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众民来纤,人定胜天!

第295章 众民来纤,人定胜天!

兆州城内有一口井,连同地下泉眼,水质优异口感清甜。

当世医理上除了药方,对入药的水也是有讲究的,而兆州城的地泉井被诸多医者一致认为是最适合的水源,也成了入药的专用井水。

齐仲斌带着玉惊和丹丸玉盒去往地泉井的时候,忍不住再三打量盒子,但不敢轻易打开。

“这就是仙丹啊!”

“不错,这就是真正的仙丹,就像我和你说过的那样,此丹名曰养元丹,炉升之刻丹成五粒,这是最后一粒!”

最后一粒啊

齐仲斌是强忍着现在就打开的冲动,快步向着地泉井方向前进。

之前灰前辈已经和他讲过师兄在天斗山的事情,这仙丹不能随便看,它是会跑的。

齐仲斌可还不会飞天遁地,这丹要是跑了,估计就得麻烦师父和灰前辈去抓了。

地泉井不只是盖着厚重的石板,如今也时刻有官府的人看守。

障眼法并非万能的,动静太大也是容易引起注意的。

齐仲斌到了井边之前运转身中灵气,念动之间,指尖已经生出一片淡淡的烟雾,从中浮现一只若影若现的小虫子,正是易书元帮助他改良的法术。

“呼~~”

轻轻一口气吹出,这一只瞌睡虫就无声无息地飞向了井边几间屋子的暗处。

等瞌睡虫飞了一圈之后,守在暗处的官差顿时觉得困意上涌,强提精神想要坚持一下,但一个哈欠打完,人已经越来越疲倦,很快都睡去了。

齐仲斌随后快步出现在井边,然后双手抓住井上的盖石,运力一搬,就将石头搬了起来。

灰勉跳到井口处,先将小玉盒盖子打开,一粒淡黄色的丹丸出现在齐仲斌面前。

“呐,给你看一看,就长这样,因为裹着一层清气所以闻不到味道也见不着光,此气除了遇水而化,也能把它掐破,不过到时候若是没注意,仙丹就跑了!”

齐仲斌端详了一会,随后点了点头。

灰勉见他看够了,便将丹丸直接往井中一丢。

“噗通~”

轻轻一声响动,齐仲斌连忙看向井中,见那丹丸入水之后竟然泛起一阵淡淡的华光,不过很快,一方抚尺也随后落入水中,丹丸的华光又淡了下去。

抚尺在水中震动了一下,泛起淡淡的雷光,井中水面泛起一阵阵涟漪。

“玉惊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

灰勉这么说了一句,又一下跳回到了齐仲斌肩头,后者遂轻轻将石板放下。

“一颗仙丹,能保兆州城二十多万人性命,也算值得!”

这么说着,齐仲斌轻轻一跃,人已经如同一只轻燕跃上近处屋顶,随后脚尖一点荡向远方。

听到齐仲斌这么说,灰勉只是“嘿嘿”笑了一下,不论是天真烂漫的石生,还是老诚稳重的齐仲斌,先生的弟子心性都是很不错的。

换个其他人,肯定十分心疼这枚仙丹,毕竟且不说修行界了,就算是修仙一道上,这东西都是难得一见的宝贝。

“唉齐小子,你说若把这枚仙丹放到大庸皇帝面前,让他来选,他会怎么选?”

齐仲斌一面破风而走,一面也认真思虑了一下。

“换别的皇帝,定是自己选仙丹,但当今天子嘛,还真不好说”

——

承天府,皇宫御书房内,此刻这里只有大庸天子和章良喜在这边,这位在臣子面前始终沉稳的皇帝此刻也难言疲惫。

之前结束了早朝上群臣的激烈讨论,而就在刚刚,各部重臣也才商议完毕离开御书房。

岭东瘟疫的事情,在几天前已经送到承天府了,而且为了让百姓降低对朝廷征集药材的不满,此消息也并未向民间隐瞒。

至于可能导致有人囤货,不会囤的自然不囤,会囤的人就算官府瞒着,他们自己也能通过各方得到消息。

今天君臣商议的中心,自然还是岭东。

那边一系列的最新消息才刚传到承天府,此前是疑虑,而今天算是坐实了,兆州瘟疫全面爆发了。

有些事可以群臣商议,有些事自然自然只能对心腹说。

“兆州瘟疫.易先生竟然也去了兆州城.唉.”

皇帝说着揉了揉额头。

“陛下放心,易先生吉人自有天相,况且他要去,探子们也不敢拦着啊。”

皇帝当然知道这一点,而且有易书元在兆州,对控制瘟疫肯定也是更有益处的,不过处于瘟疫中心也是很危险的。

“良喜,伱说一个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真的能面面俱到吗?”

