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坦白之后

潞州是江北的第一个州府。与樊城所在的青州,中间只隔了寿州,如果快马来回,从靖都樊城到潞州府衙,只要一天一夜即可。

因为相隔不远,俞宛秋只在宜安城多逗留了两天,等她赶到潞州时,靖国特使何绍文也到了。

自从跟着夫君出征,俞宛秋没再顾及什么“妇人不得干政”的古训,陪赵佑熙在房里坐下,等丫头上过茶后,打发她们退到廊下,自己开口便问:“靖国跟咱们不是早就签了和约的,怎么又签?”

赵佑熙很自然地回答:“形势变了,自然要重新拟定条款。”对他而言,没什么是不能跟小妻子说的。

俞宛秋笑道:“这回签的是瓜分条款吧?双方约定,打下梁国后,哪几个州归赵国,哪几个州归靖国。听说靖帝本人已经率军亲征了,他怕我们一鼓作气打到上京去,让他无土可伐。赶紧跳出来分一杯羹。他眼热,北方和东北那几个小朝廷只怕也耐不住了。”

赵佑熙惬意地啜了一口茶水:“就是要他们急,一旦形成合围之势,梁国就完蛋了,梁孝帝要改称梁末帝。”

俞宛秋不由得想:梁国覆灭后,北方几个小朝廷肯定撑不了多久,最后多半形成赵和靖二分天下,互相争霸的局势。

虽然就目前来看,赵国势不可挡,靖国显得弱小一些,但梁瑾瑜那个人却不是泛泛之辈。论老谋深算,不比赵延昌逊色;论起武功,不比赵佑熙差,能出入赵国皇宫如履平地。他经历曲折,深谙世情,论起人生经验,远非赵佑熙可比。赵佑熙个性单纯,有牟翊那样的军事天才辅佐,统领军队或许没问题,若要玩阴谋诡计,根本不是梁瑾瑜的对手。

俞宛秋思虑再三,决定将今天的事向夫君坦白。要不然,以梁瑾瑜的卑鄙,若有一天拿这个做文章,自己就被动了。赵佑熙是个占有欲极强的男人,脾气又急躁,哪怕是未经验证的传闻。也足以把他气得暴跳如雷。

想清楚了,也不叫人,自己走到书房,把那个小箱子搬出来,放到梳妆台上展示。

赵佑熙一开始神色如常:“这是你表哥送给你的吧,里面装的什么好东西啊,居然用金锁。”

“原来你知道?”俞宛秋很是惊讶。

“何绍文以表哥的身份求见,我原本打算阻止的,想想你也可怜,明明有娘家,却跟仇人似的,一点亲情也无。何家人照样心性难测,不过在我的眼皮底下,量他也不敢乱来,所以就应允了,就当他给你解解闷也好。”

“谢谢你这么替我着想,没亲戚往来是遗憾,但像他这种不怀好意的亲戚,还不如没有。下次他再求见,你别放行了”,俞宛秋打开箱子。首先把那封信拿出来,放在梳妆台上说:“这里面的书,是我父亲的藏书,上面有很多眉批和注解,我原准备带到苏城的宅邸,等以后有空了慢慢整理,给父亲出一本札记。后来连人带书被梁瑾瑜困在客栈,逃走时只顾得了人,顾不了书,这些书就落到了梁瑾瑜手里。这回他托何绍文转交来的,只是一部分。至于这封信里面是什么内容,我不知道,我希望你也不好看,管他写的什么,都与我们无关。”

赵佑熙凝神注目小妻子明净的双眸:“为什么不让我看呢?”

