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谈心

“你不是要机炮营吗?大战将至,有足够的炮兵,要多少,我给你多少。wenXUEmI。COm就冲你吴师长的面子,即便你要组建一个炮兵团,我也给你筹备。”曾一阳假装板着脸,对吴高群说到。

他心里很不愿这样,但对于军队的了解,最怕就是部队指挥官,和前线指挥员心里打小算盘。这在补给充沛的时候,根本就显现不出来,但在物资匮乏时期,都会出现多吃多占的坏习惯。

其实曾一阳是冤枉了吴高群,要知道,曾一阳的预计中,是要吴高群守住阵地,将敌人死死的顶在一个狭窄的区域。至于具体的原因,他也不清楚,这种任务,不但要求一定的兵力,而且是需要重火力的支援,不然他打枪,敌人放炮,那里守得住。

“军长,我那有这个胆子,和您争啊!我不是看见咱们军里的炮营,想过过指挥炮营的瘾嘛!”

红军也是人,即便如吴高群这样的中高级指挥官,也会对装备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不过,大部分的时候,他们将党的利益放在前面,不表现出来。

遇到个好说话的军长,他再不争一下,回头,还不悔死自己。

陈光笑骂道:“你要是没有胆子,还说出口?”

大家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当时人却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反而沉静在指挥一个炮营的狂喜中,想想也是,红军不少部队是没有火炮的,红一军团,作为主力军团中的王牌,一共才配备了十来门迫击炮,对外称一个炮营,都是小口径的炮。

打下两个中央军的旅后,他们猛然发现,这些炮,还真不够人家看的。

光大口径的迫击炮都是四门一个旅,加起来半人多高的炮,拳头般粗细的炮口,这才看着带劲。

想起部队还需要重新整编,吴高群站起身,对这其他几人敬礼,半转身说:“各位领导,部队需要整编,战士之间还不熟悉,我先去忙了。”

“等等,这次战斗之前,部队还不要整编了。原先划给你的部队,这次全部归到101师。为了不影响战斗力,不管你准备将他们当一线部队,还是当预备队,都由战斗前指决定,我就不多过问了。”

“前指?”吴高群疑惑的问。

曾一阳点头应道:“对,前指。”

他随后转头,对陈光说:“麻烦你了,陈副军长。”

陈光先是一愣,他还以为,自己就是坐在指挥部里,听着前线的炮声,干着急的份了,哪里想到,曾一阳把重担放到了他身上。对于他这个没仗打,浑身难受的天生军人来说,这简直比人生果都补。

当即表态:“我一定完成军部的作战计划,将第五师在正面击溃。”

“不,不,不——”曾一阳立刻摇头,否定了他的想法说:“我不是要你将对方击溃,而是尽可能的将对方俘虏。这些都是江西本地兵,从师长、旅长到各部队的团营长,几乎都是江西人。如果我们能够俘虏他们。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部队,就成了江西人民的部队。这些人的亲戚,很多都是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平原地区,这对我们将来进军平原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

曾一阳的话,如同是漆黑屋子里的一扇窗,打开了众人心中的疑问。

为什么?曾一阳这么着急,要对付第五师,原来其中大的蕴藏着一个更重大的阴谋,让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寝食难安的大计划。

“那么,如果对方不投降怎么办?”陈光不解的问。

曾一阳笑着说:“政治攻势,红军优待俘虏的传统由来已久,还有可以喊江西人不打江西人等等,你可以想,想到了就可以去做。另外,俘虏投降,只要拿枪过来的,一律给30个大洋。另外,最后要确认的就是,江西省主席,给第五师弄了个炮营,但其中野炮山炮足够组建一个炮兵团的,我是要知道这是否是真的。只要打掉了他们的炮团,周浑元也只有投降一条路,等这他了。”

“这个熊式辉,倒是对第五师好的都贴心窝子了。”陈光愤恨的说,这么多的炮,光组建,没有五十万大洋绝对下不来。这钱哪里来,不就是剥削穷苦来百姓吗?

“权力是他的命,军队是他的**,你们说熊式辉会不尽心吗?”曾一阳倒是看的透,要是熊式辉没有第五师,他在南昌的官邸也该挪地方了。

曾一阳看了看怀表,指针指着八点,随即问苏长青:“战士们休息了吗?”

“恩,吃完饭,就让他们休息了,一个营一个营的轮换着休息。现在估计都已经三个小时了。”苏长青马上回答道。

“通知下去,让他们十点后,全部整装待发,今晚务必不能出纰漏。”曾一阳想了想补充道。

陈光不解道:“军长有任务,也通知我们?”

