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会师(上)

:∷

第三三七章意外的会师(上)

李林是个出色的指挥员,但要说爬树,这和指挥作战没多大关系。书mí群2

更别说天赋了,李林几乎是被警卫员架在了树干上,就差没给他身上绑上绳子。

好歹算是看清楚了铁路边上的那个日军据点,在望眼镜中,一公里之外的日军据点看起来还是非常清晰的,甚至能够看清楚炮楼上晃动的日伪军人影。但是越过铁道线往东看,隐约的发现好像是骑兵,但至于是属于日军还是伪军,就看不太清了。

不过,李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敌人。

没错,能够在铁道线上跟日伪军据点中的鬼子相安无事,自然是敌人的可能性多一点。至于为什么会在铁道线上出现日军骑兵,这不难解释。因为23师团的嫩江北路防线已经崩溃,接连失去两道防线的日军,肯定不会愿意看到西路军团顺利的抵达北满,两军会师。

这些骑兵部队很可能是作为第三道防线,布置在铁道线上。

一方面,骑兵的反应快,行动能力强,能够快速的投入战斗。而且在平原上,步兵没有重武器和装甲部队,对上骑兵很难取得战果。除非,骑兵一个劲的疯狂进攻步兵坚固而防御阵地,但可能性不大。

除此之外,部队对上骑兵,还是非常吃亏的。

当初9纵在南线作战,就在日军行军的关键哨卡上,布置了大量的阻击部队,才让日军南线的骑兵部队吃了一个大亏。发生在绰尔河边上的歼灭战,不够是指挥员斗智斗勇的一个结果。

日军用这次军事试探,获悉陈光的决心。从齐齐哈尔周边渡江。

但这个决心是假的,陈光为了míhuò日军,甚至命令4纵连着赶制了上千个木筏和渡船。这些木筏可渡船,除了极少数能下水不散架之外,其他都是只能放在岸边,当成摆设。

嫩江边上的伪装不仅仅míhuò了日军14师团的兵力布置,也给整个西路兵团北上创造了条件。

从这一点来看,陈光先期做的工作都发挥了巨大的效果。

可惜的是,弹yào短缺,缺少补充的弊病还是给暴lù了出来,5纵过江之后,弹yào就有些跟不上。要是以前遇到这样的好事,李林早就接连下达作战命令,手中一个纵队的兵力,即便一个日军骑兵联队又有何惧?

“准备战斗”

李林在树干上不忘对着脚下的指战员发布命令,5纵已经深入敌占区,容不得丝毫的大意,情愿多谨慎一些,得罪兄弟部队,也不能把战斗的主动权拱手让出来。再说了,23师团左路虽然被击溃,但其右路步兵几乎没有多少损失。只要日军指挥官能够保证后勤上的补充,行动上快一些,5纵被咬上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周围只要出现军队,基本上就都是敌人,这一点李林是非常清楚的。

5纵的侦察骨干没有让李林失望,虽然看到的骑兵人数不少,可是在李林的感觉中,这些游弋在日军据点之外的骑兵就像是狼眼中看绵羊的气势,可以断定的是,骑兵和据点内的日伪军并不是一路的。4∴⑧0㈥5

被放下树之后,李林的脸色有些苍白。

警卫团的指战员看到司令员的眼神有些狐疑,司令员这是什么了?

难道是敌人人数很多,又是一场恶仗?不少战士握紧了手中的钢枪,脸上神色凛然,警卫团虽然作战的机会不多,但作为5纵内训练装备最好的主力团之一,警卫团的战斗力可不是吃素的,拉到战场上,也是一头下山猛虎。

不用李林多解释,战士们很自然的拉开枪栓,检查枪械,往枪膛内填子弹。

战斗之前,检查枪支,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也只有老兵,才会对枪械如此重视,刚上战场的新兵,往往在这一刻,会紧张的握紧枪械,手指不由自主的往扳机上移动。

“首长,我觉得对面的骑兵很可疑,不然绝对不会摆出攻击形态,而且从其气势上看,这些骑兵是精锐部队,唯一让我奇怪的是,曾总在之前的电报中,并没有说骑兵来接应5纵,而是警卫旅……”

警卫团长有些迟疑的说道,神情也有些凝重。尤其是,一个旅的骑兵部队,撑破天也就一个营,又不是纯骑兵部队,怎么可能骑兵也具有野战攻坚能力?

可在内心深处,警卫团长何尝不希望对面骑兵是友军呢?

