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都是利益

利益的驱动,永远是最有诱惑力的。虽然中国政府期望着美德两国的投资,但也不是没有对日后的考虑和防范。

相对而言,中国对德国的资本更加欢迎,条件也更为宽松,但这些都是写在秘密条款中的。

陈文强认为,在中国的工业建设中,目前主要应由中美德三方作为主导,哪一方都不能超过半数,颇有些三足鼎立的味道。然而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一战爆发,无论中国采取中立,还是加入协约国,德国的投资势必被中国政府所没收,最后的结果就是中方独大。

虽然这有些不厚道,但国与国之间就是这样,根本不能象人与人之间那样保持道义和信誉,一切都将以国家利益为重。

就象美国的表现在列强中相当特立独行一样,它在《辛丑条约》的谈判中,坚决反对列强向中国索要高额赔款,不是为了中国的利益,而是认为那将把中国逼向灾难,影响列强的“可持续性”掠夺(或曰发展);而其中将庚子赔款多余部分退还,并完全用于办学,其中既有洋溢着美国精神的理想主义追求,也有着眼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考量。

在当时,1905年的抵制美货风潮中,中国青年高涨的反美情绪引起了美国上下的警觉。外交官(如美11,x.国驻日代办威尔逊)与学者们(如康奈尔大学教授精琪)都向总统发出警告,美国所接收的中国留学生太少,甚至远不如欧洲小国比利时,美国将因此在精神领域内失去对整整一代中国人的影响力。

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甚至提醒罗斯福总统:“哪一个国家能够成功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就将因此而在精神与商业两方面收获最大的回报。如果美国在35年前能成功吸引中国的留学流,并使其壮大。那么我们此时就能以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那就是以知识和精神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这位大学校长坚信,为赢得中国青年而付出成本和代价,即使从物质利益角度来说也是值得的“与军旗相比,道义与精神将更有力地支配商业”。

从此,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崛起。比肩日本,留日生与留美生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不断成为主角。吊诡的是,当大多数留日生连日文都说不流利时,留美生却多数能够学贯中西,涌现了不少泰斗级的人物。当大多数留日生热衷“主义”与“革命”,为了“主义真”而“砍头不要紧”(无论砍别人的头还是砍自己的头)时,留美生则更为关注“问题”,关心。

在陈文强看来。日美两国如同股市中的长线客和短线客,做长线的美国与做短线的日本在中国体现了鲜明的对比:从日本进口的各种速食“主义”、“思潮”潮起潮落,而从美国“进口”的“德先生”、“赛先生”成为日后持久的理想灯塔,尽管很多时候其光芒实在太过微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谁也别把自己看得那么高尚,虽然美国的政策使中国获得了利益,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就真的那么无私,探究到最后。依然还是国家利益在引导着这一切。

当然,现在中美、中德关系正处于蜜月期。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都那么坦荡无私,处处都体现着兄弟般的友谊。中国巧妙地分别向美德两国表示出在远东将义不容辞地挑起拒俄反日的重任,毫无怨言地为美德两国的利益服务。这种表示是如此的真实可信,而且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

而正是利益的关系,注定了美德联盟不可能实现。也就使中国能够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既不必因为加入同盟国而受到协约国的干涉和威胁,更可以让双方都对中国采取审慎的态度,以免中国被迫做一面倒的选择。

对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参战并且加入协约方一方。陈文强一直有着冷静的判断,虽然看起来这是随着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偶然性,但从本质上讲,从后起的帝国主义大国的地位看,美国卷入这场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大战却是必然的。

美国是“中立”,还是参战,何时参战,以何种形式参战,这一切都还是取决于它本身的利益。“中立”,一方面是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和平主义很强烈,人民反战;另一方面的真正目的是在等待时机,捞取实利。正如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所预见到的,战后“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快要破产了。海上将不再有德国。而十年以后……整个世界前途就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但是当英国海军掌握了制海权,美国变成了协约国单方面的军需供应国,“变成了协约国的仓库和兵工厂”时,大多数美国商人转向了协约国。

