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一把火烧掉的决心

李司令一怒之下,火烧白浪洲!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传遍了主力部队中间,传的是有板有眼的,反正后来李林听着就觉得别扭,还有觉得有点冤。

李林放火也没放错。鬼子一头冲进芦苇之后,5纵再想消灭23师团的残余兵力的困难就增加了许多。要是让部队冲进芦苇中,四周茫茫一片,如何消灭鬼子。

打过游击的战士都知道,进了芦苇,青纱帐等于就是安全了。

外面围多少兵都白搭,重机枪泼水一般的子弹撒出去,都不见得能打中一个人?李林在芦苇边为难了一阵,派部队进入?损失大了自己这一关就交代不过去。还有可能是在芦苇中,被鬼子打几次小伏击,最后不仅撞出个头破血流,还拿小鬼子没办法。

终年打雁,今儿被大雁给啄了眼睛。

这口气在胸口憋着,让李林非常难受,运动战,电台架在哪儿,部队的指挥部就算到了哪儿。不一会儿的功夫,出去寻找当地向导的战士带着两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走了过来。

“这两位都是当地的老百姓,以前是在嫩江上打渔为生,后来鬼子收缴了渔船,就靠着在河滩上种些庄稼过日子。对江边的情况非常熟悉。”

警卫连长很谨慎的没有暴李林和其指挥部,不过对老百姓来说,腰间别着手枪的都是老总,了不得的大人物。如果不是军队中的,那就是土匪山大王之流的,总是老实巴交的平头老百姓都是吃罪不起的。

“老总啊!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没给小鬼子当汉哪!”

……

李林一看,人都给他跪下了,回头没好气的看了一眼警卫连长,这小子跟了自己都好几年了,怎么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介绍身份的时候,要介绍自己是抗日的部队,是穷人的部队,别整天咋呼的打打杀杀。

不过,也有让李林诧异的地方。

两个老百姓,一个是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一半真、一半假的,有着农民的小聪明。李林也没在意,反而站着的这个人,引起了李林的注意,眉宇中显出一种刚毅的神来,不会是当过兵吧?

看到这一幕,李林准备伸出去搀扶的手也收了回来。

23师团在此地驻扎了足足有一个月,西路兵团在抵达甘南之后,两军一直交战不断。

作为一支关东军野战师团,23师团在满洲境内作战,配备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侦缉队的特务,或者干脆将当地驻扎的伪军集中起来,充当向导。会不会是伪军脱下了军装,冒充老百姓?

还是侦缉队的特务,留下来的探子?

见李林的颜不对,站着的汉子却开口说话了:“这位长官,我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打鬼子没出上力气,是有些亏欠的地方。但我绝对不给鬼子卖命,也没有做过对不起乡里乡亲的事情来。”

壮汉站的笔直,落在李林的眼中,隐约能看到一些军队的影子。

“东北军出生?”李林像是不在意的随口一说,却让地上的那人差点吓的趴下。浑身如同筛糠一般发抖,咬着牙关连嘴唇都白的吓人。

“不是!我是警察出生……”

“老二啊!你可千万别犯浑……”

“大哥,你都看见了,这小鬼子都脓包成什么样了?要是还在家缩着,还是个爷们吗?抗联的时候,我没有走成,已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这次要是,我还在家里躲着,什么时候才能赶走小鬼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听到这些,李林也不管是否是两个人唱戏一般的双簧,还是另有别情,他不需要知道原因,原因不重要,过去也不重要。重要是现在,如何对付眼前这逃入芦苇的两千多鬼子,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警察?”李林的语气多少有点看不起的意思,至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警察怎么了?当年我们齐齐哈尔警察局所属各个分所,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给中国人长脸不?”虽然年纪不小了,可两兄弟中的弟弟,却是个火爆脾气,一点就着的格。个子也大,说话的声音嗡嗡的,站在李林面前,一点都不输于李林的气势:“你不错,是个爷们。我请你们来的意思我想你也知道,我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将在在芦苇中的鬼子出来?”

