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从王到鳖

“这是……”彭总心惊胆战的看着木桶里,耀武扬威,如同一个个铁甲大将军的有黑色爬虫。

“蝎子,没想到,洛川的地方种粮食不行,可这玩意长势可好的很。彭总您看,这个头,这体魄,各个都二十多公分长,可不多见……刚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的老乡都说这什么?鞋底子,还不知道就是蝎子,这下可能一饱口福了……”曾一阳喋喋不休的赞美他和周炎忙活了几个晚上的成果。

“这东西能吃?”彭总其实有些想回去了,自己吃的是军委食堂,黄澄澄的小米饭,加上一小碟油泼辣子,这季节,说不定还能吃上苦瓜炒肉片,显然要比吃毒物强很多。

“什么东西这么香?”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味,彭总显然是饿了,至少找到了曾一阳有点招待他的意思,准备了一大锅肉也不错。

“周炎,砂锅里的汤有没有把骨头挑出来,不然这汤可有些欠讲究。”曾一阳顿时期待了起来,运气好,挡也挡不住。

曾一阳小的时候,就喜欢吃些不长腿的荤菜。比方说泥鳅、鳝鱼、还有长虫,也就是蛇。

可这些都是上不得席面的物件,除了鳝鱼还好一点,有些江南的馆子里,夏天还有的卖,也不多见,因为这个吃食卖不上价格,也没人愿意去抓。倒是贫苦百姓家吃的比较多。

因为一到夏天,下一次水田拔草,都能踩着。可蛇只有在广东等地吃的比较多,江南也不多见。更不用说北方人了,也没有喜欢吃这个东西的。

都好多年没有吃过了,心里面更是想的不行。

昨天夜里,正好有一条不开眼的,被周炎给发现了,还是一个不毒的菜花蛇,体长近两米,足好几斤。

今天早上就杀了,放砂锅里用文火炖,早就将肉都炖烂了。为了这一锅蛇肉,曾一阳还去了军委食堂,要了不少作料,用小瓶子装着,都有四五个。

放足了香料的蛇羹,没有一点腥味,反而是浓厚的香料,将蛇肉的鲜美全部调了出来。曾一阳陶醉的闻着空气中的香味,闭着眼睛,静静的矗立在了院子中。

“军长,蛇羹真香,原先我也不吃这东西,嫌它长得难看,也不知道好不好吃,总之心里看着渗得慌。可一闻这味道,等会儿我也要多吃几碗。”周炎眼中冒着崇拜的目光,蛇肉他当然吃过,穷人家,在青黄不解的时节,逮什么吃什么。

赶上灾荒年月,连观音土都吃,可以前每次吃蛇,总是带着腥臭味。照着曾一阳的步骤,就放了几样香料和一点白酒,就变了个样似的。

彭总心里犯嘀咕,长征路上,他也吃过,但腥臭异常,算不得什么好吃食,可曾一阳完全当个宝一样,就让人有些寻味。曾一阳常年在国外生活,在部队中也没有听过说他搞过特殊。但是从体魄上,像是根本就没有受苦一样,加上脸上也白净。

都是一样带兵打仗的,难道就有秘诀?

周炎也不言语,将那个木桶放到了水盆边上,用清水洗刷起蝎子来,蝎子尾部的毒针早就用刀挑掉了,根本就不怕它不老实。有一个战士将一盆烧红的木炭放到了他边上,他就洗好一个,放一个在铁架子上,下面放着木炭,用木板压着蝎子的身体,不一会儿,就冒出吱吱的响声。

涂抹上了曾氏秘制酱料的蝎子,也带着独有的香味,在院子里飘动起来。

一个警卫班的战士,端着一盆看上去像青菜模样的菜放到了院子里的桌子上,另外一个醒目的砂锅早就占据了桌子的中央位置。

彭总接过曾一阳陶碗,像和烈酒一样,小口抿了一口。一股浓郁的鲜味冲击着他的味蕾,这种味道竟是如此的美味

消失了狐疑,彭总心里顿时对曾一阳佩服不已,当然不是打仗上的。

要是有曾一阳四十军那样的装备,彭总自认小日本的第六师团也就是他眼中的一盘菜,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他奇怪的是,曾一阳已经是党内的高级干部,但是总能够想到一些独特的办法来犒劳自己,日子过的异常潇洒。简直就不像一个军人,以艰苦来淬炼自己的意志,而是在艰苦环境中,还能‘享乐’的浪子,这就让他佩服不已。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蛇肉还能做成这样呢?

