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强!

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强!

付国祥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这是一个老型号的歼8根本不敢想的速度,他过去只有在飞失速性能的时候才尝试过。

然而对于现在这架飞机来说,既然试飞站能让他在第一次试飞中就尝试,说明这个速度仍然相对保守。

“收到。”

很快,在场的所有人——当然也包括远处看热闹的两个苏霍伊工程师,就目睹了04号验证机以一个极低的速度进行了一次带迎角的低空通场。

在发动机的咆哮声再次逐渐远去之后,方才被掩盖住的人声瞬间重新沸腾了起来。

“刚刚那个速度,我怎么感觉……连350都未必能到啊?”

“350?”

或许是因为刚刚的发动机声音太过震耳欲聋,还没恢复过来的众人说话声音都下意识地提高了不少:

“怎么可能有350,这绝对连300都到不了,而且还飞得四平八稳,一点挣扎的感觉都没有!”

“不只是速度,你们刚刚注意到飞机的姿态了么,通场的过程中至少保持了15°左右的可控迎角。”

大家都是601的工程师,对于过去的歼8在低速下的操纵性是个什么德行多少都是有数的。

300km/h,理论上倒是也能飞,但那个状态下的飞机会肉眼可见的摇摇欲坠,危险性极高。

哪可能有刚刚那种从容不迫的样子?

“这个性能……有点离谱了啊。”

“先不要急,这次毕竟不是真的首飞,应该还会有其它试飞项目,等试飞结束以后,看看综合性能能提高多少!”

对于固定翼飞机来说,想要飞得很快固然是一大难题,但真要是想飞得慢下来,难度也并不会小上多少。

而要想在很快或者很慢这样的极端速度下维持对飞机的有效操纵,甚至保证一定的机动性来应付空战,那就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

尤其对于一架第二代战斗机来说,就更是一件需要取舍的事情。

君不见为了让飞机同时具备高速和低速性能,美苏等国家都在一个特定时期选择了极其复杂的可变后掠翼结构,以巨大的死重和可靠性为代价换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二者兼顾。

一直到了以F15和苏27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这里,才算是找到了个比较可以令人接受的平衡点。

歼8-3作为一个二代改,尽管底子决定了没办法完全做到三代机的水平,但从今天的表现来看,综合飞行性能说是个2.75代飞机绝对不成问题。

站在窗前的杨奉畑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重重地晃了晃后者的身体。

一切尽在不言中。

相比于单纯因为这架飞机的性能而惊喜的杨奉畑,重生回来的常浩南面对这歼8低空通场的一幕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感触了。

歼8的低空低速性能,在原来时间线上对于任何一个华夏的航空人、乃至任何一个华夏的军迷来说都是一个过不去的心结。

2001年的那一撞,留下了太多永远无法弥补回来的遗憾。

“这下,我们的飞机应该不会再有那样的缺陷了……”常浩南看着窗外的地平线,眼角微微有些湿润。

此时,站在另一边的姚梦娜刚好转过头。

……

正如常浩南昨天在京航跟杜义山和刘振响二人所说的那样,有了他的帮助,试飞流程的进度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的。

这也是杨奉畑敢于在本次试飞中给付国祥直接安排复杂科目的原因之一。

总之这次不算首飞的首飞最终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才随着04号原型机后机轮接触跑道时腾起的一股青烟而顺利结束。

“走,去停机坪!”

试飞数据自然有试飞站的人员负责采集和处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去欢迎试飞员凯旋。

十几分钟之后,04号原型机缓缓停在了停机坪的指定区域上。 付国祥关闭发动机,等待打开座舱盖,然后等待着地勤人员把登机梯搬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看到了从远处汹涌而来的人潮。

尽管参与八三工程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飞机首飞这种事情了,但面对刚刚从座舱里爬出来的付国祥,所有人都还是异常兴奋。

一方面,这架经过改进之后的飞机性能实在是好的有些出乎预料。

很多人昨天晚上都是不太敢相信风洞吹出来的那个数据的。

但在试飞结束之后,尽管详细数据还没有完成整理,但至少在失速速度和起飞距离这块,简直是肉眼可见的比风洞结果还强。

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另一方面,对于参与到其中的所有人来说,这次改进完成的速度都实在有点太快了。

从提出改进思路到确定方案再到制造、总装和首飞。

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个月出头的时间。

而且这可不是什么小改动,包括常浩南主持设计的新型机翼、姚梦娜主持设计的座舱盖以及航电和座舱人机功效方面的一系列升级。

什么概念呢?