“这个?还真不好办。不过放火的话……”

“不行,这么大一片塘子,都烧起来,想要扑灭就不容易了。”吴开山立刻阻止道,周围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居民,再说了,要是放火,鬼子也不见得就一定会被烧个半死。主要是周围靠近水源,芦苇中也有不少凹地,凹地中有水。

“长官,如果我的主意管用的话,能不能给我们几杆枪。就是万一鬼子来了,也有一个抵挡的能力。我也知道,你们打仗都是来去如%绿%不定那天小鬼子还会打回来……”

李林脸上越来越黑,但他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小鬼子一时之间死不了:“不是上山当土匪?”

“土匪?绝对不会,方圆十几里的老百姓都被小鬼子集中到了这里,房子小的跟狗窝似的,有点好东西也怕招来鬼子,整天过的提醒吊胆,要是手中有武器,乡亲们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柳奎勇,这是我大哥,柳奎智。”

“哦,你们兄弟两个可是智勇双全啊!”李林满意的看着柳奎勇黝黑的脸膛上微微泛出一点红意,黑塔一般的家伙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李林得意的想着,他也从柳奎勇话中听出了一些味道,面对鬼子钻进芦苇中,李林毫无办法,但眼前这个大汉应该有办法,不就是几杆枪吗?

给他就是,几杆破枪也成了不了什么大事。

再说,李林带兵这么多年,认人的本事还是有些的,他也看出来了,刘奎勇虽然长相粗了一点,可心里挺有主意的一人。一般这种人认死理,不是说投靠日本人,就投靠的。

李林不紧不慢的掏出香烟,让了让,对方没要,自顾自的点上一颗:“这么说你们有办法?”

“不不不……”柳奎智连忙摆手道。

“我有办法。”柳奎勇上前了一步,也没打算瞒着,干脆把心里面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当初江桥战役的时候,部队人少武器也不太好,还不如张海鹏的伪军,仗打了整整七天,没有援军只能撤退,一部分沿着中东路铁路,往哈尔滨撤离。而部分警察部队,往北撤离,就是纳河。当时我们准备在嫩江边上将鬼子引入,然后放火,把小鬼子烧死后,抢夺他们的武器弹。可惜,时不我待,战前的一晚下了一场大雪,功亏于溃。之后,有些老兄弟跟了王德林将军的救,参加了抗联。还有些人留了下来。”

“我们那时候,天气已经是初冬了,天很冷。不像现在,芦苇刚刚开始枯萎,只要点起来浓烟就能把鬼子给呛死。”

柳奎勇没有藏着掖着,就这一点给李林很好的印象。

历史李林不答应柳奎勇的要求,对方也不准备藏着掖着,心中抗日的心迹已经表明了。李林也不打算多试探,他可不是来建设根据地的,而是追着消灭鬼子残兵,打完了还是要走的。

“芦苇要是全部烧起来,一眼望不到头……”

李林说着他的担忧,这很正常,部队总不能图一时的痛快,就把整个嫩江都点着了。当初,日军围山的时候,也很少放火烧山。这是因为放火容易,救火难,万一这一把烧上个十天半个月,怎么办?

所以,鬼子能明着把眼看要熟透了的玉米地点了,也不能将成片的山林给点了。

“长官,这里的芦苇有些特殊,中间都是隔开的,有一些暗河。有的还挺宽的,只要守住几个出口,不但小鬼子逃不了,而且也不会造成火势蔓延。”

李林沉默了一阵,最后一咬牙,决定道:“就这么干,命令5团跟着这两个老乡,按照他们说的办。”心里也暗自发狠,鬼子能放火,自己就放不得?“你们的要求我答应了,缴获的鬼子武器,你们可以选50支步枪。”李林对着柳奎勇说道:“你们的要求我答应了,缴获的鬼子武器,你们可以选50支步枪。够不够?”