曾一阳见彭总喜欢,顿时高兴了,说起了他‘吃经’,其中他推崇的当然不是粤菜,而是一直以来有保健功能的药膳。

做菜的主料也五花八门。

尤其是蛇,全身是宝,蛇胆可以清心明目,用温酒送服,有奇效。蛇皮放热油这么一淋,点上香油,比萝卜都香脆,而且不腻。蛇肉的做法更是多,油炸、清炖……

让彭总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心中顿时有一个疑惑,曾一阳不会是混在军队里的厨子吧对吃的研究,可真的深了去了,彭总心说,自己在湘军中当团长的时候,也只知道大鱼大肉就是美食,没想到,这吃的东西就如此讲究。

说到蝎子,这也是宝贝。

行军打仗,风餐夜宿的,身体容易受寒,几乎每个职业军人都会有关节炎,风湿的毛病,蝎子就可以专门预防和治疗这种病。

本来就有些迟疑的彭总,见有如此功效,试着吃了一只蝎螯,食物一到嘴里,脑子里就一个问题,曾一阳哪里学来的这些东西。这可不像是莫斯科那些老毛子会的?

曾一阳也不矫情,说起了他的童年,自然是曾让最落魄的时候。至少在学校里,他还能拿上奖学金,当时曾让就读的北洋大学,也有北洋政府的资助,又没有养家的重任,虽然过的清苦一点,但一日三餐都不愁。

回到家乡的曾让,在婚后第二年,就有了曾一阳。小家伙才一岁多,就对吃的特别挑剔。而且别说一个二三岁的小孩子,食量也比其他的孩子要大一些。

把曾让给愁的,整天都耳根子没清净的时候,好在后来他发现,曾一阳并不喜欢吃那些价格不菲的牛羊肉,对猪肉的热情也不是很大。反而对那些田间地头,不值钱的的蛇鳖等东西情有独钟。

曾让顿时感慨:“到底是穷人家的孩子,好养活。”

最后,一道菜是水煮鱼片,上面漂着一层厚厚的辣椒,和提香的白芝麻,却是最符合的彭总的心意。

就着鲜美的鱼汤,吃了一大碗小米饭……

虽然,之后在其他战友问起,曾一阳用什么好东西招待了他的时候,彭总总是笑着闭口不谈,但他也喜欢上了曾一阳的家宴。

稀奇古怪的材料,匪夷所思的做法,总能让他大快朵颐。可让曾一阳苦不堪言,顿时明白了彭总不告诉其他战友,曾一阳美食家般的挑剔,是为了吃独食,这也是后话。

坐在院子里,天上已经星斗转移,月牙也渐渐地挂在半开。

四处的虫鸣声,清徐的凉风。在西北的夏天,晚上并不热,反而有些凉意。就像形容吐鲁番气候特征的一句俗语说的那样,抱着火炉吃西瓜,形容的就是干燥地区昼夜温差很大。

两人也谈起了一些工作的事情,彭总也是困扰不已,曾一阳发现还真的帮不了彭总,一军团,三军团,五军团,都是红军中一等一的主力。四方面军在四川损失惨重后,又有一部分人叛变,实力顿时大不如前。

加上中央也并没有扩编四方面军的意思,于是在接受整编的时候,才会让一个方面军整编成了一个军。这不同于贺老总的二方面军,二方面军本来人就少,三万军队中,一半以上都是从西北补充的兵源。

这样一来,彭总担任总指挥的十八路军,是中央控制的编制最大,兵种最全的部队。

而朱老总现在成了两路军和两个新编军的总司令,并没有兼军队中的职务。

彭总肩头上的担子本就不轻,加上和苏共的关系逐渐转变,各种猜测也纷纷冒出来。作为军人,自然不会去听那些小道消息,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一个军队的高级指挥人员,必然需要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做出应对的措施。

彭总从平江起义后,带出了三军团这样一支铁军,但一直担任战役级别的指挥,和战术上的考虑。从来没哟像今天这样,需要在战略层面审视全局。

而这些,曾一阳确实也没有好的建议,他也带兵不久,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的大方向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但这些,不足以让曾一阳成为一个出色的战略家,很多东西他都在摸索当中。

