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杨瑞的决定

旁边的小厮走上前去叫门,但是却是垂头丧脸的回来。见状,关都脸上露出了沮丧的神色。但是他并不死心,而是自己亲自走上前去。走了几步,便能听见营门上面的呵斥声:“来人止步来人止步”

关都对这个声音充耳不闻,仍然径直的朝着前面走。“嗖”一直羽箭准确的射在了关都的面前,见状,和关都一起来的小厮吓坏了,急忙冲上前去,跑到关都面前,急忙开口询问:“老爷老爷,没事吧。”

关都摆摆手,示意自己没有什么事情。见到关都还想往前走,旁边的小厮急忙拦住的关都,想要阻止关都,但是关都却是呵斥道:“下去”。听到关都的呵斥声,再抬头看见关都的的面容,那个小厮只有低着头,呆在原地,不敢再阻拦。

关都一脸坚毅,继续大步的向前走。“嗖”,又是一支羽箭射在了关都的前面。但是关都眼睛都不眨一下,继续的大步走上前去。关都大声的喝到:“本官乃破虏将军的故友,还不速速通报将军,说关都来访”。见状,营门上值守的士卒也没辙了,只能低声交谈几句,一人快速的朝着里面跑去。

见到营门上的哦的那个了,关都也停下了脚步,就这么静静的呆在原地。本来聚集在营门外的人,见到有热闹可以看,都是纷纷的围了过来。其实营门上的士卒倒是不怕杀人,主要是因为关都的一句“我乃破虏将军故友”让他们迟疑了,而且他们也隐隐约约的记得好像见过关都。

主张外,刚刚那个士卒很快找到了外面值守的亲卫,说了几句,然后便等原地。那个亲卫,马上掀开帐篷,走了进去。“将军,关都关大人正在营门外求见”。那个亲卫开口说道。宇文峰皱着眉头开口说道:“不是说什么人都不见吗。”

那个亲卫为难的把营门口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静静等着宇文峰的回答。想了想,宇文峰对着那个亲卫吩咐了几句,然后便挥挥手,让他下去。那个亲卫得到了宇文峰的吩咐,急忙的退出了主帐,然后和刚刚来禀告的那个士卒一起,朝着营门那边赶去。

关都站在原地,没有丝毫的不妥,亲身经历过战争,让关都和其他的文官们,看起来不太一样,另有一种威仪。其余人都在旁边,指指点点。但是关都的眼中根本就没有他们,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前方的营门上。

突然营门口上响起了一个声音:“将军说任何人都不见”。说出这句话的人,自然便是刚刚那个亲卫。听到这个声音,关都脸色也是变的很难看。在原地愣了一下,关都便目光坚定继续朝着前面走去。没有走到两步,便听到:“哐当”一声。

顺着声音,关都才发现他的前面,掉落了一柄刀。见到这柄刀,关都是彻底明白宇文峰的意思了。那个亲卫对着周围的声音说道:“将军说了,任何人都不见。敢冲撞的营门的人,一律无差别攻击。”这句话的声音很大,好像故意要让营门下面的关都听到。说完,那个亲卫便头也不回,大步离开了。听到刚刚的话语,关都的脸色不断的变化,本来准备迈出去的脚步,却怎么也卖不出去。良久,关都才咬咬牙,转身离开。

其实刚刚那个亲卫并没有走远,而是呆在暗处观察着关都的动静。在见到关都转身离开之后,那个亲卫才松了一口气。再见到关都上轿之后,那个亲卫才真正的转身离开,朝着主帐走去。不一会,那个亲卫便出现在了宇文峰的面前。

“将军,他已经离开了。”那个亲卫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听到亲卫的禀告,宇文峰点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出去吧”。那个亲卫便退出了主帐,等到他离开以后,宇文峰脸上才露出了冷色,自言自语道:“杨智”

接着,朝堂上又是发生了大事。几个热门的北征军的主帅人选,在听闻北征军便成以京军为主之后纷纷请辞,这让杨瑞在廷议上打发怒火。虽然杨瑞怒火中烧,但是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挑下这个重担。

