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那山山楂,这湖莲花(上)

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以前朝九斗米教老神仙马乘帧《云集宫府图》最深入人心,龙虎山当时仅被列为道教第二十六福地,更是无一洞天,比起武当山似乎要逊色太多,可自从一跃成为道教祖庭,龙虎山赵姓天师坐镇天师府演教布化,至今世袭道统已四十代,每位天师均可得到朝廷诰命册封,除了加天师封号,还要官至一二品,奉召人觐,与皇帝传授养生祛病术。

这一代赵丹霞大天师,与上阴学宫大祭酒一并成为国师,上一代天师还只是掌管江南诸地道教事,这一代便掌天下道教教务,秩视正一品,权力重似王侯,得了羽衣卿相的美誉。

逍遥观在龙虎山上是一座小观,人丁稀薄,更谈不上香火,大概是天师府看不下去,不想这座山上年月最悠久的道观缺米断炊,只能每月救济些银两,逍遥观本不属于龙虎山道庭,前两代才转交到天师府名下,至此,龙虎山再无佛门寺庙,甚至连逍遥观这样的年老小观都支撑不下,有别于正一教的道士都陆续搬出龙虎山,这一点跟有容乃大的武当山相差鲜明。

这会儿,逍遥观住着个姓赵的老道士,赵希抟。若是外人初次听见会不以为然,当作是一个不得志才入龙虎的老家伙,龙虎山天师府住着三位赵姓天师,但别以为在山上姓赵就一定了不起,只有天师府上的龙虎山道士,才是这座“道都”的领袖,这一辈龙虎掌教是丹字辈,依次往下是静、凝、灵、景和观。

观里,老道士赵希抟看着满院子经过风吹日晒雪压雨打的山楂,早已干瘪,哪里还能下嘴。

枯黄少年蹲在院中,神色有些为难。

老道士陪在一旁,今天是个爽朗暖和的好日子,最适合好汉大提当年勇,悠悠自得道:“龙象啊,为师年轻的时候喜好娱情山水,年幼便通晓了八卦大意,无书不看,飘然出世,当年山上老祖宗对我那是喜欢得一塌糊涂,可为师哪里在乎这羽衣卿相的虚名,逛荡了三十来年才回山,嘿,在山下倒也是做了点传经授篆治病御灾的事情,只差一点就被老皇帝请进皇宫讲述黄老术,别看天师府有不少人都去过京城进过大内,可那是因为他们也姓赵,与为师不同,为师不靠这姓氏吃饭,名声一样可达天听。”

“龙象,别看山楂了,与为师说几句话,唠嗑唠嗑,师徒两人每天说不上几句话,不像话嘛,外人还以为为师不心疼你呢。”

“徒儿,要不为师教你老祖宗当年只传我一人的‘大梦春秋’,这可是我那傲气侄儿都不曾悟透的道门仙术,为师能保住这逍遥观,就靠这梦春秋了。这心法,比起武当那大黄庭只好不差,为师如今能一睡三年,还是老祖宗厉害,据说一卧甲子都不难,为师心想当年老祖宗羽化是不是……”

老道士见少年面无表情,便觉得这自说自话有些无趣了,打了个哈欠,昏昏欲睡,只见他只是左脚弯曲着地,右脚搁置在左腿上,一手托腮帮,侧头酣睡过去。老道士屁股下并无椅凳,可身形晃来晃去,偏偏不倒。

只见这位龙虎山希字辈老道士侧托腮帮的那只手如握剑诀,左手则十指如钩,掐了那重阳子午诀,传来老人呢喃声:“睡春秋,睡春秋,石根高卧忘其年。不卧毡,不盖被,天地做床披明月。轰雷掣电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我当恁时正酣睡……”

院外,站着一个身穿一袭正黄色尊贵道袍的年轻道士,闭眼站定,默念道:“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心目内观。绵绵呼吸,默默行持,虚极静笃。真气浮丹池,神水环五内。呼甲丁,召百灵,吾神出乎九宫,恣游青碧。梦中观沧海,烟里提阴阳,不知春秋以外已过五百年……”

徐龙象见身边老道士要死不活在那里打瞌睡,偏偏不肯走,便起身离开院子,逍遥观不在山高处,只在山脚,与高高在上的天师府确是天壤之别,不过这里出门便可看到如一根碧玉带缠绕山峦的青龙溪,徐龙象走到溪畔,望着两张系在岸边的竹筏怔怔出神,少年怕水,自然不敢登上竹筏顺流而下。

黄色道袍年轻人傲然站在溪畔,嗤笑道:“姓徐的傻子,亏得希天师教你睡春秋,你听得懂?听不懂就趁早滚回北凉,龙虎山不是你这种蠢人可以呆的地方。”

