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

常浩南并没有拖延太长时间,在刘洪波回头维持了一下秩序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针对我人民空军主力战机歼7全天候作战能力较差,且不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缺点,我们小组将原型号的机头进气道改为下颌式进气道,让出的机头空间可以安装一部直径不超过560mm的雷达,同时飞机的各项飞行性能均与原型机相当或更优。”

“此外,随着超声速飞行器的迅速发展,已经打破了将飞行器与动力装置,内流与外流分开的界限,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下颔式进气道/圆锥前体一体化设计方案,经过计算机模拟验证,表明进气道/圆锥前体/发动机匹配良好,体现了一体化设计带来的优点,现将设计思路说明如下,计算过程位于设计说明的第14-15页,计算过程中使用了Fortran语言编程和Fluent软件……”

“进气道/圆锥前体一体化模型的性能分析完全由计算机进行,模拟思路和模拟方式如下……”

“为了检验所采用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本文采用课本第213-217页给出过详细性能数据的双椭球模型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如图所示。”

“在不同来流马赫数以及不同来流攻角状态下,本文计算得到的结果均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这表明了本文所使用的计算方法的可信度……”

评委老师刚开始还只是听着,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个设计完成度很高而且思路完善,绝非一个半成品,于是纷纷开始翻阅面前的设计说明,并且时不时低声讨论几句。

而当常浩南开始讲述具体设计过程的时候,四个人甚至不约而同地打开本子开始在上面快速记录起来。

当然,四位教授对于CFD模拟都是有所涉猎的,不至于像姚梦娜一样得把常浩南说的东西全抄下来,他们只要记下一些感兴趣的思路就足够了。

但是对于教室后面的其它同学来说,这样一幕也已经很令人震惊了。

台上,一个本科生在滔滔不绝地讲着。

台下,四个评委竟然在……记笔记?

至于常浩南所讲的具体内容已经没有太多人关心了。

反正都听不懂。

刚刚还对自己信心满满的黄志强看到这一幕更是目瞪口呆——显然那本设计说明之所以只有他们组的一半厚,是因为有大量步骤并没有,或者说并不需要体现在纸面上。

至于他手中那本设计手册上面说“需要依靠经验”完成的进气道入口三维形状设计,常浩南更是直接展示了一张绘制精妙的半模示意图,用了两句话就让几个评委连连点头。

他听不懂不代表老师们听不懂,常浩南的思路明显是受到了认可的。

“在设计完成之后,我们对改进前后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在速度为1.5马赫,攻角在0到+10°的范围内或侧滑角在0到6°的范围内,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均达到0.950以上。”

“速度为0.8马赫,同一攻角或侧滑角范围内的总压恢复系数均达到0.968以上,与发动机匹配的流量系数范围内,总压畸变指数最高不超过0.14。”

“新的进气道设计在亚音速下的性能与原始设计相比提升约3%到8%不等,1-2倍音速之间的性能提升则超过10%。”

“相比于增大进气头锥并安装雷达的米格21MF型进气道设计,

在全速度段内的性能至少提升23%以上,并且锥形前体内可容纳最大560mm口径的雷达,按照现有型号进行推算,足够在大约30-40公里的距离上锁定战斗机大小的目标。”

虽然前面那些内容晦涩难懂,但常浩南最后提到的这些数据指标,在座的同学们还是都能理解的。

因此刚才在讲设计过程时一片寂静无声的教室后方迅速重新沸腾起来。

在90年代中期,超视距作战是空军最亟待解决的课题,可以说有没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就是0和1的差距。

也正因为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安装大口径雷达的“尖头飞机”就是先进的代名词,只有数量不多的歼8B和苏27有这种特征。

而今天,他们竟然看到了一架同样拥有这种特征、可以安装雷达的歼7改进型!

不要看30-40公里这个数字好像不大,要知道90年代美军主力的AIM7F空对空导弹,迎头攻击的最大射程也就40公里而已,我国从意大利购买的阿斯派德以及在此基础上仿制的霹雳11,射程更是只有30公里,所以这个560mm的机头在眼下已经够用了。

更不用说在这个基础上,飞机的飞行性能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有所改善!

“这个歼7改进型如果搭配霹雳11的话,那就已经和F16差不多了啊!F16带AIM7也就能打个三十多公里的样子。”大多数学航空的人对于空军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嗯,也就是航程方面可能还有一定差距,毕竟飞机体量摆着。”另一个人看上去要理智一些,但语气中明显也带着兴奋。

“嗐,航程短叫什么问题,咱们又不像美国佬一样去欺负别人,我看呐,要是年初的时候咱们能有200架,不用,能有100架这种改进型歼7,那两艘航母肯定不敢这么猖狂!”

这句话瞬间获得了周围人的一致赞同。

虽然我国的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但是歼7还是可以敞开了供应的,只不过当前型号的歼7造出来就已经落后,所以只能维持少量生产而已。

一时间,虽然大家的看法还不统一,但整个教室里的人几乎开始讨论这架飞机的性能、成本、制造难度甚至装备部队的前景。

实际上不仅后面的学生,就连几个评委老师都开始考虑,这个改进型号是不是真的有落地的可能性?

