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隆兴攻防战 (一)

距离王竞尧和齐脱必达约定五日后的日子还有两天时间,未到时刻,蒙古军队背后山头上有两股粗大浓重地烟柱冲天而起,这是池文隆偷袭得手之后发出的信号!

接着,在蒙古军营之中便听到人喊马啸.杀声震天王竞尧当机立断,立刻下令初级,顿时金鼓阵阵号角齐鸣,三万汉军将士排山倒海一般向蒙古军营冲去林锋、司马南轩、典霸天、韩振这几员汉军骁将,各自抖擞精神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出击。

大汉帝国皇帝王竞尧也是戴盔披甲,跃马挺枪.率先杀入敌阵空旷的黄土地上,上万匹战马在纵横奔驰,刀枪相交剑戟来往闪烁着一道道寒光,迸发出阵阵金属碎响声地面上卷起了一股股冲天黄尘,四处飘荡弥散,呛得人根本无法睁开眼睛双方的士兵象一群群生死恶斗地野兽,已经杀红了眼有的紧咬牙关,一声不吭,抡动大刀长矛,只顾向对方身上猛砍猛刺;有地已经脱掉了战衣,赤膊狂叫着横冲直撞;有的干脆扔掉了手中兵器,与敌人在地上滚爬厮斗你卡着我地喉咙,我咬着你的耳朵突然,一排马队横刺里飞驰过来,刹那间就将他们踏成了肉泥……

有人被砍掉了脑袋轰然倒地;有人被砍断了手脚,疼得蜷缩在地上凄厉地哀号着;有人脸颊被削去了一块,下巴上、脖子上淌着鲜红的血水,仍在疯狂地呼叫着同敌人拼杀……

到处是鲜血喷涌,到处是残骸断肢,到处是人体马尸;呼喊声、骂娘声、金鼓声、金属撞击声,夹杂着双方士兵们的呐喊助威声平日寂然无声的旷野上,腾起了一股惊天动地地悲壮而又惨烈地乐声……

林锋带着上千名骑兵,骤马飞驰,旋风一般冲入了敌阵最深处他那一柄战刀,夹风带电,无人能敌抡动之时,但见白光一闪早有一颗脑袋飞落在地.所到之处,蒙古鞑子一片片倒了下去转眼之间就杀开了一条血路,一千余骑已旋风一般杀透了敌阵,来到了蒙古军队的背后却看到池文隆正在带着四五千将士,正拼命的在阵中冲杀两处兵马合到一处,池文隆已飞身纵上了一匹缴获的战马,舞动手中一条枪,与林锋并肩冲刺,又顺原路向东杀去。

齐脱必达开始听到自己阵后杀声四起,以为是自己内部的新附军哗变,等发现是汉军兵马,心中纳闷不已,怎么也想不到通这支军马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急忙组织人马四面包剿.指望在短时间内将他们一举歼灭。

但是就在此时,动听到东面大河决堤似的一片杀声,王竞尧的主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冲杀过来.

他知道自己腹背受敌形势极为不利但齐脱必达毕竟是驰骋沙场,征战多年的老将,很快镇定下来与部下分兵两路,前后拒敌,硬着头皮拼命厮杀。

然而,他手下的那些新附军士兵却没有他那么镇定,这些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恶仗,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惨烈的场面一具具断首破腹的血淋淋地尸体,让他们心惊胆战。

开始有人交枪投降,有人偷偷的弃戈而跑.这种畏敌保命的情绪就象一种瘟疫,迅速地蔓延开来,大批大批的新附军开始溃散,不顾一切的向南边的山林中跑去。

新附军的溃败,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挫动了蒙古士兵的阵脚本来蒙古士兵还在苦苦支撑在前面新附军地败兵突然潮水一样的败退让蒙古人一时不知所措。

王竞尧眼看机不可失,挥动宝刀尽力催促汉军士兵向前看到大势已去,齐脱必达知道今日败局已成,不敢继续恋战,急忙指挥士兵向隆兴方向撤退.却不想这一来阵脚更乱,本来还能勉强抵御的队伍在齐脱必达下达了撤退命令之后,一下成了乱哄哄的一窝蜂,你拥我挤,你抢我夺,人人恨不得多生出几条腿来。

在部队的保护下,齐脱必达好容易杀出了一条血路,带着几十骑败退回了隆兴.等将残兵收拢,发现只这一仗已损失了四千蒙古士兵,那三万新附军更是烟消云散.被杀的心惊胆战地齐脱必达下令紧闭隆兴城门,再也不肯出战!

汉军这一仗的胜利池文隆当居首功.他以五千精兵,不惧生死,不惧艰难,生生在悬崖绝壁不可能有路的地方以人体开辟出了一条道路.等战斗结束,王竞尧却发现大功臣池文隆不知去了哪里,急忙命令士兵寻找.终于在乱尸群中找到了昏迷的池文隆他身带十余处伤,救了一日一夜才将他救活。

等他醒来王竞尧抚着他的背说道:“自池家村朕与你相识.朕总当你是个孩子,就如朕地兄弟一般,今日一战,始知文隆不光是个勇将,也是个智将你就是朕的白起.环顾朝廷诸将,都与朕年岁相仿,唯你年幼,国家大事将来在你手也!”

哪想到池文隆却听得冷汗淋淋,急忙起身连连谢罪王竞尧被他举动弄得不知所措,让人招呼他好生休息,等出了营帐,仔细回味,才发现自己话里果然有些问题.原来自己将池文隆比喻成白起,那白起虽然天纵奇才,但却又有什么好下场?偏偏自己又说出了将来国家大事都要交给被他视为高级将领接班人的池文隆,他如何能够不惊?

