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国祚

“禀太后,殿外穆王,燕王求见。”这时,有殿外司礼小太监进得堂前来传话。

“传……”本来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二公子,确因为知道眼前这种艰难的国势情况,而怕死于国难,所以提前卷着财物逃走了,国势到了如今这种危难的地步,那也就没有太多的选择,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三公子穆王李显,和四公子燕王李晃,就被招到了这堂前来。

“儿臣李显(李晃),见过母后,见过众位大人”。

在明了了自己的处境,而掐死掉那个小太监后,李显就一直没选择出过房门一步,确是一直都是在算计着以后自己的前程问题。

不过很不幸,还没在李显想出来子丑寅卯来,门外却有小太监传得来太后的旨意,在那明晃晃的金戟虎贲卫的带领下,李显被押到了这太宣殿处。

当然,与之李显一同被看押着来的,还有那个仍然是浑浑恶恶,没有半点危险直觉的四公子燕王李晃。

堂下,两位公子,一个优哉游哉,几乎都快要没心没肺的睡去,而另一个却是两股战战,神情紧张的四处打量着。

“唉!……”这一声哀叹,充满了一种无力感,甚至于暗藏着丝丝的悲伤,大秦国后继无人矣。

这没来由的一声轻叹,确是吸引了李显的注意力,抬起眼来,细致打量着眼前这六位可以称之为现今大秦国最有权势的人物。

王老太后自是不必说什么,他自嫁入李府,在这大秦国先祖李密还是做为一个前朝将军的时候,就跟了他,直至如今,为这一国之太后,王老太后之能可想而知。

而在场的袁,杨,伍,梁,李五位老大人,此五人三个主内政治,两个主外攻城略地,当年,他们随着这大秦国的先祖李密征战四方,而打下了这个大秦国的基业,时隔数年,先祖李密战死,而子继父业的长公子,确又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大才,枭雄一世,大秦周遭诸小国番邦无不授首诚服于这位强大而铁血的君王。

他们随着这样两位雄才伟略的帝王,而征战四方有年,皆是与有荣焉,而那一份眼光,自然也是被养的更高更远,如今让他们看着这堂下的两位公子,与那上两代帝王比起来,这其中的哀叹,自然是可想而知。

“穆王显,熟读经诗子典,雅好高亮,又恭孝仁厚,乃不可多得之仁君之像也,臣李丰肯请太后下懿旨以昭告天下,传我大秦国祚于穆王,以为万世荣昌。”或许,便是连号称经纶满腹的宗正李丰李大人,此时,对于这位穆王,亦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去形容他这么个人了吧,扯了半天,亦只憋出个雅好高亮,恭孝仁厚来称赞这位穆王殿下。

实在是这位穆王殿下的德性平日里也太给力了一点,这大秦国满朝文武里,谁还能不知?谁还能不晓?

“臣袁烨附议““臣杨允附议”

“臣伍瑜附议”

“臣梁镇附议。”

见得宗正李丰首先提议起,而跪了下来,身后,一众大臣,在没有别的选择的前提之下,亦只能选择跟着跪于堂下,恭请太后降下懿旨。

“唉!!!罢了罢了……”上首处的王老太后,低头看了看静静地跪于堂下的五位老大人,又仔仔细细地把个李显给打量了个够后,方才肃声道:“拟昭……”

“大秦武昭八年秋八月旺日,秦昭王思,征战沙场,而末于王事,国不可一日无君,兹有穆王显,恭孝仁厚有佳,有帝王之仁贤,传国祚于彼,望兢业有勤于国事,克敌于外,御政于内,护我国民,扬我国威。”(咕咕……那啥,哥不会拟那啥圣旨的哈,若有古文牛13的书友,欢迎你们能给我润笔一份哈,嘿嘿!某家定会感激不尽的!)圣旨自有一旁的秉笔太监来写,待得吹干了墨迹后,有那掌印太监上得前来,双手托过一个大印。

凝视了许久,王老太后终是轻拿过那个大印儿,轻轻地盖了下去。这一份旨意,这方才算是成了效了。

剩下的事情,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把个一直还处在震惊中的穆王李显给提了起来,而扶上了王位,尔后由宗正李丰亲自捧过传国玉玺以及衮服礼冠,就这般在这堂前殿下,直接为那李显给换了上去。

待一切就绪后,司空袁烨,司徒杨允,司马伍瑜,宗正李丰,武威大将军梁镇,并着那仍然是处在懵懂无知中的燕王李晃一起,一并而跪于堂下,拜服于地,齐声高呼道:“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便是连退出主位而立于一边的王老太后,亦不得不半服身子而喊上一声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这么半是被强迫,半是自愿的被这一帮老头子们给推上了王位,说实在话,一直到此刻,李显的脑子里仍然都是乱哄哄的。他实在是不知道此时的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

刚才的李显还在努力的算计着自己的前程,算计着,以自己这般一个亲王的名头,应该走什么路子,整个什么办法,学学人家明太祖的求外放,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略,亦或者学学中国起义先峰陈胜,吴广二位大凶,直接就是扯了旗就造自己家的反?

只是这变化来得太快太快,快到李显都还没完全反应过来时,他就已经被人给推上了那王位,成为这大秦国的第三任君王。

这就算是登基称王了?俺们记得电视里演地皇帝登基不是这么个样地么……就这么简单?那排场呢?那君临天下的气势呢?那叫万民臣服的气势呢?有木有?

俺是否该对着下面跪着的这一帮人喊上一声“众爱卿平身”?又或者说装着更威严一点?指着这堂下的某个老大人喝一声:“国难末靖,吾势不登基?”

