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科工委编外副主任

在有关新钢材的事情说完之后,被郭靖山带过来的王之林便把把几张传动系统的设计图用吸铁石压在黑板上,开始介绍自己之前的发现:

“简单来说,主减速器尾输出锥齿轮不符合要求,需要修改,不过刚刚听贺工说新材料的芯部韧性更高,那倒是可以省下很多功夫……”

复杂装备的生产制造就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材料本身不行,那就只能通过更极限的结构设计进行弥补。

但反过来,要是能拿出性能逆天的材料和工艺,那设计上能够妥协的余地就大一些。

在听过王之林的情况介绍之后,其它几名工程师的第一反应就是义愤填膺:

“草,法国人在这方面跟咱们藏着?”

“我之前还感觉法国工程师挺实诚的,没想到啊……”

“毕竟外国人,知人知面不知心……”

“……”

王志林见状赶紧放下了刚刚拿起来的矿泉水瓶:

“各位,我说句公道话,法国人自己最新的SN365N2也还是没改主减速器的设计,所以我估摸着,他们可能自己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

“这……”

旁边的崔文学并没有加入到讨论中,只是一直听着。

他虽然不懂飞机,但是懂机械。

而机械加工,一通百通。

设计飞机和设计汽车中间差着十万八千里,但造飞机和造车之间就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了。

如果再具体到一些零部件,那区别可能就更小。

所以造飞机的企业经常跨界去造车。

不仅华夏如此,国外也一样。

比如萨博汽车是由瑞典飞机有限公司和斯堪尼亚汽车合并而来。

斯巴鲁的前身干脆就是中岛飞机公司。

所以,从一开始打算造车的时候,崔文学就没有把这两项业务给对立起来,而是定下了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原则。

他有一个之前从来没跟其他人提到过的梦想,就是把冰飞汽车做成国内,或者至少东北地区顶尖的车企。

现在这个梦想算是实现了一部分。

在微型车领域,松花江确实已经占据了北方市场的半壁以上江山。

但再想往上走,那可能就不太容易了。

因此,当旁边几个人讨论着关于直升机主减速器的设计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国产化改进的时候,崔文学的脑子也是一刻都没有闲着。

刚刚他已经听到有负责报价的工程师说过,随信一起寄来的样品,在成本上要比法国零部件便宜一半左右,跟以前的老式国产件相比,也就贵了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平,但性能反而还要超出原厂货,性价比非常高。

也就是说,自己之前第一反应觉得报价贵,只是因为车用件和飞机用件在设计、制造要求以及化学处理等方面存在不同所导致的行业差别,并不是那个钢材本身有多贵。

那如果能跟北满特钢那边合作,把目前松花江汽车里面的一些进口零部件给替换掉……

崔文学的想法不由得活络起来。

松花江的目前的销售主力是以铃木第八代carry ST90V为原型的第二代HFJ6350的,这年头在北方,尤其是山海关以外的大部分城市,从出租车到警车,街上几乎随处都能看见这种小玩意的身影。

虽然并不是从铃木手里,而是经过韩国大宇这个二道贩子完成的引进,但是里面还是要用到大量的日本原产零部件。

0.8L小排量发动机和4档手动变速箱虽然已经引进由东安发动机厂生产,但很多关键零部件仍然不能国产,甚至就连四个车轮用的轮毂轴承,都还需要从日本NSK公司采购。之前他们也在一批车辆上尝试过使用万向之类的国产型号,但是用户反馈非常糟糕。

尽管NSK的产品相比于大众之类欧洲车上面用的斯凯孚已经便宜了不少,但终究还是要用到外汇的进口件,价格折合人民币差不多100块钱一个。

这里面的利润,崔文学也打听过,大概在70%上下。

也就是说这东西算上运费和渠道费,成本不超过30块钱。

如果能国产的话,成本至少打掉一半。

松花江一年卖5万辆车,就可以省下1000万的成本。

这还没算变速箱和发动机……

要知道,东安这款0.8L的发动机可不止用在松花江自己的车上,而是有很多微型车乃至轿车都在使用。

大部分松花江的用户都是运营或者公务采购,并不会太在意车上各个零部件的供应商,只要能用的住,进口换国产也不会损失什么口碑……

把大概的利益得失盘算一遍之后,崔文学觉得,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了。

不仅仅是为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随着最近两年华夏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集团的航空业务肯定要逐渐上涨,而他这个造车出身的总经理要是还想坐稳位置乃至更进一步的话,就必须得拿出来点值得一吹的硬成绩才行。