反而,有着很多疑惑的彭总,给了曾一阳不少在带兵中的启发。

告别的日子总是来得那么突然,七天后,红军的黄河纵队刚刚见到嘉峪关,苏联红军就撤出了隶属于高加索方面军的第七集团军的三万多军队。

有着明显优势装备的苏军,在付出了一万伤亡后,终于第一次忍气吞声,也不声明,也不通知,就将军队先撤到喀什,稍作休整后,第二天就向阿拉木图退去。

自此,盛世才已经彻底失去了和尕司令——马仲英争锋的能力,灰溜溜的逃到了莫斯科。

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从一省的政府军督办,悍然发动政变,成为一省的省主席。又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成为了一个流亡在外的逃犯。盛世才这几年,几乎像是过了几辈子一样,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意气风发的到南京,不久之后,就成了上校参谋官。

但这些并不能满足他,相反增长了他的野心,用联姻,上供等手段,几年后成了新疆督办,正准备大展手脚,发展势力的时候。马仲英来了,尕司令不尕,反而是勇猛异常,迪化的白俄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盛世才在无奈之下,只能依靠苏联,请求援军。

回想往事,盛世才在离开新疆的时候,潸然泪下,权力没有争到,而且还背了个卖国贼的名声,今后或许连魂归故里这个愿望都办不到了。

孑然一人到达莫斯科的盛世才,出人意料的获得了斯大林的接见,这次接见让他顿时血气殷张,心思活络了起来。

盛世才当着斯大林的面,就毛遂自荐起来,希望能够成为苏共的党员,并能够派遣到蒙古去,为苏联服务。从一个眼高于顶的新疆省政府主席,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嘴脸。

盛世才的转变,让斯大林也有些不解,放这样的人在远东,对苏联是否是一件好事,这很难说。能够屈服于苏联的中国人,难道就会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吗?能够以苏联的利益而考虑问题吗?

但斯大林有着无比的自信,他相信,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后,苏军将全面成建设成为机械化先进陆军,成为世界第一强的陆军。到时候,对付日本人的关东军就不成为题了。盲目的自信,让斯大林放松了警惕,将盛世才的迪化军,和从新疆跟着他逃到哈萨克斯坦的7000省政府军,和一些罪犯组建成了一个军,放到了中蒙边境。

此时的蒙古还没有彻底的脱离中国的版图,但是由于苏联的干预,让再蒙古当权那些王公贵族们,一直叫嚣着要独立。

除了苏联承认蒙古的独立之外,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认为蒙古是一个国家。反而是作为一个行政地区,被英法认为是高度自治的区域。

在绥远,傅作义跟驻守在蒙古的苏联军队不止发生过纠纷,也有过军事对抗。要不是苏军每次都在他手下弄得灰头土脸,说不定,在蒙古的三个苏联骑兵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军,就不会老实的在中蒙边境当巡逻兵了。

在中国北方,苏联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国家,至少在晋绥军,东北军中正是这样。

奉系军阀张作霖,对于苏联的中东铁路经过东北早就不满,不但无偿使用了苏联的远东铁路东北段,还不止一次的将苏军往海参崴送去的军事物资拦截。

为此,苏军和东北军可打了不少打仗。规模组建变大,到张作霖儿子,张学良当政的时候,更是发动了中东铁路事件。

东北军仅仅是为了拿回中东铁路的周边权力,因为整个东北三省都被中东铁路横穿而过,其中很多都是军事要地,如果苏联人想要侵略东北的话,铁路的控制权,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而从1918年就扬言要放弃沙俄和中国签订过所有不平等条约的苏联,不但反悔,而且还变本加厉,想要控制铁路沿线周边的权力。

这下张学良火了,整个东北军中东铁路的沿线军队,和八千多苏军开战。但是让张学良大为失望的是,装备了t-18的苏军,就像是开着一个移动的碉堡,对阵只有步兵的东北军。

由于东北军后勤和士气的原因,张学良饮恨满洲里,只能接受一个事实,苏联继承沙俄和满清和签订的所有条约,《中俄伊犁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等卖国条约之下,东北军的战略动脉已经被苏联仅仅的遏制在手心里了。

在北方,驻守在边境的中国将领,没有一个不恨苏联的。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跟苏联人打过仗。

