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圣彼得堡之旅

网上的舆论如同巨浪一般汹涌澎湃。

这股热潮不仅让庞学林的名字再一次响彻世界,《探索》期刊也正式在学术界打响了名号。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短时间内,还没办法确定《探索》的影响因子。

所谓影响因子IF,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

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

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

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庞教授,这回《探索》期刊应该稳了,从上周开始,我们邮箱收到的稿件数量猛增,而且粗略浏览一下,水平和质量都很不错。”

曹源坐在庞学林的对面,有些兴奋道。

自从三个月前,探索出版集团成立后,《探索》首期正式启动征稿。

三个月的时间,投稿邮箱一共收到了五百多篇论文投稿。

不过这些论文质量大多良莠不齐,最好的也仅仅达到CNS子刊的水准。

最终庞学林拍板决定,创刊号所有论文都由钱塘实验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提供。

这一决定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

在创刊号一炮而红之后,短短一周的时间,《探索》杂志收到的投稿,就超过了过去三个月收到的投稿总和,而且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其中有十几篇完全完全达到了CNS同等级的水准。

这才是曹源兴奋的原因。

作为一份志在比肩CNS的期刊,《探索》的投稿质量决定了这一期刊能够达到的高度。

这也是庞学林为什么之所以在创刊号里面塞上了这么多重量级论文的原因。

他就是要让学术界的所有人都意识到,凡是能上《探索》的,都是最顶级的论文和成果。

其实,就算探索的征稿邮箱中高质量的论文没有达到庞学林的要求,庞学林也不担心。

系统给他的奖励中,至少还有数百篇顶级论文可以供他挥霍。

连续砸上几百篇顶级论文,他就不停《探索》达不到CNS的高度。

更不用说,系统给的那些论文中,有很多都超过了诺奖的标准。

不过眼下这种情况,已经不需要庞学林干这种事了。

随着《探索》首期一炮而红,学术界已经普遍认可了《探索》的地位。

当然了,这也有学术崇拜的因素在里面。

毕竟站在《探索》背后的大佬可是庞学林教授,如果能够让自己的文章进入这位大佬的眼睛,对许多学者而言可是一件无上的荣耀。

不过《探索》的审稿要求极为严格,想要上《探索》,必须是各个领域最顶级的论文。

按照庞学林的规定,从今往后,每一期《探索》,原则上只发表一篇长篇的Article(文章),其他的只能是短篇的paper(不超过两千字)。

比如下一期的长篇Article,已经提前预定了万易团队的飞刃材料。

下下期,庞学林则准备交给李长青手下的碳纳米管CMOS项目组。

这样几篇顶级论文砸下去,足以让《探索》成为本年度风头最劲的期刊。

当然了,别以为钱塘实验室以及江城高等研究院的学者想要在探索上面发表文章就很容易。

按照庞学林的要求,钱塘实验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出的论文,至少要比CNS的平均水准高出一个等级,才有资格上《探索》。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钱塘实验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的学者想要登上《探索》杂志,难度比外界学者更大。

此时,会议室内。

除了曹源之外,石毅、李长青、安德鲁·怀特、杨和平、文小刚等人也一脸兴奋。

他们都是探索杂志的编委,每个人都为这份全新的顶级期刊倾注了不少的心血。

这段时间,亲眼看到这份注定在今后的科学史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期刊从自己的手中诞生,他们每个人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庞学林环顾四周,笑着说道:“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希望大家能够再接再厉。不仅在学术领域能够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要让《探索》成为我们钱塘实验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的标志性刊物。”

一旁的李长青笑着点了点头道:“庞教授,放心吧,这段时间,大家干劲足着呢。”

这时,石毅好奇道:“对了,庞教授。一直给我们发邮件的那位莫斯到底是哪位大佬啊?他的审稿水平实在太厉害了,凡是由他推荐过来的稿子,基本上都拥有某个领域的顶级水准。而且他涉猎之广,眼光之精准,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石毅这么一说,现场所有人都把视线聚焦到庞学林身上。

他们也同样好奇莫斯的来历。

这位《探索》期刊的审稿人是庞学林特约而来的,水平极高,论文中但凡有一丝细节存在问题,都会被他指出来。

而且他的审稿范围内非常广泛,从生物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乃至数学等都有涉猎。

他们倒没有怀疑这个人是庞学林

因为庞学林本身工作都特别忙,很少参与《探索》杂志的审稿工作,而且有几次,庞学林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收到了莫斯转发过来的审稿邮件。

庞学林笑了起来,说道:“这个你们就别问了,以后你们自然会知道。”

莫斯自然就是MOSS,让人工智能参与到《探索》的审稿工作,没想到效果竟然出奇地好。

只要经过莫斯审核的稿子,无论是编委还是论文作者本人,都没有任何异议。

众人见庞学林不愿意透露丝毫口风,心中稍显失望的同时,对这位神秘的莫斯更加好奇。

庞学林也不理会,笑着说道:“下个月我要去一趟圣彼得堡,参加世界数学家大会。所以这段时间,钱塘实验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的工作,就麻烦大家了,几大重点项目,动态apt技术,新型超导材料的合成,飞刃材料的工业化生产,石墨烯超级电容,碳基芯片等等,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坐在庞学林身侧的徐兴国笑着说道:“庞教授,放心吧,几个项目我肯定给你盯着。”

