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第一部电影

天光将明。

彭楚穿着她快磨烂的运动鞋,背上挎包,开始一天的工作。街头巷尾空无一人,只有不知谁家烟囱里露出的烟气给人些许的安慰。数不清的小道和陡峭的山坡,E城奇特的地形让自行车很难在其中穿行,也正因如此,彭楚才能得到这份工作。

少女轻盈地穿梭在街头巷尾,经过某些楼栋门前的报筒时,她快速地投入报纸,然后迅速前往下一家。

“cut!”于谦诚皱眉,“路边有一个包装纸袋,这条重来。”

E城是有“田径运动员之乡”美誉的城市,近年来政府把发展重心放在旅游推广上,《逐》的拍摄场地就在保留旧时城市风貌的地方特色景点桃源城。这里的建筑和布景仿照老E城,答应出借场地也是抱着互利双赢的心思,不管电影火不火,好歹能用取景地宣传一下。景区开门前闭园后的时段就是剧组的工作时间,虽然已经选了较偏僻的地方拍摄,但还是会有住在园区酒店的客人和未及时打扫的垃圾乱入。

宋澄接过姚思齐手上的水杯,喝了几口后便凑到摄影机旁看刚刚的录像。已经是拍摄的第二周,宋澄也摸清了于谦诚的风格,生活中随和,工作里严格。在此之前宋澄参演了星河的自制剧,从导演、摄影到演员全是学生,虽然有指导老师但也只是坐镇主场,小事都要自己决定,不得不说,稍显青涩的同学和声名在外的导演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现在,于谦诚快速揪出一分钟不到的表演里不足的细节。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段很长很陡很难跑的上坡,但对于彭楚,背着邮包在山路上跑不应该是会让她感到负担的事,”于谦诚指着显示屏,“你想想对于彭楚来说送报这份工作是什么?”

“是维持生计的方式,是已经习惯的日常。”宋澄看着自己的狰狞表情明白了于导的意思,跑步像喝水一样轻松的人不会露出这么痛苦的模样。

“休息十分钟。”于谦诚让宋澄酝酿一下情绪。

E城的夏天非常炎热,与“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的情境相反,蝉鸣声吵得人心烦意乱,蚊虫叮咬让人头痛,花露水和藿香正气丸已经成为剧组人常备的物品。屋内的戏份已经拍完,剩下的就是无休无止的跑戏,最夸张的是有一次收工后懒得处理脏衣服,洗漱后就睡得昏天黑地,第二天才发现衣服上结了一层白白的盐。

这是宋澄二十二年人生里最累的两周,也是飞速积累经验的两周,在演艺新规出台之前,市场上充斥着粗制滥造的剧集,每次看到演员五官乱飞、夸张过度的表演,宋澄和很多观众一样,都会萌生“我演得都比你强”的想法。上大学以后,随着课业难度加深,宋澄越来越意识到,格式化演戏不难,有灵气和感染力的表演却很难做到。不先说服自己带入角色,又怎能触动别人?

拥有优渥的家境无疑是幸福的事情,但对于演员来说,没有足够的阅历,就很难很好地诠释角色。星河不建议在读生提前考取演员证接戏,宋澄完全不急,她在这四年的寒暑假里去了不少地方跟着当地人体验生活,直到现在还有塞爆C盘的一堆视频素材没有剪辑。姐姐宋清是一个民生记者,她总会为自己跟踪报道的事件写小记,几年下来手稿就堆成厚厚一沓。宋澄也有记录的习惯,开拍前她为彭楚写了角色小传,剧情在推进,她对彭楚的了解也在加深。

生活在重男轻女的贫困家庭,父母带着弟弟出去打工后就断了联系,爷爷病逝后和病弱的奶奶相依为命,为了生存每天凌晨三点起床送报。生活的重担压在稚嫩的肩膀,永不磨灭的是向上的意志,运动季为彭楚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跑步的高关注度换来的是更大范围的选拔人才,这个天赋异禀的女孩被省队选中。就这样,彭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步步走上世界赛事的领奖台。

