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记结论者恒为奴

10月25日。深市,藤讯总部。

藤讯鲸吞了曾经属于“国内it界前三巨头”之一的新浪;这算是本年度第四季度,中国it界的第一大新闻、大事件。

其风头,甚至盖过了“魔兽世界3.0升级改版、开放新业务后一周圈钱十亿”这个利好消息。

在外人眼中,马花藤是这场年末盛宴的最大赢家。顾莫杰只能排第二。

什么?收购传奇影业?收购维尔福软件?这些公司很牛逼么?

蝙蝠侠系列,有几个中国人买电影票看过么?估计也就维尔福的cs有中国人玩盗版。

顾莫杰在并购潮中的收获,在外行人眼里,并没有马花藤那么耀眼。

国内的互联网江湖,如今只剩下了百度、藤讯、初音、阿狸、网易、搜虎,这陆家“百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雅虎中国这些外资巨头的中国子公司不算,投资型公司也不算。)

排名按资产总值先后顺序。

新浪完了,361早就没了,其他一伙做游戏的公司也因为顾莫杰的搅局很是惨烈。史育猪的征土网络也已衰落,日薄西山。

介于30~100亿美元市值之间的公司,还有金山、盛大、完美……

而京东和uc,如今还在数亿美元的微薄市值下挣扎。

……

只看贼吃肉,不知贼挨打。

光鲜的外表人人都看得到,阵痛则只有公司的经营层自己心里清楚。

新浪这样的巨头吃进肚里,不是那么好消化磨合的。

马花藤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将来的“新浪博客”,还要不要继续叫“新浪博客”?还是彻底把新浪的品牌给抹掉、把所有用户都吸收到藤讯这个品牌之下?

若是放在2010年之后,历史上的bat三巨头成型、展开收购大战的当口。这个问题不用问也知道答案。

爱奇艺被收了依然叫爱奇艺,不会叫“百度视频”。

优酷土豆被收了也依然叫优酷土豆,不会叫“阿狸视频”。

因为那个时代的巨头,已经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大集团的品牌,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那么有效的,很多时候消费者宁可认小而专的品牌,对小而专的产品有信赖度。

所以,百度宁可单开一个百度视频,把爱奇艺的流量引过来,也不会选择直接让爱奇艺的品牌价值灭失掉。

08年的bat,还处在四处并购的最初萌芽阶段,这个道理还没有被想明白。脑子一热做出自吞旗下品牌这种错事儿的公司,不在少数。

幸好,新浪的牌子实在够大,毕竟是曾经国内前三的巨擘。经过反复权衡,在藤讯管理层两派意见相持不下的情况下,马花藤一锤定音,留下了“新浪博客”的招牌。

换句话说,要是今天被买买买的对象不是新浪这种段数,早就被马花藤毫不犹豫杀鸡取卵了。

“好了,这个话题别讨论了。毕竟是好几十亿美元买回来的东西,新浪这两个字就值十亿美元品牌资产,哪能说自废武功就自废武功!”

马花藤干净利落地一句话,结束了这个议题。然后立刻转入下一项讨论。

“不过,新浪原本规划的那个‘新浪微博’,就没必要继续出现了。反正是还没上市的新产品,直接改名叫藤讯微博!让公司的美工人员近期多加加班,把所有界面重做一下。

新浪博客的用户群,到时候给我想办法引导到藤讯微博上。一定要充分挖掘新浪带来的那几千万成熟用户;别看人少,刷博客的都是知识分子阶层,正好补上我们藤讯用户偏低龄化的短板。”

马花藤说一句,下面的人记一句,这些议题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马花藤满意地扫视了一周全场,点了张晓龙的名。

“张晓龙,你说说,整合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之后,多久可以把这个藤讯微博彻底弄好上线。”

张晓龙是qq空间的负责人,藤讯微博仓促之间只能由他先接手。只见他表情有些拧巴,斟酌了下,谨慎地回答:“大概……还得两个月吧。快的话,12月中旬也能赶上。”

马花藤眉头一皱,似乎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两个月?新浪那边不是本来就搞得差不多了么?新浪曹总那边原有的资源你要充分利用起来,别靠自己的人单打独斗。”

