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势力扩张,抢发明

无情杀戮固然是惩奸除恶,同时也是积累黑金,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打响自己的名声。而能量越大,吸引力越强,人才越愿意聚集到自己身边。

效果是明显的,首先是资金问题得到了暂时解决,工厂可以继续建设,工人可以领到工钿,饥民有粥可果腹,贫苦儿童免于被卖;其次则是整个团体势力的大涨,洪九豹子的帮派完蛋了,沈关生、张春宝退出了所霸的码头,而这些地盘便无声无息地被兴义堂控制,解散的帮众则被兴义堂吸收。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兴义堂的领导核心已经转到了龙兴堂,经过考察与甄选,择优汰劣,兴义堂的人手逐渐向龙兴堂充实,过上一段时间后,兴义堂也就只剩下了一个空壳或者招牌。而在另一条线上,工会的筹备也接近尾声,成立之后便将成为龙兴堂新的后备力量。

如果换一种说法,这样的整合改变倒很象股份公司的借壳上市,或者说是资产重组。这样一个组织的梯次结构便分明起来,行动队是精英,是暗影,行动也是求质不求量;龙兴堂则是工会在表面上的武装力量,负责一些常规的行动;工会则要人多势众,分布于各行各业,公开地显示力量。

罪恶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坏人也不可能杀绝光光,但却可在明暗两方面挤压他们存在的空间,限制他们作恶的力量。

尽管大盗不操戈对于陈发来说还暂时有些奢望,但行动队的训练不断,又有实战的锻炼,再有他的策划,一些行动很快就会不必由他亲历亲为了。现在,陈发又暂时收手,一方面观察效果,尽量能够不费力气地达到目的;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侦察刺探搜集情报,并在训练中加强行动队的素质和能力。

每次都是谋定而后动,看似狂杀乱砍,杀戮的目标除了死有余辜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却是刺探侦察清楚后的行动,还有一些人的死亡,是为了扩张势力,布局长远。

比如接收码头,虽然是帮派常有的生财之道,但对以后的商贸却有相当大的好处。

上海开辟租界后,沿黄浦江建立了许多外轮、沿海及内河轮船装卸货物的码头,特别以十六铺居多。码头多由外商经营,但直接管理者却是一些包工头。而包工头即码头霸主,则多以青红帮居多。每件货物从船上搬至码头,或进仓库,轻者一二百斤,重则五六百斤,每件运费工头往往要抽取五成至六成,而卖苦力的搬运工只得四五成。

除此之外,逢年过节或工头婚丧喜庆,都要工人分摊送礼。而这些码头霸往往又同属帮会,互通声气。某个码头工人只要一个码头霸主不用他,则其他码头也难进门。

一个码头,忙时要雇一两百人,码头霸的收入就相当可观。也因为收入可观,便往往为争夺码头而引起暴力争夺、流血冲突。

象这样以很小的代价,不必兴师动众便取得了两个码头的控制权,在金三爷等兴义堂旧人看来,增加了帮派收入、扩大了势力范围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虽然在阿发的命令下,新的把头何兆兴把两个码头的抽成一下子降到了两成,金三爷倒也没多大意见,毕竟这也是新增加的收入。

兴义堂的招牌还在,但行事风格却已经开始改变,阿发想得长远,帮派的力量很有用处,可也别弄得声名狼藉,连带着把自己也搞臭了才好。

名声和人脉,对阿发来说,还是很欠缺的,只靠一个味精的专利,分量显然是不够的。而要等工厂生产出商品,并打开市场,为阿发增加声望,时间又不是一年半载便能成功的。所以,他需要走捷径,需要利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投机取巧,尽快地使自己名利双收。

一场血腥的杀戮,扩张了势力,攫取了资金,在上海滩的轰动也掩盖了美国、法国给阿发颁发味精的专利证书。当然,阿发对此也不太在意,因为他有更具实用性的发明,也就是查理宋所猜想的独家产品问世。

一八六九年,赛璐珞诞生,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几十年中,相应地也发展出了模压和注射成型技术。但由于聚合物分子结构理论的滞后,塑料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中也完全是经验主义的操作,就是碰巧,却难以取得突破。

