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誓与长沙共存亡

侵略战争使得日本本土政坛更加疯狂,近卫内阁不堪战争“重用”而垮了台,“战争狂人”东条英机激流勇上,出任新首相,随后就决定对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自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为了牵制中国军队并策应日军占领香港和南洋各地,侵占华中的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决定再次进攻长沙,打通粤汉线,策应日军在南部的行动。

仅隔两个多月的时间,阿南惟畿又要进犯长沙了。行动之急迫,除了上面的大战略外,他还得到情报说:“中国军队守长沙的主力第10军和第74军已调往他处。”见长沙守军势力薄弱,有机可乘,因此企图一举攻占长沙,再向南进,他立即集结第3、6、34、40师团全部及独立第14、第18旅团和炮兵,工兵、空军等,合计约12万人,准备于1942年元旦占领长沙。

阿南惟畿的这个计划很诡秘,一般人很难知道。但在11月份第九战区就发现了日军的破绽。11月下旬,吴逸志就接到在日军后方的情报人员密报:“赣北日军又有减少,且又缩小阵地,连西山车站地区都放弃了,赣江以西、修水以南仅守生米街、牛行、西山、安义、靖安、滩溪等据点。”最初,薛岳对这情报很怀疑,他有些疑惑的说道:“第二次长沙会战后才两个月,难道日军又要进攻吗?不太可能吧。”但吴逸志报告说:“前方部队报告:湘北日军增加。”此时的薛岳变得更加的疑惑了,他开口问道:“那为什么湘北日军还增加呢?”吴逸志回答道:“阿南惟畿的兵力愈少,愈要以攻为守,因此很可能调兵对我们进行扫荡,以消除我们而后进攻的威胁。”这回薛岳总算是明白了过来,他赞同的说道:“这很有可能。”于是,薛岳决定通令各部队,迅速完成作战准备。

等薛岳下完命令后,吴逸志又问道:“那么这次的作战方式呢,是不是还用老办法?”薛岳看了吴逸志一眼,然后自信的说道:“对于这次作战,我们的方针仍是诱敌深入后进行决战。敌进攻时,以一部兵力由第一线开始逐次抵抗,随时保持我军于外线,俟敌进入我预定决战地区时,以全力开始总反攻,包围敌军而歼灭之。”薛岳虽没明说,但吴逸志一听就知,还是老套路——“天炉战法”。两人又决定在长沙外围与敌决战时重点保持于长沙以东地区。迎敌的对策定下来了。

此后不久,阿南惟畿悍然对长沙发动了第三次进攻。日军一如既往开始进攻由新墙河口到南江桥的正面,重点是左翼的第20军、第58军在新墙河南岸及南江桥阵地。双方激战两天一夜,日军攻打不下守军的阵地,拼命打燃烧弹,先后摧毁了守军据点四周的鹿砦障碍,官兵被燃烧弹烧伤,过半人员负了伤。第三日下午,日军终于突破了新墙河防线,主力向南突进。

在一度拒阻日军后,第20军在军长杨汉域和副军长夏炯的率领下一面逐次抵抗,一面向梅仙、平江以东地区转移;第58军一面逐次抵抗,一面向长乐街——浯口——平江——三眼桥的汨罗江南岸一线转移。这时第10军驻在衡阳迤东地区,在茶山坳附近整训。薛岳令该军防守长沙,以一个师守岳麓山阵地,两个师守长沙近郊,并且严令:“情况紧急,不得有误。”

第10军军长李玉堂虽被撤职,但新军长一直没来接任,因此仍留在军部,实际上担任全军指挥。薛岳下令后,可李玉堂名不正言不顺,想挑担子又顾虑重重,正在左右为难时,蒋介石从重庆急电第10军,令李玉堂继续指挥,率第10军固守长沙,戴罪立功。李玉堂倒是一铁血汉子,临危受命,决心以待罪之身洗刷上次的耻辱。随即,下令全军紧急拔营向长沙进发。进驻长沙后,预备第10师守岳麓山阵地,第3师和第190师守长沙近郊。李玉堂决心重新做人,要打出威风来了,谁知薛岳却还是老眼光看人,生怕他像上次那样砸了自己的锅,先下令在长沙的炮兵和工兵均归李玉堂指挥——进行鼓励;接着,派长官部赵子立前去第10军督促他速将长沙工事再行加强——进行监工。李玉堂明知薛岳不放心,但是“戴罪”的败将,只能一战翻身,如果这一次再丢了长沙,不仅官职没了,而且极可能被蒋介石数罪并罚,成为“以身试法”的人,因此啥都不敢怠慢,对薛岳的一切指令无一不去精心落实。手下师长、团长也都知道这一仗如果败了,李玉堂军长职务肯定没了,谁要是像以前那样马马虎虎,或者不肯卖力,他肯定会定斩不饶,因此,全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闷头准备战事。

长沙城的工事自1939年以来就开始构筑,虽然筑了好几年,但守军偷工减料,当官的只知贪污,从来就不重视,也不认真,因此筑了一些,并不坚固,大多是豆腐渣工程。第一、第二次长沙会战时,日军都没攻长沙城,这一次薛岳的“天炉战法”要诱致日军进攻长沙城,然后围而攻之,因此坚固工事是守住长沙城的关键之一。李玉堂不敢发牢骚,更不敢松懈,立即督令军民一起动手,紧急修筑御敌工事。新墙河战斗打响后,长沙的工事修筑更是紧张起来了,军民不分昼夜地施工。李玉堂也整天吃住在工地上,饿了就啃馒头,喝点水,积极督修工事,准备应战。