徐龙象置若罔闻,只是盯着溪水发呆。

面容神异的年轻道士虽然出声嘲讽,却离得那黄蛮儿有些距离,上次来逍遥观探望老祖宗,不小心踩到了山楂,便被这傻子差点从山脚追到山顶,狼狈至极,这让许多山上道姑姐姐姑姑们都笑话了好久,奇耻大辱。

不过他看出来了,那傻子怕水。

看到徐龙象终于转头,年轻道士飘向竹筏,脚尖轻轻一点,竹筏便缓缓滑向小溪对岸,似乎这年纪不大的道士玩了一手花样,竹筏在溪水中间位置静止不动。

一条竹筏站着五六位来龙虎山探僻寻仙的文人雅士,见到这玄妙一幕,俱是哗然惊叹。

道士大笑道:“黄蛮儿,有本事你来啊,听说你有两个姐姐,一个行事放-荡,一个沽名钓誉。”

徐龙象无动于衷。

道士继续嘲讽道:“你还有个哥哥?据说王妃就是因为这个不成材的世子殿下而死的?”

徐龙象猛然抬头。

道士嘻笑道:“来啊,我等你。”

蹲着的徐龙象并未完全站起身,如豹子一般弯腰前冲出去,瞬间便掠至溪畔,却不是跃入溪中,而是一脚踩踏在竹筏前端,顿时将宽大结实竹筏给撬出水面,直直立起!

只见他单手如刀,将维系竹筏的粗壮绳索给劈断,双手一撑,便将竹筏给撕烂。

迅速捡起竹筏一截截残骸,被徐龙象丢了出去。

仅是声音便刺破耳膜,如虎啸一般。

那么力道之大,可见一斑。

箭雨落下。

黄衣道士脸色慌张,不管他如何猿猴腾挪,都逃不过那一柄柄竹箭,他竭尽全力也只是将一些竹子给打偏,这些箭矢一入溪水便爆炸开来。

只见道士四周溪水如喷泉溅射。

当最后一杆竹子刺面而来,年轻道士几乎已经认命。

同样是黄衣道袍的中年道士横空出世,飘至竹筏,左手负于腰后,右手粘住那根竹子,表面上波澜不惊,只是竹筏却急速倒退,等止住动静,中年道士已经将竹子回射向膂力天下第一的徐龙象。

第163章 春秋是块田,田边有老农第242章 噤若寒蝉(五)第273章 为天下雪中送炭第302章 西楚霸王(四)第74章 青羊宫里杀神仙(下)第225章 北凉四战(七)第114章 暗流第6章 六百声恭送第142章 你斩溪水我养意收官章二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终第8章 东魁第138章 一灯笼蝶第30章 来了和该死了第96章 英雄总要迟暮第32章 一肩挑道第161章 有天人出窍而来第123章 一刺第112章 新故两人第206章 要教你满城尽悬北凉刀第11章 胭脂探花第140章 天下动静,除夕(中)第28章 大好河山骑驴瞧第215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60章 两不负第48章 送炭之后齐卸甲第110章 心安处即吾乡第388章 流州铁骑第104章 咫尺风雷(中)第278章 铁骑风雪下江南(一)第215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311章 各取头颅九十四章 武当桃符第14章 来一壶北凉酒第87章 去洛阳第194章 二姐第86章 一气六百甲第89章 陈芝豹第135章 楼上肺腑第17章 既然气数已尽,那就气吞万里第280章 铁骑风雪下江南(三)第155章 抔土第174章 今年清明无苦雨第7章 槐树上有一只鬼第130章 扛刀入北凉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28章 起火得长安第97章 登船的跳船的都可恶第98章 刀与剑,共出塞第29章 烧纸不易死人易第137章 父子第2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第232章 两个消息第218章 那些壮阔之下的(下)第106章 他乡遇故知第264章 侠客行(上)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剑第134章 有人养龙第346章 北凉北凉第99章 大王巡山第148章 是谁先见他白头第89章 陈芝豹第55章 丑八怪第138章 兄弟第109章 魔头坐佛上第172章 几人不思徐第114章 笔下游青蛇第20章 火烧云下第357章 姑娘好刀法第80章 知道第11章 心安,高手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136章 一袖如何两青蛇第145章 从前有座山第16章 一人想赠剑春秋,一人折剑出江湖第28章 大好河山骑驴瞧第55章 丑八怪第31章 留下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11章 家务事第115章 家贼第9章 战马昵称,铁锈叮咚第362章 磨刀番外第二章第8章 东魁第173章 老卒第257章 事了拂衣(上)第47章 与北凉王说北凉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349章 敬酒罚酒第112章 新故两人第110章 心安处即吾乡第161章 两敕第207章 欠债不还钱,说与山鬼听第197章 新人牵驴入城,旧人乘剑入海第81章 一步入天象第92章 一袭龙袍七八分第43章 一骑当先,一夫当关第281章 铁骑风雪下江南(四)第87章 上山入城进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