接着,庞学林和众人又聊了一下接下来《探索》杂志发展的问题,这才宣布散会。

接下来的时间,庞学林一边忙碌,一边等待着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到来。

……

国际数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是数学家们为了数学交流,展示、研讨数学的国际性会议,是国际数学界的盛会。

四年举行一次,首届大会1897年在瑞士苏黎士举行,至2018年底共举行了二十八届。

1900年巴黎大会之后,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未曾中断过。

它已成为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出席大会的数学家的人数,最少的一次是208人,最多的一次是4000多人。

每次大会一般都邀请一批杰出数学家分别在大会上作一小时的学术报告和学科组的分组会上作45分钟学术报告,凡是出席大会的数学家都可以申请在分组会上作10分钟的学术报告,或将自己的论文在会上散发。

其中学科组一般分为20个左右。

每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上,由国际数学联合会领导人宣布该届菲尔兹奖获奖者名单,颁发金质奖章和奖金,并由他人分别在大会上报告获奖者的工作。

从1983年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同时颁发奖励奈望林纳奖。

从1998年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同时颁发高斯奖。

从2010年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同时颁发陈省身奖。

奈望林纳奖是信息科学的奖项,高斯奖则主要用来奖励在应用数学领域取得成就的数学家,陈省身奖更多的则是数学界的终身成就奖。

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早在正式召开前的半个月,就已经成了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所有人都期待着首枚真正意义上由中国人获得的菲尔兹奖章落户中国。

没人怀疑庞学林会落选。

在国外的博彩公司开出的菲尔兹奖赔率中,庞学林的赔率最低,只有1:1.01。

BSD猜想,ABC猜想,庞氏几何理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通解求解问题,孪生素数猜想,波利尼亚克猜想,霍奇猜想……

三年的时光,让庞学林成为了数学界活着的传奇。

虽然他只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但他已经成为了全球无数数学家心中公认的偶像。

只要庞学林在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菲尔兹奖,那么庞学林必将打破由法国数学家让·皮埃尔·塞尔保持的28岁的得奖记录,成为有史以来年纪最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

同时,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双料得主。

2022年8月6日。

一大早,庞学林从姚冰夏和齐昕的粉腿藕臂的缠绕中挣脱出来,叫醒了两位妹子。

暑假之后,姚冰夏从京城赶过来,倒是让庞学林享受了不少温柔。

三人相继起床来到餐厅,左亦秋已经等候多时。

吃过早饭,庞学林告别姚冰夏和齐昕,与左亦秋一同登上了别墅门口等候的车队,径直前往江城机场。

来到机场,车队并没有停在航站楼,而是径直开上了跑到附近的停机坪,一架波音747客机已经等候多时了。

让庞学林意外的是,登机梯旁边站了不少人,有江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刘庭波、副院长望月新一以及佩雷尔曼,还有一个竟然是艾艾。

“庞教授,你们终于来了。”

刘廷波笑着说道。

庞学林笑道:“老刘,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随即,他将目光转向艾艾道:“艾艾,你怎么来了?”

艾艾,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嘟嘴道:“师傅,你是不是给忘了。我前段时间在《美国数学会杂志》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庞氏几何与代数拓扑之间关系的论文,赢得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关注。这次大会专门邀请我去做45分钟的报告。”

庞学林不由得为之一愣。

这一年多以来,庞学林一直处于忙碌之中。

艾艾他们虽然名义上是他的学生,但双方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偶尔他们学习遇到问题,发邮件向庞学林请教的时候,庞学林才会回上几句,问一下他们的近况。

庞学林隐约记得,貌似几个月前,艾艾确实写了一篇庞氏几何与代数拓扑关系之间的论文请自己斧正。

自己帮她修改后就没再多问。

庞学林倒没想到,这篇论文竟然能登上四大期刊之一的《美国数学会杂志》,并且为艾艾打开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大门。

能够在二十来岁的年纪,受邀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年轻学者,可都不是一般人。

艾艾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已经说明了自己这位学生到底有多么出色。

庞学林笑了笑道,干的不错,争取尽早毕业。

艾艾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对这位不靠谱的师傅无力吐槽。

庞学林的毕业要求可是变态的很,到现在自己几位师兄妹,没一个能够顺利毕业。

还好庞学林倒也没有压榨他们,在庞学林手下读研,不但不用学费,每个月还有不少奖学金可以领取。

众人上了飞机。

庞学林才发现,这架飞机完全是私人飞机的布局,有些壕得吓人。

飞机内有主卧,厨房,淋浴间,餐厅,会客室等等。

无论是装饰还是其他方面,都体现出了一个壕字。

庞学林有些诧异的对一旁的左亦秋道:“这架飞机谁安排的,这也太夸张了吧?”