搁在过去,这种级别的改进,没有一年时间基本上是走不完这个流程的。

所以尽管每个流程都已经检查确认过不少次,但大家就是……

心里有点没底。

一束鲜花被送到了付国祥的手中。

因为这毕竟不算是个新型号,所以现场也没有什么领导,总设计师杨奉畑和主导了这次改进的常浩南在人群的最中心,分别和他拥抱了一下。

“飞机感觉怎么样?”

杨奉畑询问道。

试飞这种事情,数据只是一个方面。

飞行员的主观感受,其实也很重要。

而付国祥开口的第一句话就震惊了周围所有人。

“比幻影2000强,强得多!”

要知道,付国祥曾经前往法国进行过培训和交流,是真正飞过幻影2000的。

他这么说,可谓是相当有说服力。

当然,幻影2000说到底还是一种以第二代战斗机为基础,按第三代战斗机标准重新设计制造的准三代战斗机。

但是跟F4或者米格21这种典型二代机比起来,那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要知道,大约十年前,华夏空军甚至还考虑过引进幻影2000B/C型。

而现在,我们的新飞机即便在相对不擅长的领域,都已经实现了反超。

考虑到法国人的最新型战斗机“阵风”此时尚未正式服役……

在场的不少人脑中都出现了同样一个念头:

华夏空军的战斗机或许很快就不再是五常中最弱的了。

加更照例下午

(本章完)

第105章 高空台模拟第149章 苏霍伊的野望第22章 院士请去做毕设373.第373章 新软件的第一个用户!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发大会战第66章 解决方案【求首订!!!】(15)第774章 数学界的震动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263.第263章 成年人选择全都要(二合一)第193章 首见歼10(上)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刚好有我们要用的零第654章 组织上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第440章 机械制造业的曙光第207章 缴获干扰吊舱!282.第282章 假目标,吓阻航空自卫队第784章 法国人玩脱了第527章 又要去领奖了第467章 日本轴承产业感到有些不安第82章 发动机故障第500章 飞向世界的“山鹰”第205章 猎杀狐蝠第541章 甚至无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经是时代第593章 让全国产三代机上阅兵!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69章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353.第353章 脚踏实地,从拯救江城重机开始第190章 波斯雄猫264.第264章 间歇采样逐次循环转发干扰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发大会战第845章 M88发动机的进化论第513章 两个时代的交错第840章 百万美元第693章 美国人的报复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第721章 南亚风云第187章 歼7,超进化!(二合一)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652章 先把GPS干扰器运过去第659章 西巴尔干之谋第572章 打破对日本的滤镜,从你我做起第56章 前往盛京!401.第401章 首飞前的最后准备第842章 到底哪个学部的院士?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没完工的航母吧?402.第402章 试飞员的“护身符”第182章 歼轰7的未来第103章 制造难题(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82章 歼轰7的未来第803章 来跳个舞吧285.第285章 区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548章 布局:二桃杀三士第872章 未雨绸缪第35章 保研名额第575章 给小日子挖个坑第583章 三句话,让法国人为我花18亿第873章 打不过就加入第202章 回家第408章 军宣拯救计划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546章 我来,我见,我被征服了第158章 适航认证必须得自己做!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264.第264章 间歇采样逐次循环转发干扰第479章 华夏企业“走出去”第4章 下一步工作299.第299章 获奖了第436章 有人要买我们的客机?第621章 不让敌人开出第二枪第126章 下一步计划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刚好有我们要用的零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胁的01号原型机第831章 千禧年数学难题第553章 战略忽悠第582章 先天反辐射圣体第139章 由涡喷14引发的连锁反应(中)第722章 俯冲轰炸第702章 警卫九局249.第249章 美国人总是喜欢折中的362.第362章 最强大脑,模块化并行程序开发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374.第374章 箱式远程火箭炮第802章 瓦良格号,启程第125章 想搞军工,就不能只搞军工第742章 一门新的学科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596章 涡扇10和歼10的发变匹配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225.第225章 华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领先!第667章 常浩南的进部294.第294章 这写教材,当真是一件美事啊第439章 安70的命运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发之路!320.第320章 地面测试验收,以及总装备部的诞生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874章 设计定型是新的开始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胁的01号原型机第563章 涡扇10的潜力390.第390章 三个月两次专访?第572章 打破对日本的滤镜,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