俞宛秋哂笑道:“无聊人做的无聊事,我们为什么要随之起舞?索性不理他,看他一个人闹着有什么意思。”

她其实很纳罕,像梁瑾瑜那样谨慎的人,怎么会有这种举动。如果真有意跟赵国交好,应该把书一次性还给她,她会很感激的,毕竟,为父亲出一本书是她的心愿。赵佑熙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书是从梁瑾瑜手里丢的,现在物归原主,皆大欢喜。

好好地还书,却弄成了私相授受,再加上小金钥匙,密封信函。本来很寻常的事,却透着暧昧气息,都不知道那人是怎么想的。

赵佑熙进门的时候就瞄到了书桌底下的小箱子,他没往梁瑾瑜身上想,只以为是何绍文送的,所以没在意。

小妻子肯这么坦诚地告诉他,甚至把没拆封的信给他,他真的很开心,爽朗一笑说:“好,你说不看就不看,茗香,你进来一下。”

茗香应声而入,听太子殿下吩咐道:“把这封信拿去烧掉。”

“是。”茗香吁了一口气,拿着信出去了。

既然开了头,俞宛秋索性全部交代:“上次梁瑾瑜去南都跟父皇谈判时,也偷偷到过东宫,还拿走了我的几张纸。”

赵佑熙嗓音暗沉:“上次你说丢了几张草稿,原来是他拿走了。”

俞宛秋道:“我没亲眼看见他拿,但他连着两个晚上摸到东宫,第二天还用迷香把我迷昏了,等我醒来时,几张草稿就不见了。后来,听说靖国建起了资生堂。抚恤孤儿,资助贫民,就越发肯定了这一点,资生堂本是我的设想,我不相信他刚好也想出了一样的名字。”

就因为这个缘故,她打消了建立资生堂的念头,全力办济慈院和长胜坊。离开南都前,第四家长胜坊开张,这家不是制作军衣,而是一般的女士服装。

说完这些,忽然发现房间里静得有点反常。俞宛秋转头一看,就见她的夫君脸色大变,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他跑到东宫对你施放迷香?”

“是,但他没做什么。”俞宛秋试图去握他的手,发现指尖冰凉,心里暗叫不妙,有点后悔自己过于坦白,明知道他爱吃醋,何苦招惹?

赵佑熙怒道:“你怎么知道他没做什么?你都被他迷倒了。”

俞宛秋慌忙解释:“因为很快就有人来了。我本来在书案前写字,醒来还是趴在书桌上的,只是不见了几页纸。”打死她也不敢承认,她醒来时躺在床上的,虽然是素琴她们把昏沉的她搀到床上,但她害怕,光是“床上”这两个字就足以让赵佑熙失去理智。

“该死的,竟敢欺辱我的妻子!我要把他剁碎了喂野狗!”

吼完这句,站起来就往外走,俞宛秋心惊胆战地跟着。她何尝不知道夫妻间应该坦诚相待,尤其是当别的男人跟你玩暧昧时,应该及早告诉自己的丈夫,这样才不会留下后遗症。

可赵佑熙有多霸道,性子有多激烈,她心里再明白不过,所以一直犹豫,一直矛盾,在坦白与遮掩之间徘徊多日,直到今天才终于鼓起勇气说出口。

眼看盛怒的夫君就要拉开房门,俞宛秋扑过去抱住他说:“求殿下息怒,听我再说几句话,好不好?”

赵佑熙胸口剧烈起伏,体温之高,让她暗暗咂舌,看来,这回是真的触到逆鳞了。

愤怒中的赵佑熙几次想掰开妻子的手,俞宛秋死死抱住不放,终究是心爱之人,不忍伤了她。最后喘着粗气道:“你有话就说。”

“请问殿下,出了这道门后,想要做什么?”