张晓龙没敢多解释,只是表示会充分利用资源,尽快展开局面。

旁人没敢搭腔的,最后倒是集团cto张志栋对这事儿有点自己的看法,帮张晓龙仗义执言了一句。

“pony,这事儿我觉得急不得。微博这个产品,我也了解过。和博客相比,微博第一个优势是设了140个字符的篇幅限制,方便随时随地分享,随时随地转载、@。

但是核心优势还是在于方便用户用智能手机发、用智能手机看——微博在美国的原型推特,不就是这个道理么。新浪在基本架构上也没玩出什么花样来,无非就是套了推特的逻辑。

而眼下,从8月份开始,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还没进来,三星还在和电信谈判,安卓就一家‘初心’,其他brew和塞班的手机倒是有几个,但是那种东西让用户自己去安装新软件,太麻烦了,只能靠j2me。

我们这个时候力推微博,要想在手机端快速扩张,就只有一个渠道——和除了‘初心’手机之外的其他所有合约机厂商、以及大部分山寨机厂商达成密约。让他们在手机出厂的时候就预装‘藤讯微博’客户端。

如果我们指望用户和粉丝自发在手机上安装‘藤讯微博’,那就是等于在促进顾莫杰卖他的‘初心’安卓手机了——这是自赚一千,帮敌赚八百的事情。”

张志栋的话算是讲完了,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短暂而压抑的沉默。

张志栋口中提到的推特,是一个2006年年底在美国出现的软件。不过一开始这东西并不具备社区分享的功能,就是个纯粹“用手机和电脑相互发短信”的工具。

中移动的“飞信”,正是从推特那里山寨了“推特1.0”的功能点、在推特上市之后半年多推出的。顾莫杰的“初见”,多多少少也是结合了推特和qq两者的综合体验。

只不过,中移动和初音先后山寨和借鉴推特之后,到07年年底,推特进一步升级了功能。包括用手机发短信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情——最初的效果就和“更新qq个性签名”差不多,显示一下用户的心情状态。

到了08年,推特又逐步逐步升级、开放越来越多的新功能点,也在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显露出几丝要热起来的端倪。

新浪微博或者说藤讯微博的大部分功能点,在推特里面都能找到原型。

所以,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并不需要多么牛逼的天马行空想象力。只要是一个足够关注美国it市场实时热点的人,都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张志栋是马花藤的联合创始人,素来以懂技术,懂产品著称。他开口分析了,马花藤也不能不听。

实际上,这背后的隐患,马花藤自己也隐约感觉到了三四分。只不过他作为ceo,背负的压力太大、大股东期望太重。

相当于七八十亿美元的钱稀释了出去,买回来个新浪。要是不能马上“新官上任三把火”,让大股东们立竿见影地看到他买买买决策有多英明,那么他个人在藤讯的威望就会受损。

他只有17.9%的集团股权了。

马花藤伸出右手的三根指头,在红木办公桌上有节律地敲击着。似乎声音可以促进他下决断,也可以打消他内心的烦躁。

“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们不能辜负股东的期望。短时间里要是做不出成绩,明年再指望那些大股东把投票权委托给你我,就没那么容易了。”

公司正常经营的时候,大股东如南非mih集团,那都是不干涉管理层决策的。他们会选择把代表其股权的决策权委托给马花藤——马花藤的决定,就是他们的决定。

但是这种委托,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马花藤时时刻刻能代表他们的利益,能够切切实实让集团保持优质成长。

自己的业务,还得自己开口求情。

见张志栋都沉默了,其他人更没有开口的勇气。

张晓龙环视了一下周遭,一咬牙,劝谏道:

“pony,我觉得栋哥说得对,拖到12月份或者元旦,真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我已经了解过了,台弯的htc安卓机,如今已经要在美国那儿找运营商上市了。

再有两个月,大陆这边肯定也有htc杀进来。其他安卓手机、brew手机也会雨后春笋多出来。我们掐那个点推出藤讯微博,正好可以避免了咱的软件帮敌人推销硬件的尴尬——而且我敢拿自己的期权担保,要是等到htc的安卓手机到大陆上市,我都拿不出藤讯微博的话,你就直接收回我的股权期权,我绝不废话!”

这是一个公司高管最狠的军令状了:不成功,弃股权。

щшш¸ тTkan¸ ¢O

马花藤终于被说动了。

“好,我也不会真拿你怎么样,不过你好好记住今天说的话——还有,尽快加快进度。如果我们的敌人先推出了类似于微博的产品,那么不管国内硬件市场有没有别的智能手机进场,我们都要第一时间推出,明白了么!”

