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激战双流

赵尔丰心想,仅靠自己手里的几万新军和巡防军,根本无法抵抗二十几万同志军的进攻,于是接连向清廷紧急求救。

总督府发给邮传部的告急电报说:

“四川南路沿途,概系同志会匪把守关隘,虽有水路亦不能绕越,见人即搜;

遇有公文报件,登时撕碎,将人捆缚,刀伤棍击无所不至。

……新津至邛崃,搁河坎线路九十余里,又至眉州、观音铺线路四十五里,概被匪徒砍毁殆尽。

东路自龙泉驿起,直至临江寺止,计线路一百六十余里,概被砍毁。”

清廷得到赵尔丰的急报后,预感到将大祸临头,大臣们慌乱成一团,盛宣怀主张坚决镇压。

清廷急调湖北、云南、湖南、广东、贵州、陕西等六省的部分清军,紧急入川镇压保路运动。

其实这些外省的军队,大都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拖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入川。

仅有黔军三个营冲过川黔边境进入四川,但是被同志军阻挡在叙州、泸州和富顺一带,寸步难行。

清廷急电催促铁路大臣端方,令他亲自带领鄂军从汉阳启程入川,去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

同时,清廷认为岑春煊任四川总督时,成功地将四川轰轰烈烈的红灯教镇压下去了,有丰富的剿匪经验。

因此急调在上海休养的岑春煊去四川,会同赵尔丰和端方剿匪。

同时抽调广东的陆军第二十五镇清军两千余人,护卫岑春煊随行。

可是,狡猾的岑春煊,深知四川的反清形势比几年前更加复杂,保路烈火无法扑灭。

他到武昌后停下来,诡称“感受风热,触动咯血旧症,其势万难前行”。

向朝廷请假,回上海养病去了。

话说端方作为川汉和粤汉铁路大臣,一直待在武汉办公。

湖广总督瑞澄认为,钦差大臣端方待在湖北不走,会对自己的总督宝座构成威胁。

他看到端方受命后继续拖延,对他更是忌恨,巴不得快点把他打发走。

瑞澄亲自登门拜访,客气地许诺端方,把第三十一标和第三十二标的鄂军给他带去四川。

这两标是湖北新军中的精锐部队,配备有大量的西洋武器。

同时保证入川鄂军的后勤供应,如果后续需要增加兵力时,还可以陆续加派鄂军入川。

端方这才有了底气,高高兴兴地带领两标湖北新军,约两三千人的精锐部队,经陆路赶到宜昌乘船。

从长江星夜兼程西上,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从水路开赴四川,赶去成都戡乱灭火。

这次端方有了军队撑腰,心想夺取四川总督已不在话下。

他迫不及待地伸手要四川军队的指挥权,在宜昌就以“四川最高统治者”的口吻,向四川官兵发出《告示》。

要他们都听自己的指挥,并将《告示》四处张贴。

声称:“朝廷派本大臣来宣布德意,又派本大臣来管四川全省的兵……川省若仍旧乱闹,滋出事来,只好照匪徒一样重办。”

可是,从长江坐船逆流而上,船行十分缓慢。

当运兵船进入长江三峡航段时,船行更加艰难。

端方也是走了霉运,因为当年长江上游大旱,江面不断退缩,河滩大部分已干枯。

三峡航段本来就多礁石和险滩,现在哪里还能行船?