王竞尧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是时代地局限性,自己现在成为了君临天下的“皇帝”说出来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会被臣子仔细揣摩其中有没有什么别地意思他很想改变这样君臣之间如同有一条鸿沟隔阻地局面,但这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三日之后,王竞尧亲率地中路军抵达隆兴城下,当天傍晚时分,铁残阳和顾斌也突破蒙古地阻截相继抵达,对隆兴的包围已经形成一场大战转瞬间就将爆发兴汉二年七月初二,隆兴攻防战开始.这是汉蒙两朝江西争夺战的一场关键性战役,双方总共在此投入了二十多万部队.从战争爆发的一开始,战局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利的其时大旱已经进行到了第二个月,天上赤日炎炎,将士挥汗如雨.隆兴城内存粮本就不多,此刻被汉军团团围困,更是一粒粮食都无法运入.而汉军方面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由于战线拉得过长军粮运送相当不便大量地人力组成的运输队伍,在福建至江西战场组成了一条长长的保障前线将士的生命线战事每延长一天,帝国的经济压力便会加深一分。

但双方似乎都完全无视这样地困难,尤其是隆兴城内,不顾军粮即将消耗殆尽.只紧闭城门不肯出战这一切都让军师黎师觉得奇怪,但大战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也只能派出轻骑.四处侦察,以防鞑子阴谋.七月初二清晨,天地间地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忽然,汉军阵地上开始忙碌起来一门门火炮被运送到了战场之上,揭开防护着炮身地油布,火炮很快张开了血盆大口。

隆兴城楼上的蒙古士兵好奇地看着城下古怪的东西,不知道它是派什么用场地.渐渐的,城楼上的士兵越聚越多,不时向城下指指点点交口接耳,都在那猜测着那是什么东西“将军,火炮安置完毕!”

“将军,火炮营士兵全部就位!”

随着火炮营各级校尉的回报,在隆兴左右两翼地铁残阳和顾斌几乎同时下达了命令:

“开炮!”

汉军大炮开始怒吼,发出阵阵惊天动地的声响,刚才还在城楼上看热闹的蒙古士兵,还没有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被一发发射进城楼的炮弹炸飞上了半空.四百门火炮地威力,就如同四百把上古巨神的大斧,毫不留情地一斧一斧的砸向隆兴.顷刻间,隆兴城楼碎石纷飞鞑子地尸体伴随着石头落下甚至连惨呼都来不及叫出半声已经送去了性命.鞑子开始慌乱起来,这哪里是在打仗,简直就是上天随下的巨雷,在惩罚着自己的军队,蒙古人在城楼上四处奔跑,躲避着这可怕地武器.轰炸了一会儿.火炮开始转移目标,对着东西两个城门猛轰,在集中起来的炮火轰击下,东西城门很快就如同纸扎的一样,被轰成了块块碎片。

炮击整整进行了有一个时辰,隆兴两个城门都被炸出了大大的缺口。

“前进!”炮声一停,铁残阳和顾斌厉声喝道。

“前进!”几万汉军士兵同时发出了惊天怒吼,如同汹涌地潮水一般涌向隆兴。

看着气势澎湃不可阻挡的汉军士兵.王竞尧露出了微笑火炮的全面使用,标志着自己地帝国开始向热兵器时代迈进,也许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但汉人地复兴将从这一天开始!

第四百四十九章 对倭九条第九十四章 瓜分权利第四百五十章 多路用兵第二百八十章 光复金华第三百八十七章 决断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准备第五十四章 陈墅血战 (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占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四百八十二章 惩办俘虏第三百六十九章 浣玉柳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乡里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军出征第四百七十八章 殉国第三百五十六章 深入敌营第二百三十八章 恐怖分子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航第四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耻辱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医第二百九十八章 文武之间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占城第七十八章 杀机四伏第八章 狭天子令诸侯第三百四十六章 黑幕中的杀机第七章 坚持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三百九十六章 斩帅第三百二十八章 突袭高丽第四十八章 武装割据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漠北变局 (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血洗倭岛 (五)第二百零九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章 杀贼!第二百五十三章 黄家村的刺杀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一百零七章 青芝山歼灭战 (一)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三百零五章 常州城的变数 西方蜘蛛第三百三十一章 使命第四百七十三章 万国来朝推荐一本好书.第三百零一章 一字通天第九十章 议立新皇第一百零六章 主将的耐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谋第三十四章 送别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决后患第六十四章 战云密布第九十七章 战争准备第二十二章 军人本分第七十二章 男儿当杀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壮举第四百零四章 驰援泉州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汉忠魂第十二章 平生无憾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战第一百零三章 设伏青芝山第四百九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灾难第二百十六章 福寿膏第三十七章 生死若等闲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月部落第十六章 丹阳三十六骑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锋第一百六十五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三百二十七章 记得朕说的话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伐之最后一战 (上)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二百十一章 开国公的婚礼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洗倭岛 (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谁要见朕第四百九十四章 投降或者屠杀第一百五十二章 杀妻杀子第三百零七章 李天正之计第四十四章 交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老子姓汉第三百七十五章 宗晋林的秘密第六十五章 阿猫阿狗第四百零八章 名将对决第三百四十四章 转变第一百六十八章 设伏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条时宗之败第四百七十章 第聂伯河第四百十章 火烧占城第九十八章 寿宁大战第九十一章 商人的要求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报频传第四百八十八章 教皇的末日第一百十一章 汉军必胜第二百九十二章 善后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四百七十四章 喜事连连第七十四章 定谋泉州府第三百十五章 太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阳照耀到的地方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路出兵第九十二章 大都来人第二百零六章 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