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第379章 焕然一新的歼教9

第379章 焕然一新的歼教9

常浩南关于航空动力发展路线的规划,在丁高恒那边不出意外地获得了认可。

而航发产业大会的筹备工作,也就跟着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事关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相关单位,自然不可能像一个部门开会一样今天通知明天就召开。

准备上二十天到一个月都属于正常的效率。

所以在从国防科工委回去之后,常浩南除了把关注重点逐渐倾向于航空发动机设计和制造之外,日常生活倒也没什么大的变化。

反倒是由于软件项目成员的总体熟练度越来越高,每天的工作强度都下来了不少。

贵航那边派来的人原本预计应该就在这两天到达京城,不过路上显然因为一些原因耽搁了。

在这个年代,倒也正常。

毕竟通飞机的地方不多,又没有高速铁路,以对方那几个厂所的位置,恐怕中间还要坐一大段客车。

总之,当常浩南终于接到学校门卫打来的电话,说有两名从筑城那边的同志要见他时,已经是约定时间的三天以后了。

来人自然是孙惠中,还有他的一名助理工程师,叫林同鑫。

后者是今年才从西北工大毕业的研究生。

黔省本地人,要不然恐怕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总体履历不算特别亮眼,但是在贵航这种地方,能招来这样的人就已经相当不容易,哪还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所以刚入职一个月,就被带着来了京城。

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常主任,半年多不见,恭喜荣升啊。”

孙惠中刚刚在门口跟门卫闲聊了几句,从对方的称呼中得知常浩南已经担任了这个超算中心的主任。

“嗐,什么荣升,在不同岗位上做贡献而已。”

常浩南说着把两个人引到旁边的沙发上,然后倒了两杯茶水递过去:

“孙工舟车劳顿,到京城之后没在住处休息一天?”

之所以有这么一问,实在是对方两人的扮相有点狼狈。

头发和身上的衣服一团乱糟,双眼布满血丝,活脱脱像是好几天没怎么睡过觉的样子。

“唉……快别提了,这一路上真是要急死我了。”

孙惠中把纸杯里面的水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一开始还算挺顺利,我们从云马厂坐客车赶到筑城,正好赶上每周只开两次的航班飞到江城,然后……就在江城足足耽搁了4天时间,要不然也不可能迟到这么多天才到您这。”

“耽误这么长时间?”

常浩南原本倒是没有怪罪对方来晚了的意思,反正之前芮晓亭那个远火项目已经证明了软件的可用性。

不过对方这么一提,也确实让他有点好奇。

毕竟从之前那封贵航递交上去的申请报告来看,他们对这个项目应该还是挺着急的。

“上个星期,江城那边连着下了好几天大雨,飞机全部停航,我们刚开始还担心安全问题不太敢坐火车,后来去看了一眼时刻表,发现通往北方的车次也几乎都停了。”

“最后总算是在今天早上等到一个半晴的天气,机场跑道的水也正好排干,飞机这才能正常起飞,否则恐怕还得继续等下去。”

孙惠中描述的内容让常浩南心里猛地一惊。

他虽然没时间专门去关注天气预报,但是搞航空的人很难对此毫无感知。

从最近各地反馈的只言片语来看,并不只是江城遭遇了连续暴雨。

京城这边的雨势不大,但也断断续续下了小半个月。 蓉城的132厂已经完成了十号工程首飞前的准备工作,但因为连续的阴雨天气迟迟没能确定具体的首飞日期。

盛京的112厂因为天气原因推迟了4架歼8C的交付工作。

前两天跟芮晓亭打电话的时候,对方也提到金陵正在下雨……

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长江中下游连续暴雨这个剧情,常浩南上辈子肯定是有印象的。

但不是在今年。

“难道洪水提前了?”

气候变化这种事情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随机性,而且极易遭受扰动,哪怕作为重生者,他也不敢保证说自己经历过的两条时间线在这些细节上都完全一致。

但另一方面,在包括三峡在内的一系列水利枢纽建成之前,长江流域的大规模洪灾并不算罕见。

只是98年那次尤其夸张而已。

这又让常浩南不敢轻易地妄下结论,只好继续问道:

“连下这么多天雨,江城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我是指防洪抗灾这方面。”

孙惠中抬起头,似乎是在回忆前几天发生的事情:

“这个我不太懂,但看上去不算乐观,我印象里,从前天开始,就有不少拉着人和物资的军车开进去了。”

“嗯……”

