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和孔融只是公事上的会面,毕竟说了几句,这天色已晚,就不好多谈。
本来,孔融想要留下太史慈,就算不能收复对方,孔融也想让太史慈在北海城,多多停留几天。
但是,太史慈来此就是见一见孔融,以免失利,也仅此而已,所以,在太史慈坚持要走之后,孔融也只好亲自相送。
孔融送走太史慈,回去早早的休息,从今以后好好的整顿北海,我们暂且不提。
且说,大将太史慈,别看他今天,报了恩救下了孔融,但是,在他的心里,却更加的感谢主公辰凌,是主公辰凌给了他知遇之恩,并且,让太史慈带兵去营救恩人孔融,圆了太史慈的恩情。
所以,当晚,太史慈就赶回了黄县,等太史慈回去之后,让兵马回营,上交令箭!由于时间过晚,他并没有去见辰凌,就回去休息了。
现在,太史慈也有自己的府邸,辰凌不会亏待自己的部下,自己的武将。
一夜无话,昨天忙活了一天,太史慈更是出兵营救了北海国,可以说,这几天辰凌的事情很多,都没有好好的休息。
可是,当辰凌见到美娇妻貂蝉之后,美妙之处不言而喻,不过,辰凌还是在后半夜的时候,抱着貂蝉休息了。
第二天,天色还没有亮的时候,辰凌就早早的起身锻炼,貂蝉是妻子,她自然要服侍夫君起床更衣洗漱。
辰凌看貂蝉没有睡好,就特意让她再休息一会儿。而辰凌这时,就起身到县府的庭院之中,活动活动筋骨,不管辰凌的修为有多高,他都有早起晨练的习惯,就算辰凌将来成仙成佛,他这个习惯也不会更改。
黄县,县府书房!
一个早晨很快就过去,辰凌晨练吃饭,我们不用细细道来,而新的一天开始了,辰凌这个做主公的,自然会有很多事情要忙。
首先,辰凌要解决的事情,就是黄县的公事,他的那些政策执行的如何,黄县登记在册的百姓,都分没分到土地。
外来的流民,都有没有,按规定甄别之后,登记在黄县的户籍之中。
之后,就是太史慈昨天去营救北海国的战事如何,最后,那就是处理掉黄县的隐患,荣家这些败类了。
辰凌在太史慈那里,了解了昨天他去北海国解围的战事,知道了太史慈击败了黄巾贼,活捉了很多黄巾军以及周仓和管亥之后。
辰凌也是十分的满意,接着就是处理荣家的事情了,其实,辰凌他完全可以,就这么把荣家给收拾了,但是,几世为人的辰凌,他非常明白,只有公审荣家,明正典刑之后,才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更能够收买人心。
收买人心,这个词语虽然有些敏感,但是,这是上位者必须用的。
辰凌他想要公审荣家,就需要收集荣家这些年里,他们都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既能够用国法制裁他们,还能够激起民愤,最后,在用国法处理荣家,让百姓都是大快人心。
不过,对于荣家的事情,辰凌还是了解的不够,他也没有那个时间,现在辰凌还没有细作组织,在情报方面就更不行了。
但是,辰凌知道,他不行有行的,别的不说,就是同为黄县大族的糜家就一定会知道荣家的底细。
想到这里,辰凌就派出了亲卫,去糜家请糜江过来叙话。
我们长话短说,没过多久,糜江就跟着亲卫来见辰凌,只见,糜江看见辰凌之后,急忙来到辰凌的面前,行礼道:“草民参见大将军!”
“糜家主来了,快坐!”
“草民不敢!”
商贾之家,再有钱也没法跟官府之人相比,别看辰凌才刚刚当上大将军,但是,他这个一品大将军的牌子亮啊!
更何况,辰凌来到黄县之后,击败刘备,营救孔融,又占据黄县,手下势力也很快成型了。
关键的是,辰凌他有身份,有手段,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辰凌他不是池中之物。
不过,辰凌毕竟是起于微末,所以,在辰凌再三的要求之下,糜江这才十分拘束的坐了下来。
辰凌和糜江两个人,分宾主落座之后,又客气的说了一些闲话,辰凌他这才言归正传的说道:“糜家主,我喜欢开门见山,所以,这一次我找你过来,是关于荣家的事情,我想要知道,荣家最近几年,在黄县的所作所为,你要如实的告诉我,实事求是,不要有一点的不实。”
像糜江这种人,那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别人说半句,他就知道后面几句是什么。
所以,当辰凌他表明自己的意图之后,就见糜江,起身行礼道:“不瞒大人,我对荣家的所作所为,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这些事情,我都整理了出来了,还请大人过目!”
糜江他早有准备,等辰凌一问,就见糜家从怀中拿出了一个绢帛。
在汉代除了皇帝,还有有权有势之人,用这种东西来记录事情,书写东西之外,都是用竹简的。
至于,竹简和绢帛的事情,我们就不说了,等辰凌接过糜江递给自己的绢帛之后。
辰凌他这才展开观看,只见上面写的清清楚楚,辰凌简单的看了几条:“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荣家的大儿子,看见黄县李村李老汉的女儿,长得十分的水灵,就起了歹心……几天后,有人发现,李老汉女儿的尸体,在村外被人发现,死的时候,浑身CL,死因为见色起意的谋杀!”
“……荣家的家主,谋夺黄县赵家的田地,让人打死赵家一家六口人,赵家的所有财产都被荣家所霸占!”
“某年某月某日,荣家……”
“…………”
这一桩桩一件件,有如历历在目,一件事情有可能是假的,但是,这么多条罪状,只要,辰凌他派人一查探走访,自然知道其中的真假。
就算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的辰凌,他也难免心中气氛,恨不得立即处理了荣家,为百姓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