“够了,够了……我马上带着人去。”柳奎勇心中也是暗暗吃惊,昨天半夜里,二克浅就被4纵秘密拿下来,进入二克浅的部队也不多,所以当地老百姓还不知道,打鬼子的部队有多少人。

可随着柳奎勇和他哥哥出了镇子,看着公路上被鬼子丢弃的卡车大炮,还真的有些犯晕。才知道,他们遇到的不是抗联部队,空有番号没有多少兵力的游击队,而是正规的野战部队。

就李林的口气,绝对要比团长大。

这在部队中,就是将军啊!当年马占山都上将了,也不过指挥一个旅的守备部队,实力也非常有限。

滚滚浓烟冲天而起,正是纳河靠近嫩江江边发生的火灾。

是故意纵火?还是日军的故布疑阵?

陈光绝不是少见多怪,在山东战场上,部队和华北方面军的第2军掐上了,自从38年,东北军于学忠部队被日军从山东战场赶出去之后。整个山东战场上,不管正面还是敌后,都是40军在和日军斗智斗勇。

装备上,训练上处于绝对劣势上的40军3个主力纵队,在扩充兵源之后,战斗力,尤其是新编和扩编部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造成了本来能够打胜的仗,也因为士兵对战场不熟悉,而最后只能黯淡收场,错过很多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机会。

为此,各个纵队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dú lì团、县大队、区小队集中起来,想了一些办法,来对付因为部队新兵多,而造成的战斗力下降的弥补。

结果是,啥办法好,就用啥办法。

连用野蜂窝扔进日军据点,都收获了重大的战果。

但是放火烧林确实有风险,毕竟火随风走,一旦火势起来,就非常不好控制。要是放任火势蔓延,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再说了,游击队打的是游击,要是山林里的树林都被烧掉了,还怎么游击?还怎么伏击?

“去,找几个人问问,是鬼子放火烧芦苇吗?”

陈光叫来了通信营的营长,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在他看来,放火小鬼子在行。都是被游击队打怕了,野林子,青纱帐都是要命的地方,说什么也是不敢钻了。这不,就剩下一招放火,把游击队从隐蔽地方熏出来。

战役前指正在行军,但丝毫不耽误陈光一边观察周围的地形,一边听取副参谋长王秉璋的汇报。

电台两个小时一通话,在运动战中,能够保证阵中频率的通话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说明4纵也好,5纵也罢,都没有遇到最强烈的抵抗。这让陈光有些奇怪。

“报告首长,联络员回来了。”

“回来了?这么快?”陈光惊讶的反问,烽火台的浓烟可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十几里外都能看见,这人刚派出去,怎么就回来了呢?

“首长,问清楚了,火不是小鬼子放的,是5纵放的。鬼子步兵在二克浅被4纵曾司令员的伏击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在公路上,4纵队缴获了日军23师团大量的重武器,包括二十多辆日军的重装卡车还有一个大队的日军山炮。后续跟进的5纵,追着小鬼子到了嫩江边上,不过小鬼子孤注一掷进了芦苇,李司令无奈之下就命令部队放火。”

“问过没有,会不会引起火灾。”

李林不是一个冲动的人,放火的话必然是有分寸的。当然,陈光也怕万一李林脑袋一时发热,完全不计后果就麻烦了。总不能把小鬼烧死之后,4纵5纵留下来救火吧!

“有当地的向导,不会引起火灾。相信很快就会获得李司令大破23师团指挥部的捷报传来。”

“那就好!”陈光背着手,既然不会造成更大的民生问题,他也不会再深究。指挥作战的李林也不容易,试想,钻进芦苇的鬼子有多么难对付,就明白李林心中的无奈了。

23师团绝对不能姑息。

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一切保证大环境的情况下,让部队的伤亡降低到最低在世关键。毕竟,关东军不是一个软柿子,一口就能吃掉。要围着关东军的外围,一点点的吃,一点点的虚弱这个庞然大物。

不过有一点,陈光是心中有数的。

没有外力的帮助,中国只能赶走日本侵略者。面对一个海陆空齐备,海军甚至强过陆军的工业强国,中国反攻的步伐只能在地面作战,慢慢的蚕食日军的兵力,战争支援,最后让这个巨大的战争野兽失血过多,轰然倒地。

