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英雄还是屠夫?

0月中旬,在华北日军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损失之后,日军在山西的攻势也停止了下来。

在原平县,从日军开始构筑防御工事的那一刻起,预示着,在山西中部平原的大战,也将渐渐的落幕。

这给交战双方都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5万大军的损失,这就是山西保卫战开始以来,所有参战部队的总和。不担任正面作战任务的八路军,也损失了万人的部队。

而日军的损失虽然和晋绥军、中央军相比,小的可怜,但伤亡5万人,其中阵亡3万人,巨大的伤亡,还是让寺内寿一大为恼怒。在一天前,日本内阁和军部联名希望华北方面军给天皇一个解释。

在此之后,急火攻心的寺内寿一,在报纸上大肆宣扬,中**队中出现了一个恶魔,那就是曾一阳。竟然向毫无抵抗能力的伤兵下手,违反了日内瓦公约,正是敌人的残忍,才让帝**队损失巨大。

姑且不论,日军是否有没有允许士兵投降这一说?光在战场上,看到那些垂死的日军士兵,还一心求死,不惜拖上一个来救助他们的中国战地医生,这就足够让所有人吃惊了。

就在这种局势下,40军迎来了两个美国人。

战地记者马克、和摄影师维克多。这两个人风尘仆仆的从北平,路过平汉线上所有被日军占领的中国城市,才从井陉进入了山西。

又一路追着40军的脚步,来到太原。

素来对国际影响有着敬畏态度的民**政两界,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直压制的40军,连一片像样的报道都没有(除了西北三省之外,他们管不到那里)。

一夜之间,就传到了大洋彼岸,让美国人都注意到了。

甚至,连阎锡山都放下了山西的防御,开始琢磨起来,40军的问题。如果在山西,有一支能够在国际上都引起注意的部队,对山西的防御自然有着重大的意义。

屠夫还是英雄?

这就是两个美国记者,琢磨了好几天才想出来的标题。这让他们很幸福,美国人喜欢英雄,而且喜欢年轻的,平民英雄。这符合美国人的口味,而曾一阳的成长历史,正好符合了这个条件。

两个认真的美国人,在山西收集着大量的证据,所有的事实表明,日军不仅在有在战争中使用毒气的战列,还有屠杀平民的事实。

当初马克和维克多在北平,被寺内寿一的气度所折服,但在大量的事实面前。用寺内寿一的话来说:他们叛变了,美国人根本就没有认清到底谁才是他们的盟友,谁才是他们的敌人。

两个富有正义感的美国记者,充分利用了他们手上大量的笔记和照片,连40军缴获的不少日军笔记,都在翻译的帮助下,揭露了一个事实。

日本人鼓吹的亚洲繁荣计划,不过是一场骗局。

抢劫和屠杀,才是这场战争背后最大的本质。

多次被美国人采访,也让曾一阳和40军的干部大为紧张,深怕说错了一句话。

曾一阳听着罗荣桓的劝解,脸上却是笑容灿烂:“政委,你也知道,屠夫不过是日军对我的称呼,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让敌人害怕了,这是好事。”

“但事实上,我们确实没有主动去抓俘虏,而且中央也希望能够通过俘虏政策,来瓦解日军的内部团结。在方方面面给予抗战一定的支持。”罗荣桓显然不打算放弃。

显然,曾一阳把这一段给忽视了。

曾一阳决定开一场新闻发布会,让所有在太原的各国记者,和组织,来接受采访。这让罗荣桓大为紧张,曾一阳舍弃了大部分军队高级将领使用的‘全国通电”而采用闻所未闻的新闻发布会,这让罗荣桓也一时转不过弯来。

曾一阳想着所有人神色中,担忧的样子,不由得嘀咕,至于吗?

不就是一场新闻发布会,这要是在2世纪,这都是娱乐圈过家家的游戏而已。

提高知名度?对于曾一阳来说,不需要,在军界,曾一阳的大名还是很管用的。日军视其为在华北最大的敌人,在中国,他又是横空出世才几年的名将。

这让他在和各种阶层接触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某些小特权。比方说,张学良觉得,让40军优先补给,是给东北军找到了一个好盟友。而阎锡山的付出,很快就在山西战场上,收到了他期望的报酬。

40军的强势,让日军占领山西的愿望落空,而且让阎锡山有机会将本来岌岌可危的战线重新加固。

南京,曾一阳要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通过军统二处的戴笠,送到了总统侍从室。

“新闻发布会?以二战区的名义,还是40军的名义。”蒋介石揉着太阳穴,想不明白,一向对外国人畏如蛇蝎的阎锡山,在一夜之间转性了,竟然允许外国记者能够采访他的军队?