面对朝廷接二连三下达的催促令,端方在船上急的团团转。

他派人找来大量的纤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每天拉行不过几里水路。

运气好时,也不过上行十几里。

端方的湖北新军迟迟不能入川,急煞了处于烈火炙烤中的赵尔丰。

有人给总督打小报告,说端方因畏惧保路同志军,故意慢腾腾地拖时间,其实他不想进四川。

还听说他一路上欣赏三峡风光,悠闲地在船上吟诗作画,把入川镇反当成了一次旅游。

说实在的,端方也是有意在拖延时间。他在等赵尔丰彻底垮台,朝廷正式任命他当四川总督那一天。

赵尔丰听了报告后气得吐血,他愤怒上奏朝廷,要参掉端方的铁路大臣职务。

端方接到朝廷的严令斥责后,急得豆大的汗珠直往地下掉。

同时对赵尔丰反过来弹劾自己,恨得咬牙切齿。

端方决定分兵,以少部分军队作先锋,令他们翻过巫山山脉,从旱路去成都。

可是入川的旱路都是崇山峻岭,行军难于上青天。

再说了,湖北新军也不愿意急急地赶去送死,他们宁愿如蜗牛般在大山里爬行。

赵尔丰眼见成都被保路同志军围困,外省的援军久久不到。

决定派统制朱波澜和提督田武魁,率领清军精锐部队打开南门,冲出同志军的重围。

企图南下占领战略要地新津县城,以便打开往南或往西的通道,为自己和清军拓展生存空间。

那天,田武魁和朱波澜各带一万五千精兵,做好了出城准备。

赵尔丰一声令下,安装在南门城楼上的数十门火炮齐声轰鸣。

清军突然打开南门,三万精锐部队从南门冲出去,快速向南郊突围。

川南同志军统领侯宝斋,早已在南门外布置了三道防线:

侯宝斋亲率南路同志军组成第一道防线;

刘自强率领原红灯教人员组成第二道防线;

双流及邻县同志军组成第三道防线。

各路同志军在南门外死守阻击阵地,清军发起数十次冲锋,同志军的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形成了拉锯战。

现在,在省城周围作战的同志军,尽管多达二十几万人。

但是,由于同志军都是自发地来自各州县,没有统一的指挥官,群龙无首,而且大都各自为阵。

武器装备又比清军落后,多数还是传统的冷兵器。

因此,川南同志军与清军在南郊相持半个多月,终因民军的武器落后,后勤供给跟不上,人员伤亡较大等原因,三道防线最终都被清军突破。

侯宝斋不得不下令川南同志军撤出南郊,退回到双流和新津县城一带布防。

各位看官,新津县城是成都西南的门户,三面环水,外来兵马要两次渡河,才能到达城下。

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军如果占领了新津城,往南可以从水路南下重庆,与端方的湖北新军会合。

往西可以打通川藏通道,去川西大山与边防军将领傅荣华会合。

往北则可以进入成都,坚守在省会周围。

因此,新津县城的得失,是双方战略争夺的焦点。

川南同志军撤回新津县城时,受到新津东门外的清军巡防军的阻击。

同志军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鼓角声、呼号声、枪声、炮声如雷霆震怒,使巡防军闻风丧胆。

同志军冲破巡防军的阻击阵地后,放火焚烧了军营,巡防清军最后全部缴械投降。

占领新津县城后,侯宝斋与刘自强商量,决定以新津三渡水为界,在河西岸边隔江防守,依靠西河、金马河构筑起三道防御工事。

在西岸宝资山上设置炮台阵地,集中沿河所有船只到西岸,不让东岸的清军渡河。

在各道防线和城墙上堆积大量石灰包和红条石,以防备清军的进攻。

为了阻断赵尔丰与清军的通讯联络,刘自强下令将雅安到成都的电线剪断,电线杆全部砍倒。

同时,侯宝斋通知邛崃、大邑、蒲江等邻县的同志军赶到新津县城来会合。

双流县位于成都去新津的要道中间,清军要打通运兵和武器去新津的南大路,必须首先拿下被同志军占领的双流县城。

田武魁集中了强大的优势兵力,马步炮兵并进,去攻打双流县城。

双流县作为护卫新津的屏障,当时县城里仅有几千名同志军驻守。

为此,坐镇新津指挥的侯宝斋,派刘自强带领五千同志军去双流增援。

秦载赓率领的东路同志军,在成都东门外激战十几天后,将大军主力转向华阳中和场一带,与新津遥相呼应,形成四十里连营。

同时派其弟秦省三带领三千同志军,配合双流县的友军阻击清军。

刘自强见双流县城无险可守,便令城内的同志军主动撤出来,分三路南移至地形复杂的黄水河及板桥梓一带防守。

清军到县城扑了空,追击至黄水河边与同志军激战。

同志军将清军引诱到地势低矮的辜家碾附近,突然打开碾闸,大水咆哮着冲向清军。

同志军趁清军遭遇水淹,惊慌之际,用土枪和箭弩疯狂射击。

大部分巡防军被击毙,河里、水田里到处泡起清军的死尸。

刘自强指挥同志军出没无定,四处设伏,引诱巡防军至林盘深处、河边或田地里将其歼灭。

为了瓦解巡防军的军心,同志军高喊歌谣:

