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关

人,总是在有了指望过后,才会爆出惊人的力量。wWw.QB5200.coM

曾一阳给参加垦荒的军队指战员画的这个饼太大,所有的人除了激动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想法可想。

国人,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幻想,但幻想得来的都是苦果。

太平天国的时候,均田平等成了国人最向往的世界。

但没有严密组织的起义成了一场暴动,一场无休止的暴动,在获得了短暂的胜利,占据六朝古都——南京后,戛然而止。

六千万人死在了那十几年的战乱中,或许更多。

没错,就是‘安逸’两字,让国民一直提不起劲头来。

有便宜就占,不占便宜,就不要损失就行,这样的心态,难免不被人欺负。

渴望胜利,迫切的希望获得胜利,但在胜利之前,所有的路都是漫长而又艰辛的。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不过是有着幻想的革命党人,在获得了一个个胜利后,他们想安逸了,想妥协了,连走上革命道路的目标都忘记了,以至于中国的现状根本没有办法改变。

听苏联人的,他们能够获得军事援助,听英国人的,他们能够获得整个长江流域。

相比之下,后者的吸引力要大的多。

一个政党的决策,并不是一个领袖人物所能够决定的。

如果蒋介石手下的人都反对,他也不敢犯众怒,用一个让所有人都失望的结果来换取暂时的安定。

曾一阳明白,他一直以来都是想改变些什么。

虽然从历史漫长的痕迹中,这些改变根本就无法刻下深刻的印记。

日本人依然想着用战争来获取更广大的生存空间,用杀戮来解决一切反抗者。

一个岛国,八千万的人口,所有人都磨砺着嗜血的獠牙,修剪着杀人的利爪,最后,将一个个人,变成了野兽,踏上他们所谓的‘圣战’,而这个战场正是中华大地。

国人已经麻木了,麻木到,他们从出生就知道,列强欺负中华不需要理由,但是要灭亡中华却是天荒夜谈。

俄国在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庚子事变后,先后在占据了15o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国土。

但中华依旧在世界诸国之列,从来就没有倒下过。

很多人不相信,日本人有胆量全面侵华,甚至曾一阳给他的部下说,日本人最多四年,就会对全国侵略,华北、华东、华南,华中,都会沦落为日寇的铁蹄下,成为日占区。

国之灭亡,危在旦夕。

他不能说,也不敢说,因为他明白,没有一个可信的事实,任何人都不会相信他所说的话。

动员红军先期长征,他成功了,带着他组建的红四十军,运气似乎也眷顾了他,成功的让红军占领了陕西,甘肃,和宁夏一部分。

为什么说是宁夏和甘肃的一部分,贺兰山以东的河套平原是在红军的治下,但贺兰山西北的广袤沙漠,确实无法去占领,红军没有这么多人守卫边关。

相对于四方面军的被迫转移,一方面军代表的中央苏区红军,在失去战略空间后,也走上了长征之路。

一样的路,一样的经历,除了多了一份坚定之外,走到西北的红军比原先多了几万人,开创了一个让所有人兴奋的好局,但这些远远不够。

国人的惯性思维中,除了好‘安逸’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好占小便宜,以小家而损害大家。

王立一团壮大,被曾一阳许可,是因为,红军本来就是从无到有,一路上扩编也是应当的事。

只要有枪,有粮,宣传到位,军队扩编就是军事主管的能力出众。

曾一阳也一直这么认为,王立的团是因为胜仗打多了,缴获物资丰厚,才扩编如此快的。

但是他去了一次在西安的方面军后勤后,知道并不是这么回事。

后来,他还专门派人去了解了这些情况的,得到的结果,让曾一阳顿时大失所望。

王立在战斗中,抢了别人的战利品,虽然这个被占便宜的人并不知道,但所有经过都在事实面前,变得清晰起来。

等到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王立还坐在会议室内,眼神中的绝望,甚至让黄苏都有些看不过去。

不过,王立是曾一阳的老部下,黄苏也无法去劝解曾一阳,只好走到门口,暗自躲在门口,一旦出现争吵,他好进门去劝解。

“司令员,我想不通……”王立通红的眼中,有的是无法理解的迷茫,和被排挤的愤恨。

“你以为我撤掉你,是冤枉了你?”曾一阳沉重脸说道。

“我……”“我……什么……我?”曾一阳生气的低吼道:“我问你,独立团和日军生遭遇战的时候,你是不是第一个知道消息,你的一团就在附近,为什么不尽快去支援兄弟部队,而只是派了一个营的兵力去支援。

主力却直奔日军的军火库,将内部的武器弹药搬空了之后,才去支援的……”王立根本就搞不明白,曾一阳为什么会这么大的火,并将他的这个主力团长撤掉了。

现在是闹明白了,其实王立等打完仗后就后悔了,独立团由于他增援完了一些,至少多伤亡了一个连的兵力。

在战后,独立团新团长罗战,还一个劲的感谢一天的帮助,让他脸上烧。

当时情况,王立知道,独立团是新组建的一个团,但大部分都是从华北收拢过来的老兵,拿起枪就能打,一个团一千三百号人,顶上两个日军中队再不济,也顶多是一个攻击不利的后果。

