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芦良镇

“为什么必须采血?”

一名来自东廷而来的事务官吏愤懑问道。

“我们是为了防止有外敌冒充天夏子民,混入青阳上洲,你们唯有经过采血检正,才能进入内陆。”一名身着黑衣的检正司队卒如此回答。

他虽然说得有些道理,可是态度十分不友好,而且看众人的目光犹如看待一副看待罪人的样子,让所有人心中都感觉很不舒服。

范澜站在远处,对着一名泊台的属吏问道:“这位长吏,不知他们是什么人?”

属吏看了看四周,小声道:“那是检正司的人,别惹他们。”

“检正司是干什么的?”

范澜了解六十年前的天夏各洲属部,可从没有听说过检正司。

属卒道:“他们来头可大了,是直接归属监御使统属的,

范澜想了想,试着问道:“我们是玄府的玄修,难道也要受此管束么?”

那属吏表示对此无能力为,并看了看他,道:“玄府的人,也不能违反青阳上洲的律令啊。”

范澜拱手一礼,道:“多谢长吏了。”

回到泊台之上,玄府一众人等正等在此处。

齐武问道:“师兄,不知是什么情形?”

范澜将打听来的事说了一下,

齐武道:“那师兄,我们下一步怎么做?是让他们采血么?”

范澜摇了摇头。

身为修炼者,不用说鲜血了,就是身上毛发指甲都不能让人得去,因为不说其他修炼者,就连异神能通过这些东西直接算计到他们本身上面,所以他对这种举动是十分排斥的。

要是他自己也还罢了,还有五十名年轻弟子,这是他不能允许的。

他道:“先等一等,不着急,我们虽然到了这里,但情况暂时不熟悉,不必急着做决定,我刚才问过了,张师弟已经先一步离开了,稍候我们可以找泰阳学宫的人,让出去的人设法联络张师弟,问一问他能够帮助了解一下这里的事情,然后再做定夺。”

张御沿着乡间的道路行走着,道路夯筑的很平实,两边栽种一排树木,看起来干净齐整。

这时一辆马车自后方行驶过来,驾车的是一个黑发少年人,脸庞晒的通红,五官倒很端正。他看了看正在行走的张御,想了想,便把车停住,从车驾上下来,走到近前,对他一礼,热心道:“这位先生,你是从外地来的吧?可是要去芦良镇么?如果不嫌弃,不妨坐我的马车一起走吧。”

张御身着罩衣,戴着遮帽,衣物样式与这里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也没有刻意去遮掩,所以一眼看出他是外地来的也不奇怪。

这个少年人尽管语声之中还稍微带一点口音,但大体来说,天夏雅言还是说得不错的,他道:“我正要去芦良镇,少郎是镇上人?”

少年露出阳光般笑容,道:“是啊,我叫龚毅,就住在镇上。”

张御目光移向马车,车厢较为简陋老旧,上面盯着一块横板,明显是近期破裂后再重新修补的,较为有意思的是,前方拉扯的马匹也是一个造物。

他在乘坐寒江虫出海的时候,也在岸上看到过类似的马匹,高大健壮,蹄落无声,且有气雾徘徊,十分威武雄峻。

不过这一匹,看去卖相就差多了,身上皮毛黯淡无光,毛都几乎掉光了,与血肉结合的金属看着也是泛着旧色。

这匹马察觉到了张御的注视,似乎有些不安,蹄子在原地踢动了几下。

龚毅有些不解,他上前摸了摸老马只剩下稀疏鬓毛的颈脖,凑到它耳边道:“老丘,没事的,一个外地来的客人,一个人走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我们应该帮助他。”

老马很快在安抚下平静下来,并且拿头挨了挨他,显得特别有灵性。

张御能感觉出来,这一人一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默契。

龚毅又走了回来,有些不好意思道:“老丘五十多岁了,是天机部第一批化生造物,虽然有点老,但它是一匹好马。”

张御点头道:“是一匹好马。”

一个金属和血肉的造物,却能有自身的情感,还与自己的主人如此亲近,这当真值得赞叹。

龚毅能听出他由衷的称赞,十分高兴,道:“先生,请上车吧,我驾车很稳的。”

张御点了下头,道:“那就谢过少郎了。”

他来到了马车之上坐好,龚毅也是上了车驾,他把马鞭轻轻一挥,实际上并没有落到那匹老马身上,马车缓缓动了起来。

正如龚毅所言,马车虽然不快,但是很稳。

老丘虽然老了,可是毕竟是化生造物,拖动两个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吃力。

张御与龚毅聊了几句,得知他祖孙三代都在镇上居处,母亲因病早逝,父亲在军府之中任职,是一个下层军吏,家里还有一弟一妹,龚毅现在仍在镇上的学堂里念书,只是休沐日出来帮人运货,用以贴补家用。

