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纵横捭阖,新的革命基地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大势似乎不可扭转,但很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都在发生着改变。

陈文强施展辣手,干脆利落地解决了阻挠他接手粤汉铁路的小人,更找到了合乎情理的借口,但却影响到了将在今年发生的萍萍乡)、醴醴陵)、浏浏阳)会党大起义。由于官府的注意,使其发生的时间大大提前了。

但陈文强并不确切知道自己惹下的麻烦,反正他对江湖会党也没什么好感,而会党人员庞杂,头目遭到官府逮捕杀害的事件也是屡有发生。何况,他现在的精力都是在如何尽快开工筑路,以及如何顺利地接手另两省的铁路公司上面。

基本上解决了湘省铁路公司,陈文强便赶赴鄂省,因为鄂、粤两省的铁路公司没有租股,全都是商股,解决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亏空是有,但陈文强准备自己承担,以安抚住各公司的董事和股东。这当然是软硬廉施的手段,同时也是着眼于大局,不做斤斤计较的势利商人。

临行前,陈文强召集手下,进行了一番商议,布置了修路事宜,并且把修路有可能遇到的困维进行了剖析,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而陈文强相信,只要补偿到位,若有劣绅煽惑百姓闹事阻挠,大可以再用栽赃陷害的办法除去其首脑。只要沾上乱党二字,再有复兴会的配合证明,先斩后奏也会被官府认可。

留下二百铁路巡警作骨干,定下招募到五百数额的任务,这修路的武力保障便算是足够了。至于以后进行扩充,自然不会再向官府申请,而是陈文强所兼任的这个粤汉铁路巡警总办说了算的事情了。原因很简单。新铁路公司依旧要打着商办的牌子,要有政府给予的特殊政策,铁路巡警也是附属于铁路公司,由铁路公司出资供养的私家武装。

显然,陈文强在湖南的雷厉风行、狠辣老练,所带来的震慑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又有湖北立宪派头子汤化龙的襄助、支持。陈文强接手湖北铁路公司相当的顺利。

其实,各省铁路公司之所以筹资困难,根本原因还在于管理混乱,少数高管把持,账目一塌糊涂。因此,很多股东都担心资金安全,既不肯再增资入股,又坚请退股保全,各处愿入股者也观望不前。所以。对于陈文强这样精明强干的人才接手公司,大多数股东还是持欢迎态度,希望真的能从铁路获取收益。

而陈文强也确实没令他们失望,接手公司之后便明晰财务,从此之后股东有账可查,不虞担心用财过滥,甚至有侵吞、贪污之龌龊。

同时,招募筑路大军。购置所用材料,开始铺轨筑路……一项项实际工作被付诸实施。“奏办多年。多无起色,坐失大利,尤碍交通”的粤汉铁路终于在湘鄂两省动工兴建,其规模、速度、实效都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武长线,修了几十里的长株线,在一九零六三月。都开始了动工兴建;到了四月份,筑路工程队已经有了四个,筑路大军已经在到了三千多,分别在武汉、岳阳、长沙、株州进行施工。随着筑路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修路的速度又比上个月快了不少。

只要有钱。只要管理得力,统筹得法,施工科学,所谓的修路艰难也完全是可以克服的。而筑路工人,在中国是最不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在铁路公司相继推出了诸多待遇后,显露无遗。

“登高下瞩,使人赞服……是为中国20世纪之雄厂耶!观于斯厂,即知研究西学之华人,经营布置,才略不下西人也……”

张之洞放下报纸,微笑着连连颌首,对美国驻汉领事的此番赞扬表示满意,这是汉阳铁厂的骄傲,是湖北省的骄傲,也是他的骄傲。

汉阳铁厂的改建、扩建工程接近完工,两座三十吨马丁炉建造完毕,出钢合乎标准,钢轨质量符合工程要求,现在只剩一座一百五十吨的混铁炉还在紧张修建,汉阳铁厂的面貌已然为之一新。

“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各洋面,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呜呼!中国醒矣!”辜鸿铭放下另一份报纸,笑着说道:“如此赞誉,出于美人之口,想必有讨好文强之意?”

“美国人也想贷款修路,可惜文强的条件不仅苛刻,还乱挑毛病,借债的如此强横,倒是少见啊!”张之洞捋着胡须,揶揄中含着赞赏,“然形势有利,他自可纵横捭阖,于其中取利啊!”