“呵呵,就独立三十二旅的两个团,从他们的电报上来看,今晚十二点前,都将会开赴到鹰潭城外驻扎,和其旅部会合后,再到宜黄前线。两个团长,一定会带兵进城复命,估计也就是带一个连左右的兵力,不会多。”曾一阳倒是淡定,可陈光一下就急了。

“吴高群,还愣着干嘛?命令部队抓紧时间休息,都干嘛来了?打仗都歇火了,洋货的劲头到哪里去了。记住,十点钟前,一定要集合部队。”

吴高群郁闷的看了看曾一阳,都不知道听那个才好。心想,来的时候,都说好了,让我都听你的?

等看到曾一阳的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去处理部队的事。才让他如蒙大赦般,逃似的走了。

苏长青看情况,担心红军没有钟表,不知道时间,也出门叫住了吴高群。

“吴师长,等等。”

说着,苏长青从兜里拿出了一块怀表,说起来还是从柏天民身上缴获的。算是借花献佛,递给了吴高群。

“参谋长。”吴高群感动的都说不出话了,打仗打到现在,虽然他已经是团长了,可是怀表这种奢侈品,哪里是他能够分的到的。几个师长也都不全,更不用说他了,平时警卫员打仗背着一个小钟,重点也就算了,还不准时,愁的他做梦都想要块表。

苏长青笑笑说:“刚缴获的,我本来就有一个,这只算军部分给你的装备。”说完,拍了拍对方的肩头,就转身走了。

看着苏长青高高的背影,吴高群心中就一句话,好人哪!

吃完饭,喝茶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但曾一阳他们是需要有更重要的事等。

坐在指挥室里,偌大的房子,只有曾一阳和陈光两个人,第一天见面,说什么战友情,完全是扯淡。

陈光真不习惯这种感觉,他从十多岁就回家务农,1926年,北伐军入湘。陈光所在的家乡-宜章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他成为农协会员。次年底,经当地地下党员陈东日、陈俊介绍,加入了中国**。

南昌起义后,将保存下来的12支步枪献出,成了赤卫队。

年近三十的陈光从来就没有享受过生活,而曾一阳确实一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即便在家贫的那几年,也是荤腥不断,喝茶也是一种优越的体现。

这样迥然不同的两个人,放到一起,注定是一个很难交流的。

这不,两人默默的坐在桌子一边,面对这面。陈光几次想要脱口,确是不知从何说起,欲言又止的样子,弄到最后,只好闷头喝茶,却是食之无谓,更多的是一种掩饰。

曾一阳看着眼前的茶盏,眼神迷离,想象着一个背朝黄土,世代在田地里劳作的农人。在初闻革命的热潮的那种喜悦的雀跃,和革命破灭,从一个**跌落低谷的苦闷。说起来,他要求的不多,之是想能吃得饱,穿的暖而已。

曾一阳毫无征兆的轻轻说:“如果革命胜利后,你准备做什么?”

“革命胜利?”陈光瞪大着眼睛,喃喃的重复着曾一阳的问题。

曾一阳果断的点头,知道后世的他,当然明白,蒋介石的政府虽然在名义统一了国家。但其中根本性的问题,他根本无法顾及。只要国内的军阀割据不止,只要大部分国人都生活在饥寒无助中,那么他的政府不过是历史中的昙花一现。

“是的,我们总不能一直闹革命,而不考虑国家的建设吧!这样怎么对得起一直支持我们的苏区老百姓,他们期望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就曾一阳看到的,国家已经是满目疮痍。

南京政府由于其政治上的缺陷,注定无法长久。

陈光仔细的想了想自己的能力,最后还是无奈的说:“真要能活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我还是回到家乡种地好了。”许是觉得自己没大本事,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但僵硬的脸部表情,和生硬的笑声,无不说出了他的不甘。

不出曾一阳的意料,陈光发现,他除了打仗和种地,其他的什么都不会。这种知识的匮乏,让他很抵触知识分子,即便是假的也不例外。

让陈光意外的是,曾一阳一点面子也没有给他。“你连种地都种不好。”

‘哐当——’

陈光闻言大怒,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坐下的椅子也由于用力过猛,翻倒在地。

曾一阳不为所动的说:“种地也不是好种的,好的种子靠不断的育种、选种可以获得高产,一亩中上的水田,一年两季收获20石粮食也不是难事。而且还可以换着种不同的作物,来增加土地的肥力,减少施肥......”