京军这个时候也开始强有力的反击,列出了诸多的理由,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愿去参加北征。一些准本让自家子弟去镀金的朝臣,也是止住了这些心思。之前活跃的朝堂,现在开始变的沉默起来。

沉默之后,便是爆发。一些品阶低的官员都是纷纷的跳出来,有的指责京军推卸责任,有些隐晦的只出几个热门的北征军的主帅,应该站出来,收拾局面,有的则是指责死去的宇文拔,认为现在的一切事情都是宇文拔搞出来的,如果饿狼军没有乱,哪来的现在的烦恼。

当然,更有甚者,跳出来职责宇文峰拥兵自重,认为饿狼军根本就没有发生营啸。这样的指控十分的严重,但是杨瑞好像根本就没有见过这本奏折一样。这些官员们自然跳出来之后,热闹了不少,但是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丝毫的帮助。

一连几天,都是这个样子。帝都,就没有什么消息能够瞒得住百姓。这些百姓们吃饱了,最喜欢的做的事情,便是八卦这些东西。朝堂上的东西,他们知道的不是很详细,但是却知道个大概。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经过这么多年来的繁衍,帝都本地人,那个不是沾亲带故。说不定朝廷大员书房的伺候的小厮和街头的卖肉的屠夫还是亲戚。所以对于朝廷上的一些消息,也是传的飞快。朝堂上的争端,让这些百姓们十分的失望。

“你说说,这满朝的诸公,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主持大局。“一个书生的模样的人在酒肆里大声的说道。

旁边一个商人模样的胖子却是笑着说道:“哟哟,看来我们的张书生能有办法收拾眼前的局面”。

听到这句带着揶揄的话语,张书生祈祷脸色通红,但是随即,他便傲然的开口的说道:“现在只有一个人能够解决现在的困局。”

张书生的这句话语很快便吸引了周围的几桌客人,其中一人开口问道:“谁能够解决现在的困境?”

见到这么多的人满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张书生的自尊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只见他握紧了拳头,大声的说道:“现在能收拾的眼前局势的,只有破虏将军宇文峰一人。”

听到张书生的话语,最开始接话的那个商人模样的人脸上露出的不屑的笑容,回答道:“就凭他,满朝的文武都没有办法,就他一个黄毛小子就能行?”说完之后,那人脸上嘲讽的笑容一直便没有停过。

见状,那个张书生恶狠狠的盯着那个商人,开口说道:“你不要满嘴胡言,你你你”气急败坏的张书生却是口不择言。见状,那个商人也是起身,撸起衣袖,恶狠狠的回敬道:“怎么了?张书生,要比划两下?”

气氛一下变的剑拔弩张,酒肆的老板急忙陪着笑脸走了出来。安抚了几句,刚刚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那个张书生气呼呼的说道:“你看着吧,只有破虏将军能够只手补天”。那个商人毫不示弱的回应道:“我等着那一天。”

见到两人争端有起,那个老板继续陪着笑脸,现实安抚了张书生,然后再去安抚那个商人。一圈下来,便是口焦舌燥。张书生说了一句:“耻与为伍”。便大步的离开了酒肆。虽然张书生走了,但是刚刚那个话题却没有断。

酒肆里面的人,小声的讨论着。有的认为张书生说的对,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破虏将军宇文峰能够收拾局面。当然也有人和那个商人的想法一样,满朝的文武都不行,宇文峰一个未满二十的黄毛小子能够做什么。

看到下面的官员们又吵成了一团,上面的杨瑞忍不住了,开口呵斥道:“闭嘴”。听到了杨瑞的呵斥,这才让下面的安静不少。刚刚吵起来的两派大臣,互相的瞪着对方,如不是顾忌他们现在身处的地方话,恐怕真要撸起袖子,上演全武行了。

“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杨瑞继续开口呵斥道。听到杨瑞的话语,刚刚参与争吵的官员们都是出列,齐声开口请罪道:“臣等有罪”。杨瑞不耐烦的开口说道:“都回去”。听到杨瑞的话语,刚刚出列的官员急忙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刚刚的场景,本来便是惯例,他们当中的任何人都不会担心,杨瑞会因此惩戒他们。