皇帝的话不只是说易书元的医术,还有那一份《告赈灾司马书》,此刻原稿已经在御案上了。

那字令皇帝惊艳,而其上的内容则有些令人惊悚了,如果此文所料不差的话,未来几年,岭东很可能会大旱。

这里,即便是章良喜也不敢随意回答,不过皇帝也并不是要他回答,自顾自又说了下去。

“易先生写文同人商议,得其确认之后才会知李谦,看来这个叫楚航的年轻人,也不简单啊!”

如易书元这样的人,在此事上竟然先通赈灾司马,而不是直接和李谦说,足见对此人在此方面才干的认可。

而李谦任用楚航为岭东赈灾司马,也是对他的认可,而且此前的奏文中也提及过几次。

“前几期进士中,没这个名字啊科举整治力度还不够,还是有很多人才被埋没着!还有兆州城该如何.”

“陛下,有密报到!”

御书房外传来太监的声音,章良喜立刻快步走到外面,等他回来的时候手中已经多了一个卷轴,他小心解开之后,将里面的绸布书文递给皇帝。

一看到这份书文,皇帝脸上的焦虑也缓解了不少。

这秘报不是探子自己探查到的,而是谭元裳派人送来的,那时候他已经筹集了大量药材和粮食出发了。

——

岭东,大通河上,一艘艘大船正在航行,这些全都是河运商船,船帆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谭”字。

此刻船队已经到耘州地界。

谭元裳站在第一艘大船的船头,身边是一位年长的管事以及一位老船工。

“老爷,水位不对啊!”

“是啊,前方大通河水域怎么变得这么窄了?”

谭元裳看向远方,忽然浑身一个激灵。

“快停船,从最后一艘船开始,陆续停船——”

老船工们也反应过来。

“升停航旗——”

很快,整个船队十几艘大船,从最后一艘开始先行降帆,随后船队的速度慢慢减缓。

但似乎还是迟了一步,为了防止被后船撞上,第一艘船的速度需要保持一段时间。

当第一艘船的船速开始放缓的时候,忽然间整艘船都顿了一下。

谭元裳一下子往前趴到了船首的护栏上,船只的桅杆都轻轻晃动了几下。

有经验的船工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糟了,搁浅了!”

“快下船去看看——”

谭元裳此刻是万分焦急,回头望向后方船队,随后“咚”的一下狠狠一下捶在护栏上。

“哎呀!”

船只一搁浅,不只是船弄不出来的问题,还会堵住航道。

“老爷,就算不堵住航道,前面的河道怕是也不能走大船了,只能改小船分运,或者车马载去吧”

谭元裳叹了口气。

“此地距离登州城不远,但距离兆州还有相当路途,快向登州和耘州衙门求援,希望他们多调派一些车马,或者弄一些小船过来!”

“是!”

等家仆前去吩咐人传讯,船上也已经有船工到了船外,有人在岸上观望,有人直接游泳到船首位置,潜水去查看船底。

谭元裳望着远方的河道,眉头皱成一个川字。

岭东刚刚经受大灾,原本在岭东这块的船只因为本就在水里,洪水中几乎无一幸免,所以船只很难指望,除非现造。

而车马其实情况也差不多,而且本身也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一时间肯定没有多少多余的可供使用,更不用说还需要绕行很远的路,也不知道要来回多少趟。

实际上朝廷也有粮船在跑这条河道,但那是一个月前,如今岭东所需的粮食多从陆路经由其他州界进入。

当天下午,谭家的高手以轻功赶路,率先到达了登州城。

得到消息的李谦立刻找到了楚航,因为这段时间楚航一直在各处察看水脉情况。

随后多名官员在钦差府商讨对策。

——

第二天清晨,一夜难眠的谭元裳早早来到了船头,他做任何事向来都有相当的把握,就算是豪赌也至少掌握着主动权。

这一次不过只是有船只搁浅而已,却让谭元裳体验了久违的愁苦,不只是因为向皇帝打了包票,也是因为这些船上的东西真的至关重要。

“老爷,那边有人来了。”

坐在船头的谭元裳闻声望去,随后渐渐从船头站了起来,更是将披在身上的披风也解下了。

远处河道沿岸的路上渐渐传来一些熙熙攘攘的声音,许许多多身影出现在那边,他们很多人背着绳索,有的扛着工具,有官差也有民众,有青年也有老年。

为首的一人正是楚航,见到前方船只,他顾不上擦汗,高声呼喊着。

“看到船了——大家加把劲——”

因为了解水文环境,了解各处水情,楚航明白,大通河水位状况虽然不佳,但不是处处都水浅,这里浅一段,那里深一段,最好的运输方法仍然是河运。

怎么度过浅水区?自然是用人纤!

来的人越来越多,谭元裳却没有看到多少车马,更没看到多少小船,不过他还是立刻下船去岸边见了那位所谓的岭东赈灾司马。

一刻钟之后,其余人还在休息,在一边了解计划的谭元裳则露出了惊色。

“什么?用人纤?你知道我这船有多重么?而且可不止一条船!从这拖到兆州,你疯了么?”

