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尘埃落定(二)

留给红三方面军的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关中平原中,黄土高原上,土地革命的步伐正在大跨步的进行。(看小说到全本小说网)

很多农户害怕地主的报复,初期而不敢接受红军政工干部分配给他们的土地。但是要想凭借仅有的粮食,熬过这个冬天对于很多贫穷的老百姓来说,确实很艰难。

于是他们接受了红军战士送来的粮食,这些粮食都是地主囤积在粮仓内,准备放高利贷的本钱。已经吃到了肚子里的粮食,很多朴实的老百姓也明白,这个债已经是欠下了。只有靠着红军,才能让自己不再欠地主永远也还不尽的债务,一辈子任劳任怨的给地主家当长工。

有了第一个接受新土地的老百姓,第二个,第三个久根本就不是问题。

三方面军的红军比例还是很高的,不但红一方面军的红四十军,四方面军的二十五军,还有本来应该是后组建的二方面军的主力红三军。

军中这些有经验的政工干部,土改工作就变得很容易。不但将没收的恶霸地主的抢占的土地给分了下去,而且还在宣传中加强刚分的土地的老百姓,武装保卫自己土地的觉悟。

许永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西北农民,靠着父亲和他给地主打长工,母亲给地主家做些活计,勉勉强强的一家人没有饿死。红军分地的消息,他是第一个支持,并在当天就领取了原本是他东家的十亩山坡地,估计一年也能打上三千斤粮食,一家人的生计有了保障。

更让他感激的是,他不但领到了土地,而且分到了每个人五十斤的过冬口粮,看着渐渐长大的两个兄弟,懂事的弟弟们虽然身体还没长好,却挣着抢地里的活。

红军征兵的布告一贴出来,他就知道了,他清楚自己是家里的主劳力,父亲虽然年纪不是很大,但毕竟耕种十亩地还是很幸苦的。

看到他愁眉苦练的样子,父亲也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当兵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有个闪失,就是客死他乡。可许老爹还是打定了主意,让儿子当兵去。

“咱家里的活计我和你娘都能做,再说你弟弟也长大了,再过一两年,也是一个好庄稼手。可红军对咱们家的恩情不能不报……”凑在墙根底下,父子两人在冬日正午的阳光下,有一句没一句的唠着。

“爹,家里没牛,开春就要累的够呛,我琢磨着等过了春耕再去。”许永清轻轻的捏住了一个蚤子,放在牙齿间,轻轻的一咬,吧嗒一声脆响,口水带着跳蚤唾在地上。

脾气火爆的许父当时就火了,呵斥着:“让你去就去,磨蹭个啥?红军干部说了,我们的土地,要靠我们自己去保卫,你不去,我去。”

看着怒目圆睁的父亲,许永清不敢反驳,只好低着头不做声。第二天,跟着父亲来到了招兵处,给许永清报上了名。三天后,他就随着第一批新兵,进入了再西安不远的新兵营里,开始他的新兵生涯。

像许永清这样的普通农家子弟,刚一入军营,就以为是当兵扛枪,可是事实并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迎接他们的是从陕北赶来整编的谢长子部,700多老红军,要迎接十几倍于他们的新兵,这个任务无疑是艰巨的。

而三方面军只给了他们二个月的时间,就要成军。拿着从西北军中淘汰下来的武器,在寒风傲雪中,重复着列队,刺刀等这些基础科目,很多新兵都感到,当兵还行,就是比种地累之外,其他还都好。

和红军派出的小部队顺利联系上的陕北游击队,虽然顶着一个军的番号,但他们实际的兵力才千八百人,根本无法随大兵团作战。

赵寿山,张汉民部带着两万原西北军来到陕北,在河防和榆林防线布防后,陕北红军的防御空白已经彻底被填补。

谢长子,陕北红军创建者,就被安排到了铜川,接收新兵,将部队整编补充成一个9000人的师,成为西安警备司令部下的警备一师。和警备第一师一样的部队,还有一个,警备第二师,主要是作为训练的武器太少,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带着这个师在渭南训练。