……

冰城飞机集团能接到来自东北特钢定向投送的传真和信件,自然是有常浩南在背后推波助澜。

而此时,他人就正在国防科工委的一间会议室里。

几天之前,在他给科工委打去过那个电话之后,当天下午就收到了科工委兰新志秘书整理好的精工计划档案。

冰城那边提交的“直升机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就是常浩南翻开之后第一个看到的项目。

里面涉列出来的关键零部件列表,80%都是齿轮或者轴承,简直是为了眼前这个事情量身打造。

如果不是因为打那个电话完全属于临时起意,他甚至会怀疑是不是有人收了好处,才故意把这个东西放在第一位。

今天他本来是打算去把档案给还回去,结果人刚进科工委,还没等找见兰秘书,就被丁高恒亲自扣住了。

说是要开会。

会议规模很小。

总结起来,就是科工委的几个头头,加上一个常浩南。

负责会议记录的正是兰秘书。

看见被丁高恒带进来的常浩南,他差点惊得把手里的笔甩出去——

之前他们这些高级别秘书私下里都称常浩南为常副主任,但终究只是开个玩笑,最多加上一些对于这个年纪远小于他们的年轻人能日常混迹于丁高恒周围的羡慕罢了。

结果好家伙,今天直接带着他来开部委级别的内部会议?

这是不装了?

真就编外副主任呗?

好在兰新志毕竟在秘书岗位浸润多年,虽然心中剧震,但脸上还是古井不波,只是和坐在旁边的常浩南示意了一下。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开这个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于咱们部门组织架构的调整有什么看法。”

丁高恒的一句开场白让常浩南有点绷不住。

这未免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团第29章 国产客机的遗憾230.第230章 “973”计划第200章 700兆瓦水电机组第605章 《一个轴承引发的悲剧》第166章 麦道,无了?第103章 制造难题(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38章 由涡喷14引发的连锁反应(上)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230.第230章 “973”计划第448章 汗流浃背了吧,椿中岛?第795章 圆环工程,终局第847章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线第649章 我,博士,两年毕业第412章 也算是衣锦还乡吧(继续日万)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459章 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325.第325章 图334客机和霹雳12空空导弹第850章 粮食战争的开始第170章 客机背后的利益第457章 汽车行业,要洗牌了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26章 发个专利吧第850章 粮食战争的开始第588章 完美的单晶第484章 树个正面典型第16章 关于我看中的学生突然变成我师弟的这回事221.第221章 向欧洲出口工业软件,风水轮流第753章 航母专家251.第251章 技术换技术第651章 巴尔干火药桶又要炸了第587章 涡扇10涡轮叶片生产,开始!(求一第581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39章 安70的命运第430章 “型号未知的隐身飞机”第70章 差分进化算法(55)395.第395章 涡扇10的全新设计方法第24章 叶片翼型和积叠线的参数化重构第150章 救火,机翼结冰!257.第257章 你来给我当副总师!283.第283章 溜了第643章 歼11涡扇验证机第736章 挑战NS方程的第15步第457章 汽车行业,要洗牌了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137章 技惊四座342.第342章 最后还是逃不过要讲课第83章 赶赴阎良224.第224章 试验开始305.第305章 灵感来了!第813章 通过海峡!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385.第385章 “息壤”战洪魔第2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481章 无所适从的英国人第792章 需要预警机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661章 我,普通国企职工第810章 什么叫狮子大开口啊?第415章 航发,从核心机抓起第681章 神秘的雷达元器件336.第336章 电磁干扰,噩梦重演第557章 来自水下的神秘目标第82章 发动机故障第809章 还有后手363.第363章 你说的这个思路,是我提出来的396.第396章 统一思想,集中力量第576章 世界,正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第665章 现代战争是炮战!306.第306章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降维问题第775章 是你懂涡扇10还是我懂涡扇10?244.第244章 准备复制电子战吊舱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胁的01号原型机第670章 不准有中文!第851章 京城电镜中心第682章 抢了日本人的生意第786章 你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370.第370章 贵航的新型教练机第94章 焉知非福第146章 法国人的反应第733章 设计定型不是终点第521章 这也能叫米格21改???第468章 媒体攻势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第106章 最强涡喷!(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836章 七大难题变六大了?(日万)第685章 3月25日,“盟军”行动第588章 完美的单晶第688章 笑死,汽车撞墙你知道拐了?晚啦!405.第405章 怎么又是你?(日万,求月票)第482章 咨询一下常总的意见第591章 连升两级的战斗英雄373.第373章 新软件的第一个用户!234.第234章 干扰吊舱,逆向工程第712章 战后结算第94章 焉知非福第776章 不会真有战忽局吧?第460章 歼11总装下线,多弧离子镀技术!第613章 动力充沛的感觉,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