“明……明白。”张晓龙自问这事儿没什么风险,他只是被马花藤最后那句话声色俱厉的表情吓住了,“不过也没听说初音集团有开发微博的动向,他们不会这么快吧?他们连传统的博客产品都没有。”

马花藤一脸“懒得和你解释”的表情,转过身去装高深了。

还是张志栋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张晓龙:“那个啥……微博的原型是推特,不是博客。中移动的飞信,和初音的‘初见’,原型也是推特——

推特的核心本质,就是允许用电脑给手机发短信、用手机短信的模式给电脑客户端回消息。要说做微博的技术基础,其实初音比我们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

“诶?这么说来,我们当初为了应对初音的‘初见’时候,规划的那个‘微信’产品,不也是可以和微博嫁接起来么?‘微信’就是缺了个手机短信的功能。”

……

最了解一个公司的,往往不是它自己,而是它的对手。

马花藤整出这么大动静来,一直在im和sns市场上和藤训胶灼拼杀的初音集团,当然不可能丝毫不作反应。

针对藤讯和新浪新动态的情报搜集工作,始终没有停息过。对策的推演和讨论,也从未终结。

数日之后。

钱塘,黄龙时代广场。

顾莫杰在自己的会议室里,做着和马花藤类似的“沙盘推演”。

“新浪被藤讯收购了,这事儿挺严重,不过相信大家也都有心理准备了。藤讯下阶段会出什么招,目前还不好说,经过一些前期的情报准备工作,总算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顾莫杰提纲挈领地说了一句开场白,然后用眼神示意秘书叶敏茹把所有目前搜集到的情报告诉其他高管。

“藤讯方面最近风声把得很严,暂时刺探不到什么核心部署。不过从新浪被收购之后,新浪那边倒是流失出来一些员工,我司人力资源部门也花了一定的代价笼络了几个进来。所以新浪临死之前做过哪些工作,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叶敏茹说了一下大势,然后清清嗓子继续。

“新浪在临死之前,把大部分研发资源投入到了一个叫做‘新浪微博’的产品上面,据说是认为这个产品可以接续新浪博客的生命周期,具体功能则是……”

叶敏茹blabla说了一堆,把微博的技术框架和轮廓大致描述了一遍,就和几天前张志栋在藤讯内部会议上说的差不多。

只是受限于学识和出身,叶敏茹不懂那么多理科生的专业知识,所以只能用一个妹子对软件功能层面的特征,做深入浅出的形象描述。

在坐都是聪明人,听懂还是没障碍的。

叶敏茹刚说完,叶维伦就直接接过了话头:“这玩意儿很新奇么?感觉就是把个qq空间、或者说新浪博客搬到了手机上。限制了发帖长度,确保手机用户也能用很便捷的方式随时随地分享了——我们的‘初见’如果想做,最多几个月也就架构好了。”

顾莫杰没有接叶维伦的设问,而是转向一旁敬陪末座的王青明。

王青明当初是多玩yy的技术总监,05年之前甚至是藤讯的qq项目技术负责人。多玩被初音收购之后,王青明立刻得到了重用。小半年磨合下来,更是受到了顾莫杰的赏识。

“两个月,最多三个月,绝对没问题。”见大领导垂询,王青明立刻抖擞精神打包票,而后细细地分说:

“虽然我们在‘微博’这个产品上没技术积累,但是我们的‘初见’天生就比qq多一个手机短信的功能,在这方面的交互架构更贴合。甚至我们都没必要开通‘微博’,直接弄个‘初见手机空间’,和初见绑定起来就行了。微博来源于推特,飞信和初见也来源于推特,这方面我们有优势。”

顾莫杰眉毛一挑,冷眼环视了一圈众人:“就这么简单?如此说来,马花藤花了几十亿美元把新浪灭了,并没有对我们构成多少新的威胁?”