而苏联在扶持西北军将领冯玉祥的失败后,渐渐的也在中国北方失去了大片势力范围。加上蒋介石的‘、反苏’的宣传攻势下,苏联并不受到中国北方的欢迎。

盛世才悍然投靠苏联的消息,在南京政府激起了轩然大,而的言行,不但获得了刚刚占据新疆的马家兄弟的谅解,也开始和西北红军之间开始了一些小范围的接触。

可正是这个时候,蒋介石却闭门装谢客,不但没有出席任何的会议,就好像凭空消失在了南京似的。

其实,他坐着他的专列,从浦口出发,已经去了徐州……

火车上蒋介石一言不发,看不出他心里是喜是悲。盛世才的事件,必然对他的声誉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本意是让盛世才呆在南京,成为一个无关紧要部门的科长,处长。

在他的心里,不得不承认,对盛世才有着很深的戒心。

因为从盛世才的一贯行为上来看,蒋介石看到了他年轻时的影子。光脚不怕穿鞋的,做事不择手段,只为成功所有手段都可以用。

没想到的是,盛世才跟着新疆省政府秘书长鲁效祖去了新疆,才短短的五年时间,就控制了整个新疆。

这也罢了,在33年的蒋介石眼中,新疆不过是一个不毛之地,有人当宝,可蒋介石并没将新疆当回事。

可仅仅三年,成了新疆省政府主席的盛世才,不但兵败石河,而且还将苏军引了进来。前些年,他一直鼓吹,苏联侵略民国,没想到促成这个事情的,还是他手下的新疆省政府主席,这无疑是打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但是,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盛世才和苏军竟然败在了的强烈态度下,而盛世才成了整个博弈中唯一的——‘祭品’。

但一转眼,盛世才走马灯似的到了蒙古,组建了‘蒙古自由军’,拉着大旗和国民政府打起了擂台。

蒋介石也不能多说什么,整件事情中,他也获得了一些好处,他的儿子要回来了。苏联在审视了的态度后,终于准备和国民政府破冰,而破冰的关键,就是将扣留了蒋介石整整十年的儿子——蒋经国,从莫斯科送到了北平。

蒋介石这次出行,有被南京的那些政客们笔伐的郁闷,也有见儿子的喜悦,百味沉渣……

第三六九章 识破第二十章 码头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关第九十五章 副团长失踪了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一三五章 窝囊废师团登场第一零二章 没王法了第一章 铁流1937第四十九章 再下娘子关第四章 谈判(四)第九章 长腿刘峙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六十六章 小人物 大英雄第四一三章 魂飞魄散第一九一章 鲁庄阻击战(中)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三四三章 江边破敌(1)第二七五章 不利第一O九章 最后的顽抗第七十五章 民国追星族第五十三章 困兽犹斗第六十三章 逆袭第四十四章 血战李家庄(1)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零四章 郁闷的团长们第六十二 血炼军魂(五)第一O七章 杀而不伐(中)第一一零章 是谁吹起了冲锋号?第四零九章 阵防流(下)第二八零章 梅津的算计第二四六章 高地(下)第四十章 原来是你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六十六章 掐死他第一五三章 高奏凯歌战北满第二七二章 斗智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处第四十七章 坂垣机关第二四九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上)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四七九章 第厮杀第二十六章 总攻第一二零章 中日决战之前第二十二章 血杀109师团(10)第一五九章 点将(中)第四十九章 混战第四一四章 刀尖上的血(上)第三十章 鏖战老君山(五)第四二七章 碍事的家伙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一八四章 夺城(上)第一四零章 收复海拉尔第二十六章 总攻第七十八章 有人欢喜 有人愁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七十四章 发财全靠中央军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维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第十七章 时空战第三一一章 阵前反水第五十五章 扩军30万第一一六章 执政目光第二零二章 血性第二七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五三章 斩首不成反被囚第三一六章 飞夺庆城(下)第一零九章 整编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魉第四十五章 血战李家庄(2)第四章 谈判(四)第三九二章 一战定音(下)第四三六章 墙头草的觉悟第四一五章 运气很重要第十四章 杀狼曲(一)第三十一章 都是吃老虎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第四十章 招俘(上)第二七三章 敲山震虎第十七章 血杀109师团(5)第三十九章 震动中央苏区第二九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二八一章 山林枪声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四一五章 运气很重要第八十八章 遍地开花(下)第二五七章 捷报(中)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一七九章 潜伏在迷雾下的危机第一五三章 高奏凯歌战北满第三七九章 塚田攻的獠牙第十一章 搭戏台,唱大戏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四零六章 猛火攻心第一七九章 潜伏在迷雾下的危机第二四三章 误会大了!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一OO章 死亡奔袭第三三章 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