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初见文天祥

“常州营指挥使,王竞尧参见文大人!”一进入知府衙门,王竞尧自然而然地单膝跪地,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对这个千古留芳的大英雄,自己这一跪算不得冤枉。

“起来吧。”一个平和的声音在王竞尧耳朵边响起,接着一双温暖有力的大手将王竞尧搀扶了起来。

四目相交,一个三十多岁,四十不到的中年人的面孔出现在了王竞尧面前,他看起来非常和善,脸色可能因为过于操劳而显得发白,但双眼流露出来的目光却异常的坚定。

文天祥!这就是文天祥!

王竞尧一颗心乱跳个不止,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平静下来,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抱住文天祥,然后大叫一声:“文大人,我终于见到你了!”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宝佑四年年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开庆初年蒙古军攻鄂州),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兵部侍郎,知瑞州等职。咸淳六年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祐元年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委任平江知府。王竞尧知道,很快文天祥就会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与陆秀夫一起捍卫汉族最后的尊严。

“王指挥使,一路劳顿,是不是身体有些不适?”见王竞尧神色有异,文天祥关心地问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王竞尧此时脑海出一片空灵,根本就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竟然将自己生平最爱的文天祥的《正气歌》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

“好诗!”文天祥大声赞叹道,浑然不知道这首诗真正的作者应该是自己,击掌大声赞道:“想不到王指挥使文武双全,这首诗正气凛然,大气磅礴,文天祥佩服之极!”

王竞尧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狠狠地抽上自己几个大耳光,然后再唾骂自己一天一夜。自己一时激动,竟然把千古流传的《正气歌》背了出来,他忘记了这首诗是在文天祥被俘后,写于元朝首都大都的。

剽窃其他人的诗词也就算了,居然剽窃到了自己偶像的头上,自己真真正正是个无耻之徒了。王竞尧发誓自己从今往后,再不念一句诗词,不要一不小心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提早念了出来。

“指挥使请坐。”文天祥将痴痴愣愣的王竞尧让到了座位上,让人为他上了杯茶,指着边上的陈霞说道:“这位就是陈大人的女儿小霞吧。”

王竞尧终于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了些,点点头说道:“是的,陈大人让我将他带给您,说是您见到她,什么事情都会明白的。”

文天祥爱怜的抚摸了一下陈霞的头,说了些让王竞尧听不懂的话:“是啊,什么都会明白了。这孩子,以后的道路不会很顺畅了,让你小小的年纪就进行这些磨难,真是难为你了。”

陈霞仿佛知道些什么,默默地站在那儿,一声也不响。

文天祥让人叫来了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妇女,说道:“这位是我的夫人,让她带着你先去休息吧。”

那妇女好像十分喜欢陈霞,不断的问长问短,忽然说道:“老爷,这小姑娘又漂亮又可爱,不如我们就收她做个干女儿吧。”

“胡说!”文天祥不知道为什么勃然大怒:“简直是一派胡言,这种话以后提也休提!”

文夫人满腹委屈,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忍得老爷生那么大的气,也不敢多说,带着陈霞匆匆向外走去。

“那谁,你还会再来看我吗?”陈霞突然挣脱了文夫人的手,跑到了王竞尧面前,一双眼睛泪汪汪的,象是马上就要大声哭出来。

王竞尧叹了口气:“你在文大人处好好住下来,等常州之围解了,我那谁一定会来那你这你这谁的,我保证!”

这话让陈霞“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接着眼泪却终于止不住的流下,一边哭着一边说道:“那谁,一定要说话算数,不然下次我见到你,绝对一个月不理你!”

“指挥使,常州战况如何?”等陈霞终于离开,文天祥有些心急地问道:“鞑子封锁得厉害,常州的消息闭塞,传来传去的都是些乡野小民的流言。我几次派人去常州打探消息,都因鞑子防范过严无法得手,天幸你杀出了重围,快给我说说那的情况。”

王竞尧想到了顾斌的话,犹犹疑疑着说道:“常州虽然战况吃紧,不过军民一心,勉强还能抵挡得住鞑子的进攻,文大人不必过于操心。”

“是吗?”文天祥很快从王竞尧的表情中看出了什么,微笑着看着王竞尧,从嘴里说出了这两个简单的字,他的笑容平静,一点责怪的意思也没有,就象一个慈祥的父母,看着任性撒谎的孩子一样自然,

在文天祥柔和的目光中,王竞尧忽然觉得这样的目光比什么样的责骂都要来的有杀伤力,自己的谎言是在文天祥面前那样的苍白无力,就如同什么也欺骗不了文天祥一样。

“大人,常州危哉!”王竞尧把心一横,什么都顾不得了,从座位上站起,双腿直挺挺的对着文天祥跪下,把拆换过的姚訔的那封信高高举过了头顶:“大人救我常州!请大人速速发兵救援。否则一旦去的晚了,常州不保,常州十数万百姓不保!”

文天祥将他伏了起来,接过了那封信,详细地看了一遍,越看眉头皱得越深,喃喃置于说道:“我只知道常州被围,但没有想到情况恶化到了这等地步。”

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洗倭岛 (三)第七十二章 男儿当杀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万国来朝第三十九章 大宋子民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统领首领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的命在朕手中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第一百十八章 白莲教第一百三十一章 流求之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王后第三百三十一章 使命第一百三十九章 排场第四百七十一章 铁残阳的士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屠杀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歼灭 (下)第二百十六章 福寿膏第四百九十二章 从林荫茨到堪撒培第二百八十八章 秀才手中笔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都第二百六十四章 变故第三百零九章 太后和儿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十六骑动天下第九章 丢人丢到宋代第四百五十章 多路用兵第四百三十章 请降第五十二章 陈墅血战 (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隆兴攻防战 (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风起浪涌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元钊的计谋第四百七十三章 万国来朝第四百零八章 名将对决第三百零七章 李天正之计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二百十七章 张世杰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歼灭战 (四)第十八章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第六十一章 团体利益第三百七十七章 种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人首领第九十六章 大战提前 (下)第一百零二章 狂风大浪第一百十一章 汉军必胜第三百零一章 一字通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刀枪不入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线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一百十五章 天卫军的回答三 段祺瑞的坏主意第七十一章 人材第二章 杀贼!第二百零七章 灭族第七十章 独家经商权第一百五十九章 灭亡第七十二章 男儿当杀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倭府第四百四十一章 逼近太宰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计第一百三十六章 变故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汉忠魂第一百零四章 争锋第三百二十九章 遇佛杀佛第五十六章 陈墅血战 (五)第九十章 议立新皇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谋第四百五十三章 京都叛乱第三百九十六章 斩帅第十章 名节第一百四十九章 刀枪不入第一百四十章 两军对峙第三百四十九章 醉春楼第四百二十九章 抬棺入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灭亡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伐终结篇:汉人的荣耀!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袭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条时宗之败第四百二十九章 抬棺入城第三百零八章 家事难决第二百十二章 带刀上殿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兰西情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二百九十七章 满室生春第六十三章 杀官立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丞相之职第十三章 沉默青年铁残阳第九十三章 一怒杀人第四百十二章 兵围平妖山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计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四百九十八章 法国内乱第六十九章 发财大计第一百六十一章 统治流求三 段祺瑞的坏主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乡里第四百四十八章 京都第三十一章 以纸代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