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

“曾将军,这是一百五十万英镑的本票,出票行是汇丰银行,您收好。Qb5200.com”余亚农敬佩的递给曾一阳。想想,原来的斧头帮靠着码头和车行,一年累死累活的几十万兄弟省吃俭用,也不过能攒下来十几万活动费。就够闹个刺杀,的小无本买卖。

周炎将茶几上的本票小心的那好,转身上楼锁到了保险箱里。

这笔钱,和从华北弄来的那笔钱,算起来也就三百多万英镑了,已经足够购买军工设备,还能有些富余。

但是,王亚樵和曾一阳合作开始仅仅几个月,价值五百万大洋的黄金,现在就存在英国人的银行里。这其中的差别,即便是见过了打打杀杀的余亚农也不由得背脊发凉。

“幸苦两位了。”曾一阳从警卫手中接过茶杯,递给了两人。他也为两人的安危担忧,嘱咐道:“两位也要注意安全,这可是掉脑袋的大案。一旦被发现,日军不惜会为此发动一场大战。”

曾一阳的话不是无的放矢,在三十年代,一个列强国家,一年的国民总值也不过数亿,像日本,一年的政府收入也就是6——7亿日元之间。

一旦有人印假钞,数额不要太多,就能够影响到一国的经济。

WWW¤ тt kǎn¤ C〇

“我们和朝鲜等地的反日组织都有联系,这流通一个环节绝对不担心。只是,能不够请您一次多投入些纸币,这实在是太挣钱了。希望贵方每个月多给我们五百万日元,我们绝对有实力吃的下。”余亚农兴奋的说着,从军二十年,他也不年轻了。

“不行。”曾一阳断然拒绝道。

从军队中退出来,一直在上海当一个愚公。暗地里,给王亚樵的铁血锄奸团训练人员。余亚农从心灰意冷,到信心膨胀。仅仅在这几个月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一阳闻言,还真有点不敢小瞧王亚樵的雄心。和这么一个胆子比天大的人合作,确实并不理想。

放眼天下,只有王亚樵才能够凝聚起这么一股巨大的力量,在东南亚,有着众多的合伙人。连戴笠,也对其束手无策,更别说,在中国人单势孤的日军特高课了。

曾一阳心说,货币经济学自己也是只听说过,也没个深入的了解。不过他明白一个道理,明朝的时候,印宝钞,就是印的太多,兑换不方便,才被人们冷落。

在纸币能够和黄金挂钩的三十年代,货币的流通性能并不像后世那么好。其中更具有流通价值的还是贵金属货币,尤其是黄金,其次才是英镑、美元,这些大国的货币。

“你们的人简直就神了,连钱都能做旧,全都是旧钞,流通起来很方便。而且,我们的人已经在日本本土开设了一家贸易公司,以前不过是打马虎眼,掩人耳目的小商社,但这几个月来,贸易额度越来越大。所以,才想多要一些日币。”郑抱真不明白曾一阳为什么拒绝的如此快。在他看来,钱这东西,自己能印还不是撒开了印。

这几句话,听的曾一阳得意的直想大笑,也是他突发奇想。都是新钞票,成捆的出现,必然让人怀疑,而旧的就能消除很多人的疑虑。

而且,还能破坏日本经济,绝对是一个借刀杀人的好办法。

如果真的混到日本人用成捆的日元,去换草纸,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可惜,印制日元的设备有限,纸张和油墨都快印完。

曾一阳其实和铁血锄奸团的人联系,实际是准备停止供应日元的计划。没办法,李德连带着阿尔弗里德用光了手中的关系,才造好了两块母版。

可架不住工人的热情高涨,人歇机器不歇,二十四小时转轴的工作。才几个月,两块母版就有报废的迹象,虽然抢修了一下,但老师傅们都认为,已经用不长。

除非换新的,但库房里的堆积的如同货物一样的纸币,还没有销出去,真要都投入到日本这个小国,除非换新的日元之外,绝无第二条路走。

还不能暴露王亚樵的人,事情做到这一步,也该差不多收手了。

就曾一阳的想法,其他的钱,除了每个月投入少量进入日本市场之外,就等一个机会,一次性全部投入,彻底扰乱日本的金融市场。

没办法,替日本中央银行印钞票,又没经过日本政府的允许,这种事情,要是让日本人知道了,这里的几个人都将逃不掉。

这事曾一阳不过有过这样的想法,让他意外的是,不但苏长青觉得可行,通过苏长青联系到了王亚樵后,后者更是爆发出了莫大的热情。不但如此,朝鲜流亡政府,台湾抗日联盟等等,就加入了。

谁都清楚,金本位制已经在一战后被废弃。

列强都大量使用纸币,在金融时代还没有到来之前,纸币和黄金还可以兑换,主要是比较麻烦一点。

例如,美国就是允许其他的国家的央行,用美元从美联储兑换黄金。而且各国当局对货币的兑换率都控制的很严,如果政府不贬值货币,黄金和货币的兑换不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

