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挖墙脚

虽然常浩南说是抛砖引玉,但林景堂毕竟在工艺数值计算方面浸润多年,基本上属于一点就通的类型。

哪怕只从目前绘图板上面理论计算的内容而言,这套看上去好像有些平平无奇的新算法也可以大大降低速度场求解过程中的计算量,而这恰好又是整个计算流程中耗时相对较多的部分。

只可惜112厂那边还没有把具体的工艺参数送过来,因此更具体的计算步骤暂时还无从开始,暂时只能先从理论模型研究的角度,测试一下几种经典的体积不可压缩条件在这一问题下的普适性。

“另外就是,常总,在设备正式通电开车之前,我们需要先单独测试一下液压同步纠偏系统的的工作状态……”

“我们这边负责的疲劳分析和可靠性检测系统目前正在执行开环测试……”

“主工作液压缸的行程传感测量系统……”

“……”

在常浩南的指挥下,各个子系统的进度汇报,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被一项项汇总起来。

而在他的脑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精确和完善的时间表……

“这样总结起来,大部分冷车状态下的工作项目都已经完成了,只剩下一个同步纠偏系统需要执行单独的开环测试。”

常浩南抬起头,把视线从面前的笔记本转移到会议桌两边的几名负责人员身上:

“新厂区的供电情况怎么样,施工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停电或者电压不稳的现象?”

要是搁在二十多年后,这类问题几乎都不用额外操心,但眼下这个年代,还处在电力系统大升级的前夜,一整个城区停电这种事虽然不能说是日常,但也算是时有发生。

很多高档住宅,甚至会普遍自备柴油发动机。

但是像模锻压机这种超大型设备,而且周围还是江重的一整个新厂区,工作起来之后的耗电水平相当恐怖,靠自备应急的柴油发电机属于杯水车薪,因此必须得由当地保障电力不断才行。

颜永年自从大概一年前进驻厂区开始,包括今年春节在内就没离开过,自然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最开始,我们这里是跟旁边的团县共用供电网络,那段时间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后来,江城当地把我们这周围划成了一个工业新区,特批了一条专门的供电线路,而且不受城区电力使用规划的影响,电压的稳定性和断电次数就都有了很大改善。”

“这边上次计划外断电应该还是今年2月份,过年之前,从变电站出来的供电线路被积冰给压断了,后来用了大概30个小时恢复。”

“针对偶尔的供能缺失,咱们当初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安全锁止系统是通电解除模式,所以倒是也不用太担心。”

在世纪之交这会,电网如果面临过载风险,普遍会选择优先保障工业用电。

这一点跟后来完全相反。

因此,能有一条电力专线,基本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供电问题。

“这种因为不可抗力导致的断电可以接受,只要不是频繁发生影响生产就行。”

常浩南微微点了点头:

“既然供电没问题,那么我们就暂定在……5月13日,执行设备的第一次通电检测,如果自检和外检都没有发现问题,那么5月15日开始给液压设备预热,正式进入设备启动流程,有没有问题?”

“没有!”

另外几人一致开口回答道。

“那今天会就开到这,散会!”

……

会议结束之后,常浩南在厂房里面单独找到了正在例行巡视车间的颜永年。

模锻压机对于常浩南来说只是手头同时开展的两个大型项目之一,但对于后者而言,却是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还差点就失之交臂的事业,说是毕生心血都不为过,因此在上心程度上,要比常浩南这个总设计师还高。

二人站在车间二层的目视检查台上,看着不远处的工人在型架上爬上爬下,安装最后到位的一些辅助设备,以及并不发挥实际功能的装饰物。 比如“江城重机”四个巨大的汉字。

对于超重型模锻压机这种全世界加起来也没几台的宝贝,别说只是把生产企业写上去了,颜永年甚至提议过要不要给它起个类似军舰一样的名字。

最后还是因为过于中二被常浩南给否了。

“没想到两年时间,真能万丈高楼平地起,把这台设备从零开始给造出来……”

颜永年用手中对讲机的天线推了推安全帽檐,跟旁边刚刚走上来的常浩南说道:

“只可惜啊……沈老没能看见这天。”

这台7.5万吨级模锻压机的方案设计,以及相当一部分技术,都是以80年代末青华大学研发的一台6.8万吨预应力钢丝缠绕式模锻压机为基础完成的。

而沈鸿院士正是当时那个项目的负责人,也是颜永年的老师。

常浩南还曾经在模锻压机立项之前专程去拜访过一次。

1998年5月,沈鸿以92岁高龄逝世。

当时正处在设备由图纸向实物转化最关键的阶段,因此分身乏术的颜永年甚至没赶上参加对方的葬礼。

看着睹物思人的颜永年,常浩南觉得单纯语言安慰的效果可能一般。

而且,他也确实希望这位为华夏机械奋斗终生、小学学历的传奇院士能被更多人,至少是更多从业者记住:

“我提议,在这台模锻压机完成首次试生产之后,用生产胚料的剩余部分,在江重新厂区内,为沈院士竖立一座半身雕像,以纪念他为这台模锻压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颜永年猛地转头看向常浩南,双眼剧震。

好一会之后,才点了点头:

“好。”

随后二人一前一后走下检查台。

“颜教授。”

又在车间里转了几圈之后,常浩南直接表演了个图穷匕见:

“我记得,你那有几位全程参与了咱们项目数值计算过程的博士生,有没有今年毕业的?”

“今年毕业的有两个。”

颜永年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显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怎么突然问这个?”

常浩南也并不准备掩盖自己的目的:

“我今年毕业之后,准备组建一个自己的实验室,当然是以京航大学和火炬集团进行校企联合的模式,现在很缺人手,尤其是研究生导师。”

“嘶……你不说,我都快忘了你还没毕业的事了……”

这下子颜永年听懂了。

这是要挖他墙角啊……

但是,因为有了刚才那一段铺垫,现在他要是再拒绝,那就显得过于不当人了。

于是,在犹豫片刻之后,颜永年还是点了点头:

“回去以后,我让他们去给京航投一下简历好了……反正有过这段项目经验,应该也不难通过……”

第436章 有人要买我们的客机?第810章 什么叫狮子大开口啊?第729章 给欧洲人开开眼界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设想296.第296章 理论结合实际第502章 抱紧常浩南同志的大腿!第423章 只能上台讲个课了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432章 重新定义“火箭炮”331.第331章 老一辈人的意难平(庆祝上月月第87章 航空动力的问题第723章 不讲武德,偷袭幻影2000251.第251章 技术换技术第436章 有人要买我们的客机?375.第375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第728章 南亚大国的野望298.第298章 多物理场仿真303.第303章 少年气(二合一)第161章 让我们的飞机再不惧霜雪(二合一)第90章 改进涡喷14!第618章 软杀伤自卫反制系统(SKSPCS)第665章 现代战争是炮战!第162章 中距空空弹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357.第357章 我,博士,还没入学,但已经有第141章 抢人,不能讲武德第790章 歼11B第724章 南亚的天空乱成了一锅粥第81章 涡喷14(为舵主飞舞的魔术 luppp002第789章 暂时的胜利第738章 来自母校的惊喜第767章 世纪大阅兵297.第297章 逐渐发力的精工计划,第三代航第644章 起飞吧,太行!236.第236章 九星战将和航母之父第488章 准备搞无人机376.第376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296.第296章 理论结合实际第668章 万家灯火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发之路!第711章 特殊的纪念品277.第277章 海空对抗演习第488章 准备搞无人机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榄枝第733章 设计定型不是终点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么不一样第509章 正好是常总关注的方向(日万,求一第151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台发动机!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第580章 液态金属冷却法第189章 DSI进气道的设想第786章 你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第469章 贴牌生产370.第370章 贵航的新型教练机第531章 我们的工作,是对人民有益的第427章 打开欧洲市场的钥匙第61章 那就试飞一下吧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90章 波斯雄猫第59章 这个机翼还有改进的余地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811章 华夏行,我也行吗?第418章 全国首个压气机研究中心第810章 什么叫狮子大开口啊?369.第369章 扬眉吐气!第54章 组织已经决定了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320.第320章 地面测试验收,以及总装备部的诞生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扰GPS?第45章 降维打击的风扇设计第553章 战略忽悠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24章 叶片翼型和积叠线的参数化重构第137章 技惊四座第691章 铤而走险第580章 液态金属冷却法第671章 专职秘书第104章 新发动机下线第187章 歼7,超进化!(二合一)第713章 让美国人帮忙排除错误答案第631章 加力燃烧!第726章 41的大胜第752章 三大型号,给基层同志的定心丸第497章 无需修改,直接发表!225.第225章 华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领先!第537章 歼轰7A,更重 更远 更安全第422章 电子战,不只是干扰第88章 进度飞快的新舟60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与失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锻压机!第20章 中华儿女多奇志第734章 搞到名额了398.第398章 火炬集团成立!第484章 树个正面典型第65章 上架感言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第53章 直道超车361.第361章 对燕京大学的无情N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