陈文强接手湘鄂两省的粤汉铁路公司后,其借德债的消息也随之散布开来。因为抵押的不是铁路,不涉丧失路权,国内民众对此倒是反应平平,而英法两国合资组成的华中铁路公司却坐不住了。分别派兰德、贾斯霭经汉口领事法磊斯陪同谒见了张之洞,欲贷款参与修建粤汉铁路。

张之洞拖延敷衍,最后以铁路公司为商办,官府不加干涉,把皮球踢给了陈文强。

陈文强对英法代表却不假辞色,先是以上海“公审案”风波未平、民意汹汹为借口加以拒绝,随后他又把与德国人借贷的协议公之于众,声称如有按此等优惠条件提供贷款者,他愿积极加以考虑。

而上海发生的会审公堂案,这时候罢市罢工的一方,已经不只是起先的要求和条件,比如撤去滋事的主审官,撤惩撕打华官的巡捕房捕头,向中国官厅公开道歉,并释放黎黄氏和所有关押华人等等。而是要求英方对中国民众死伤几十人的事实进行赔偿,以及由此罢工罢市所给商人和百姓造成的损失。罢工罢市的地区也明确缩小,直接针对公共租界的中区,也就是英美租界合并前的原英租界。

这样的条件当然令一贯势大傲慢的英国人所难以接受,而抵制地区的缩小却意味着抵制的深入。英资经营的洋行、旅馆、饭店等,中国雇员、连同打杂仆役纷纷辞职而去;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靠岸。没有苦力前来搬运……抵英风潮变得更有针对性,甚至在向汉口、广州等商埠蔓延。

而针对性的抵制也使公共租界内的美、比、荷、德、俄等国纷纷噤声,以免惹火烧身。显然,他们也看出来了,这场抵英运动的背后有着大势力的支持,不仅是资金。更在上海滩有惊人的发动和影响力。若论后者,明面的旅沪华人公会和地下的兴义堂肯定是其中翘楚,也肯定参与其中。

事件起初,英国驻华公使靠着强权,避开中国民众被打死打伤多人的事实,竟向清政府提出索赔八万两银子的要求。其提出赔偿的理由,主要是在那一天老闸捕房遭到焚毁,几户英商遭到袭击。现在,英国领事署不得不将肇事的法官德为门换下。由其他人代替担任陪审官,并提出洋人的损失由工部局赔偿,华人损失由清政府地方官抚恤。

但风波依然持续,中国人一方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儿。而且,条件在继续加码,比如要求工部局同意成立华商公议会,增选七名华商董事,以参与公共租界治理;禁绝鸦片入中。关闭公共租界烟馆。

英国人焦头烂额,却又不肯轻易低头;中国民间的愤激情绪则不断增加。蔓延扩大。在这样的大形势下,陈文强不仅拒绝英法的贷款,更变本加厉,以汉阳铁厂为抵押,再向德国贷款赊机器,开始兴建大冶炼铁厂和开发湖南常耒锰矿。

德国资本大举进入长江流域。令英国人感到惊慌,但趁虚而入的显然不只德国一家。在国内遭到“托拉斯爆破手”罗斯福反垄断打击的美国资本,也看到了良机,再有陈文强通过查理宋和罗迈等人的暗示诱导,也纷纷打着民间财团的旗号前来武汉。在这“九省通衢”之地进行投资。

你上赶着来贷款,我还要挑挑选选,提出条件呢!陈文强借美压德,借德压美,这边谈判,那边谈判,终于以商办商还的名义,成功地以优惠条款贷到了铁路的第二笔款项。并呈准张之洞,以湖南马鞍山煤矿为股本,吸收美德投资,开始兴建中国最大的煤化工厂。

这样一来,英国在长江流域的传统势力范围便被完全打破,甚至面临着不降低条件,不放下身架,便会被逐渐挤出的危险。

民间资本,门户开放,德、美两方都有理由,都不正面触犯英国,但却实实在在地侵入了所谓的英国势力范围。追根究底,便是陈文强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英国人看清楚了,也意识到这股抵英风潮正是这家伙在暗中支持,甚至是策划的主脑。

“英国人正通过外交手段想迫使朝廷屈服,大人,您可要有所准备呀!”辜鸿铭不无顾虑地提醒道。

“嗯,本部堂既已让文强放手去干,自然会替他担待压力。”张之洞沉吟了一下,猜测着说道:“袁世凯似乎也在支持文强,提供了北洋武备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的人才,京张铁路的钢轨和零件亦全采购于汉阳铁厂,其他的,听说在奏折上也对文强颇多赞誉之词。”

“袁世凯收拢人才还是很舍得下本钱的。”辜鸿铭想了想,说道:“文强倒是与很多大吏关系不错,也确实给很多人的脸上增光添彩了。”

“他是个滑头。”张之洞笑了起来,说道:“不过确实是难得的人才,若论办洋务,国内无出其右者。盛宣怀若与他比,简单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手段很厉害,非如此,确实也难以展开拳脚。”