曾一阳侃侃而谈的样子,说的都是陈光从来没有听说过的。21世纪的农业信息,即便曾一阳只是从看新闻中看到过,也足够把陈光给镇住了。

等到,陈光满头大汗的扶着桌子,有些站立不定的时候,曾一阳才好言悦色对陈光说:“知识从来就是让人来学的,不明白不可怕,但一定不要忌讳自己不懂。反而,要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学力,就是学习的能力,就是战斗力。不管在战争中,还是在经济建设中,都能让一个人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

随着,陈光在短暂的绝望后,逐渐拉出来,渐渐的他的眼睛也亮了,明明有一条命运的绳索,就在自己的眼前,而自己却抓不到的懊恼......

这次谈话,一直从晚上,谈到天亮。陈光在不断的好奇的问题中,获得满足的感觉外。曾一阳自己却想狠狠的搧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自己什么不好,要显摆,好几次就差点被陈光给问住了。

好在最后没有穿帮,搪塞过去了。搪塞的话很讲究,也很有深度。

比方说:“这个问题现在告诉你,你印象不深,以后通过学习后你会明白的。”

“这是一个需要实践才能解答的问题,条件不允许,以后有条件了,再探讨。”

......

诸如此类的话,曾一阳一晚上都不知道说了几遍,知道一声嘹亮的军号,宣布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直到不久之后,陈光手里拿着一本孙子兵法,找到了他的老领导,指着书页上圈圈画画的字,问怎么读,什么意思。

把一军团的政委,开国后的聂元帅吓了个半死,好不容易缓过劲来,感叹道:“到底是教授的儿子,连陈光这样桀骜不驯的猛将,都教成了乖学生,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

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一零三章 断腿的老虎第三十四章 老虎营的孬兵(上)第四一五章 刀尖上的血(下)第二四二章 隔山打牛战术(下)第一八六章 过河拆桥第一三五章 窝囊废师团登场第二章 雄起!东北军!第九十八章 又见李湘敏第二零四章 杀人地,死亡林第三三二章 燃烧的寨门(下)第四七四章 决心不好下第二七二章 斗智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十七章 杀狼曲(四)第三二三章 一场激战秀第四七八章 突破点第七十三章 芦苇丛中的奇兵第四八九章 老爹,史迪威第一三三章 请战第八十六章 兖州城下话乾坤第一八三章 遍地开花战术第八十四章 初入湖南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一一八章 天上掉馅饼第九十章 阔论第七十二章 濑谷支队第二一九章 血染东京城(3)第五十九章 憋屈的陈诚第八十四章 佯攻泗水城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会师(下)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二四二章 隔山打牛战术(下)第十六章 杀狼曲(三)第一一二章 洛川会议(2)第八十三章 百万农民 百万兵(上)第三一一章 阵前反水第一三五章 窝囊废师团登场第四十章 原来是你第七十九章 其实他也很单纯第二零一章 火山上的日本第十四章 杀狼曲(一)第八十五章 乌龟阵第四一零章 进攻是不变的旋律第二二七章 抢占敦化(下)第三六四章 全线反扑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八十六章 遍地开花(上)第八章 洋大人第五十五章 倒霉的松田第二九四章 狠一点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一九二章 鲁庄阻击战(下)第一二零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六十二章 谈心第十七章 血杀109师团(5)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四零四章 瓮中捉鳖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一零四章 郁闷的团长们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墙(中)第五十六章 顺势取鹰潭第一章 谈判(一)第二七零章 战役佯攻(下)第四十章 哀兵必胜第二六八章 增兵拉林河(下)第二四四章 高地(上)第三六三章 3纵的锐意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十七章 血杀109师团(5)第三八一章 杀鬼子,开洋荤第四十二章 绝不退让第二五七章 捷报(中)第九十六章 红三军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七十六章 援军?第四六六章 心态的转变第六十三章 抗战!为谁?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八十三章 兵危济南第一二五章 诺门坎(中)第五十二章 47军断粮第一O七章 杀而不伐(中)第十三章 血杀109师团(1)第八十二章 一张宣传单引起的恐慌第三十三章 仓促应战的晋绥军第一七四章 祸根第一零二章 大战序幕第一五六章 解放区的天(中)第一三六章 欧战爆发第十一章 十年之间第一一四章 洛川会议(完)第六十四章 上将祭旗第四二五章 老蒋插入东北的第一脚第三一一章 阵前反水第三十三章 首战告捷(1)第四三五章 雷霆之怒第六十七章 汤大虎第二二八章 东条上等兵第六十章 昏招第三七零章 将计就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