宋澄很难想象如果自己遇到这种家庭应该如何生存,休息过后,她有意识地控制表情,让自己看起来跑得轻松,终于完成了在桃源城的拍摄,同时她也在心里暗暗庆幸紧急锻炼了一个月,不然片场的工作人员可能得陪她一起喂蚊子了。于谦诚知道对于宋澄来说这个程度就已经不错了,只是向来精益求精的他希望电影能呈现最好的效果。

当然,如果演员真的无可救药于谦诚也不会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开导指点了,看得过去就算了。前三个故事已经拍完,宋澄被安排在最后拍摄,态度已经是四个新人演员中最好的了。想到为了皮肤白皙涂上厚厚粉底液、过一会儿就要补妆,饰演射箭运动员拍摄第一天就肩膀拉伤的某些演员,于谦诚表示真的不能怪他态度不好,要不是角色人选不由他一人决定,以他的暴脾气早叫不配合的人滚了,冬冷夏热的,谁想陪他们熬啊。他入行多年,最讨厌的不是爱豆和资源咖,而是半桶水荡啊荡完全不懂何为谦逊的人。

拍摄进度比计划中快,于谦诚非常大方地给宋澄放了一天假,让她也好好逛逛桃源城。宋澄背上微单,租了景区内的自行车骑行。一栋居民楼的外墙上贴着泛黄做旧的海报,“E城双彭”的标题下是两位运动员年轻时的照片。宋澄掏出手机将照片发给彭文玥,很快就得到语音回复。彭文玥的独女现在在国外工作,为着女儿,她学会使用微信之类的app,也是在宋澄提问之后主动加了好友。

彭文玥亲切地问候宋澄,让她不要害羞,如果还有疑问随时可以问她。宋澄很是感激,之前她就问过许多问题,彭文玥为她找准人物状态提供了很大帮助。如果不是路途太远时间不够,她今天是想去当面谢谢彭奶奶的。

在接触彭文玥前,宋澄对她的印象只是很厉害的运动员,相比之下,彭胜楠的故事流传得更广。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彭胜楠原名彭招娣,胜楠是进体队后自己改的名字,家庭条件虽不算好,却也没有到让她养家糊口的地步。父母尽全力培养儿子,多年来对女儿不闻不问,女儿功成名就后凑上来想分一杯羹,自然遭到了拒绝。

很多人说,彭胜楠的退役除了伤病也不乏父母利用舆论逼迫的因素,“不孝”的帽子扣在身上、无良记者明跟暗访,训练状态又怎能不受影响?五十年前的通讯可没现在发达,虽然身边人都知道彭胜楠父母丑恶的嘴脸,但更多人看了施展春秋笔法的极具煽动性的报道,还是觉得彭胜楠品行不端。重男轻女、生而不养本来就是敏感话题,大众对彭胜楠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两极分化。彭胜楠很干脆地退役,拿着积蓄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她没有结婚,病逝后将全部积蓄捐给山区女童,希望她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现在,她能作为原型被搬上大银幕,其实也说明了多数人的态度。

彭文玥的经历也很曲折,因为是孤儿所以只能依靠自己,送报送奶之类的活计她都做过,虽然没有得到过一块世界级奖牌,但这几十年来兢兢业业培养出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有人说,“双彭”为田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越是了解这两位运动员,宋澄越渴望将彭楚演好,不仅仅因为这是她的电影处女作,还有希望自己的演绎不堕她们威名的愿望。彭楚的剧情线还算简单,以描述少时经历和体校训练为主,在桃源城的部分结束了,之后的拍摄还算顺利,剧情推进下彭楚的人物小传从一页扩展到很多页,在深入角色探究其内核的过程中,宋澄也逐渐摸索出一套专属于自己的理解方法。

第一次和名导合作,宋澄就像刚刚冒出头的嫩芽,努力吸取养分成长,长时间跟组拍摄于她而言是非常新奇的体验,在一次次NG中宋澄学到了很多课堂上不会教授、却大大影响成片质量的知识点。她并不知道自己在于谦诚心中属于有机会再合作的回头客演员,只是将于导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牢记在心底。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逐》的工作日记末尾,宋澄留下了这句话。

未完待续,先看看其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