继续扫视一圈下面的文武,杨瑞开口说道:“现在也该拿出个章程了来了,都吵了这么多天了。现在胡人还在大秦的领土上肆掠,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百姓死去,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农田被破坏”说到这里,看到下面的满朝文武,杨瑞突然停下来的言语,满脸的失望。

仍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收拾眼前的局面。排在前面的几个大佬,仿佛老僧入定似的,根本不会因为杨瑞的话语而有什么变化。后面的官员,见到几个老大都这个样子,自己还逞什么能,所以都是眼观鼻,目不斜视。

见状,杨瑞的怒火更加的旺盛。冷笑一声,杨瑞点名道:“陈转,你怎么看?”陈转是户部尚书,可以说是掌管着大秦的钱袋子,今年也是一把年纪了。听到杨瑞的点名,他不可能在沉默了急忙出列,然后开口说道:“臣以为此时应该徐徐而图之,没有想到万全之策,是不能轻举妄动的。因为已经支撑不起两场战争了”

老狐狸,听到陈转的回答,不少人都是在心里默默的想到。听到陈转的回答,杨瑞不耐烦的说道:“朕知道了”。听到杨瑞的回答,陈转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继续眼观鼻,仿佛老僧入定一遍。见到满朝的文武,杨瑞突然有一种厌恶的感觉。

杨瑞不耐烦的说道:“既然满朝的诸公的都没有办法,那就只有朕来想办法了”。“陛下圣明”听到杨瑞得的话语,刚刚还沉默的大臣们,都是起身的附和道,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见状,杨瑞心里的厌恶更多了一分。

“拟旨”杨瑞开口说道,急忙便有人开始记录。“令破虏将军宇文峰持天子旗,赐天子剑,统领这次北征,不论文武,四品以下皆由他节制。有不服从命令者,五品以下皆可斩之,五品以上押解送往帝都,令兵部全力供应军械,不得有任何延误。令宇文峰可因势征兵,规模控制在五万”一长串的话语,让人目瞪口呆。

真正的圣旨自然不是这个样子,要经过很多人润色。说完之后,杨瑞不理会下面目瞪口呆的大臣,径自的起身离开了朝堂。到了很久,刚刚还安静的朝堂,便向炸开了锅一样,开始喧闹了起来。原因无他,因为杨瑞对于宇文峰的赏赐太过的丰厚,丰厚的足以让人眼红。

几个大佬还没有说话,便已经有人跳出来,开口大呼道:“不能啊,不能啊”这个官员品级很低,但是却是文官系统里面。只听他继续大呼:“文武殊途,怎么能让一个鲁莽的武夫,来节制文臣”

文武殊途,让宇文峰这个武将出身的人,来节制四品以下的文官,这自然让很多文官心里不舒服。刚刚那人开口说道:“走,一定要然陛下改变注意”。刚刚最先开口那个文官,便领着一群文官离开了,去找杨瑞去了。

见状,几个大佬却是冷笑一声,对他们的行为,十分的不屑。几个大佬的小弟中不少人都是打的同样的注意。尽管他们和宇文峰没有丝毫的焦急,但是对于宇文峰的,他们妒忌了,于是便想破坏了这次的封赏。

但是几个大佬却是开口说道:“不让宇文峰去,你来收拾眼前的局面。”这句话,把刚刚那些人问的哑口无言。这些大佬对于宇文峰也是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宇文峰是在破坏规则,要是每个官员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那么谁还敢出门。

所以,宇文峰的狠辣,他们是十分的不喜,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的办法。杨瑞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必须要北征,必要要把胡人赶出大秦的领土。北征已经迫在眉睫,但是之前却偏偏出了宇文拔的事情。

本来好好的北征就这么被宇文拔一个人搅乱了,饿狼军现在元气大伤,陛下也有意让京军去为北征的主力。但是京军的德行,几个大佬在之前的战事中,已经看的清清楚楚。所以,对于几个热门北征主帅退却的事情,已经在他们的预料当中。