于是,王立准备做私活了,带着三个营先去把伪军缴了械,然后收拢了仓库,才迂回到日军的背后……可战斗差不多结束了,独立团伤亡很大,一往无前的气势,让他们还是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王立的错就是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到兄弟部队,而是想到了自己。

话说到这里,王立即便是再有理,也没有啥说到的了。

知道自己错了,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处罚,是再正当不过的事情了。

其实这也是王立心中的一个心病,被埋藏在心底的最深处,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能做。

曾一阳对他的处罚过后,反而他心里的心结也渐渐的打开了。

当晚,王立带着一个警卫,打好了背包,就走了。

曾一阳如此处理王立的决定,不过是给陈光,黄苏他们几个做嫁衣。

他做这个恶人,然后,其他几人再去做好人。

红军缺少好的军事干部,像王立这样的团级指挥官,更是奇缺。

而且王带着部队和关东军打过正面遭遇战,阵地战,就军事上考虑,今后扶正再是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汉中被红军收复,也不过是日期上的问题,到那时,蒋介石即便再不甘,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谈判的事情也轮不上他去参与,不过去德国的日期刻不容缓。

机械采购,请技术工人,不然西北的矿厂、工厂就没办法开工,需要一个小规模的药厂,当时药品生产都被其他国家控制了,一旦抗战爆,就能更多的挽救伤员,在战场上受过伤的兵,一回到部队就是骨干……他希望,能够在几个月内,就能办妥去德国考察的机会。

曾一阳在等,等彭总指挥大军胜利的消息。

汉中的十七路军残部,在第七军军长兼42师师长冯钦哉不断收拢下,渐渐有了起色,但这种起色,在一方面军面前,不堪一击。

补充了弹药的部队,在没有重武器的装备下,很快就进入了秦岭,三军团越过终南山,强渡旬河突然出现在安康,打了冯钦哉一个措手不及。

驻守在这里的有少将旅长王俊的起家的一个团,还有两个新组建的团,编成独立2o旅,旅长王俊,一下子就被三军团包了饺子。

除了王俊的主力团,退回到了安康城内,两个新组建的团,在三军团第一次冲锋号下,顿时做鸟兽装,冲锋变成了抓俘虏……被吓破了胆子的王俊,立刻联系上在古城的军长冯钦哉,请求支援。

沈玺亭的第二旅在当天,就从汉中开拔,向安康进兵,但还在半路上,就受到了五军团的伏击。

刚到陕北的时候,战士们的弹药带内,都是用树枝装装样子,现在都是黄澄澄的子弹,五军团上下,都是憋足了劲头。

一阵排枪过后,嘹亮的冲锋号响彻天空,战士如同猛虎下山般的扑向了敌人……增援不利,还损失了一个旅的武装,冯钦哉算是没辙了,立刻向胡宗南请求增援。

要是安康失守,那么从湖北过来的辎重就会全部断掉。

而从四川运送物资,战线太长,路也不好走,很难保证大战的物资能够在第一时间送抵战场。

三军团的出兵并不算太快,但是从甘肃西和到陕南的略阳,也不过是几天的功夫。

这两只部队可是老朋友了,贺老总当初无奈之下,只能和第一师硬碰硬,现在急的是胡宗南,自然是四面出击,打略阳周围的小股敌人武装。

而第二旅旅长袁朴在略阳城内,一筹莫展。

第一师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团,驻守在略阳的第二旅,虽然不是最强的,但也不是最弱的。

手下三个团,除了师属部队没有配齐,赶得上地方军的一个师。

但红三军原本就有一万多人,在甘肃整补后,已近接近一万七千人。

和贺老总的红三军交过手,他明白手下三个团,七千人虽然个顶个都是好样的。

但红三军也不弱,当年,硬是兵力上只有第一师的一半部队,顶住了第一师的全力攻击达半个月。

和这样的部队交手,他还没有这个底气。

袁朴的电报刚刚到胡宗南的指挥部,第一旅的电报也随即到了他的指挥部。

二十个团的红军,过两万人,包围了双石铺,第一旅危在旦夕。

从情报上看,可以肯定的就是,这支部队是原朱毛红军主力,林聂的红一军团,主力红四军已经开始了几次试探性的攻击。

两个主力旅危在旦夕,胡宗南也没有了叫嚣反攻陕西的豪情,愁容满面的在他的指挥部中,三十七岁的中将,在黄埔生中也是第一人。

南昌城外,用计打败孙传芳精锐,俘虏军长李彦春;龙潭战役,打的孙传芳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力气和南京政府叫板;同年11月击毁直鲁联军白俄雇佣兵装甲车队,晋升名将之列;二次北伐,攻占蚌埠,整编22师……一些列的荣誉,在大军压境之后,变得不堪一击。