思索片刻之后,常浩南还是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有解放军在,组织抢险这方面肯定是不需要担心的。

唯一的问题是技术。

在这方面,他本来应该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但因为突然提前了一年时间,导致现在确实有点措手不及。

太复杂的东西,比如改进直升机或者工程机械这种关键设备肯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似乎只能从一些简单的东西入手……

不过旁边的孙惠中自然不可能知道常浩南在想什么,在一番寒暄结束之后,便把随身带着的笔记本电脑,以及一盒光盘取出来递了过去:

“常主任,这里面是我们关于新型教练机的详细设计资料,您看一下。”

思绪被打断的后者赶紧调整了一下情绪,示意对方把东西放在他办公桌上。

正事还是不能耽搁。

再说参考之前芮晓亭那边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工作也不需要他来完成,只要在一开始和最关键的地方指导一下就行。

花了几分钟时间打开电脑,常浩南点进去了位于桌面上醒目的工程文件——

这个年代的电脑硬盘本来也没多大,加上不稳定的盗版系统也还没有充斥市面,很多人都没有分区的习惯,不管什么文件都是往桌面上一丢了事。

使用习惯倒是有点类似于二十多年后的SSD时代。

漫长的文件读取时间过后,一个常浩南非常熟悉的飞机3D模型出现在了屏幕上。

正是他之前在蓉城那边提出来的改进思路。

然而定睛细看之下,却又有很多细节有所不同。

(本章完)

第118章 我们需要更好的飞机(二合一)第681章 神秘的雷达元器件第625章 375代航发的测试准备第837章 豪华的审稿阵容第787章 搞个大新闻第545章 身法灵活的意大利人第854章 正常的垂发第536章 涡扇9A,终于熬出来了第744章 航母梦的起点357.第357章 我,博士,还没入学,但已经有第664章 组织已经决定了,准备主动出击!第91章 我们全部归你指挥!(为舵主fhtvbn加第93章 塞翁失马第412章 也算是衣锦还乡吧(继续日万)第673章 有一句话叫做闷声大发财393.第393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元年!第713章 让美国人帮忙排除错误答案第833章 庞加莱猜想已经证明了第780章 战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100章 涡喷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7章 院士的青睐第517章 涡桨7和涡轴7第194章 首见歼10(下)第124章 最好的苏27在华夏(为月票金主flan第852章 前往沪东302.第302章 没办法低调了(二合一)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发之路!301.第301章 那就说点什么吧(二合一)第28章 咱们会有更好的!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92章 无人机也可以搞一搞(为上月月票金第532章 一人三奖!第24章 叶片翼型和积叠线的参数化重构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诉求第458章 要不,送常总一辆车?第135章 华丽出场(为flankerr的打赏加更)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刚好有我们要用的零第539章 先来一波反潜演习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69章 超级计算机(45)385.第385章 “息壤”战洪魔第620章 与安南海军的又一次交锋第71章 我选择回国果然是正确的(为盟主fla278.第278章 我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第449章 材料突破,满盘皆活第187章 歼7,超进化!(二合一)355.第355章 一场大戏第735章 系统等级,LV3!第46章 航空技术,为您护航第165章 霹雳11的未来发展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台发动机!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404.第404章 首飞,成功!(加更,继续求月第650章 之前换装歼8C的部队都后悔了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筹码333.第333章 人民海军,向前进第35章 保研名额第1章 重生1996,设计一架战斗机!第610章 完全属于华夏的三代机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281.第281章 老对手,来凑热闹的F4EJ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126章 下一步计划287.第287章 该省的省,该花的花,轰6再改改第60章 语出惊人(二合一)第464章 还是从二毛那挖人吧第13章 你告诉我这叫歼7?第132章 上新闻了?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机床有限公司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7章 方案敲定第707章 破局巴尔干!306.第306章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降维问题第798章 我的大佬导师jpg第200章 700兆瓦水电机组249.第249章 美国人总是喜欢折中的第647章 侧卫进化论第854章 正常的垂发第658章 把航母项目整个搬回来?第593章 让全国产三代机上阅兵!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805章 另一种方案的歼10第565章 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第418章 全国首个压气机研究中心第842章 到底哪个学部的院士?第527章 又要去领奖了第679章 一不小心,创造历史第847章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团290.第290章 专利赚钱了331.第331章 老一辈人的意难平(庆祝上月月第548章 布局:二桃杀三士第69章 超级计算机(45)第590章 新一代教练机体系第663章 可以现场看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