这本来就是烂摊子,费力不讨好,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头,所以对于杨瑞的决定,在他们看来,是现在最好的选择。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宇文峰,和他们自然没有了关系。如果宇文峰失败,自然便是宇文峰一个人的事情,杨瑞的恩宠不是那本好消受的。

在几个大佬看来,宇文峰失败了,但是却为大秦争取到了很多时间。他们可以从其他的地方掉兵过来,,从容的布置。即使宇文峰成功了,但是在几个大佬眼中,宇文峰仍然不算是什么。一个手握几万兵马的军头,能有什么可怕的。

到时候,有的是手段收拾他,几个大佬都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对于杨瑞的命令,也就不反对,用沉默来表示。这个沉默自然也是有学问的,他们可以默许下面的人执行,但是却不能亲自出言附和。要不然,等到宇文峰兵败了,恭喜你,你便会被杨瑞当作是替罪羊。

几个大佬的态度如此,他们的小弟自然只有遵守。没有几个大佬的支持,其余反对的人,自然翻不出什么大浪来。一群自诩有傲骨的文臣在宫门前跪着,希望杨瑞能够改变主意,但是杨瑞根本就不理睬他们。

跪了一天,这些文臣们便受不了,开始灰溜溜的离开。当然,还是有人能够继续坚持,但是在当天晚上,便受不了,昏了过去,被家人抬了回去。有很多人,甚至在暗自揣度,这人是不是装昏,因为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脸上没有面子。

但那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后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大声争论道:“我当时是因为昏迷了,才被家人抬了回去,如果我当时是清醒的,一定会坚持到底。如果我但是没有昏迷,一定要跪到陛下改变心意为止,这个武夫怎么能够节制文官呢?”

关于杨瑞的旨意,很快便在帝都里面传开了。听到杨瑞的决定,不少人都是暗自吃惊。但是同时也为宇文峰捏了一把汗,不知道宇文峰接旨之后是什么反应。京军方面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不用北征。

第157章 集中精力第14章 接连来访第9章 死战第51章 转机第128章 活跃在帝都的宇文峰第268章 消息传出第263章 姗姗来迟的官兵第263章 姗姗来迟的官兵第27章 噩耗第5章 “游猎”进行时第16章 “红色”的关都第1章 战争第9章 诸事·年夜第41章 战前投诚第27章 一掷千金第206章 生意第84章 出人意料的报复第28章 成军第273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93章 疯狂的队正第198章 火攻第101章 布置第180章 骑兵卫,出发!第167章 军议第238章 愤怒第4章 练兵第170章 新的开始第7章 其实,有钱就行了第57章 余波第252章 家和万事兴第56章 突进第3章 究竟是何方神圣第212章 异动第2章 参军第102章 金州血第31章 父子终见第90章 危机关头(1)第77章 敲诈第4章 欣欣向荣之态第272章 往事如烟第80章 三殿下第119章 无题第39章 前有狼后有虎第2章 又见帝都来人第35章 手段第67章 败第48章 必杀之第182章 王浩的算计第96章 处理第29章 不同寻常的斥候之战第6章 挣扎着求生第190章 御下第53章 兵变第60章 噩耗传回第142章 离开第14章 接连来访第104章 解围第30章 最佳男演员第35章 上路第39章 前有狼后有虎第41章 冲击第80章 偶然第65章 联系第73章 后招第1章 诸事第78章 密谈第67章 大战第43章 小道显威第5章 “游猎”进行时第247章 急转直下第15章 物事第207章 商人第19章 有一点心动第74章 当黑道遇见军队第55章 双喜临门第214章 就这么简单第25章 摸不着头脑第18章 整军备战第167章 军议第262章 转机还没有到第21章 吾名宇文峰第56章 火并第136章 毒士2第60章 大朝第61章 官兵如匪第289章 独断之事第46章 前方第72章 利剑营归来第56章 火并第110章 天罚第244章 多事的夜晚第170章 新的开始第45章 杂战后第126章 这些年我们过的不好第45章 杂战后第56章 怒吼第19章 逛青楼第124章 认亲第24章 终究北上第156章 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