“受谦兄,如果我战死,请将第一旅的李正先的第一团带回湖北,给‘模范旅’留点火种。”

胡宗南就像是将身体中的血液抽干一样,惨白的脸上,带着病态的笑容。

“师座,你以为李正先会做模范旅的第一个逃兵吗?”胡受谦苦笑的答道。

胡宗南脸上1ou出了一丝惨笑,痛惜的说道:“这个混小子。”

“师座,给委座报吧!不然第一师覆灭,委座的声望也会大受影响。

李宗仁、阎锡山、张奎等,可都是双眼瞪着委座,正想看他的笑话呢?”作为第一师的参谋长,本应该对战局分析,提出战役计划,但此时他除了能够想到这个办法之外,其他的全都没了主见。

红军两个方面军主力,围攻第一师,即便第一师是块钢,也要在此雷霆般的攻击下,被砸烂。

冯钦哉的二十七路军,新组建不假,但老兵都在,和红三、红五军团一比,连地方的保安团都不如。

这让胡宗南顿时后方吃紧,兵力上捉襟见肘,哪里还有底气说什么,只要第一师在汉中,顿保汉中不失的豪言壮语。

战局开始后,胡宗南一天十几份电报,往南京军政部,要空降物资,空降弹药,要增援……但都是石城大海。

战事不利的二十七路军,本就被胡宗南放弃了,但他想不到二十七路军竟然如此不堪。

才短短三天,就丢了两个旅,五个团的兵力,一万人不是投降,就是逃了。

双石铺的第一旅被围,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守住险要的双石铺一个月根本就不是问题。

兵力上不占优势,但双石铺子本来就展不开部队,攻击之能是小股部队一点点的往上添加,也就是红军没有起总攻的主要原因。

踌躇了良久之后,胡宗南终于失望的说道:“给委座报,第二旅危在旦夕,但第一旅能确保双石铺一个月不失,至于如何一战,请委座定夺。”

电文是早就拟好的,无非是一个意思,成仁,用第一师三万精锐来向蒋介石表忠。

确实如此,第一师是黄埔生组成的军团,士兵操练已久,这点忠心还是有的。

南京,蒋介石的侍从室,王世和被一道电文吓了个半死,揣着电文就往蒋介石的住处跑去。

V

第四二九章 火线出击(上)第一三九章 荒原空城第九十七章 磺胺(上)第一四八章 南杨北赵第三二九章 脆弱的乌龟壳(下)第三二七章 潜行第四一三章 魂飞魄散第一五七章 解放区的天(下)第四十二章 兵势第九十章 阔论第三零零章 肃清残余第二七六章 放火第七章 战区总参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一五零章 所谋者大第三零三章 诱敌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三八三章 让鬼子暴走的偷袭第二十五章有我无敌第四零六章 猛火攻心第四十三章 鬼子进山第二十二章 血杀109师团(10)第十三章 入瓮第二十一章 血杀109师团(9)第三二五章 林泰防线第二十二章 血杀109师团(10)第三十九章 震动中央苏区第七十章 菊刺杀第二十五章有我无敌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九十七章 磺胺(上)第二五八章 捷报(下)第二九零章 风雨关东军第十一章 十年之间第三七三章 美国人要杀猪第四九三章 虎口夺食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五章 政治攻势第一一五章 从王到鳖第三十八章 这个团长不简单第四九零章 我们是盟军第三二七章 潜行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八十四章 佯攻泗水城第一零九章 整编第一七四章 祸根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四一五章 运气很重要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三七二章 扑空第一一八章 天上掉馅饼第一三一章 撕布机的威力第九十六章 疯狂的武器第一五七章 解放区的天(下)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三十五章 老虎营的孬兵(下)第二十九章 夸大的战果第四二五章 老蒋插入东北的第一脚第四六六章 心态的转变第四五零章 军人本色第二十五章 疯狂的计划(1)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一一七章 穷途末路第三十五章 首战告捷(3)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第二十三章 刀出鞘,箭上弦第九十六章 红三军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一零章 西北新政第一九八章 疯狂的波波夫(上)第三四四章 江边破敌(2)第一七九章 潜伏在迷雾下的危机第三十三章 仓促应战的晋绥军第四七九章 厮杀第四十八章 消失的中央军第十八章战役转折点第二二八章 东条上等兵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二十六章 总攻第二一六章 泥潭第二三七章 决死一战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二六七章 榆林要塞第四九零章 我们是盟军第二零八章 敌后争夺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四九三章 虎口夺食第二二零章 血染东京城(4)第二八八章 破城(中)第二十六章 总攻第一零七章 战略意识(上)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第三二一章 围歼驻扎蒙骑兵联队(中)第九十六章 疯狂的武器第七十九章 搂草打兔子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五十四章 阻杀第三九四章 化妆待敌第二六二章 以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