“我要杀了靖使,再挥军杀向樊城。”

“如果殿下真如此作为,梁孝帝要乐死了。”

“就让他先乐上两天,等我杀了梁瑾瑜,再打进上京宰了他,他是我第二个想杀的人。”

原本梁孝帝是排第一的,只为她几句话,现在梁瑾瑜跃入榜首,梁孝帝退居第二。

“如果殿下先杀了同盟者,再要杀梁孝帝就难了,到时候,说不定是梁孝帝的兵马灭了我们,杀了我和尧儿。”

赵佑熙熊熊燃烧的怒焰明显减弱了许多,俞宛秋再接再厉:“赵和靖之间,迟早要分出胜负,但现在真不是时候。如果你派兵攻打梁瑾瑜,梁国必定会趁机发起进攻,让我们腹背受敌。你这样,等于促成了梁靖联盟,把我们的盟友变成了我们的敌人。”

赵佑熙不吭声了,半晌才恨恨地说:“该死的梁瑾瑜,本太子发誓,有一天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俞宛秋附和道:“您可以把这当成目标,先跟他联盟,一起灭掉共同的敌人,再和他对决。”

话虽这样说,俞宛秋其实很担心,真到那一天,梁瑾瑜羽翼丰满了,赵靖之争,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普天之下,能跟赵氏父子抗衡的,也只有梁瑾瑜的靖国了。如果能在现在就铲除他,自然是最好的。但赵国现在的确需要盟友,孙恪靖死后,梁孝帝发出勤王令,已有数只军队朝潞州扑来,连赫赫有名的西北军,也会很快加入战局,赵国急需靖国牵制住西北军,好集中兵力对付几十万北方军。

好不容易说服了赵佑熙不要冲动行事,知墨慌慌张张地跑来说:“小郡王发烧了。”

“明明好了的,怎么又发烧?”夫妻俩什么也顾不上了,着急地赶到隔壁房间看儿子。

就因为尧儿发烧,俞宛秋才在宜安城多留了几天,一直到赵佑熙打下潞州,才带着痊愈的儿子跟过来。没想到,才来的第一天,他又病了。

第208章 百日宴会第207章 准备和谈第270章 咸鱼皇后第201章 谁家相公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285章 所见略同第222章 姐妹双簧第99章 附加条件第273章 心疾与药第162章 临别赠言第146章 重提婚约第282章 疑点重重第235章 不是双修第204章 狐狸父皇另一个简介赵思尧番外二第188章 约见秦决(二)第31章 祖孙嫌隙第68章 后园闹贼第289章 皇后宣战第56章 飞鸽传书第120章 父子倾谈第25章 阴差阳错(一)第33章 各出奇招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57章 各有各忙第163章 客栈传信第44章 锦盒成双第230章 异乡遇亲第147章 以牙还牙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120章 父子倾谈第61章 突来惊喜第257章 法会惊变(一)第232章 如此良机第220章 祖孙嫌隙(二)第94章 谎言穿帮第9章 正式入学第290章 两手准备第123章 一顾茅庐第112章 良宵苦短第75章 乳娘之忧第296章 一场闹剧第269章 重回南都第258章 法会惊变(二)第12章 绣娘凝碧第271章 落翅太后第78章 计议离府第268章 庙会见闻第68章 后园闹贼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138章 婚礼前夕第115章 心慌意乱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65章 雪夜围炉(二)第67章 宛秋心绪第22章 主仆合计第227章 不肯放手第193章 差点气跑暗恋成伤第123章 一顾茅庐第242章 深夜驰援(一)第167章 孕事成真番外郡王殿下的皇帝保姆一第275章 夫妻恳谈第63章 裴氏示好另一个简介第5章 流言四起第91章 乱作一团第4章 书馆偶遇第66章 不眠之夜第220章 祖孙嫌隙(二)第253章 准备撤离第297章 俞家事了第321章 难解纠葛第265章 雪夜围炉(二)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299章 美人归宿第275章 夫妻恳谈第15章 林氏来访第187章 约见秦决(一)第163章 客栈传信第301章 人心难料第250章 暗自心惊第112章 雨夜归人第66章 不眠之夜第44章 锦盒成双第248章 见贤思齐第35章 端午筹谋第122章 曾氏布疑第202章 人外有人第96章 初到江南第320章 超级赌徒第42章 隔墙花影第152章 行踪暴露第144章 纱窗俪影第125章 难得一见第212章 南都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