李显显然还不是那种智商无限偏下的脑残份子,在这封建社会里,能当上这一国的统治者,本身就是一种保命的最佳方法,当然,像大秦国这种如今已经被敌国四面围城的情况,这种所谓的最佳保命方法自然是要打些折扣的。

登基称王延续国祚并通过自己的能力,使这个王国逐渐的强盛起来,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小命不丢失,这是一种本能,无所谓于成与败,更不关那是否爱国或者是年青人的热血这种事情,当然,这或许与此李显已经非彼李显而有些区别,但不管怎么样,李显的目的很明确,他要努力的活下去,而且是活得很潇洒很快活的那种。

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自己创造机会,如今,这天大的事实就摆在自己面前,试问李显又怎么会去放弃。

没有所谓的光棍心里,更不是说什么血性,有自信,其实这完全应该算是一种自然性的心里反映。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突然被人给推上这么一个人生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试问,这对于一个原本就是很普通的人来说,在突兀之间达到这种高度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的反映?

别个人怎么样,李显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在乎着自己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应该知道些什么?

是的,没错,李显他并不了解自己现下所处的环境,或者应该说是原本那个李显所处的环境,在原来那个李显的记忆里,满脑子的只有那些精美的诗句,什么花前月下,桃李春秋,悲春而伤秋,总之纯粹就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对于国之民生大事,便是李显搜破整个脑仁,也是没找着半点有用的资料。

没有,没有……完全没有,对于国之民生大事,自己现下所处的国家地理,军政民情完全是一无所知。

废物般的亲王啊!!!李显大是哀叹。

以前的李显或者可以如此不管任何事情,安心做他的逍遥亲王,可是,如今此李显已非彼李显,更何况一点就是,李显已经登基称王,成为这个大秦国里的最高统治者,有这么一个能让他一展心中所思,胸中所志的舞台摆在李显面前,试问,不管换成谁来,只要不是傻子,谁又能不去在这个宽广的舞台上一展自己心中抱负呢?

李显虽然年青,更谈不上是个什么有血性的热血青年,但只要是个人,处在另一个高度之后,心中总会有着一展抱负的心理的吧。

虽然登基的有些匆忙,但至少李显现在名义上已经是这个大秦国的帝王了,甚至于便是连国号,那位饱读诗书的宗正李丰李大人也是想好了。

史载:大秦武昭八年秋,大秦武昭王思没于王事,大道崩沮,遂于郊南立祠,祭告天地,传国祚于秦穆王显,定年号武穆,改元武昭九年春为武穆元年!

第八十七回 此虎枭也第七十五回 汝枉为汉人矣第八十二回 李显呈威破雄城第四十五回 骁骑之志第二十三回 以汝之血祭苍生第二回 议西征第五十一回 地图(第二更,求收藏)替主角向各位大大求生财之道啦!第十六回 拜贤才,草房出士子第七十四回 孤龙麾所立之处,即为秦土第六十二回 强袭马里奇部落第十五回 所谓的分蛋糕事件第八十四回 李显的狠第三十五回 连环计之树上开花第三十三回 麻家有酒醉八仙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计较第四回 情何以堪(求收藏)第四回 何人敢与我一战?第五十七回 血战第八十五回 孺慕之情第六十一回 千金买马骨第二十五回 国子监第七十二回 当雄鹰落难碰上狼时求酒名啦!!急急急!!!求支持,求包养第五十三回 野战第六十五回 当堂对质论君民第一二七回 将相和第十八回 忠义无双秦国臣第三十三回 晋之鸿门宴第一零八回 千金换龙熬第六十五回 杀一儆百第八十七回 此虎枭也第五十五回 杀将(补更)第五十三回 孤若不死,谁能乱秦?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六十三回 身高过车轮者,杀第四十五回 骁骑之志第八十六回 心怅第一二六回 招摇过巷第五十七回 狂潮(补更)第七十二回 当雄鹰落难碰上狼时替主角向各位大大求生财之道啦!第七十七回 一关一惊灭蜀军第二十回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求酒名啦!!急急急!!!第一零七回 大婚第六十七回 论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尽整个乌恒第六十九回 屠狗者第三十四回 骁骑营的怒吼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计较第三十一回 一纸方(第二更到)第三十二回 连环计之蛮天过海第一三零回 惊世之言第九十四回 失望的李显第九十一回 驰道第七十五回 汝枉为汉人矣第六十二回 三羊换奚第七十四回 绝间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七十四回 绝间第一回 推行颁布三省六部制第九十三回 年宴三敬第一一九回 马踏连营第五十四回 雄主第十三回 恶运降临第七十四回 绝间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计较第五回 吾有马步军三十万,何惧他五国第三十六回 擂第二十六回 民为重,君为轻第八十五回 孺慕之情第四十三回 麻爷的糊涂招第八十四回 老将血第二十二回 让人头疼的造纸第三十二回 连环计之蛮天过海第九十八回 议征南蜀第四十八回 绞杀第一零二回 水涨船高(四更)第七回 朝堂如战场,君臣联手演双璜第四十七回 金明的逆袭第九回 逼蛇出洞第一二二回 密招之意外第二十四回 定蒙学,三字经亦成神作第八十九回 大秦七大姓之董、舒第一二七回 将相和第四十五回 骁骑之志第三十七回 杀身成仁第三回 书生造反,三年不成第七回 朝堂如战场,君臣联手演双璜第二十五回 国子监第九十四回 失望的李显第一二二回 密招之意外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谁敢杀我?第一一四回 假做劫营时真退兵第一二一回 白公剑舞,意在桑槡第二十九回 臣择君,君亦择臣第六十五回 当堂对质论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