陈光在稍微的时候,就得到了23师团覆灭的消息。

井上政吉逃走了,这并不是大问题。只要23师团无法对陈光的后背袭扰,战略上陈光就不会出任何差错。相比曾一阳的惊叹陈光的速度之快,在新京的梅津美治郎就没那么好运气了,甚至在德国参加轴心国缔约签字的东条英机也想不到,关东军再一次倒在曾一阳的手中。

这种失落,很快就蜕变成了愤怒,丢了面子的狂人,爆发出了疯狂的一面。

陪同东条英机在柏林的松冈洋右也觉得非常丢人,日本陆军是否真的需要承认自己是二流的陆军。在军界,日本海军早就被承认了一流的国际地位,不仅仅从日本在战列舰拥有的数量,还是海军已经爆发出来的战斗力,都让陆军在海军面前低了一头。

东条英机的根基在陆军,更贴切的说,东条英机的根基正是关东军。

一旦关东军的失败被认为是无能,那么东条英机在政治的优势必然受到很大的损失。在军界,东条英机的地位也不算太高。而在政界,他更是一个新贵。

这种尴尬的地位,让他只能寄希望于年轻的少壮军官能够无条件的拥护他,所以总是像一个傻子一样的,面对世界上的强国,频频说出不切实际的狂言来,甚至不惜将国家的利益绑在他的战船上。

初到德国的时候,东条英机还非常激动,他以为凭借日本在海军上的重要地位,应该能够让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老牌帝国稍微敬畏。甚至做出一些在技术上的让步,尤其是德国煤化石油的技术壁垒。

为此,东条英机甚至在和希特勒会谈时候,不惜抛弃自己的立场,同意德日夹击苏联的大战略。

德国人看不起苏联人,苏联有什么?

坦克?

飞机?

没有德国的技术外输,苏联可能有自己的坦克工业吗?可能在短短的十年内建立自己的飞机工业吗?

都不能!

所以,德国党卫军高层认为,日本的这种担心,不过是在从野蛮走出的时间太短,脱离了欧洲的主流战场。

日本大使馆内,刚刚从宴会回来的东条英机脸yīn沉,整整的看着面前的宛如鲜血的法国葡萄酒。对面的松冈洋右反而一脸轻松,东条英机心中有些愤愤的不满,为什么眼前这个家伙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却能够在政界混的风生水起,反而自己步步小心,还是让那些政界的大佬们畏如蛇蝎?

“德国人太自信了!”良久,东条英机这才从牙根处挤出这么一句话来,毫无营养,德国人要是不自信,就绝对不会一一国之力,在欧战爆发的时候,面对英法和其十余个盟国同时开展。

一场一场的胜利,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战果。

“他们有自信的本钱。”

松冈洋右懒洋洋的语气,更像是要火上浇油。在日本军政两界都是讲出生的,资历和能力也要靠边站。东条英机出生将门,其父东条英教是日本陆军大学第一期首席毕业生,按理说应该辉煌腾达,不过长期受到长洲阀的排挤,在军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没落的豪族,有也炫耀的底气。

东条英教是帝国中将,这对于松冈洋右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要高高仰望的超级豪门。要知道,松冈洋右少年时期可是被叔叔仍在了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滩上,让其自生自灭的。

没有声望,也没有家财,有的是一个极会经营的头脑。

松冈洋右的智商很不错,这让东条英机看松冈的眼神总是有些敌意。

虽然他绝对不会愿意承认,他的智力有缺陷。在军界就是一个非常好笑的笑料。甚至石原莞尔一再嘲笑他不过是一个上等兵的智力水平,其判断事务的能力,在弱智和正常人之间晃。

和精英两字,根本就不沾边。

因为这样的缘故,东条英机的格变得更加偏激,在参谋本部甚至叫嚣日本同时要和苏联和美国开战,用海军压垮美国,用陆军征服苏联,但是在战略上却毫无对策。

就像是一句美丽的口号,毫无事实支持。

松冈洋右有着骄傲的资本,为人也浪不羁,他不像是一个外交家,而像是一个高傲的贵族,眼神中有蔑视一切的孤傲,此时他正站在东条英机的面前,却丝毫没有将自己摆在副手的位置,反而是一副看爬虫的眼神,让东条英机浑身难受。

