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回到京航(为盟主flankerr加更25)

第72章 回到京航(为盟主flankerr加更25)

在两个人的合作之下,经过大改的八三工程新机翼只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设计优化。

最后的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机翼可以大大提高飞机的操纵性,带弹状态下发生副翼反效的位置被大大推迟,失速迎角和大迎角下的可用过载也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当然,具体的性能数据还需要等到风洞测试结束,把新机翼造出来装到04号验证机上进行试飞才知道。

实际上,如果干脆给八三工程换装双三角翼,那么这方面的性能还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但这就背离了歼8这个型号的发展初衷了。

要知道,八三工程预计换装的1471G雷达性能几乎对标APG66(V),后续甚至有可能直接换装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1473型,也就是歼10的同款雷达,再加上双发重型截击机的底子,因此成本并不算低。

在十号工程和十一号工程都顺利推进的情况下,八三工程在人民空军的定位只能是特化的高空高速截击机,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做两种三代机不太容易做的事情。

所以当前所做的一切改动,都必须是在保证其高空高速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对其它性能进行优化。

如果把它变成一种长短板都不明显的飞机,那相比于未来的歼10和歼11反而彻底没了优势。

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再结合目前华夏的航空工业水平,常浩南自问在机翼设计方面已经算是做到最好了。

另外,在等待计算结果的时间里,他也顺便完成了答应徐洋的那份说明文件,并在离开计算技术研究所之前的最后一天交给了对方。

……

本来,常浩南应该在这边工作结束之后跟着杨霞一起回盛京。

可是算算日子的话,现在距离京航大学的推免研究生面试已经没几天了。

虽然以他目前干出来的成绩,即便排除掉八三工程的涉密部分,单凭全年级第一的绩点、一篇《航空学报》上的论文,以及最重要的,603所申报上去的先进技术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这个面试也就是走个过场。

但这个过场还是得走。

就像在二十多年后,京航大学的一位教授成为了航天员,也要在空间站里面开组会和主持学生的毕业答辩一样。

1996年这功夫,连网的地方都没几个,网速上限一般是56K,条件好一点的能到128K,打开一个最简单的网页都要等上一段时间,所以线上面试什么的……

想都不要想。

当然,考虑到常浩南的情况特殊,学院方面也表示如果他实在没办法回来,可以用摄像机录一个几分钟的视频,到时候在现场播放。

不过他本人现在就在京城,机翼改进完成之后,短时间内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着急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用视频参加面试的行为本身就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美感。

于是思考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向杨奉畑说明一下情况,回学校把直博的事情给办了。

“霞姐,我想跟杨总师那边通个电话。”

虽然这个电话跟机翼改进的具体内容无关,但毕竟涉及到他和杨霞两个人的行程,因此还是通过保密方式联络比较稳妥。

“电话?可我们明天或者后天就要回盛京了。”杨霞一脸疑惑地看着常浩南问道。

“这个……我学校那边有点事情,可能需要在京城这边留几天。”

杨霞接到的任务是协助常浩南,因此她并不会干涉对方所做的决定,只是把后者领到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个办公室内,里面有几部红色的电话。

“随便用哪一部都可以,我在外面等你。”

说完之后,杨霞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常浩南迅速拨通杨奉畑办公室的电话,并向对方说明了情况。

“这当然没问题。”

那边的回复也非常痛快。

毕竟常浩南说到底并不是601所的人,而且过去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也已经为整个八三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哪怕仅仅是提前发现机翼设计缺陷这一项内容,就相当于是给项目节约了几个月的时间。

更不用说他直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甚至还顺道优化了一下困扰歼8多年的低空低速操纵问题。

“那这样,我让徐进徐工程师过去替你一下,让他跟杨霞一起把数据带回来。”

显然,由于这个数据的重要性,不能只由杨霞一个人带回去,必须要有第二个密级相当的人陪同才行。

而徐进就是之前林示宽提到过的那个老工程师,跟常浩南在第一次进度研讨会上有过一面之缘。

安排的相当周到,后者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意见。

另外,或许也是考虑到机翼设计改进工作结束后,制造新机翼还需要一段时间,杨奉畑甚至专门批了半个月的假期,让常浩南可以专心处理好学校那边的事情,顺便再好好休息休息。

当然,如果这中间出了什么紧急情况的话,还是要保证随叫随到的。

于是,第二天上午,在跟风尘仆仆赶到京城的徐进完成了交接之后,常浩南终于再次回到了京航大学。

这个时候已经是八月中旬,正好赶上1996级的大学新生报到——

因为有军训的缘故,他们要比老生提前半个月左右到校。

于是学校门口照例堆满了有些茫然无措的新生,以及来送学生的家长们,这让常浩南很是费了些功夫才总算挤进了学校。

“同学你好,请问需不需要……”

还没等他缓过神来,便听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

“老吴?”

