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真假云中仙】

小院只有内里很是僻静,地面留着潮湿的痕迹,墙角处还栽种着几株丝瓜,正顺着细竹竿贴墙搭成的窄瓜棚往上爬。丝瓜已经长出了手指长的果实,同时有几朵黄花隐藏在层层叠叠的叶子里面。

陈远带着方长向屋中走,说道:“原来这里住的是一户姓蒲的人家,后来他们举家搬迁到了外地,这处居所便折价卖给了牙行。后来我来这里访友,准备长住以整理手稿,我那朋友便推荐了此处,便宜实惠。唔,我朋友家就是旁边那个大院子,他那里比这边宽敞太多了。”

里面一共四间房,正面两间是客厅和卧室,门窗朝南,另外还有两间朝东的房子,是厨房和柴房。陈远将方长让进屋里,便要出去生火烧水沏茶,方长抬手阻止了他:“无需如此麻烦,先看看你那些手稿吧,我这里有喝的。”

说着他从背后包里掏出来两个竹筒,竹筒两头是竹节,上面开了个小孔,用木塞塞着。方长将竹筒递给陈远,而后自己揪开塞子,喝了一大口。

竹筒里面是乌梅汤,乃是他前几天发现有人售卖时候,随手买下来的,味道酸甜可口,对凡人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陈远进屋去取手稿,而后他直接搬了两个箱子出来,还有几大叠书稿。

“先生请看,就是这些了。”陈远将手中的书稿放在桌上,而后把箱子打开,对方长说道,“这些年每当有机会,我就将所见所闻记下,攒够了便寄过来,不知不觉便攒了这么多。”

方长仔细翻看,见里面写的十分详细,包括陈远到各地的日期、道路,以及对路途、行人的所见,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记载,很是全面,但用词也十分简略。

他笑道:“真不错,若是好好整理,当能成传世之作。”

陈远倒是有些不信,他笑道:“应当不至于吧,我这也并非谦虚,毕竟这种出行见闻的体裁,十分小众,甚至不一定有人愿意看。待我整理成文之后,能够付梓便谢天谢地了,那边不辜负我这番记录和整理,传世从不敢奢望。”

方长对这些手稿兴趣不低,他挨个捡起来阅读,这让陈远感觉很兴奋,因为陈远能够看出来,方先生是真的对这些手稿里的内容感兴趣。

这时候,院门被敲响。

陈远赶紧迎出去,他打开院门,看到来人,来人迎面说道:“嘿,老陈,是我。”

原来是他的朋友上门来探望,陈远立刻说道:“进屋坐,进屋坐。”

他这位朋友并没有空着手过来,而是手上拎了个纸包:“给你带了些茶叶,是今年的新茶,干活时候茶水不能少了,多喝茶对身体好,还提神……诶?你有客人?”其说着话,才发现坐在屋子里的方长,于是,他脸上原本悠闲到有些散漫的神情,瞬间便被他收了起来,上前见礼。

陈远走两步跟上来,对方长说道:“方先生,这即是我之前说过的好友秦南,他就住在隔壁。”

接着他又给秦南介绍:“秦兄,这便是我当初提过的方先生。”

秦南面露疑惑,对方长说道:“那位方先生?但如此年轻,对不上啊……你说的是哪个方先生。”

对他这个问题,陈远略微有些尴尬,赶紧解释道:

“秦兄不怀疑,没错的,就是当年那位鼓励我出来走走的方先生,我曾经之前说过许多次。当初在怀凤府,我还是个店小二的时候,就是方先生和我说了番话,我才下定决定游览天下。”

见秦南放松下来,陈远接着说道:“方先生和我记忆力的相貌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着实让人羡慕得紧。”

屋里的桌上,还堆着陈元积攒下来的手稿,正摊开着。

正好秦南过来,也是为了此事,于是三人便一同看这些手稿,而旁边陈元则开始磨墨,准备将合适的内容撰抄下来,放入游记之中。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的主要工作,所成已经有大半本。

齐南还安慰陈元道:“不用担心无人问津,过段时间我去找个铺子,我来出钱给你印出来便是,而且我已经看到了机会,这种闲书,终究是比其它书籍更诱人一些,定会有不少人感兴趣。”

