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致歉

ps:向各位书友致歉,这么长时间没更新。主要是家中房屋装修,加上过年,加上老家没有写作环境及条件,才断了这么久,对不起各位了。太监是不会的,虽然这本书不挣钱,但绝对会完本。从今天开始会恢复更新,先定个目标,这个月每天两更,六万字。

靖江,古称马驮沙,原本是江中一孤山,千百年来滔滔江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在山下沉淀下来,渐渐有了沙洲出现,慢慢的沙洲越来越大,成了江中岛。有了6地,就有人口居住,成化七年,应天巡抚滕昭上书朝廷,表章中说马驮沙“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足称重镇”。是年十一月,得到朝廷批准。为祈盼马驮沙从此河清海晏,安宁太平,成化帝同意设县,赐名靖江。

当然作为江中孤岛,靖江县不论人口和面积都不能和一江之隔的江阴相比。而因为有江河相隔,当南岸的江阴等地爆了熊熊抗清浪潮之时,靖江却处于难得的太平之中,这让清知县何秋暗自庆幸。然而还未等他高兴几天,一支船队突然从下游逆流而上,来到了靖江。

靖江全县仅数万百姓,县城所有差役加起来不足百人,如何能和一支数千人的大军抗衡?当崇明军第三镇在刘肇基的带领下登陆靖江的时候,何秋果断的下令开城投降。

一枪未便夺下了靖江,这让刘肇基很是意外,对主动投降的知县何秋稍加安抚,便派船送往崇明岛,然后宣布全岛军管,派出船只沿岛巡逻,占领码头。

靖江虽是江中孤岛,可是却也是长7o里、宽3o里的大岛,并不比崇明小太多。况且岛距离长江北岸只有不足一里的水道,一条木筏即可横渡水道往来靖江和北岸之间。所以想在岛上立足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来自北岸清军的进攻。而长江北岸的清军准塔部虽然刚被崇明水军打败,然而还有数万军队,实力强大,不得不防。

故刘肇基下令控制所有岛上船只,严格封锁水道,并派出大量细作往来北岸,探查敌情。

任思齐给第三镇的任务是游击在常州镇江一带,并负责救援江阴义民。而靖江县作为江中岛屿,对拥有大量船只的第三镇来说是很好的根据地。以靖江为基础,可以派出军队沿江而上,袭掠常州镇江。不过考虑到靖江岛距离长江两岸的距离太近,容易受到清军的两面夹击,以之为短时间的根基尚可,若是有大批清军来袭的话,很难防守得住。

刘肇基在完全控制了靖江之后,立刻派人去和南岸江阴取得联系。而对江阴城来说,崇明军的到来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自从闰六月一日举义以来,江阴义民在陈明遇等人的带领下已经坚持十多日,四乡百姓纷纷响应,并全歼了常州知府宗灏派来的三百清兵。然而陈明遇等人知道,更多的满清军队会被6续派来,来镇压江阴义民。现在大半个大明都被满清占据,大明朝廷也已经覆灭,小小的江阴在八旗兵铁蹄之下根本不值一提,可是义之所至,虽死不悔!为了头上之,为了不沦为蛮夷,死又算得了什么?在开始举事那天起,陈明遇就想过了自己将来可能的遭遇,可是他全然不怕。

可是虽然自己不怕死,陈明遇却不愿满城百姓陪着自己一起死,既然决定举义,就要设法取得胜利,所以这些时日以来,陈明遇一边和其他义军领一起组织全县义民,排查奸细,训练军队,征募粮饷,打造军械,一边积极派人联络各方明军,寻求支援。

距离江阴最近的明军有两部,一部就是崇明军,另一部则是淞沪副总兵吴志葵和镇东伯黄蜚部,陈明遇派人向这两部进行求援,没想到求援的人出还没有几天,就传来了崇明军攻下靖江的消息,这让陈明遇大喜过望,当即派人携带重礼乘船前往靖江,邀请崇明军入城。

刘肇基便派出了营正沙千里带领一千士兵进入江阴城,协助陈明遇防守江阴,自己却依然带领着大部分军队留在靖江。

此时江南各地先后乱起,苏松常各府都有义民反清,而江南八旗兵的主力一半镇守在南京,另一半则在杭州,面对汹涌而起的抗清浪潮,驻扎在南京的满清豫亲王多铎调派兵力镇压各处叛乱。可是偌大的江南,仅凭多铎手中的兵力根本无法兼顾,只得下令集中主力沿着运河先平定苏州的叛乱,确保运河一线不失。至于偏僻的江阴等地,就由地方官吏自行镇压。