期望,喜悦和担心纠结在一起,让这个敢说敢做的山东大汉,一时也不知如何说起。

“静观其变,战士们弹yào不多,尤其是缺少重机枪的子弹,迫击炮就成了铁桶子,没有炮弹,连烧火棍都嫌碍手。敌我不明,情况对我们来说有利。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尽量的隐蔽行踪,避免让日军发现。一旦暴lù行踪,不仅5纵大部队无法增援,其他几个在附近的团,也都要准备第一时间扑到江边,守住江边阵地,为大部队过江争取时间。”眉头紧皱的李林,在为难时节,反而心中坦dàng了不少。

警卫团的出现,对于日伪军来说也好,番号不明的骑兵也罢,都是一个未知,战场上一支还没有暴lù的力量出现,很有可能会左右一个战场的最后胜负。

“只要双方一jiāo战,警卫团就能成为左右战场的关键性力量。”团长点头认同道。

“想什么好事呢?你没看见对面的骑兵连野炮都有?”

李林对整个战场的观察是最仔细的,站在他这个层次,往往从一些小细节上,早就能够判断对手的实力。而野炮的出现,让李林心中顿时一突,如果不是友军的话,那么那支骑兵的身份呼之yù出,日军野战骑兵联队。

只有这个建制上的日军,才可能配备野战重武器。

李林谨慎的立场,立刻得到了部下的认同。

5纵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多少力量可以抗衡未知的变化,一旦部队失去作战能力,最后只能转移,或者等待友军的支援。

而西路军团,在经历了艰苦的连续作战之后,各个部队之间,都线路出了疲态,要想段时间内对抗日军精锐,已经不显示了。

李林心中最迫切的,还是能够找到东路军主力,获得部分补给,有一个修正的时间。冲破日军嫩江防线之后,5纵不仅从各个团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还是部队之间的凝聚力,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5纵失去联系之后,不仅仅李林再着急。

前指内,肖龙一急之下,将电台直接搬到了作战室,一边是电台滴滴答答的急促声,一边是总部首长们冥思苦想对策。

“陈光联系上了没有?

曾一阳抬起头,尖锐的眼神在此刻才有大首长的威严。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没必要让周围的人都像躲饿狼似的对他,威信要是成了畏惧,也就变味了。

情报主任肖龙匆匆的走进作战室的时候,曾一阳正站在地图前,目光盯着地图上从林甸至纳河的这段铁路,这片区域虽说地势平坦,但河道,沼泽jiāo错其中,部队进入这片区域,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困境。

会不会是进入了陷入了纳谟尔河两边的芦苇和沼泽区域?

曾一阳拖着下巴,用蓝色铅笔在几个可能的区域标注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这样可以纵观全局,视觉上更加清晰。一转身看到了肖龙:“派出的通信员有回来的吗?”

肖龙微微摇了摇头,情况似乎不太妙,但他坚信,5纵一定不会被残破不全的23师团bī死角,甚至连纵队司令部都保不住。

“首长,只能联系到在这个区域的骑兵旅部和骑2团,他们行动比较快,已经抵达了这个位置。”情报主任也算是半个参谋长,战场上的情况,瞒谁也不会瞒肖龙。很快,肖龙拿起靠在墙角的棍子,准确的点在了距离杨家店不足10公里的铁道线上。

“谁带队的?”

“骑兵旅长格日勒。”肖龙快速回答。

“格日勒?”曾一阳每每想起这个名字就有种想要笑的感觉,印象中,格日勒是个大汉,是个骑在马背上俯视群狼的英雄。可就是这个名字?

始终有让人吐血的冲动。

五大三粗的汉子,取了一个nv孩子的名字,在méng古语中,‘格日勒’是‘公主’的意思。格日勒长得跟公主不沾边,倒是和公主身边的shì卫沾边。

“马上和骑兵联系,命令部队越过铁道线,往嫩江边上搜寻,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和5纵联系上。”曾一阳看似武断的命令中,带着一丝对5纵前景的担忧,在平原之中,两军之间一旦失去了联系,这种中断一旦超过一天,尤其是超过一个晚上之后,就会出现**烦。

在白天,情况还能控制,毕竟平原上,只要指挥官有足够的警惕,就能发现几公里外的部队。

可要是在黑夜里,战马衔枚,步兵隐蔽行踪,即便是相距几百米,两支不同番号的军队也可能擦身而过。加上周围安全问题,部队肯定是埋头行军,一天一夜下来,可能本来就近在咫尺的友军,第二天就会相距上百里。

结果很可能是战线出现空挡,一旦被日军抓住,后果不堪设想。

“5纵就一部电台,纵队之下,旅和团一级相互之间应该会派出联络人员,部队间距也不会太远。不出意外的话,骑兵很快就会传来消息。”

谢维俊补充道:“让2团也加入,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一个纵队,想要完全隐蔽行踪是不可能的。”

“也只能这样了。”曾一阳点头认同。

各人都把心思放在肚子里,表面上都是一副坦然的样子,其实心里都担心的很。

正在前指还在担心李林指挥的5纵在何位置的时候,李林也在经受着考验。因为和日伪据点相持的那股骑兵,突然进攻了,自己到底要帮不帮?