“日德联盟之后,对于西方老牌强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噩梦。但是德国人的固执,就像是他们从骨子里带来的死板一样,丝毫没有说动的可能……”

松冈洋右痞子一样的表情,耸耸肩,从美国带来的习惯,总是让他显得和日本社会格格不入。就像是站在鸡群中的鸵鸟,让这个本来就盲目的国度,总有人为这样那样的异类产生毫无根据的崇拜。

“决定的事情说出来就没有意义了。”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帝国和德国强强联合就错了吗?”东条英机不由大怒道。

松冈洋右不是被吓大的:“帝国和德国的联合没错,错的是,德国的敌人不见得是帝国的敌人!盟友的敌人,不见得一定是敌人。”

想要让松冈洋右拍马屁,东条差的可不是一点两点。

第三二九章 脆弱的乌龟壳(下)第三四四章 江边破敌(2)第四六八章 五月的红场第五十七章 卖(下)第一二三章 警报——零式战机来袭第四八九章 老爹,史迪威第四十九章 再下娘子关第一七九章 潜伏在迷雾下的危机第九章 平等的召唤第二十二章 战役升级第四章 甲鱼也是鱼第四四八章 几代鬼子的误区第一六四章 汉贼不两立第四三八章 消失的指挥部第三五一章一苇渡江下第二八一章 山林枪声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会师(下)第二三三章 小南沟歼灭战(下)第一九一章 鲁庄阻击战(中)第一五九章 点将(中)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四二六章 一群土包子第二九四章 狠一点铁流1937 第二八六章 临阵第二十三章 刀出鞘,箭上弦第十一章 攻克多伦第三三六章 弹药告罄第三九四章 化妆待敌第四四二章 想死?没那么容易第六十章 大不了进山第四十章 原来是你第四十三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章 蒙一炮,干掉日军师团部第一零三章 国防部作战计划第二一四章 争夺新站第二五三章 斩首不成反被囚第二十七章 疯狂的计划(3)第八十一章 香饽饽?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点第三三五章 疾风知劲草第三五一章一苇渡江下第一五九章 点将(中)第二七九章 背后一刀第三章 谈判(三)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二十三章 营救(2)第三七五章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第二十五章有我无敌第八十七章 遍地开花(中)第一七零章 契机第四六四章 斗法第一三九章 荒原空城第四三八章 消失的指挥部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一八四章 夺城(上)第二零九章 女县委书记第一五二章 震惊世界的轰炸第四章 谈判(四)第二三六章 釜底抽薪第一O七章 杀而不伐(中)第三十九章 震动中央苏区第三十一章 蒋介石的政治手腕第三二一章 围歼驻扎蒙骑兵联队(中)第五十章 拳头对拳头第四五八章 分地盘(上)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动(下)第八十九章 国宴第三四七章 江边破敌(5)第四十二章 绝不退让第三零三章 诱敌第四一二章 以乱打乱第一O一章 刀切16师团第三二六章 筹谋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战术(上)第三零六章 伪军的心思第一七七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中)第二八一章 山林枪声第七十六章 援军?第四三一章 火线出击(下)第二七六章 放火纠错第四零九章 阵防流(下)第七十七章 孤注一掷第一一八章 爱现的司令第二零二章 血性第三十一章 蒋介石的政治手腕第九十六章 疯狂的武器第四十章 招俘(上)第五十章 拳头对拳头第四章 甲鱼也是鱼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三二七章 潜行第二二二章 血染东京城(6)第三六二章 河边正三的担忧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一四九章 叛徒第二九八章 将在外第四十八章 血战李家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