“小常啊,你的设计,虽然还有些待完善的地方,但从我个人来讲,已经没什么好问的了,如果让我来操刀,肯定拿不出比这更好的方案。”

四个评委中年纪最大的李光教授摘掉老花镜说道,看向常浩南的眼神中也带着欣慰:“所以我想问一下,你觉得这架飞机在制造上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么?”

这几乎已经是不可能更高的评价了,要知道这门课只是要求进行气动设计而已,制造方面的问题,并不在考核范围之列。

而常浩南早就对此有所准备。

“李教授您好,这个问题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过,这个改进型号与原型号有60%的零部件可以通用,新的零部件性能要求大体上也没有超出米格21MF的水平,不过考虑到雷达的重量,为了保持气动平衡,在进气道和雷达罩部分需要应用一些复合材料减重,用量占机体总材料的大约2%。”

2%用量的复合材料对于华夏航空工业来说不能算新鲜事物,此前在歼7M、歼8B和歼轰7上面都已经有过经验。

因此这个回答基本就相当于‘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但直接这么说又显得不够谦虚,才找了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我看,有条件的话,是不是可以造一个缩比模型出来,去绵阳那边吹一下风洞试试看?”

刘洪波的声音不是很大,而且是对着另外三个老师说的,但还是有人听到了这句话。

绵阳的风洞可不是学校实验室里的小打小闹,去那里试验,哪怕只是个缩比模型,也意味着方案真的有落地生根的可能。

要知道这只是个大三的课程设计而已!

本来已经有所沉寂的讨论声再次响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更多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常浩南上。

显然,学霸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人了。

第474章 “太行”发动机设计评审会(日万)第597章 试飞F14364.第364章 超越时代的仿真建模工具!307.第307章 理论水平LV3,小试锋芒!第430章 “型号未知的隐身飞机”第722章 俯冲轰炸第422章 电子战,不只是干扰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机动(HARV)技术验证第91章 我们全部归你指挥!(为舵主fhtvbn加第619章 一脸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260.第260章 歼轰7MLU?第636章 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319.第319章 进气道异物,隐患解决!(为盟主【死跑龙套的】加更45)306.第306章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降维问题第496章 为什么不联系一下作者本人呢?第78章 歼83,第二次首飞!282.第282章 假目标,吓阻航空自卫队第608章 透支,与偿还第420章 关于马达西奇的博弈305.第305章 灵感来了!第553章 战略忽悠283.第283章 溜了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问题!第529章 获奖悬念揭晓!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机床有限公司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团第613章 动力充沛的感觉,真爽!第557章 来自水下的神秘目标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发大会战398.第398章 火炬集团成立!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第134章 众生相(二合一)307.第307章 理论水平LV3,小试锋芒!403.第403章 歼10,起飞!(求一波月票)第700章 内讧,打不下去了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机的合作伙伴第174章 工艺问题249.第249章 美国人总是喜欢折中的249.第249章 美国人总是喜欢折中的287.第287章 该省的省,该花的花,轰6再改改328.第328章 上达天听(为上月月票金主【Ro第613章 动力充沛的感觉,真爽!第115章 专家评审(为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233.第233章 俘获电子战吊舱了?402.第402章 试飞员的“护身符”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07章 来自英国的许可申请第805章 另一种方案的歼10第43章 新改型第436章 有人要买我们的客机?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75章 这次真直博了(为盟主flankerr加更3第92章 理论水平精进(二合一)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刚好有我们要用的零第824章 反航母技术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584章 常总巧施锦囊计(求一波月票)第80章 苏霍伊公司的决断(为舵主永远的F4U第548章 布局:二桃杀三士第614章 华夏战斗机的心脏第507章 来自英国的许可申请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创(春节继续加更第674章 梦想集团,不太对劲第800章 震撼法鸡一整年第609章 火炬质量认证体系第29章 国产客机的遗憾第759章 进入理论数学界?301.第301章 那就说点什么吧(二合一)第209章 安排一班专机!第206章 歼8C,首开战果!第16章 关于我看中的学生突然变成我师弟的这回事第841章 请我担任主编?第813章 通过海峡!第124章 最好的苏27在华夏(为月票金主flan第154章 普适性积冰生长模型220.第220章 我的软件还有这种功能?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难度的(下)第110章 我顺手补充了一下国军标第783章 沪东造船厂的撒手锏第644章 起飞吧,太行!第517章 涡桨7和涡轴7第855章 专利技术合作第78章 歼83,第二次首飞!第156章 多重拦截(二合一,5000字)第647章 侧卫进化论第671章 专职秘书第559章 围猎海上自卫队!第422章 电子战,不只是干扰第123章 提前落户的歼11第710章 巴尔干,终局335.第335章 海鹞起飞第410章 来自马拉内罗的学员第767章 世纪大阅兵第597章 试飞F14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来跳第480章 国产化涡扇9!第852章 前往沪东第623章 超自然现象?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涡扇项目的归属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第726章 41的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