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273章 飞豹,重获新生

第273章 飞豹,重获新生

在分配好任务之后,众人便迅速重新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工作之中。

常浩南之前并没有参与歼轰7的改进工作,所以姚梦娜便自告奋勇地接下了向他介绍项目进展情况的任务。

作为一架并非全新设计的飞机,歼轰7的机体内部已经没有额外的空间去塞入其它的电子设备,只能大体维持原样,改造过程中的难点实际上主要来自于过去几年相对高强度使用所导致的机体形变。

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要结构件的时候,如果完全按照原来设计图上的数据造个新的出来,反而有可能换不上去。

这其实是二手机翻新,或者说中期寿命升级时普遍会面对的问题,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大修一架消耗的时间反而比造个新的出来还要长。

在未来,工程师们一般会用三维激光扫描和3D打印来解决这类问题,但是放在1997年,常浩南他们只能靠人工测量变形加上老工人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还是因为旧飞机的底子所带来的。

歼轰7在设计的时候,华夏空军连装雷达的飞机都没有几架,根本没有考虑过要进行电子战改型这样高大上的升级。

因此并没有预留出足够的传输线空间,飞机电源也不是模组化设计。

姚梦娜他们在先期改造的时候,只能选择让几个子系统共用同一个电源线和公共地线。

“关于飞机的空间问题,虽然机体结构没办法大改,但我们可以拆除一些不必要的设备,至少把被动雷达用的接受天线得装进飞机里面去。”

别的东西常浩南都可以暂时不要,反正这架歼轰电7在计划中也更接近F16CJ那样用于执行SEAD(当然在华夏这边还有反SEAD)任务的防空压制作战平台,而类似EA6B和EA18G那样的专职电子战飞机肯定还是要在未来的歼11平台上全新设计。

但作为整个改进的基础,被动雷达的信号接收天线是绝对不能省的。

“不必要的设备?”

站在飞机旁边的姚梦娜和唐长鸿都是一愣。

飞机这种东西上面哪会有什么不必要的设备。

“就比如机炮。”

常浩南说着走上前去,拍了拍歼轰7机身右下角的一门双管23mm机炮。

“机头位置肯定还是要留给原来的平板缝隙天线,这样我们就需要两根天线分别负责下半球和上半球的被动信号接收。”

“上面我们可以稍稍改造一下飞机的垂尾,而下面么,就装在原来机炮的位置。”

实际上这也是后来几种电子战机的通行做法,毕竟随着时代发展和近距格斗导弹技术的进步,能用上机炮的空战已经越来越少。

至于让电子战飞机去狗斗这种事,更是正常人都干不出来……

“可是拆掉机炮的话,飞机的作战能力会不会……”

新型号飞豹的总负责人唐长鸿还是比较顾虑。

这不仅仅是航空工业部门的事情。

90年代中后期,航空兵部队的训练方式和组织能力还都远没有后来那样灵活。

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教条的意思。

比如就在今年年初,空军搞的新战法演训,那都是要在全军层面上进行动员的。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由于近三十年以来航空兵的整体训练水平都实在一言难尽,如果不搞这种严格限制,把基本功先给整明白,那简直不知道要搞出多少幺蛾子来。

而在这个华夏空军连导弹化都没完成、超视距作战能力更是只有寥寥几十架飞机具备的大环境下,机炮格斗对于相当多一部分单位来说都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作战方式。

所以训练大纲里面,机炮对空对地射击都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

你现在搞出一种没有机炮的飞机,那就意味着要么更新训练标准,要么把电子战飞机作为一种新的飞机类别,弄个全新的大纲出来。

训练标准涉及到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又涉及到考核成绩,而在和平年代,考核成绩则跟评奖评优、职务晋升等一系列人事工作强相关。

总之牵一发而动全身,远不是一句“没有机炮那就不练了”能概括的。

“眼光放长远一点嘛,现在又不是70年代了,导弹相比当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说也不可能让电子战飞机搞格斗。”

常浩南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但随着航空兵作战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更灵活的训练和组织方式势在必行。

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把这架独苗飞机的编制先跟北海舰队的那几架运8平台特种机丢在一起。

总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唐长鸿扶着飞机侧面低头思考了一下。

一方面常浩南说的确实有道理,并且近些年海空军的航空兵也确实都有战法训法更新的意思。

另一方面也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案了。

歼轰7的起落架舱设计在机身里面,好处是腾出了机翼空间给大尺寸的弹药,缺点就是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机体空间。

