 战马邑第36章 思后第49章 怒(二)第56章 冰与火第70章 和(一)第47章 招募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20章 统一战线第13章 痛角第33章 奔小康第29章 上京第28章 雪夜袭王庭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第88章 出访高句丽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29章 上京第54章 辽北风云(二)致歉信第9章 招供第39章 进程第98章 江南行(一)第4章 外援第93章 王庭(三)第13章 痛角第38章 阻碍第95章 造纸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58章 试点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80章 商团第94章 徐乐何人第91章 王庭(一)第57章 三军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21章 妹妹第68章 斗(六)第45章 战辽东(二)第69章 斗(七)第56章 冰与火第27章 备战第54章 辽北风云(二)第45章 战辽东(三)第73章 和(三)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一 卷结语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后记第90章 原来如此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2章 马邑第73章 和(三)第14章 慕容氏第67章 斗(五)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77章 罪(上)第44章 战辽东(一)第31章 走私第17章 振动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1章 幸福生活第54章 辽北风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