常浩南抬起头,看到吴懿范正站在路边的一顶遮阳伞下面,显然是把手里拎着旅行箱的他当成了新生。

“我去,南神啊?”

对方显然也认出了常浩南:“今年怎么这么早过来?”

随后也是马上意识到了什么,又自己回答道:“哦对,伱要准备保研面试的……”

“咳咳……不说这个。”常浩南摆了摆手:“你这是在干嘛?”

吴懿范身后不远处,站着足足二三十个看上去应该是开学大二或者大三的学弟。

而稍远的位置则摆着三张桌子,上面满满的摆着几个纸壳箱,看上去应该是IC电话卡、磁带录音机、电暖壶之类的小东西。

“嗐,我可没你那么大能耐,让杜院士看上点名去读研,只能趁着这个机会赚点小钱了……”

今天肝到这了,明天继续加更

(本章完)

第593章 让全国产三代机上阅兵!第519章 新世纪的陆军主力(日万,祝兄弟们第167章 怎么也得薅点羊毛下来第563章 涡扇10的潜力第714章 常浩南的进步272.第272章 制电磁权第414章 走马上任的常总设计师第707章 破局巴尔干!第727章 真就买不如租了?第39章 我,大三,给全学院讲课!第199章 高级软卧第662章 那个飞机是我设计的第470章 你没错,麻省理工搞错了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难度的(下)第47章 主动颤振控制,成功!372.第372章 堪比战术导弹的远程火箭炮!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优先使用权第787章 搞个大新闻324.第324章 决定卖身的图波列夫和米格第8章 全新的设计方法!第113章 国防科工委要听我的意见?(二合一第710章 巴尔干,终局373.第373章 新软件的第一个用户!365.第365章 从梦想公司手里抢资源!第636章 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压机!第646章 惊人的飞行包线第209章 安排一班专机!第33章 这个成果,不能公开!(二合一)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难度的(下)第457章 汽车行业,要洗牌了第57章 思路转变第601章 NSK集团,东窗事发394.第394章 一个人,带动一个行业第787章 搞个大新闻第525章 Nh90直升机,看向东方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鹰第745章 关于舰载机的规划第490章 十一号工程的进度第741章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第774章 数学界的震动第664章 组织已经决定了,准备主动出击!第837章 豪华的审稿阵容第838章 我改变了学术规则第732章 法国人被卡脖子了?第796章 先记在小本本上第701章 你们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95章 国际倒爷第136章 歼8C,空中表演第690章 打出统战价值了第435章 十倍寿命第542章 让装备工业司围绕你来开展工作!第61章 那就试飞一下吧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设想第685章 3月25日,“盟军”行动第505章 模锻压机,项目重启!第631章 加力燃烧!第501章 华夏行,我也行?第682章 抢了日本人的生意第504章 42亿经费,老子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第774章 数学界的震动第675章 空警200,和圆环工程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第659章 西巴尔干之谋第822章 用预警机做测试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26章 发个专利吧405.第405章 怎么又是你?(日万,求月票)第413章 给父母买个房第787章 搞个大新闻388.第388章 GPS干扰,我们也能做!第143章 新型护卫舰(下)第729章 给欧洲人开开眼界第176章 喝水带来的灵感(第480章 国产化涡扇9!第688章 笑死,汽车撞墙你知道拐了?晚啦!第91章 我们全部归你指挥!(为舵主fhtvbn加第747章 做一个合格的老板355.第355章 一场大戏238.第238章 海军也想要新装备第436章 有人要买我们的客机?第5章 歼7的改造方案第592章 阅兵空中梯队(4K)第149章 苏霍伊的野望第411章 苏霍伊想要反向引进我军装备?(兄第494章 随手发个顶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43章 新型护卫舰(下)第181章 关于涡扇9的二三事第33章 这个成果,不能公开!(二合一)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来做主第39章 我,大三,给全学院讲课!375.第375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为flankerr的加更第156章 多重拦截(二合一,5000字)第783章 沪东造船厂的撒手锏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来?第837章 豪华的审稿阵容第848章 栗亚波的发现第791章 灵活的胖子第147章 俄国人有点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