实在已经找不出空闲地方了。

如果不拆机炮,那就只能拆掉机腹中线的挂架。

更麻烦。

所以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好吧,按你说的方案改。”

“另外,要修改一下总体的供电策略,预计留出来给电子战吊舱用的3/7号挂架和雷达系统共用一个发动机上的115V/400Hz交流电源,剩下的设备使用另外一个,避免因为电子战设备功率的剧烈变动引发冲击传导干扰。”

“还有,供电网络要用双线制和屏蔽法,各子系统控制电缆必须做好屏蔽搭铁线工作,采用护波套且相隔50cm装配搭铁线,保证接地情况良好……”

常浩南逐条说着自己能想到的经验,这些都是前世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工程上的很多东西,如果没有师傅带,那就只有吃了亏才能进步。

就比如对武器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分别供电的事情,就是因为在他参与过的某个型号中,无源干扰投放器与另一有源干扰发射系统最开始共用同一个“弹舱E汇流条”电源,而后者在特定情况下加电会产生冲击干扰,导致击发干扰弹投放器的底火,产生误射弹。

这个“干扰系统一开始工作飞机就会自动投放红外诱饵”的故障当时困扰了项目组很长时间,最后才发现是由于公共电源内阻耦合所导致的。

总之,在常浩南并不算深度的参与之下,这架歼轰电7改造工作的最后阶段还是一路顺利地推进下去了。

如今距离一架完整意义的“野鼬鼠”,就只剩下了最后一块拼图。

反辐射导弹。

(本章完)

第128章 全状态试飞(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274.第274章 老型号也有新春天第42章 破格,直博!第816章 市场竞争的教育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胆想法第718章 新装备太多,也是一种烦恼361.第361章 对燕京大学的无情NTR353.第353章 脚踏实地,从拯救江城重机开始338.第338章 受到惊吓的英国人(日万,求月375.第375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第766章 观礼台上第817章 资源二号,高光谱遥感卫星374.第374章 箱式远程火箭炮第670章 不准有中文!第822章 用预警机做测试第743章 绝密档案馆(新的一月,求月票)第540章 AC139直升机,进军通用航空的钥匙!第410章 来自马拉内罗的学员第784章 法国人玩脱了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430章 “型号未知的隐身飞机”第757章 给歼11扩大产能第7章 方案敲定第723章 不讲武德,偷袭幻影2000300.第300章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二合一)第717章 特殊的礼物第700章 内讧,打不下去了第534章 半导体产业链,得从头抓起第713章 让美国人帮忙排除错误答案308.第308章 前沿技术,但不够前沿第813章 通过海峡!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91章 波斯空军重生计划(二合一)第850章 粮食战争的开始第741章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第795章 圆环工程,终局第758章 流形学习第68章 推倒重来的勇气(35)第813章 通过海峡!第692章 双向奔赴第1章 重生1996,设计一架战斗机!第510章 论文又上封面了?第625章 375代航发的测试准备第209章 安排一班专机!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机的合作伙伴第127章 我怎么突然多了篇论文出来?(二合第478章 怎么,你又要改国军标?第508章 把直9改的妈都不认识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设想375.第375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228.第228章 组织这是在考验我啊!(二合一第784章 法国人玩脱了第763章 好机配好弹394.第394章 一个人,带动一个行业383.第383章 举国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776章 不会真有战忽局吧?第117章 来自的需求(为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416章 抉择,涡扇的10技术路线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够第563章 涡扇10的潜力第560章 成功的反潜战第525章 Nh90直升机,看向东方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来了)第692章 双向奔赴第644章 起飞吧,太行!第501章 华夏行,我也行?第172章 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畅想第605章 《一个轴承引发的悲剧》第97章 柳暗花明第97章 柳暗花明第845章 M88发动机的进化论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393.第393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元年!309.第309章 杨韦大佬的震惊第87章 航空动力的问题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优先使用权第30章 一天,解决难题!第8章 全新的设计方法!第682章 抢了日本人的生意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74章 保研面试第497章 无需修改,直接发表!第496章 为什么不联系一下作者本人呢?第441章 扬眉吐气的一天!291.第291章 平流层飞艇和国际互联网第676章 预警机也可以高低搭配第798章 我的大佬导师jpg第109章 抉择第800章 震撼法鸡一整年第74章 保研面试第156章 多重拦截(二合一,5000字)第588章 完美的单晶第462章 高性能气膜冷却,突破涡轮前温度第50章 抢人394.第394章 一个人,带动一个行业第39章 我,大三,给全学院讲课!第205章 猎杀狐蝠323.第323章 愿者上钩第55章 另请高明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没完工的航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