到了镇上的时候,已然日落晚山,天色渐渐昏暗,只地平线上仍有一痕金霞浮动。

张御这时扫了一眼,见芦良镇的大门之前矗立着两面巨大的玉璧,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分别是天夏大律,和青阳洲小律。

他让龚毅停了一下,从走下车来仔细看了看,与六十年前相比,有些律令的确有了一些变化。

青阳上洲的律法他是第一次看见,不过这同样是根据自大律衍生而来,只是规定的更为细致,按照上面说法,所有外来无爵之民,包括外来一应生灵,都必须经受检正司的检验方是可以入境。

譬如妙丹君,就归属于外来生灵。

不过他是夏士,只需遵守的天夏大律就可以。

按照大律,他只要对自己携带的非人生灵的负责,并且没有引发什么事端,那么就不会来追责他。

龚毅这时也走了过来,骄傲道:“这是我们芦良镇上的三位乡老所立,天夏的律令都在上面了,每一个往来的人都能看见。”

两人在这边言语时候,一名巡守模样的中年人有些好奇,走了过来,他看了眼张御,向着龚毅问道:“龚家小郎,这位是谁?”

龚毅回道:“是路上遇见一个位先生,我见他一人行走,所以载他来我们镇上。”

“哦?”

中年巡守想了想,走上来对着张御一抱拳,道:“敢问先生名讳?”

张御双手伸出,将遮帽拿下,随手抬手一礼,道:“张御,去往治府访客,途径贵地。”

中年人看见他脸容,不觉怔了一怔,原本的警惕之色顿时消散一空,热心道:“原来如此啊,欢迎先生来我们芦良镇,我是镇上的巡守,先生要是遇上什么麻烦,可来对我杨铭说。”

他又拉过龚毅关照了一声,“龚家小郎,你可好好招待客人,不要慢待了,缺什么跟我说,不要让人觉得我们芦良镇的人小气。”

龚毅重重点了下头,他又回到张御身前,一礼道:“张先生,我那里屋舍大,吃得也干净,不如今晚就到我那里去住一晚吧,我明日再送先生去治府。”

张御没有回绝道:“那就劳烦了。”

龚毅更为高兴,道:“先生随我来,我家就在前面了。”

两人再是上车,一路缓缓沿着镇中大道前进。

张御注意到,这里每一幢屋舍都修葺的齐整,家家都一个院落和牲畜棚,还栽种着草木花卉,道路上还撒着清水,空气中弥漫有一股淡淡的花香,没有任何牲畜粪便的味道。

而一路过来时,发现这里的镇民一个个都是精神蓬勃向上,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且待人都十分有礼,见到他这个外人时,都会友善的打招呼。

龚毅的居处是一幢三层木屋,同样前后两院,见到他回来,两个孩童欢笑着从里跑了出来,龚毅和张御介绍了一下,这就是他弟弟妹妹,分别叫龚志,龚淑。

龚毅在把“老丘”送入马棚后,就把张御请到了家中,就准备了一顿不算如何丰盛但却分量很足的晚食,还送上了镇中自酿的果酒。

上了餐桌后,两个小童则是迫不及待的请他说说外面的事。

张御这时自不会去讲究什么食不语,他思索了一下,不去讲什么见闻,就说了几个志怪故事,他的语声极富感染力,情节又曲折多变,听得两个小儿惊呼不止。

待晚食过后,龚毅带着张御来到楼上的房舍,道:“先生,这些被褥都是洗换晒过的,先生还需要什么,对我说一声就是。”

张御道:“叨扰少郎了。”

龚毅笑着道:“先生言重,家里可是很久没来过客人了,先生你看龚志,龚淑他们多高兴啊。”

再说了一会儿话后,龚毅就告退了,出去之时,他不忘把门轻轻带上。

张御这时走到窗边看了看,小镇上已是点起了一盏盏飞天灯火,星星点点,而仰头看去,大青榕那粗大的分枝淡淡凌驾在极为遥远的天顶上空,甚至令人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虚幻感。