国际舆论要是真的有用的话,日本人早就从东北退出去了。

当初,国联一再警告日本当局,从占领的东北各地退兵,不然会遭受英法两国的制裁。

制裁没有等来,反而是在不久之后,日军在上海发动了一场小规模的战役,让英法大吃一惊,认清到了日本人的强势之后,英法两个老牌军事强国,态度大变,开始对谈判热衷起来,谈判的目的就是,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只要不损害英法在亚洲的利益就行。

远东向来不是英国的根本,反而是富饶的南亚各地,出产黄金,矿石,橡胶等物资,才是他们的福地。而法国在东亚的利益,更是小的可怜。能够保留在中国的租借,和南亚的安南等地,就已经满足了。

再说了,连美国、苏联都没有说话,他们也没有必要掺和。

就像日军突然发动全本面侵华战争一样,美国人乐的卖多余的钢铁,从日本人那里换来黄金;英国和荷兰人卖石油给日本人,同样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即便和中日两国都有接壤的苏联,也大有坐看中日大战。

至于,苏联卖武器给中国,一方面可以获得黄金等硬通货,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太弱了,要是日本一下子就灭亡了中国,那么苏联人就要倒霉了。

这是各国政府的态度。

但不是那些记者的观点,欧美在亚洲设立的机构本来就不多,而被派来中国的,无疑是这些人中最倒霉的一部分。

因为中国是战区,中日两国开战3个月,无论哪一方都不愿意在损失巨大的时候退让,事实上,中国是没有退路,而日本是觉得他们收获的不够多。

榆次,这个本来就不大的晋中古城,要想寻找一处既威严,而又宽敞的地方,真不容易。

县衙倒是保存完好,但是召开记者会?真的适合吗?

还有一处大一点的地方,就是晋中商业协会,低矮的平房,和狭小的院落,气势上比县衙差了很多。

没办法,刘先河权衡之后,还是决定在县衙召开这场,对40军来说,是建军历史上首次记者会,隆重或许办不了,但庄严肃穆也不错。

上午八点之后,陆续就有记者从各处拿着邀请函,进入了县衙。

记者会的时间定在九点,这让40军警卫团的战士们大为紧张,每个记者身后总会跟着一到两个战士,深怕这些记者是来搞刺杀的特务。

记者们都是走南闯北的人物,不少都是远渡重洋,见到的人和事,早就将这些人各个练就了一身的阅人本事。

见被监视,大都是莞尔一笑,安静的来到会场,找了把椅子先坐下来。

上午十点,邀请的三十多位中外记者,全都赶到了会场。

曾一阳、陈光、罗荣桓等40军的主要将领,在军乐声中,步入了会场。

除了陈光有些紧张之外,其他人都是一副坦然的样子。

“曾军长,您这么年轻,就担任了第一战区的参谋长,是否说明,任命上,是一种政治的产物……”法国记者提问道。

“感谢这位英国朋友的提醒,事实上,我一直为自己担任的职务,和我的能力上的差距而惶恐,并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减小这其中的差距。幸运的是,我的战友和同僚都很宽容。”曾一阳很坦然的回答。

“我补充一句,作为曾一阳同志的战友,我们从来都没有对其有过丝毫的质疑,曾一阳的同志的能力是出众的,他的意志是坚定的。是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在生活中更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刘先河的话很多,谋杀了不少记者的胶卷。

从中国的抗战形势,说道了山西的抗战决心,和日军的残暴兽行。言语生动,思路明晰,一个人就说了十几分钟,到最后,曾一阳不得不用脚在桌子底下,踢了刘先河一下。

刘先河意犹未尽的看了一眼曾一阳,对曾一阳在桌子底下用脚踢他很不满,他还没有说够呢?

这是宣传抗日多好的机会啊而且又能让40军的名声大作,何乐而不为呢?即便将40军的军史说上一遍也是值得的。

为了让记者会更正式,40军高级干部都换上了**的将军军装,刘先河的身份也呼之欲出,40军政治部主任。

主持会议的晋绥军将领——鲁英麟,也是一头冷汗,这刘先河太能侃了,不愧是做政工的。

“您好,曾将军,我是英国《曼切斯特卫报》的记者。我想问的是,日军的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但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在最近的报纸上说,40军将重伤的日军战俘杀死,违反了日内瓦公约,是否存在。”

曾一阳心里大乐,终于有人问这个问题了,脸上的表情却有些沉重:“回答这个问题,请允许我先说明一个事实。”

“日军的战斗意志都是很强的,至少,40遇到的对手都是如此。即便在战场上,只留下了一个幸存者,这个士兵还是会选择反抗……”