曾一阳本来真是为钱的事情愁坏了,打土豪,攻土匪,能够缴获的钱也毕竟有个限量,但印假钞就另当别论了。要不是这招日本人用过,还在后世有过一些报道,曾一阳还真想不起来。

话说,日军在抗战时期,缴获了南京政府中央银行的一块母版,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就从印了大量当时南京政府的货币,然后大肆投放到流通领域。不但搞垮了西迁的国民政府,还获取了大量的财富,为其后续战争筹措了大量的资金。

“这次我和你们见面,我知道,你们是担负了很大风险的,不过有些事情必须要当面说清楚。”曾一阳从情报,和认识王亚樵的人那里,基本上了解了这个合伙人的大致性格。

余亚农眼神一凛,心说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虽是盟友,但心计老到,尤其是做事不择手段,还以为铁血锄奸团的有些做法,让对方忌惮了,是来敲打他们的。

做了个江湖动作,一伸手,余亚农沉声道:“请说——”

“我是担心,王先生的处境。贵帮,现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弄到枪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一旦组建军队,王先生就不肯能在隐居在桂系羽翼之下,必然和南京政府对立。到时候战事一起,生灵涂炭。而且,组建军队,没有一年半载很难有形成战力,我只是希望能够给王先生传个信,慎重!一定要慎重!”曾一阳郑重的说道。

有着合作这一层关系,曾一阳还真不希望王亚樵如历史上那样悲惨。被部下的妻子出卖,被戴笠派人乱枪打死在梧州。

王亚樵这个人性情豪放豁达,但又容易极端。以前,斧头帮都是一些苦哈哈,王亚樵能够筹到的钱也有限,不可能想组建军队。也只能小打小闹,搞个暗杀什么的。

但此时,王亚樵在广西,受到李宗仁的庇护。很容易和李宗仁走到一起,组建一支数万人的大军。

在中国,不装备火炮的话,一个军的部队的枪械,即便是买全新的德国长枪,短枪。也只要二百万大洋左右,换成美元也就是在五六十万美元。

王亚樵手中有了钱,很容易冒出这样的心思。

“将军多虑了。”余亚农心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他再也不敢小看面前的这个中国最年轻的将军。

余亚农自嘲的笑了笑,解释道:“其实,我和擎宇兄(王亚樵别名王擎宇)也提议过,自建一直大军的想法。可是被他否决了。还发脾气了,他从来没有和我们红过脸,这次却是指着我们的鼻子骂娘。”

“否决了?”曾一阳惊讶道,他还真的想不到王亚樵能够看到这一层。

“没错,我们兄弟间很多都是从军队中退出,然后一起杀奸佞,帮穷人,像愚兄也是从师长的位置上下来。”余亚农苦笑的摇了摇头,感叹道:“说起来,刚到上海的时候,什么也过不惯。后来渐渐的也习惯了这种日子,但总想着有朝一日,重回军中,当然内战我们是绝对不打的,要是能够打日本人就好了。”

余亚农的愿望是很多中人的普遍愿望,对普通士兵来说,由于大都都是文盲,很少有识字的,要是识字,在军中升官也是不太难的。

这个层面的士兵,是很少能够考虑到民族,国家这个层面的,除非有人引导启发他们。

就像在17路军内搞的‘兵运’,比方说张汉民等人的工作。

“会有这么一天的。”日军侵华其势不可挡,曾一阳说的也是实情。

“到时候,就是生灵涂炭,但也是我辈军人报效国家的时候。”余亚农认真的说着,从他坚定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军人对国家的承诺。

“日军占领东北太容易,没费一兵一卒。一二八中日之战,和今年年初开始的长城之战,都是日军转移国民视线的把戏。但日军的目标再转移,从这次长城之战上,我发现,他们是在为巩固东北四省而准备。我估计,快者三年,慢者四五年,大战就该爆发了。”曾一阳不太能够肯定的是,抗战会不会按照原来的时间发生。

很多事情已经改变了,他也吃不准。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的发展方向是带着侵略性的,军国之下的日本,是疯狂的。就像德国一样,希特勒需要满足自己的野心,必然会在欧洲发动二战。

日本的参战不可不免。即便再完,也会和德国一起宣战。

何况,日本的对手虚弱的很。无论是政局不稳的中国。防线过长,而且海军太弱的苏联,都在短期内都对日本构不成威胁。

曾一阳看余亚农失望的眼神,心里暗想,说不定余亚农这些铁血锄奸团的核心成员,已经将拿到的钱,都换成了武器了。

“那么你们先期购买的武器怎么办?”曾一阳突然问道,其实他也不过是试探而已。

余亚农惊愕道:“你怎么知道?”