叶敏茹轻轻咳嗽了一声,小声温言提醒老板:“嗯,也不能说就这么简单。根据我们在新浪解体时挖过来的寥寥几个核心技术成员陈述来看,新浪在这个产品上还是做了很多差异化分析和用户体验优化的。尤其是针对中国网民的心理做了针对性改良。”

“说具体点儿,大概有哪些改良?”顾莫杰大大咧咧地问道,他这个问题也算是为在坐的所有人问的。

叶敏茹翻着会议记录,细细分说:“新浪微博在营销和传播手段上,既结合了新浪博客的传统优势,也借鉴了推特的好处。

一方面,传统博客靠网站推荐、网站榜单的模式保留了,很多热门微博流量有保证。

另一方面,微博加入了一个叫做‘粉丝关注’的功能,让大家可以形成自主订阅的惯性,很容易形成强力的‘自媒体’共赢。”

顾莫杰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但是马上就消散了。他看了一下陆文君,也看了一下叶维伦,这两人也没觉得这个“粉丝关注”有多大的杀伤力。

或许是因为顾莫杰手下的人,多多少少有点“学院派”吧,在下里巴人的程度上,真不如藤迅那群专门揣摩小学生心理的策划人员。。

最后,还是今天一直没发言的陆文君,歪着脑袋想了半晌,抓住了一个问题要点。她问叶敏茹:

“你说这个‘粉丝关注’的功能,是新浪的人自己策划出来的——那也就是说原版的推特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咯?”

叶敏茹很确信地答道:“没有。”

“那推特是怎么做内容推广的?”陆文君神色渐渐严肃起来,紧赶着追问。

顾莫杰突然觉得,自己的女朋友认真的时候最美。

叶敏茹稍稍被问住了一会儿,立刻翻检了资料,然后仓促回答:

“推特学的是facebook式的传统推广路线,要加好友才能看对方的‘心情状态’和‘分享内容’——也就是说,两者的区别在于,推特的相互查看就和qq空间、facebook一样。“好友”是相互的,陌生人没法看;而微博设定是单方面关注的,只要关注了,就一定可以看,被看的人没法拒绝。”

陆文君自然而然摆了个“脑门上亮灯泡”的豁然开朗表情:“懂了,一个是圈子,一个是‘自媒体’。开了微博的人,就默认是把自己摆在镁光灯下,谁想看都能看,想‘拒载’都不行。”

“镁光灯——这个词用的好。”顾莫杰听了,也被激发了头脑风暴,不由自主地赞叹起来,“说白了,我觉得推特和facebook,那就是给朋友之间用的,微博是给想宣传自己的人用的——估计微博一开通,第一时间去注册的都是些三线演员、歌手、外围-女、扑街编剧导演画家乐手写手词曲作者,反正就是些想当明星当不了的家伙。”

“噗嗤~”顾莫杰话糙理不糙的言辞,让会议室里一圈人都忍俊不禁。妹子们好歹可以低下头用手优雅地捂住嘴,汉子们就只有憋着笑点死撑了。

笑过之后,只有王青明和叶维伦感到焦急:老板的三观,是不是太不亲民了?这么调侃微博的粉丝制度,莫非“初见”将来就不效仿这一条了?做社交,还是要越下里巴人,才越容易圈住用户啊!

王青明人微言轻,看了叶维伦几眼,终究是没敢亲自提出。叶维伦想了想,委婉地劝说道:

“阿杰,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棍子打死。新浪设定的这个微博粉丝策略,还是考虑了中国国情的。美国人比我们开明自由多了,眼界也开阔,消费者不容易出现某明星的脑残粉,所以美国的社交软件,更注重平等交互。facebook和推特在美国的成功,都是基于这种国民性,而博客反而没这么火。

但是中国人当中,文化产品消费者低龄化现象很严重,脑残粉现象更严重。新浪明显是针对中国人的脾性设计的。我们将来的同类产品要是不允许脑残粉单方面关注他们的偶像,会造成多大的脑残粉用户损失呢。”

顾莫杰对此不为所动:“可是只要允许脑残粉无差别看,上来分享的人就不能畅所欲言地分享了。最终他们还是会把自己包装一下,用见媒体的那一面来发微博——那我们主导的真实、真诚交流又怎么体现?小圈子里的私密话,还有人敢说么?谁来满足这一部分用户的心里需求?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拉住了一千个脑残粉的同时,就有可能失去几个只想来找圈子、不想吸粉的真诚大腕。不可能所有好处,都让一个软件占全了。”