他站着呼吸调息了一会儿,随后便来到座椅上,见那本温仪给他的小册拿了出来。

在仔细看了一遍下来后,他对“检正司”这个衙署也是有了一番了解。

六十年前,浊潮涌至,随之一起到来不仅有各种各样古老的神怪和生灵,还有一些从外层到来的物事,这里面最棘手的是一种寄虫,其能够寄生在生灵的躯体之上,最后取而代之。

寄虫之中还有一种较为高等的形态,叫作“魇魔”,其能直接侵入人的意识之中,并逐渐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和思想,这被称之为“识意寄生”。

重要的地方在于,这种魇魔十分受心光和灵性力量的吸引,只是一般的灵性生灵因为智慧低下,无法造成什么破坏,甚至很多“魇魔”还看不上这些生灵,所以被盯上的最多的就是修士。

四十二年前,边地宜州槐义郡中发生了一件事,因为一名中位修士被魇魔所影响,出手屠杀民众,十数万人因此而丧命,其后由于外敌入侵,间接受到影响的民众达到数百万。

由于修士的个人破坏力实在太大,而且限制相对来说也少,经此事后,青阳上洲当时的洲牧、监御使在请示了玄廷,并得以准许之后,设立了检正司,专以查验修士被寄生一事。

张御在看下来后,平心而论,青阳上洲应对方法是对的,不过任何东西在推出来后,都是有利弊两面的,能尽量抬高有利的一面,削减弊病,那就是好事,反之则可能走向另一个方向。

从苏芊的态度来看,对检正司显然是有意见的。

他又看了看那本小册,按这上面的说法,魇魔几乎是无形无影,很难分辨,往往被寄生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不过小册在最后面给出了一个自我检验的方法。

他思索了一下,便决定按此方法试上一试。

……

……

第三百三十章 接穹安平陆第六十一章 寻章可传意第四十七章 征穹迫异域第七十章 指意再破神第十三章 印证第二章 符传护道行第七十八章 规令第五十三章 神墟之前第二十二章 追神寻异源第两百六十三章 旁节另附主第五百零四章 诸法俱陈列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灵附躯壳第三百一十五章 避尘不避劫第三百一十六章 世机缚难解第三百章 引归渡远光第八十一章 风过大浪涌第四十四章 阵图第三百九十章 执玉廷上坐第七十七章 争言以取位第两百四十一章 故地寻灵光第一百二十五章 寻虚传幻行第两百零七章 破障拒纯灵第一百七十五章 观图判机玄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印得世观第四百四十四章 虚空决真意第八十八章 问机溯往声第两百九十八章 反戈敌暴阳第五十章 青阳轮第两百三十二章 擎虚谋空渡第八十六章 避异抚变机第八十八章 劫击第二十九章 百川入海来第两百一十六章 化世助功转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章传玉书第九十三章 冲撞第七十一章 判落第三百九十六章 应算窥兆端第七十一章 封金之环第两百八十五章 辟法由心问第一百六十二章 引光破坚壁第三十七章 守正第七十五章 明道改旧理第八十一章 风过大浪涌第三百零一章 乘光向道明第三百七十二章 势转回倾顾第十一章 坐对言存机第一百三十一章 移策使争外第五十一章 法仪转世身第五十二章 南域第四百三十四章 陷阵合命图第三十六章 推云在潮先第两百三十一章 牵浑借知引第九十五章 阵枢第四百三十八章 主命替劫录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阳第两百七十六章 同域互操戈第四百九十三章 缺序天助人第十九章 拂暗为心明第九十三章 流聚海湖生第两百零一章 元气尽托付第五百零二章 寄痕托玄虚第三百二十一章 落符并云合第两百零九章 诛绝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劫为求存第两百六十五章 逐痕消往印第两百零一章 雨过有余澜第三十章 功高即是理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弭争执犹存第五十七章 万竹界屏青第两百章 虚回灵萤蚀第三百零八章 烈光刺黯虚第两百二十章 距离第一百八十七章 寻机趁势易第三百四十章 攻守落神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祭品第两百九十三章 分气渡流云第一百零五章 落潮第一百一十章 辨察第一百四十五章 寻源第五十三章 映光亦造灵第一百二十二章 化身第三百一十二章 今当拭往迹第两百一十一章 渡磨世间执第八十七章 寻玄访镇台第四百六十五章 取法舍外缚第七十八章 浊影临近第一百四十六章 胜报第三百一十章 持机渡微砂第两百六十八章 聚念筑神异第一百九十八章 剑诛第二十五章 擒捉第两百八十九章 感应取接引第两百六十一章 画意牵上灵第两百三十章 判策探未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断元裂长舟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法决道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今当拭往迹第十三章 辟法另问对第四十章 共气利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