此时多铎手中的八旗兵主力尚有近两万人,可是江南夏天炎热的天气已经使得这些无敌的勇士怨声载道,整日的呆在屋中尚且汗流浃背有不少勇士中暑,更不用说再出兵前去镇压叛乱了。没奈何,多铎只能把刘良佐放了出去,派他去镇压各地的叛乱。

自从攻下南京之后,多铎着手整编了二十多万投降的绿营兵,裁撤老弱,并把各将领派往各处镇守。然而对于在降军中威望卓著的刘良佐李本深等人却加以提防,牢牢按在南京控制在自己手中。

刘良佐原是南明四镇军阀之一,手中原来掌控着数万军队,李本深是高杰的外甥,高杰死后其部下各将以李本深为尊。随着对各部降军的整编,刘良佐二人已经失去了掌控军队的权力,拿刘良佐来说,其掌握的军队仅剩三千多人。现在随着战事的吃紧,多铎不得不把刘良佐派出去了。

刘良佐带兵从南京出,急行军先是赶到丹阳,镇压了丹阳的暴乱,复又赶到金坛,剿杀了金坛数千义民,于闰六月十五日到达常州府,和常州知府宗灏会合。

而此时的宗灏正焦头烂额,宗灏是崇祯十六年进士,做官不到两年因投降满清而得任常州知府,这让宗灏对满清感恩戴德。当江阴暴乱的消息传来时,宗灏立刻便派出三百士兵赶往江阴镇压,谁知道派出的军队却被歼灭。宗灏大怒之余,继续调集军队,然而他只是一个知府,又哪里有调兵之权?常州城内尚有千余绿营兵,可是要确保州城不失,又如何能轻易派出,正没奈何时,刘良佐带领大兵前来,让宗灏大喜过望。

第三百四十九章 降将和主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冲突第二百零一章 心跳第四百二十二章 掌控(为舵主R aymond5459加更)第三百零一章 游击将军幕府第三百六十一章 捉拿史可法!(加更,求订阅!)第三百七十章 袭击第六十七章 补陀寺第三百九十八章 故土难离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阴攻守第八十四章 解救第三百零四章 步兵操典第二百一十七章 渔民归心第六十五章 小乞丐县衙喊冤第四百三十九章 铁甲兵(祝大家元旦快乐!)第八十四章 解救第三百章 琐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城墙即将被轰塌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五十五章 友尽第四章 退婚第八十一章 船家少女第三百九十五章 枭雄末日第二百章 镇海与岱山第四百五十七章 乌云压城城欲摧第二十九章 请求第五百零三章 回师第九十九章 熊二夜探寡妇门第四百五十二章 缴获第三十三章 登船第七十五章 高立群上门羞辱第五十三章 内讧(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叛国投敌者,斩!第四百零三章 扬州三日第四十二章 夜袭第五十章 操帆第八十四章 解救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马南的战术第一百三十章 平岛李行久第三百零八章 船队回程第三百九十二章 清兵被赶出扬州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零九章 剿匪第三百八十一章 城墙即将被轰塌第一百一十九章 犁庭扫穴(3)第三百三十七章 查探敌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尼堪之死(加更,求订阅)第三百五十二章 得胜回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荷兰俘虏第十七章 船上闲谈话林凤第二百四十八章 缠战第二百九十九章 惨胜第三百二十五章 溃败第一百四十二章 松浦家的招待第四百九十八章 挟天子以令天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军成立第四百七十五章 攻城(1)第三百四十二章 追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浙沿海是谁家的天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袭第四百九十二章 任思齐的决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马南的战术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胜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肉磨坊第三百八十四章 尼堪之死(加更,求订阅)第三百六十章 “援军”入城第七十四章 洗脱罪名第一百三十六章 遭遇第三百二十一章 九江之变(四千字大章)第一百零五章 舟山群岛第八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一十六章 海防游击第三百五十七章 军务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袭第一章 秀才杀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实力大增第三百八十八章 百人敌第七十八章 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筹划第四百五十八章 钩镰枪第四百五十七章 乌云压城城欲摧第一百五十五章 郑家与荷兰人第四十三章 杀戮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兵南来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头激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冲突第二百八十三章 失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仓第三百六十章 “援军”入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肉磨坊第一百七十二章 刘德福来投第一百八十章 入伙(上)第三百零五章 怀孕的松浦绫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填濠第三百章 琐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临扬州第六十二章 真相(1)第一百章 捉奸第四十五章 自立之心第三百五十章 史可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