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子午谷

却说王翦在受降了蜀军六万兵马后,看着那一堆兵器铠甲,在偶然一思虑间,却是思得一方以假乱真的妙计来。

着那阴平关外的萧谨,着上这六万蜀国降卒的衣甲武器,假扮成他们的样子,而混进了阳安关内,只一日夜间,就为秦军轻易地夺下了这阳安关。

王翦这一般“诈”计,可谓已经是尽得了李显的七分真传了。

而蜀国,在被王翦攻破了这阳安关后,就仿若是一个紧密的铁桶而被人咬出了一个缺口来一般。从这一刻以后,蜀国以阳平关,孔函谷,剑阁这一条线以北的整片地区,将不得为蜀国所有矣。

而这一条线路以北的地区,却正包括南郑郡,阴平郡,汉中郡,沓中郡这四个郡地六百余万蜀民矣。

接下来的战事,自然就简单得多了,自以阳安关为突破口,绕道蜀地转而沿汉水顺流而下,以击阴平关之后。

关前有萧谨的十余万大军,而关后又有王翦领着的十余万秦军,前后夹击之下,区区阴平关,几乎都没做什么像样的抵抗就为秦军给拿了下来。

只所以如此,皆乃是因为蜀军主将纪焕,下令让诸多大军全部集结入南郑郡去了。

对于整个蜀国以北的四大郡来说,这南郑郡无矣是这四个大郡中最为繁华,也是最为坚固的一个城池。

所以,很自然的,纪焕就选择了在这南郑内集结以重兵防守。

当萧谨与王翦二人各自领着十余万的大军,在这南郑城外汇师的时候,若大的一个南郑城头上,此刻早已是为蜀之老将纪焕给集结了足足有二十万的兵马。

~~~~~~~~~~~~~~~~~~~~~~~~~~~~~~~~~~~~~~~~~~~~~~~~~~~~~~~~!

“王将军。”

“萧大人。”

南郑城外北城门处,王翦,萧谨二人再次见面。

“此城雄伟,而壮阔,不知萧大人可有何妙计以拿下这般雄城。”看着眼前这般一座雄城,王翦一双眉头此刻早已是皱成了个川字形。

蜀人富裕,这是无可厚非的,而蜀地又多山,所以,对于造城这等事儿,蜀人是很方便的。在面对一座高足有六七丈的雄城,以人之力,站于其面前,那真的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很微弱。

而很不幸的是,王翦,萧谨他们此刻所面对的这南郑城,就是这般一座雄伟的城池。

“南郑城建城二百余年,历代城主,上任之初皆受命建造此城并加阔,自蜀立国后,此城更是做为西入蜀地的第一屏障来建,此等雄城,若强攻之,必损兵折将而得不偿失矣。”叹了口气,萧谨看着这般一座雄城,亦是毫无办法可言。

“大王早告知我等入蜀地艰辛,心里虽早有准备,只是此刻再见得这般完全就不下于我咸阳城的雄城,却仅仅只是蜀地的一道屏障,可真是让**受打击矣。”王翦,萧谨二人相对无言而叹气不已。

抬头看了看这般雄城,再观那城楼之上,诸多蜀军甲胄森寒,精神抖擞,个个虎目生光,一看即知个顶个皆是不可多得的精锐也,如此雄城,并有如此精兵守护,想要拿下这般一座坚城,别说就王翦,萧谨二人带来的这区区二十万秦兵,就算李显再给他们二人增派上数十万兵马,亦是打不下这等雄城来的。

咬了咬牙,萧谨终是下定了决心般,朝着王翦道:“王翦将军且随萧某来,萧某此处尚有一要事要与王将军相商。”说完萧谨自己却是当先朝着身后大帐而去。

~~~~~~~~~~~~~~~~~~~~~~~~~~~~~~~~~~~~~~~~~~~~~~~!

大帐内唯一桌,一椅,并萧谨,王翦二人,却是显得很是空旷。

就在这桌上,萧谨却是平摊开一张地图来,就着光亮处,而指着地图朝王翦道:“前几日收降王翦将军压送来的那六万余俘虏时,谨有幸于一蜀地老卒处寻得这般一副地图,将军且看此处。”

说着,指了指于阴平关边缘处所画出来的一条深红色线条,这一条线路很长,足足从阴平关处一直画到了蜀国中部的绵阳城外。

指着这一条线路,萧谨道:“此处蜀地人称子午谷,据那老卒所说,若从此谷处过,当可绕过南郑,汉中二地,并剑阁,绵竹关这等天下有名的雄关,从而直抵培县。”

而就在这地图上,清晰地标明着,绵阳城后就是那蜀国的国都,成都。

“哦?”王翦双眼若有神般,盯着眼前这一条长长的红线,却是并没有接过话头来。

他知道,要走这一条路线,估计很难。

因为,这一条路线,光看这地图标线,首先他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很长,长得吓人的一个长。

这一条路线,他是足足穿过了汉中郡的整个郡,从而越过剑阁,到达蜀国的培州的培县,这里,再往前行三五十里就能到达锦州的锦阳,而锦阳过去就是蜀国的国都成都所在。

见得王翦没有回话,只专注地看着这地图,萧谨却继续道:“此谷全长七百余里,路小而谷窄,且处壁常年阴风呼啸难行,少有植备,所以,此路终不能领大股士卒而入,唯有以小股精锐部队穿梭为主,若一切顺利,只需小半个月时间,就能直抵成都城外。”

这路,却实是一条好路,是一条偷袭的绝佳之路,然而,这一条路,却又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