而阿发所搞出来的独家产品可谓是突破性的进展,但却非常容易,也可以说是投机取巧,利用了别人的发现。

早在1872年,德国化学家阿道拜尔就发现:苯酚和甲醛反应后,玻璃管底部有些顽固的残留物。不过拜尔的眼光在合成染料上,而不是绝缘材料上,对他来说,这种黏糊糊的不溶解物质是条死胡同。

但对于阿发来说,这种简单的化学反应产物却是能使他收获巨大名声,以及巨大利益的东西。只要向这种反应产物中添加适当填料,经过热压便能制成模压制品、层压板、涂料和胶粘剂等。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合成的塑料——酚醛塑料,在即将迅速发展的汽车、无线电和电力工业中,它就是二十世纪的炼金术。

说简单也简单,但要不知道所以然,却将是耗时耗力的过程。要知道,美国化学家贝克兰从一九零四年开始研究,直到一九零九年才成功,并申请了酚醛塑料的专利。现在,阿发却很轻松地将这个殊荣抢到手中,或者说是窃取过来。

专利申请通过诺依曼以最快的速度递交给英、美、法、德等大使馆,卢家湾的在建化工厂改变了规划,将由酸碱厂变成煤焦化工厂,而酸碱厂则重新选址,暂定在沪西的陈家渡(即白利南路——今长宁路),以便就近使用公共租界的美商电力,用电解法制造酸碱。

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168章 长期方略,爆发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24章 结死梁第180章 大举南下,密商对策第73章 布局,人贩第156章 拉打结合第203章 党派之争,交涉第187章 急攻进取第34章 转变,查理宋求助第35章 意见,三点会第127章 大革命家闪亮登场第252章 避责巡海第169章 革命领袖的选择,反攻在即第177章 生不逢时,西南剧变第147章 教诲,抢别人的成功第43章 安顿第241章 狠辣绝决,袁氏之难第168章 长期方略,爆发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73章 被逼无奈的反正第115章 冰冷现实,感触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56章 急切,原则第254章 美国的判断,日人碰壁第271章 自强,抵英第45章 求知少年第77章 商团的联合与扩展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准第198章 天津会袁第186章 无题第235章 改组政党,筹边第92章 天涯海角第66章 庆生第57章 琼州战略第172章 援越之议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7章 酒席,歌女第41章 亲热第159章 无题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36章 礼物,不知所措第21章 现实,人脉第280章 无题第214章 粤汉铁路攻坚,革命大不易第117章 义军第40章 中华革命复兴会第45章 革命起航第86章 黑吃黑第160章 起事推后,初识黎元洪第163章 威压,赈济第36章 礼物,不知所措第287章 海军准备,德国代表团第251章 无题第89章 少年,去东京战斗吧!第88章 革命的具体和细节第216章 北辰归来,同盟会决议第56章 急切,原则第198章 兵贵神速,不战而胜第236章 高调归羊城第68章 谨慎应对,取巧之法第216章 北辰归来,同盟会决议第52章 内应外合第33章 团体?政党?第202章 无题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92章 天涯海角第242章 威胁、末落之势难挽第34章 犹太人第259章 战端开第223章 血腥震慑,筹谋深远第112章 轻取万宁第49章 茶楼比试第146章 遇旧识,痛饮?第265章 强硬的原因第30章 暗杀非正道?第247章 貌似坦诚,漫天要价第86章 开导,实验室的秘密第227章 南澳海盗,转守为攻第28章 压抑,渲泄第217章 劝说,中德密商第193章 这样打似乎不对第38章 争论妥协第166章 紧锣密鼓,提前发动第219章 撒手不管,讨价还价第97章 同性*爱,抵美风潮第202章 无题第279章 制海权和炮舰外交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118章 竞争,避实击虚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220章 大权在握,雷厉风行第121章 切身经验第4章 过苛,面具第274章 中德会谈一第25章 绑架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129章 身处其境的改变,筹款竞争第257章 招揽,变化第192章 归途杂想,不可避免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