“洋务娴熟,这是人所公认。”辜鸿铭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可不惧洋人,能把洋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恐怕就无人可及了。”

张之洞若有所思,半晌展颜一笑,说道:“不管怎样,这粤汉铁路能在五六年内完成,看来是大有希望,本部堂也遂了心愿。只是这铁路造价看起来有些高啊,每里一万八千两,比芦汉铁路还要多出两三千两。”

“文强要的是速度。”辜鸿铭对此比较了解,笑着解释道:“几个工程队同时施工,他又不肯苛待工人,花费自然要多些。可从另外的角度看,早建成早通车早收益,多花的钱也就赚回来了。再者,大人看过工程进度的报表吗?若按这个速度,顶多一年半注:比历史上短半年),武长线便能开通,那可是三百六十多公里啊!更不要说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长株线是肯定能修完的。”

“如此速度,令人欣慰啊!”张之洞再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缓缓说道:“文强的打算我也能猜到一二,以进度证明成功之近,来吸引各方投资。说到底,他是不想光靠借外债,也想着借修路之利拉到更多的商绅,减少修路之阻力。”

“中侨银行在背后支持,可也要尽快见到收益,文强借外债抵押的又是自己的产业,压力确实很大。”辜鸿铭说道:“大人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没有官银作抵,中侨银行想必也不会如此痛快。”

在湖南、湖北推行纸币钞票,不仅是民间流通,连两省官员的俸禄现在也是半银半钞,半年之后便全发钞票。张之洞不是很熟悉金融运作,只此一项,中侨银行的信用便是官府所保证,又有德资和官银作抵,便不必太担心挤兑。扩张加收益,远远超过了张之洞的想象,中侨银行岂能不全力支持陈文强?

借修路之机,陈文强不仅干着利国利民的好事,更把自己的势力迅速膨胀,在两湖之地立稳了根基。如今是有厂有兵,又有立宪派商绅的支持,另一个革命中心已然慢慢形成。

…….

第211章 猛烈攻击第207章 宪政会第200章 印象,国路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针对办法第54章 一切顺遂第125章 思路引导,谁亏谁赚第3章 夺枪、回家第227章 翻脸如翻书第201章 争高下,中国红龙第37章 悠闲,帮派无处不在第50章 建厂立基,丑恶近在身边第275章 中德会谈二第291章 交还青岛,无理挑战第120章 狙杀,施恩惠民第232章 剿匪清乡,新督似不满第220章 出离愤怒,外交突围第37章 无题第207章 宪政会第54章 摊牌第169章 战略战术的改变第264章 挑拔,发动声势第194章 建设与革命,筹钱第198章 兵贵神速,不战而胜第185章 对宪政派的引导第185章 先下手为强,互动第187章 试探沟通,刺陈第74章 读心,工厂第56章 无情杀戮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获第275章 中德会谈二第199章 陈袁会第205章 清廷应对,排兵布阵第182章 海上,领奖,抵德第25章 绑架第280章 无题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191章 无题第137章 正当防卫,雷厉风行第155章 抵英,接手铁路公司第51章 无题第18章 候选,华人的称呼第236章 高调归羊城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第67章 革命党?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118章 竞争,避实击虚第207章 大战第44章 豁然开朗,缺助手第233章 第一轮和谈第6章 安顿托付第13章 乐极生悲第50章 建厂立基,丑恶近在身边第222章 联合阵线,兵痞闹事第38章 争论妥协第36章 礼物,不知所措第103章 震慑,谈说同盟会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46章 味素问世第175章 实力,跋扈第254章 公路发展,温存第160章 起事推后,初识黎元洪第266章 有备而来第17章 吃讲茶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帮派第223章 血腥震慑,筹谋深远第198章 天津会袁第219章 撒手不管,讨价还价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镇第213章 国际形势第180章 离去,秘会第252章 避责巡海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条件第173章 被逼无奈的反正第254章 美国的判断,日人碰壁第50章 建厂立基,丑恶近在身边第281章 载誉而归,海南建设第260章 奇袭胜利第118章 竞争,避实击虚第8章 遭罪,青楼第153章 领先的革命,买古玩第202章 无题第15章 随走有感第22章 停不下来呀第249章 肃王伏法,大总统第211章 猛烈攻击第29章 迫走地痞第129章 身处其境的改变,筹款竞争第27章 身跨青红第2章 一个洞一毛钱第178章 主场设想,地方自保第141章 列强分制,四方筹划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第209章 灾荒,赈灾,袁氏复起第63章 问题和展望第15章 随走有感第169章 革命领袖的选择,反攻在即第75章 伪装立宪派的好处第219章 撒手不管,讨价还价第38章 争论妥协第77章 商团的联合与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