他路小而谷窄,只能适合于小股部队前行,大军根本就不能通过。

可是,在这动则以十数万大军争伐为基点的情况之下,你偷渡过去的数千大军又有什么用?可以说,这是完全就翻不起什么Lang花的。

所以说,就算是发现了这般一条绝径,那也是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以萧将军之见,以为当如何?”王翦抬眼望向了萧谨,如今听得萧谨指出这般一条路线来,他必是有深意的。

这子午谷是一条捷径,当需要利用之。

“具体的,谨一时亦还没有定论,数日前,谨已是派出了探马,至时只能待探马回报后再作计较了,若事果是可为之,到时却还要麻烦王将军了。”

萧谨所谓的派出探马所查的事,也就是查看这子午谷处,是一条狭谷通到底的,还是可以从中间段绕出来。

若是一条谷通到底,只能从这头进去那头出来的,那么这一条谷,也就是条废谷,完全就没有多大作用,而若是能从中间路段跳出这个圈来的话,那么这一条小谷,虽然只能走上三五千人马,可是有这三五千人马,那所能办到的事情可就多上很多了。

所以,萧谨才会说,这一条谷,还有待于他的探马探回情报来,只要情报里真的可行,那么这像南郑城,汉中这等雄城,萧谨就完全可以不必采用蛮力强攻的姿态去做。

他只需要从后头绕上去,只要断了敌军的粮道,从而使上一个困字诀,这等雄城,自会不攻而自破矣。

攻南郑城,当不急于一时。

见得萧谨如此一说,王翦不由得大是松了一口气来。

这一次征蜀之战,李显因为新得了关外魏,晋,韩三国十州之地,而不得不选择放弃亲征蜀地的打算,选择坐镇于咸阳城,以免国内生乱。再则也是因着此次荆苛之举,从而重伤了李显,以李显那孱弱的身体,一时半会间又哪能够再出来骑马打仗,他能够出来上朝理事那都已经是阿弥陀佛的烧高香了。

可是,蜀之地又不得不抢占先机选择攻城,李显却是有些怕那个枭雄心性的蜀地九公子刘秀坐上蜀主之位的,所以,李显不得不在那刘康还在位之时而选择强攻蜀地。

如此一来,这征蜀之重任自然就落在如王翦,白起这等大将的身上。

征蜀,虽然会很困难,这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可是,若是死伤上太多的秦军精锐,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而对于王翦来说,能少死上许多士卒,他自然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的。

第九十一回 驰道第十七回 自创的变法序录第五十七回 狂潮(补更)第六十四回 苍狼神的子孙们第八十九回 李显妙计诈廉颇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风流第十二回 借势迫敌第七十四回 绝间第五十五回 强渡黄河第三回 书生造反,三年不成第十八回 得大贤,萧仓吏草房说前因第九十三回 愿为大王先登,踏平赵地第二十六回 民为重,君为轻第五十四回 雄主第八十四回 老将血第七回 朝堂如战场,君臣联手演双璜第三十二回 狠第五十三回 孤若不死,谁能乱秦?第三回 国祚第二十二回 秦王一日破雄城,惊四方第五回 矛与盾第七十一回 北苍狼完颜齐第九十一回 章邯密议取巨鹿第一零五回 讲武堂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九十八回 议征南蜀第五十回 少壮之争第七回 引第八十一回 雄城难破怎奈何?第一卷结束语第二十三回 秦王诈城门,守株待兔擒段淳第五回 兵马制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十二回 借势迫敌第二十六回 立蒙学以征天下之士第一零五回 讲武堂第二十一回 绝地反杀第八十四回 老将血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一百回 斗射(第二更)第九十回 同化要从血缘开始第十四回 秦王领兵斗司马第五十七回 狂潮(补更)第六十八回 草原雄鹰吉利第七十回 刺(三更到,求收藏)第四回 何人敢与我一战?第十九回 若有来生,还做秦人第二十一回 绝地反杀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尽整个乌恒第十九回 萧子离夜半禀烛论天下第十四回 困守第十一回 知识才是改革的第一要素第三十九回 魏之谋乎?第一零九回 苏季子说秦王第二十八回 董家二号人物第一一九回 马踏连营第一一零回 竖子无礼欺秦王第四十六回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四十一回 润物细无声第八十一回 王侯之礼第五十二回 老人第十回 第一次惨败第八十四回 老将血第六十回 看我骁骑横扫大宛第六回 愿以朕之血染长缨何来降第七回 朝堂如战场,君臣联手演双璜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战第五十二回 杀神白起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三十九回 骑赛第五回 兵马制第一卷结束语第六十四回 苍狼神的子孙们第五十八回 再败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十五回 杀身成仁第五十三回 野战第二十六回 立蒙学以征天下之士第十回 想当然的招贤纳士第六十三回 身高过车轮者,杀第五回 矛与盾第四十九回 金将军,有闻到肉香否?第六十七回 蜀中女儿最多情第三十五回 连环计之树上开花第一回 三年第三十四回 骁骑营的怒吼第一零九回 苏季子说秦王第四十七回 王道第九十回 同化要从血缘开始第一零八回 千金换龙熬第八十九回 大秦七大姓之董、舒第二回 国之大丧第八十六回 因为他是武穆王第十四回 翰林院暂等于养老院第七十四回 孤龙麾所立之处,即为秦土第八十九回 李显妙计诈廉颇第一零二回 水涨船高(四更)第一二九回 吾当收尽天下英才矣第五十四回 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