这才是李林纠结的最大原因,不帮?

说不定是友军,自己的位置有奇好,一旦发动攻击,是从日伪据点的背后进攻,相信两面夹击之下,据点很快就会被拔掉。但他也看出来一点苗头,能够担任纵队司令员,李林的战斗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对面骑兵部队显然并没有想要攻击日伪的据点,突然发动攻击看似很仓促。

这样的局面下,李林将心比心,最理想的战斗方式是围点打援军。

至于为什么骑兵没有将日伪据点围住,一方面可能因为兵力的原因,还有就是鬼子不可能逃离据点,在平原上,靠两条tuǐ能跑得过骑兵?如果是步兵围点的话,很可能在周边的道路和隘口上,布置兵力,防止敌人逃跑。

就在李林左右为难的时候,骑兵部队竟然提前发动了进攻。

下马的骑兵开始用步兵作战的方式规避日军火力点,并一个个bī迫日军的火力点暴lù。

李林看到这一幕,心中也暗暗吃惊。

这支骑兵部队指挥起来很有章法,尤其是一部分熟悉步兵尖兵作战的老兵,在阵地战中发挥出来高人一等的战术素养,这绝对不是一支普通的骑兵部队。正如李林想的那样,暴lù出来的日军火力点还是无忌惮的火力封锁,试图用几tǐng重机枪所形成的jiāo叉火力,封锁整个正面战场,拖延时间。

炮兵的出现,顿时让据点内的日军失去了叫板的资格。

两发高爆弹击中高耸在平原上的炮楼,就见得一团烟雾之下,炮楼的中部倏然出现了一个口子,而据点的炮楼似乎像是喝醉了酒的醉汉一样,木然不知的缓缓倒下去。

丝……

看到这一幕,李林眼神中lù出羡慕不已的火热。5纵要是有这些野炮,加上足够的炮弹,能放着23师团残余的兵力撤离战场吗?

忽然,李林视线中出现了一副熟悉的影子,到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面旗帜。

“首长,骑兵亮旗号了有友军……”

说话的是警卫团的团长,李林想都没多想,立刻下令道:“1营从据点的后面绕上去,记住骑兵缺少步兵,打下据点的难度不小,这就需要看你们的表现力,到时候别管其他的,打下炮楼就打扫战场。”

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三八零章 诱饵?第三六六章 饭岛穰的背水一战第十四章 杀狼曲(一)第六十章 血炼军魂(三)第四一五章 运气很重要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四八九章 老爹,史迪威第二六七章 榆林要塞第一一四章 ‘妖将’曾一阳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九十二章 谋划湘西(四)第四九一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六章 门口的恶狗第六十九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三零七章 兵锋所指第四十章 招俘(上)第三零零章 肃清残余第八十六章 大势已去第五十五章 倒霉的松田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三零六章 伪军的心思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三一三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2)第四三二章 不解谜题第四一二章 以乱打乱第三十五章 老虎营的孬兵(下)第九十八章 又见李湘敏第三十四章 装穷第十七章 时空战第十二章 德国之旅第一二一章 败的太不甘心第四十二章 武藤之死第一零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三八二章 疯狂的作战计划第二六零章 陪都街景第三七六章 老子不干第三七四章 撂挑子第六章 兵出阴山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第一七七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中)第二三八章 狗急跳墙(上)第七十八章 有人欢喜 有人愁第七十二章 刘绍先的计划第五十五章 没见过这么横的第三四一章 骑兵的未来第一O六章 杀而不伐(上)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会师(上)第八章 洋大人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四二零章 声东击西布疑兵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第一八六章 过河拆桥第六十二章 我来了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四二九章 火线出击(上)第七章 五四运动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五十一章 逃兵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七十五章 民国追星族第五章 政治攻势第一九五章 老虎屁股第四五九章 分地盘(下)第一四八章 南杨北赵第五十七章 兵贵神速第二十三章 刀出鞘,箭上弦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零八章 战略意识(下)第七十一章 举棋不定的土肥原第五十八章 血炼军魂(一)第四四五章 契机第六十九章 老将虎威第三七八章 大鱼第四零六章 猛火攻心第三十八章 这个团长不简单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维第六十三章 逆袭第六十章 大不了进山第十一章 十年之间第一九一章 鲁庄阻击战(中)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第四五四章 国军打游击第三六六章 饭岛穰的背水一战第二二七章 抢占敦化(下)第八十一章 请辞第七十七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上)第三十二章 以卵击石第五章 第一战区第一零三章 国防部作战计划第三九九章 吞掉诱饵(下)第六章 兵出阴山第二七八章 调兵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一二二章 刺杀斯大林第三三五章 疾风知劲草第四九一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十四章 杀狼曲(一)第八十章 苦难历程第二八七章 破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