方长则对正在奋笔疾书的陈远笑道:“你这本书写完之后,或者可以起名叫《陈远游记》,这说不定能让你闻名于后世。”

听了这话,陈远颇有些憧憬,但他还是有些谦虚地说道:

“天下太大,这短短十余年,能够去到的地方还是太少了。此次整理完之后,我还要再出门,将这本书尽力补充的更加全面些。”

倒是他那朋友忽然插言:“老陈,你是不是该成个家再去。”

陈远摇头道:“还是不了,我的志向已定,接下来的余生中,都会消耗在山川之间,莫要连累别人。而且,说不定这本书流传的,比后代儿孙们记住我名字的时间,会更久些。”

方长在一旁笑道:“当年听过一个说法,人去世要三次。第一次便是人死掉的时候,第二次在人下葬之后,第三次便是世上最后一个记得自己的人离去。又有语云三不朽,曰立德、立功、立言。陈远你将游记整理成书,可以谓之‘立言’,又可让自己真正离开世界的世界无限延后,真是一本万利也。”

于是三人便一同笑,秦南笑的尤其用力,甚至笑出来两滴眼泪,他费了好一会才平静下来,说道:“方先生说话真的很有趣,甚至颇有哲理在其中,能认识阁下真是陈远和我的幸事。”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又提到:“看见先生这身打扮,让我想起件事儿,有人说南边的蔡孝城来了位云中山的仙家,每日里也是一身白衣到处行走,四处应酬,颇受那里大户的欢迎。”

“哦?”方长听到这个,瞬间来了兴致,“还算顺路,我过些时候去看看。”

507、【落在桌子上】366、【葱姜蒜三兄弟】281、【桑子平还乡】462、【中军帐外的窃窃私语声】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336、【再次前行】434、【云顶村事】54、【仙人当面不相识】585、【云深不知处】0、【猴子麻了】204、【阿牛学会了用筷子】299、【学堂里的熟人们】352、【妖怪们的教室】51、【重过小镇】475、【以美景待客】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462、【中军帐外的窃窃私语声】332、【码头】290、【随心拜访】196、【奇特山谷】510、【荒野夜谈】461、【不辱使命】222、【南屏山上有神仙】585、【云深不知处】185、【闹市中的偷儿】512、【错误的“得人心”】334、【依然在途中】498、【赠予】34、【托梦授良方】557、【方长的见闻】86、【方长病了】1、【先安顿肚子,再……】213、【消费降级】143、【串门与对弈】533、【幼童指路】24、【天象变化 前身遗愿】38、【事了拂衣潇洒去】84、【阴影角落的动作】134、【兴庆府书馆】222、【南屏山上有神仙】508、【下山,再次下山】327、【伏击】568、【入场】117、【捉妖】384、【崖上浮生闲】187、【洗白上岸的机会】322、【求救】592、【时光里的玉佩】31、【挠头的巡游夜差】469、【午餐真费工夫】529、【与众不同的光明】414、【赛人参】489、【在山上瞎鼓捣】417、【见义勇为】596、【脚夫之后搞运输】550、【三月】212、【耕牛的理想】30、【捕捉】151、【剑吟如凤鸣】419、【暴露】298、【兴庆府的学堂】406、【正面莽上去】140、【女儿也是传后人】397、【另外一个人】426、【试探进攻】353、【饭前口号所透露的…】199、【世事不停移】173、【刘修文之托】530、【店主和村长】59、【成语不能乱用】211、【远方飞来的信】111、【烦恼的齐知县】518、【平安】283、【蜀地有剑仙】531、【山村教师】112、【所遇难事】304、【赠送种子】233、【结伴出南屏】340、【货物】210、【无名】538、【算不算有缘人】371、【来一次生化袭击】360、【九尾狐不是狐】168、【剑破黑风】351、【风暴拍脸】188、【街边乞丐们的话题】296、【又到洞盱江】283、【蜀地有剑仙】366、【葱姜蒜三兄弟】469、【午餐真费工夫】530、【店主和村长】184、【萍水相逢】411、【传闻】26、【虎桥镇前伏虎桥】116、【将至】464、【参观皇宫】288、【风光依旧风俗移】475、【以美景待客】15、【专业事需要专业人士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