寒风中,谢长子看着精神抖擞的新兵战士,犹如坠入梦般的感觉。才几个月前,他还是被西北军民团、土匪处处围困的地方游击队。能够吃一顿饱饭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哪里还能想得到,自己还有带着一个真正的师,和敌人战斗的机会。

陕北红军的另一个领军人物,刘志丹因为懂炮兵,还是黄埔四期的炮兵科的科班出生,被安排到方面军的炮兵纵队,任炮兵司令。

现在三方面军的炮兵纵队,可以说在西北这一亩三分地上,绝对的火力第一。除了炮兵的指战员缺乏足够的训练,而加入纵队的红四十军的炮兵部队编制上并不大。才显的炮兵部队专业兵不足。

红四十军的火炮大部分都移交给了红三军,和二十五军,改用向克虏伯洋行采购的火炮。三十六门75口径山炮,十二门105口径野炮,4门20高炮,如此庞大的炮兵部队,刘志丹还从来没有看见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只有红四十军过来的2000炮兵部队中,才能够操纵这些大家伙,而新招收的炮兵,只能当炮兵中的辎重部队。

炮兵部队只能发挥一半的火力,其他火炮有弹药,就是没有人能使用。这可愁怀了刘志丹,战场上,一个重炮团所发挥的威力,绝对不下于一个步兵军的冲锋。

很多战士都是省委临时召集来的学生兵,通过简单的学习,和操纵手册,只能希望他们能够在战场上不要手毛脚乱。

嘴上一长串的燎泡,心急火燎的刘志丹又一次走进了东线司令部的指挥部。一头扎进指挥部,就叫着:“副总指挥,政委。”

没想到,他要找的人一个没找到,倒是李德这个刚刚空闲下来的洋教头,转了出来,笑着对刘志丹问:“刘司令,你要找的人都不在,跟我说吧!”

“你——”刘志丹一愣,反问着李德。李德的这声刘司令叫的他心里怪怪的。

李德不服气的说:“在这里,别的不敢说,火炮方面,我说老三,没一个人敢说老二的。”不用说,老大当然是曾一阳。拍着自己的胸膛砰砰作响,自信满满的说着。当然,刘志丹也听说了,李德是曾一阳的学弟,战斗在曾一阳的阴影下,反而如同长白山里的老山参,时间越长,越精神。

刘志丹没心思跟李德绕圈子,反而径直走过李德,向院子里的房子里张望着,想要找到曾一阳的影子。再说,刘志丹感觉这个洋鬼子整天神神叨叨的,找人练习中文,他还以为李德又是没事找他学俏皮话。

李德见刘志丹不搭理他,也不着恼,反而在刘志丹身后,不冷不热的说:“三方面军里,懂炮兵的实在是不多,要说这个指挥部里,也就我和曾一阳了,总不能让曾一阳给你当教官吧!反而我是一个很适合的人。”

就在刘志丹狐疑着转身看着李德的时候,院门口,一个有力的生硬同意道:“没错,他确实应该是一个好炮兵教官。”

“副总指挥……”刘志丹惊喜的发现,曾一阳风尘仆仆的站在了门口。

还没等刘志丹开口说话,曾一阳就一摊手,无奈的说:“李德说的很对,你要炮兵教官,我也没有。不过就这么点人,要么要跟你去耍大炮,要么让李德跟你去训练炮兵。”

“我不是这个意思。部队需要驮马,这都是炮兵快速转移阵地的必要装备,不然……”刘志丹嘴里发苦的说着,他也知道,方面军也便不出来炮兵个他,反而在训练中他摸索出一条路子来,就是将很多操典和规范改成顺口溜,帮助战士记忆。

“找吴链去,我给你批个条子,一千匹马,再多他也拿不出来。”曾一阳知道,后勤有刚补充的2000匹马,本来想扩编成一个骑兵团的,现在只能先给炮兵了。

刘志丹心满意足的去找吴链这个大管家。

在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黄河段,阎锡山迟迟没有出兵,反而是在榆林方向,派出了两个军的步兵,向安定、绥德分兵进攻。