“还真的买了啊!”曾一阳笑了笑,余亚农不瞒着他,因为他们的利益已经绑到了一起。

“猜的。”曾一阳接着笑道:“王先生远在广西,两地相隔数千里,哪里能够事事具细,有些疏忽也非人力能够抗拒的,不过你们的这些武器最好放到北方去。只要你们人够多,中日大战一起,在苏北战场上就能出现一支有你们得人组建的大军。”

“为什么北方,难道南方和上海就没我辈立足之地吗?”余亚农惊讶的问。

在他看来,铁血锄奸团的核心成员虽然分散在各处,但是外围成员就是在上海讨生活的码头和车行工人。这些人的家都在上海,要想到北方去不太容易。

曾一阳清楚,就能够和王亚樵成朋友,并一起做事的,大部分都是热血之人。不太可能想着妥协,尤其跟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其中的关系更是生死仇人。

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上海这繁华之地。数万人在一个城市,能够垄断一个行业,让所有的兄弟至少能够吃上一口饱饭。但到苏北就难了,地里的粮食是地主的,没钱要粮食,除非去抢。

只有离开家乡近一些,算是一个好消息。

“将军为什么一定断定,我们弟兄无法在上海立足,也不能在江南固守?”余亚农不服气的反问。

“因为,守上海,就是守南京,是国战。中央军精锐一来,战役指挥官必然是蒋某人的亲信大将,上海就容不下你们。而苏北的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场恶战必然在陇海、津浦沿线展开。而出任徐州的指挥官,很可能跟你们关系很很好的地方军。”曾一阳以前不明白,学了这么多年的军事,他也摸清了一些门道。

徐州之战,说白了是蒋介石消耗各地军阀的大好机会。

要是日军侵华,从关外涌来的日军,就能让华北各方自顾不暇。守卫徐州的重任,必然是交给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李宗仁。其实川军也有希望,不管是刘湘也好,刘文辉也好,只要能够一同川康,就能够出任徐州战区的总指挥。

可惜,曾一阳并不看好他们。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指挥如此复杂的大型战役。

回去的路上郑抱真还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你觉得那个娃儿将军说的有几分可信?”

“九分。”余亚农似乎也被自己这么容易信任,一个才见过一次面的年轻人有些吓一跳,隔了半响才说道:“回去就让人先把家伙送到巢湖,然后再送到淮北,不过要多派些兄弟去。”

“放心,我们人虽然不比青帮多,但都是好兄弟,不会误事的。”郑抱真自信满满的说道。两人默默的走了一段路后,郑抱真憋了很久,才艰难的说到:“我觉得那个人是个祸害……”

余亚农点头认同道:“我也这么觉得,反正祸害的是仇人,他就是英雄。”随即,两人拖着没有坐人的空车,跑着进了一条昏暗的弄堂。

第三十五章 老虎营的孬兵(下)第三十二章 劫匪第一四一章 泽田的谎言第六十四章 熊本师团的末日第五十二章 47军断粮第六十九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三四章 重装出击第二章 谈判(二)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二九一章 闹事第二零四章 杀人地,死亡林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一八一章 北线第二六四章 渡江准备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三六六章 饭岛穰的背水一战第八十二章 两种声音 一种想法第二十五章 疯狂的计划(1)第一六一章 暴露行踪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四十二章 武藤之死第七十九章 其实他也很单纯第六十二章 谈心第十一章 十年之间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六十六章 掐死他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承诺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四十八章 血战李家庄(5)第一八零章 利剑出鞘第四八六章 陪都夜景第五十六章 悲催的川军第九十九章 红三方面军第五十八章 成军第二七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三十三章 首战告捷(1)第五十五章 没见过这么横的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二八二章 视线南移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六十一章 李德玲的野望第四五零章 军人本色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四十一章 死战太原第二二九章 陈光入满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三九九章 吞掉诱饵(下)第四八五章 战略推演第一零三章 国防部作战计划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八十四章 初入湖南第四一八章 援军在那里?第十八章 血杀109师团(6)第四零六章 猛火攻心第一九一章 鲁庄阻击战(中)第一二四章 诺门坎(上)第四一五章 刀尖上的血(下)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二十九章 夸大的战果第二十七章 鏖战老君山(二)第十八章 友谊无国界(上)第八十章 古城绞杀第十二章 德国之旅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八十八章 遍地开花(下)第七章 战区总参第六十二 血炼军魂(五)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二三二章 小南沟歼灭战(中)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六十四章 上将祭旗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一二五章 诺门坎(中)第一七零章 契机第三八四章 越来越玄乎的战斗第二八零章 梅津的算计第二一一章 蓄势第一零七章 伤神的不单单是老蒋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八十四章 百万农民 百万兵(下)第二三五章 送上门的空城第一九四章 老将出马第一四四章 龙江争夺战(2)第三七六章 老子不干第三六四章 全线反扑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一零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一零五章 西北军易帜第一四五章 龙江争夺战(3)第七十二章 濑谷支队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二二三章 血染东京城(7)第四八六章 陪都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