谭元裳觉得有些荒谬,他的船可不小。

楚航点了点头。

“当然知道,我还知道载满货的船只吃水四尺六,浅水区域亦能借水之浮力!

而且我们不是拖到兆州,整个河域并非处处是浅水。

向前拖行百丈,能出这一处浅流,然后有十几里深水,再拖行二十丈,又有三里深水,再拖行五十丈,船只能行六十余里”

楚航指向正在休息并用自带干粮补充体力的汉子们,又指向远方河道,此刻依然有人在赶来。

他以低沉,但斩钉截铁的声音缓缓道。

“谭公,你要相信,此番灾劫,人,定,胜,天!”

谭元裳望向河道上坐着的汉子,一个个讨论着一会怎么用力,兴奋地说着这么多药材到来,可以救多少人命,就是没人说丧气话!

谭元裳心中的念头也有些动摇了。

楚航原本打算带几百人来,但消息一传开,就有一千多名曾经一起抗洪治水的登州汉子一起连夜赶来。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谭元裳看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

一条条绳索连接了登州汉子们和后方的大船,绳索不够长就连接,绳牵绳,人连着人,有的人没有套环可以上肩,就和拔河一样抓着绳子。

有过共同使力经验的他们齐声喊着号子,势要把大船拖动。

“一二三,牵绳走!”

有人喊着号子,所有人一起重复。

“一二三,牵绳走,嘿哟——”

“一二三,救家乡!”

“一二三,救家乡,嘿哟——”

绳索发出一阵阵被拉紧的声响,每一个“纤夫”都面红耳赤,就连楚航也在队伍之中一起用力,所有人齐心协力共同牵绳。

一步,两步,三步.

众人脚下的泥土都被踩得翻起,庞大的船只竟然真的开始缓缓移动.

大通河上,只要有水浅难以通行的地方,一千多名登州汉子就会化身纤夫。

但沿途帮忙的并不只是百姓自己,一些土地会悄悄现身,他们大的事情做不了,但能让纤夫们脚下更稳,土质更实!

一些水中精怪也有感而现,同样做不了什么大的事情,但可以让部分地方的水位水流呈现一些变化,不至于让人们彻底拖不动船。

船只上的船工虽然要扬帆控船,但也深受震撼!

十几艘大船一次次进入浅水区,一次次得以再进入深水区,简直是靠着血肉之躯抗过去的!

(本章完)

第274章 这货也配?第264章 仙流传说第12章 改头换面第603章 意外变化第502章 算是做到了第579章 四方经典第102章 压力促成动力第142章 震惊锦鲤一百年(月底求票)第414章 易先生在家?第695章 实在奇妙第465章 这是谁来了啊,不得了第119章 何许人也第654章 都看中了第494章 皆有艰险第297章 洪灾落幕第340章 一歌难明第128章 一个小玩笑第612章 都不是这样的人第580章 真成信使了第448章 九年之期第219章 无法和尚无名经第428章 一张大网第241章 吾道仙基彼道之期第435章 蟹将军来寻第388章 请神第680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第685章 众生相第23章 夜断阴案第26章 茶棚趣事第202章 再见故人第349章 黄雀在后第483章 便送一场觉悟第145章 万里庙宇一朝倒(月底求票)第390章 大妖争劫第439章 四御第一位第698章 龙族之乱第114章 春风化雪第67章 该是你的第483章 便送一场觉悟第401章 自身难保第538章 是貂不是鼠第562章 绝非善地绝非善类第381章 天雨起惊雷第667章 驮鬼急行第349章 黄雀在后第479章 天下变数第144章 天帝也挺能演第436章 霞光炼蚕丝第510章 轻易吃不得第719章 珍惜此刻的安逸第311章 萍水相逢第210章 仙修不能说,和尚不知道第630章 以宏观见微观第436章 霞光炼蚕丝第701章 别误会,没有什么看不起第297章 洪灾落幕第262章 学师父中秋回家见爸妈,请假一天第524章 是成是败第285章 尚未结束第470章 想躲清闲的江龙王第431章 活死人第249章 魔亦为我第495章 众心祈福第355章 只是一半第662章 老房东第30章 入道而已第67章 该是你的第77章 破法中秋回家见爸妈,请假一天第633章 残念之怨第616章 是真是假?第156章 我又成了?第303章 水渠边的变数第620章 共贺新喜第580章 真成信使了第317章 寻踪第120章 得入仙门第184章 寻踪奇事第26章 茶棚趣事第354章 难以忘却第190章 未知预谋第3章 对方是谁第24章 值得一书第48章 东窗事发第53章 天有异动第136章 正统的方法第643章 一变白翁第190章 未知预谋第18章 人才优待第618章 这可是急事第222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196章 妖变骇仙亦有仙变骇妖第212章 运尸术士第277章 始作俑者第651章 破给你看!第239章 日月星辰同在第670章 唯独少了正主第355章 只是一半第73章 孕育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