“巡防军,回头好,不早回头命难保。劝你们,把戈倒,协力推翻清王朝。兴中华,建民国,为国富强立功劳。”

受此歌谣影响,一些巡防军倒戈参加了同志军。

巡防军在双流受到重创,赵尔丰不服输,派朱波澜亲率陆军四个营,另有马队和炮队配合,再来进攻同志军的黄水河防线。

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凭,在清军优势兵力攻击下,同志军要坚守下去已经十分困难。

恰在这时,周洪勋在邛州宣布起义,带领他的“武字营”,赶到黄水河防线。

与同志军一起顽强抵抗,最终击溃了进攻黄水河的清军。

“武字营”乘胜追击十余里,至成都红牌楼后,才率武字营回双流扼守。

数日后,清军再次大举反攻,烧毁双流城外的房屋,周鸿勋乃率部退至黄水河一带布防。

第63章 桃花妹妹第107 “谈天说地”第159章 “袍哥政府”第127章 血溅老虎滩第142章 鹅岭失守第92章 “陈打匠”承撞杆第38章 火烧战船第3章 大刀壮士第106章 藏金何处?第63章 桃花妹妹第153章 一打总督府第82章 二水口内藏第56章 梅山拳师第26章 剑鞘之秘第26章 剑鞘之秘第107 “谈天说地”第30章 埋金二十万第58章 怒打彭公子第20章 行刺武威第110章 一打玉女寨第47章 岳庙遇袭第119章 金银萃山薮第10章 住持之争第105章 锦江掘宝第147章 大闹军政府第80章 青羊宫打擂第92章 “陈打匠”承撞杆第61章 洞庭双龙第58章 怒打彭公子第57章 少女失踪第143章 独立,独立第33章 争夺饷银第17章 驱火牛阵第77章 三箭退贼第86章 “鬼吹灯,快跑!”第126章 白猿剑法第76章 叫花子与独眼龙第70章 火烧石笋场第105章 锦江掘宝第120章 石龙村第48章 劫囚车第22章 往事如烟第105章 锦江掘宝第141章 郝家坡金库第118章 心莲和尚第37章 诱敌深入第16章 旗开得胜第146章 独立自治第26章 剑鞘之秘第142章 鹅岭失守第88章 诈尸了!第143章 独立,独立第15章 天下第一坛第131章 烈士与壮士第54章 观音下凡第45章 迷魂熏香第103章 军费何来?第107 “谈天说地”第125章 舍身跳崖第152章 会馆密室第74章 “抓盗宝贼啊!”第88章 诈尸了!第58章 怒打彭公子第158章 “屠夫”末路第31章 彝区奇遇第10章 住持之争第92章 “陈打匠”承撞杆第98章 青云大侠第151章 东门战倭第108章 胖镇闹春第20章 行刺武威第50章 神秘镖队第105章 锦江掘宝第50章 神秘镖队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45章 迷魂熏香第41章 五龟拳法第155章 邪魔伏诛第116章 “墨书榜题”第26章 剑鞘之秘第13章 雌雄首乌第24章 小镇历险第7章  玄武观第108章 胖镇闹春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50章 “打启发了!”第29章 藏宝图第89章 “锦江春”会馆第30章 埋金二十万第15章 天下第一坛第61章 洞庭双龙第149章 成都兵变第103章 军费何来?第99章 破“五行阵”第86章 “鬼吹灯,快跑!”第65章 三封密信第8章  火烧老君庙第28章 斗宝大会第113章 三打玉女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