“一千个脑残粉明显比一个大腕值钱……”叶维伦无奈地碎碎念。

“好,这个话题先打住吧。我允许你们去做技术验证,但是我不会允许这种产品在我们将来的客户端上出现的。”

“好吧,你是头儿,你说了算。”叶维伦彻底放弃了,他也不记得这句话这些年他说过多少次了。

但至少目前来看,每当叶维伦说出“你是头儿,你说了算”之后,八成情况下顾莫杰的选择还是对的。

“散会!”顾莫杰拍拍衣服,准备闪人。

敬陪末座的王青明傻了眼,愣了一会儿,才叫住顾莫杰:“顾总,那您的意思是……我们做一个结合目前刺探到的新浪微博的架构、以及我们自己初见技术特点的手机软件?项目变更手续我散会之后就去做么?新软件名字怎么定呢?”

“也不算新软件吧,我们本来不就是有手机‘初见’的么?把app升级增加一些功能模块好了。至于对应新浪/藤讯微博的那个产品,我们暂定为‘初见圈子’,可以弄个单独的app客户端,也可以做成用手机‘初见’直接访问,全部设为手机号一号绑定。”

“好的顾总!我这就去安排。”王青明飞快记下顾莫杰的意见,转身就去召集他手下技术团队的项目会议了。

第十五章 人比人气死人第32章 肌肉时刻丧钟响第三十六章 曲线阴影第九十二章 含沙射人影至死人不疑第三章 这特么不是感情戏第五十六章 中国好闺蜜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七十六章 剪不断理还乱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三章 这事儿没算完第十五章 总要见公婆第103章 国际分工第191章 SIRI大战初音娘-下第62章 不许动用的武器第182章 浮云遮望眼第五十六章 疯狂买买买-下第193章 替天行道-上第四十一章 大学这就算是结束了?第107章 滚滚智能东逝水第181章 你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第一章 舍得第九章 秦时明月?我拍了!第六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六十章 知己知彼第八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六十一章 劲舞团太陋要上就上初音歌姬第五十八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第三十二章 无为而治第八十四章 硅谷氛围第六十六章 管窥蠡测第一百十八章 横空出世:雷布斯第四十二章 还怕得罪白莲花?第11章 我提供I你提供CAR-下第六十六章 三十年剑宗三十年气宗第二十五章 一定是开挂了第二十四章 一曲定神格-上第七章 和谁都能合作第65章 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第193章 替天行道-上第三十一章 滚滚向前第45章 不遭人妒是庸才第二章 不一样的重生第十七章 临阵磨枪第二十八章 黄瓜的新用法第44章 移动支付大潮第四十八章 尘埃落定第五十章 IPO布局第一百零一章 圣诞攻势第八十七章 记结论者恒为奴第四十二章 自然生长第七十五章 马花藤的野望第六十一章 我对你的条件没兴趣第七十六章 暗渡陈仓第十五章 争锋相对第230章 节操神马的扔掉好了第四十四章 手机战略联盟第十七章 临阵磨枪第七十四章 岿然不动第六十三章 费洁诗第三十五章 转移焦点第三十一章 还是得融资第130章 血洗第八十一章 猪队友第68章 路人就很好第九十三章 天赐契机第三十九章 新年祈福第九十六章 傲骨铮铮第176章 你爹用脸书你就偏不用第72章 我只是个卖牛仔裤的第四十二章 还怕得罪白莲花?第106章 产业链不全的下场第八十四章 硅谷氛围第70章 真的敌人第八十六章 新浪末日第二十八章 处处有江湖第十九章 有节操的解决方案第二十九章 敌人的敌人第六十三章 杀人放火求招安第68章 路人就很好第38章 魔兽电影第八十九章 刺头鸟姐第六十五章 你怎么没被人砍第九十三章 天赐契机第31章 扮猪吃虎就是最大的本事第七章 DOTA改造计划第八十七章 天上天下唯我吊第二十一章 揍得越狠掏钱越快第五十二章 门口的野蛮人-下第七十五章 此消彼长第七章 和谁都能合作第152章 凌厉的钱包攻势第91章 自毁长城第十三章 上了公交就堵门?第八十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十五章 总要见公婆第五十六章 疯狂买买买-下第99章 此影帝非彼影帝第三章 废掉内功才好练北冥神功第141章 过度分享第七十九章 一切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