总统威尔逊也就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接受英国的海洋政策并听任美国逐渐成为协约国的兵工厂。因为,“大多数美国工业家自然具有和银行家同样的态度。因为英国控制了海洋,我们的销路主要是在协约国,我们愿意看到协约国继续这场战争并赢得战争。”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当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威胁不断扩大,协约国一时还拿不出有效的对付手段,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时。美国人开始担心了,万一协约国战败,美国非但不能继续进行“中立贸易”,连给协约国的战争货款也将收不回。

“而随着协约国的安全开始受到威胁,一个金融危机已经开始抬头。从保护债务国的角度出发,美国也应尽快参战。由于利益的关系,美国再不能默认德国潜艇封锁而不损害美国与协约国的友好关系,而且这种默认或许会使德国获胜。换言之,美国在这些新形势下再不能绝对公平;不管怎么样,都会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

制海权,陈文强看到了战争成败的一个关键,德国就是因此而败,尽管它的陆军单挑英法俄而不落下风。(。)

第61章 陷阱,等待第43章 意外,混血儿第54章 摊牌第188章 赴鄂,贪官第204章 独立,独立……第263章 宴会外交第80章 理论班子第一人第183章 开辟滇南,首个突破第175章 实力,跋扈第264章 挑拔,发动声势第113章 兵匪,伏击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杀,伏击第239章 编练新军,惠州清乡第135章 商谈,忽悠第224章 开诚布公,雷霆清乡第225章 标本兼治,明暗结合第111章 立威,将计就计第171章 法越冲突第260章 奇袭胜利第260章 奇袭胜利第51章 商团,试枪第270章 潜艇,华侨第171章 烟幕,三路清军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腾第53章 一箭三雕第78章 赏罚分明的堂规第205章 你筹我谋,英使朱尔典第204章 滇西南新布置第74章 读心,工厂第191章 无题第220章 大权在握,雷厉风行第87章 坚强决心,苏报第37章 悠闲,帮派无处不在第268章 重创,英法的态度第29章 暗杀团第239章 大胜第34章 犹太人第56章 无情杀戮第92章 天涯海角第251章 招商引资,军人责任第43章 意外,混血儿第207章 宪政会第294章 大反攻之胜第263章 洞悉其虚第228章 扫荡无遗类第185章 对宪政派的引导第205章 清廷应对,排兵布阵第256章 革命吸引,领先意识第50章 财动人心,合盘托出第74章 读心,工厂第52章 内应外合第220章 出离愤怒,外交突围第280章 无题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第94章 琼州之基第245章 忽悠第194章 财政困难是关键第66章 庆生第226章 狂风暴雨的清乡第12章 夜市第73章 布局,人贩第194章 财政困难是关键第232章 明谈暗战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9章 外谦内毒第284章 大敌——日本第219章 外交折冲,专访第251章 无题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盘散沙”第88章 提前避祸第140章 巧舌如簧,游说第197章 集结号,风起第265章 朱尔典的分析第267章 大军发动,借外安内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条件第50章 建厂立基,丑恶近在身边第25章 勒索投资,强买强卖第156章 拉打结合第27章 酒席,歌女第199章 陈袁会第16章 人才储备,声名鹊起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23章 血腥震慑,筹谋深远第190章 硬碰硬第225章 不和谐的声音,陈袁再会第267章 大军发动,借外安内第227章 南澳海盗,转守为攻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57章 琼州战略第11章 强卓实验室第154章 艾米丽的请求,合作的前景第46章 茶馆较量第94章 琼州之基第34章 转变,查理宋求助第240章 东北初定第144章 内部支持,德国外债第148章 喧宾夺主,袁大头爽约第48章 狂杀乱砍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228章 扫荡无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