赵寿山指挥部队,对晋绥军步步抗击,又占据有利地形,虽然出现了一些伤亡。但晋绥军想要彻底打通榆林到蒲城,没有两个月根本就别想。

反而,在黄河沿岸,的孟津等地,晋绥军一再坚固河防沿岸的阵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做法,虽然让呆在洛阳的蒋介石很无奈,但也不好说什么。必经,晋绥军已经出兵了,而他的中央军,还刚刚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地界。

刚刚从河防阵地上下来,政委项英不无担忧的说:“潼关两个团的兵力是否是守得住?而且,黄河进入冰冻期,敌人进攻的选择多了起来,我担心……”

“先打阎锡山的部队,这是作战中已经确定了的。但怎么打,还要让赵寿山把戏做足,才能让晋绥军下到我们设计好的套中。要一边抗击晋绥军的进攻,还要将部队分散出一部分,转移要白于山,兜个圈子,绕到晋绥军的后面去。等到主力在洛川布好口子,彻底掐断晋绥军的退路。”曾一阳趴在地图上,看着刚标好的敌我形势,一边回答着项英的问题。

项英也明白,两个都是凶恶的敌人,而蒋介石能把他的起家部队放到这次战役中,说明了蒋介石的决心不可谓不强。

相比,势力最强的阎锡山的晋绥军不但装备好,而且训练上也不差,军中人才济济,是红军面临最大的敌人。不打痛他,绝对不知道红军的厉害,有的好折腾。

那么陕西刚刚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就要永无宁日了。

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点第二九四章 狠一点第四十五章 血战李家庄(2)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第一O三章 曙光第二二四章 血染东京城(8)第一零三章 断腿的老虎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会师(上)第六十九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三九一章 一战定音(中)第四五四章 国军打游击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六十六章 潜入日占区第一六三章 大戏开锣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六十二章 谈心第三二二章 围歼驻蒙骑兵联队(下)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三十五章 老虎营的孬兵(下)第二五八章 捷报(下)第九章 长腿刘峙第一二一章 败的太不甘心第十五章 血杀109师团(3)第四四二章 想死?没那么容易第三十八章 华北观摩团第三十四章 首战告捷(2)第七十六章 宁都趣事第四章 甲鱼也是鱼第三一一章 阵前反水第四十章 原来是你第三零八章 狭路相逢第十三章 入瓮第二九四章 狠一点第三五二章傻了吧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三十四章 老虎营的孬兵(上)第二五七章 捷报(中)第四章 甲鱼也是鱼第一零五章 西北军易帜第四七九章 第厮杀第八十九章 谋划湘西(一)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第一六五章 破绽第三六五章 梅津失势第三七八章 大鱼第九十九章 缴械第四十八章 目标阳泉第一O九章 最后的顽抗第一五二章 震惊世界的轰炸第九十章 谋划湘西(二)第三三六章 弹药告罄第十九章华北危局第九十一章 谋划湘西(三)第二十七章 鏖战老君山(二)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一九零章 鲁庄阻击战(上)第三七七章 放长线第四十五章 血战李家庄(2)第一百章 最后的底牌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三十六章 首战告捷(4)第二六七章 榆林要塞第十二章 我是中国人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一一六章 执政目光第一九九章 疯狂的波波沙(中)第四七八章 突破点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二三二章 小南沟歼灭战(中)第一五七章 解放区的天(下)第九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承诺第二零四章 杀人地,死亡林第四七零章 敌后制胜(中)第二七八章 调兵第一四零章 收复海拉尔第三零零章 肃清残余第二十七章 总攻(4)第七十一章 冤大头?第二九一章 闹事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二二零章 血染东京城(4)第七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一O九章 最后的顽抗第十二章 我是中国人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三二四章 人的名,树的影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三七二章 扑空第一五三章 高奏凯歌战北满第六十五章 猎鹰行动第五十九章 憋屈的陈诚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