在日军到达城下之前,偌大的工事终于筑起来了。守城工事采取地堡式,西面依托湘江,对北、对东、对南成一个半圆形,工事外围由麻园岭——朱家花园——杜家山——二里牌——黄土岭——妙高峰——猴子石之线,一层一层地向里构筑,愈向城里强度愈增加,以中山路西段——黄兴路——八角亭——南正街——坡子街以南一线上的核心工事为最密最强。长沙城内,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街道口都装上了铁丝网和拒马,各街道小巷都设有地堡,各稍微大一点的建筑物内都有火力点。湘江水路是进城的一个突破口,李玉堂不仅把长沙以北的水路全封锁了,连长沙以南的水路也布置水雷进行封锁了。整个长沙城成了一个处处设防,到处是地堡、铁丝网、拒马和机枪口的城市,四处藏着杀机,像一只要噬人的猛虎张开了血盆大口,就等日军的到来了。

这时,第37军、第58军守备着汨罗江南岸,第20军在平江及平江东北,整个防御阵地对北略成反八字形,把南下日军一步步往薛岳的“天炉”里迎。日军攻击的正面在汨罗至平江之间,攻击重点保持在长乐街方面。日军凭借武器优势大举进攻,第20军节节抵抗,向东退却,然后让开了平江,躲进了大山;第58军、第37军一面逐次抵抗,一面以主力向高桥、路口畲以东转移,同时一部潜伏在汨罗江、捞刀河之间的偏僻地区。为了让从四面八方向长沙前进的各路大军能适时地统一参加决战,薛岳责令长官部对他们的行动予以统制,规定近者不得先到,远者不得迟到。在薛岳的严令和指挥下,所属部队从长沙两翼向敌侧方迂回,进展很快。

日军如狼奔豕突,由湘江至原长沙、平江公路汹涌南下,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骑兵旅,后跟着3个师团,按照第二次进攻长沙老路向前疾进。这一日,日军主力也打到了长沙附近。日军第3师团进至东屯渡,沿铁路线渡过捞刀河,向长沙市区逼近;第6师团则一马当先进入了槊梨市,抵达长沙东门外;第40师团抵至金井,企图渡过浏阳河,由长沙南门外进攻市区。

这次日军从新墙河到长沙城下,经过了约一个星期的战斗。但在激战中,他们的伤亡和疲劳都比中国军队大得多。而中国军队呢,虽然也在新墙河、汨罗江打了几场激战,但薛岳都没用上主力,因此,主力仍保持着较强的实力,各路大军正向着薛岳“天炉战法”的决战预定地区急进。

薛岳的“天炉战法”以长沙城为诱饵,诱使日军攻打长沙城而使得各路大军围而歼之。其中,既要保住长沙城不被日军打进去蹂躏、破坏,又要在城下围住它,负责守住长沙城的第10军责任比谁都大。长沙诱敌和守城的重任落在第10军身上。第九战区最高长官薛岳也决心与他们一起战斗到底。引诱日军攻打长沙从而达到围而歼之的目的,其实是薛岳的一着险棋。如果第10军没守住,丢失了长沙城,薛岳本人也难辞其咎。但他艺高胆大,尽管风险巨大,还是下这个赌注。

第55章 再战上海(七)第76章 大撤退(四)第159章 昆仑关上的军歌第124章 血染大武汉(一)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113章 敌后游击战(十二)第220章 兵败衡阳(三)第92章 晋南战事(中)第55章 再战上海(七)第230章 征兵令第116章 中条山之战(一)第163章 训练新兵(下)第168章 芝加哥打字机第145章 无聊的游击训练班第164章 将军殉国第208章 回家(上)第202章 铁血孤城(二)第4章 南下北平第5章 初到北大第20章 长城抗战(中)第103章 敌后游击战(二)第58章 再战上海(十)第195章 浴血丛林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70章 浴血山西(十一)第202章 铁血孤城(二)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23章 再遇故人第19章 长城抗战(上)第128章 血染大武汉(五)第203章 铁血孤城(三)第204章 铁血孤城(四)第162章 训练新兵(上)第48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第127章 血染大武汉(四)第161章 打鱼风波第125章 血染大武汉(二)第26章 南京夫子庙(中)第96章 徐州会战(一)第102章 敌后游击战(一)第119章 中条山之战(四)第240章 围歼日军第232章 滇缅大反攻(一)第135章 血染大武汉(十二)第134章 血染大武汉(十一)第52章 再战上海(四)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164章 将军殉国第151章 为谁而战第96章 徐州会战(一)第28章 福建事变第159章 昆仑关上的军歌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96章 徐州会战(一)第26章 南京夫子庙(中)第22章 梦想破灭第245章 丧心病狂第56章 再战上海(八)第111章 敌后游击战(十)第202章 铁血孤城(二)第199章 浴血丛林(五)第129章 血染大武汉(六)第222章 兵败衡阳第179章 光复青川镇(三)第171章 日军败退第185章 重回部队第38章 西安事变(一)第58章 再战上海(十)第121章 中条山之战(六)第38章 西安事变(一)第208章 回家(上)第115章 敌后游击战(十四)第154章 湘北大捷(三)第150章 重返部队第189章 74军遭遇惨败第56章 再战上海(八)第4章 南下北平第246章 最后一战第96章 徐州会战(一)第210章 四战长沙(一)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194章 宜春整训第39章 西安事变(二)第130章 血染大武汉(七)第204章 铁血孤城(四)第35章 许学长的消息(下)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卫战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151章 为谁而战第76章 大撤退(四)第236章 滇缅大反攻(五)第213章 四战长沙(四)第32章 一二九学生运动(下)第46章 卢沟桥上的枪声(二)第117章 中条山之战(二)第164章 将军殉国第79章 南京!南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