这回,轮到刘先河着急了,不停的在桌子底下暗示曾一阳,可惜曾一**本就不为所动。

一番赞扬日军作战勇猛的描述后,一转,给自己问了一个问题:“我很疑惑,在失去了增援,甚至反抗的能力之后,为什么日军士兵还能如此疯狂?事实上,我们也抓住过俘虏,但这些日军俘虏拒绝治疗,拒绝进食,在被俘虏后不久,都相继死亡,这也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后来,我终于才一本日军阵亡人员的日记上找到了答案。各位,这本日记我可以送给大家三天,上面记录的都是一个投降者的悲惨下场。在日军的军规中,没有投降着一说,而且一旦投降,他的家人将受到惨无人道的报复,加上日军对军人战死,几乎被神化,所以,我得到了一个答案。一个人死,总比一家人死要好的多,这就是日军在战场上疯狂的原因。”

曾一阳将手中的笔记,递给了地下的记者,立刻就引起了轰动。

“事实上,寺内大将不过是急火攻心,对士兵的忠诚有了一定的质疑,才说出了这样不合常理的话。”曾一阳惋惜的说道。

之后的提问,一直围绕着中日两国的战争,中国能否有战败的可能?等问题上。

“中国一定会在战场上让狂妄的日军屈服,不过这需要时间,或许三年,或许五年,也有可能更长一些八年。重要的是,文明一定会让野蛮尝到血的代价,这是任何一个侵略者都无法逃脱的厄运……”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整个记者会被人记住的只有一点,寺内寿一对自己的士兵都开始怀疑起来。而且是日本国内的报道,让这一事实浮出水面。

在日军高层看来,士兵在战场上战死是本分,而投降则是耻辱。

一个叫嚣着曾一阳屠杀日军伤兵的大将,其实是在述说另外一个事实,日军士兵失去了在战场上投降的机会,难道帝国的士兵会在战场上哀求投降而不被允许吗?

40军在接受采访后,让记者还参观了一部分军营。

不少士兵帮着老百姓修缮房屋的场景,让很多记者都震惊了。

40军的直属医院,不但伤兵都获得了很好的治疗,而且连周围的老百姓,都能进入医院接受简单的治疗,这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大公报上,一篇《人民的军队》,一时间将40军的事迹被放大了到了全国。

不过曾一阳和40军的将士们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渡过黄河,进入河南。

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维第三十七章 给我绑了第二五一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下)第九十章 谋划湘西(二)第三十五章 老虎营的孬兵(下)第三七零章 将计就计(上)第五十章 扩军第一二八章 盛世才南下第一二四章 诺门坎(上)第六十章 血炼军魂(三)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一六三章 大戏开锣八第四八零章 冲城第一百章 领奖?不去!(中)第九十一章 谋划湘西(三)第一九二章 鲁庄阻击战(下)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五十六章 顺势取鹰潭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第三八三章 让鬼子暴走的偷袭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九十六章 红三军第二一三章 围而不攻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四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二九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四四二章 想死?没那么容易第一七三章 北方巨熊的咆哮第二四三章 误会大了!第四二六章 一群土包子第二七九章 背后一刀第四五四章 国军打游击第四四五章 契机第二五三章 斩首不成反被囚第一二零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四五二章 军魂飞扬第六十二 血炼军魂(五)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六十三章 军号嘹亮第六十六章 潜入日占区第三五二章傻了吧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动(中)第三八一章 杀鬼子,开洋荤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三八八章 毒气阴云第四十六章 20师团的覆灭(上)第一七四章 祸根第三八二章 疯狂的作战计划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一零六章 归建(下)第四五七章 撤离的机群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第二二五章 抢占敦化(上)第一二五章 诺门坎(中)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十五章 杀狼曲(二)第四八七章 燃烧太平洋第三一七章 席卷绥化(上)第三七三章 美国人要杀猪第三四六章 江边破敌(4)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四十二章 武藤之死第二五零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中)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第一零一章 领奖?不去!(下)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十四章 杀狼曲(一)第一一二章 洛川会议(2)第四五九章 分地盘(下)第四十六章 血战李家庄(3)第一八二章 民心可用第四五三章 大时代,大背景第五十二章 47军断粮第二零五章 杀人地,死亡林(2)第二章 雄起!东北军!第四三五章 雷霆之怒第一四四章 龙江争夺战(2)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七十五章 川军也懵了第四三六章 墙头草的觉悟第四十章 原来是你第十七章 杀狼曲(四)第四七七章 破冰飞渡第四三五章 雷霆之怒第三九一章 一战定音(中)第四五二章 军魂飞扬第七章 仇恨的怒火第三十六章 平型关第五十三章 补充第一旅的覆灭第一六五章 破绽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战术(上)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一九三章 武器之争铁流1937 第二八六章 临阵第三九二章 聚集青山第二二八章 东条上等兵第三零六章 伪军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