左亦秋笑着说道:“庞教授,这架飞机是马爸爸的私人飞机,知道您即将前往圣彼得堡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后,他专门将这架飞机转借给我们,用作您出行的专机,而且他还说,您能搭乘这架飞机,是他的荣幸。”

庞学林不由得为之一愣,他和马爸爸虽然身处同一座城市,但彼此之间并交集。

也就上次自己接受央视采访时,将莫斯的存在透露了一点出去,引起了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注意。

但这么长时间下来,阿里并没有主动找上门来,双方之间也没什么联系。

难道爸爸想找打我的主意不成?

庞学林笑了笑,不再多想。

望月新一和佩雷尔曼倒有些波澜不惊。

望月新一纯粹是认为,以庞学林如今的地位,能够搭乘这样的专机并没有让人感觉多少意外。

至于佩雷尔曼,这家伙压根就不在意外界的环境。

不过相比于二十年前,佩雷尔曼倒有了不小的变化。

至少这次,他主动接受了国际数学家联盟的邀请,将会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就霍奇猜想的证明发表一小时的专题演讲。

至于庞学林,他将在大会开幕式首日作主题报告,具体报告内容主要以庞氏几何为主。

自从庞氏几何正式面世以来,这门学科已经成了整个数学界研究的热点。

有调查统计表明,全球80%以上的数学家,都曾经主动研究过庞氏几何。

有一半以上的数学家,深入学习这门全新的数学理论。。

如今江城大学的庞氏几何研讨班,已经成了全球赫赫有名的存在。

过去两年时间,庞氏几何研讨班集结出版的庞氏几何讨论稿以及庞氏几何的教材,已经成了这一领域的经典著作,受到了全世界数学家的广泛好评。

众人在飞机上坐定后,飞机很快起飞。

普通客机从江城起飞到圣彼得堡需要将近十小时的时间。

一路上庞学林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佩雷尔曼望月新一以及刘廷波聊着天。

至于艾艾和左亦秋,这两人似乎看对了眼,坐在一旁的角落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偶尔两人还时不时将目光转向庞学林,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说庞学林的糗事。

中途,庞学林吃了两顿美味可口的航空餐,比起普通的民航餐自然要好上不少。

一直到圣彼得堡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半,专机缓缓降落在了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国际机场,透过舷窗,庞学林发现,机场内铺上了红毯,停机坪上竟然

第四百零六章 名誉主席第一百七十章 振聋发聩的回答第二百五十一章 可控核聚变第二百五十三章 恒星咒语第十章 面壁计划第四百二十四章 中国太阳第六十章 无法开启的宝藏第四章 降临派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归现实第二百二十六章 合作研发第三百七十七章 新一代载人航天项目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级单壁碳纳米管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壁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生化危机第二百一十六章 MOSS的心理学研究第五章 金蝉脱壳第十二章 萨伊来访第四百九十七章 问题在哪里?第二百五十四章 石墨烯锂空气电池第四百一十二章 生日第三百五十二章 抢注了墨菲第五百零五章 乘波体飞行器第二百九十二章 波利尼亚克猜想第四百四十四章 设计方案第三百一十六章 同化基因(为盟主Forever杨加更1/3)第一百一十二章 研讨班第二百二十二章 质疑与回应第二百五十九章 谈判第四百章 动态APT第六十章 无法开启的宝藏第四百一十九章 佩雷尔曼往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联络官坎特第九十二章 MOSS第四百三十六章 原型机第二百一十五章 遨游大洋第一百五十章 蔺县长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暗森林理论第一百九十四章 女大十八变第二百一十三章 鱼儿上钩第四百四十五章 李一男第四百九十四章 921火箭第四百九十章 NS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第五十一章 绯闻第三百五十七章 任务分配第五百零一章 生物学大杀器第三百八十章 颁奖典礼第七十一章 不靠谱的小庞?第四百九十一章 论文选题第一百五十九章 及时赶到第五百零二章 碳基芯片第二百四十三章 CERN之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归现实第一百零二章 思路通达第五百零一章 生物学大杀器第四百四十三章 合作协议第二百六十四章 危机纪元205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向您致敬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系曝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钱的和要债的第四百九十六章 发动机超温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只是一名小学老师第一百八十章 我要一百五十万第四十三章 一路顺风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次性都考了吧第四十二章 导航问题第四百四十八章 林娃子带对象回来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AdS/CFT对偶第三百六十九章 方向第一百八十八章 乳燕投林第五百一十一章 中微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存储芯片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务完成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家与奖金第二百八十二章 放归大海第三百七十八章 招揽第二百零二章 庞学林的野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寻找艾丽丝第四百一十九章 佩雷尔曼往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刚刚好第四百三十四章 左右为难慕东来第五十五章 编年史第三百五十一章 寻找库珀第三百九十九章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第五百一十八章 标准模型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高委员会全体会议第一百七十二章 来自西方的质疑声第二百零六章 智商平凡庞学林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闻发布会(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N-S方程第三百八十二章 失落的佩雷尔曼第三章 审判日号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来试试第一百二十三章 爱因斯坦场方程第四十章 救援方案第三百六十一章 生命星球第二百九十五章 央视专访第三百三十四章 学习计划(保底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唇枪舌剑第三十二章 绿芽与希望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级单壁碳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