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西蜀南诏,东西南北

蜀诏之间多蛮溪,离阳先帝曾经巡幸此地,竟然有人大胆行刺,更匪夷所思的是不论谍子机构“赵勾”如何辛苦寻觅,至今仍未找挖出刺客,上任司礼监掌印韩生宣也曾在此地孤身逗留数月之久,依然无功而返。如今旧南诏境内因为一桩皇木案而动荡不安,乱民蜂拥而起,乱局又造成难民骤增,难民复尔参与其中,愈演愈烈,雪上加霜的是原本安宁多年的诸蛮也蠢蠢欲动,连坐镇南诏多年的先帝胞弟睿郡王赵姿也被殃及,郡王府都给“义军”一把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直到一支人数不过六十余人的军伍悄然渗入这蛮瘴之地,硝烟四起的乱象才趋于平息,随着那支清一色步卒的军伍不断向南推进,真相才水落石出,这是继徐骁之后又一位异姓王陈芝豹的麾下亲校,南诏官府哪敢对这支兵马指手画脚,只能层层密报上去,邮驿京城,驿报进入太安城后便彻底泥牛入海,苦等无果的西南官军就干脆视而不见,好在六十余人并不扰民,更不与官府打交道,一路南下,以不足百人的人数剿杀了十六个趁乱行凶的大小蛮溪部落,势力不容小觑的上中下三溪,结果只剩下个安分守己的下溪,龙赐周氏更是下场惨烈。连老幼妇孺在内六百多人,都被斩杀干净,人人挂尸于吊脚楼之上。

尤其是当南诏道辖境内都听说是蜀王陈芝豹的嫡系亲军前来平叛,很快就没谁敢触霉头,蜀诏两地遗民,谁不对当年毒士李义山和肥猪禄球儿这对平蜀搭档恨之入骨,虽说当时小人屠陈芝豹只是冷眼旁观,可被杀怕了的蜀诏看来,别说当过兵部尚书的陈芝豹,只要北凉旧三州出来的家伙,那都绝不敢招惹,这十多年来,就算是那些据险自固不服劝化的蜀诏蛮夷,哪怕逮着了南下生意的北凉商人,只要有户牒在身,财物留下,不伤性命,一律恭送出境,以此可见,徐家当年用凉刀在蜀诏大地上割裂出的伤口是何等深刻。

十万荒山之中有无数座星罗棋布的苗寨,那些与外界有所牵连的苗族被官史称之为熟苗,从不现世的则称之为生苗,两个称呼都充斥着一股居高临下的贬义。在旧南诏腹地,一伙人在中途休憩,脚下有着一条在绵延山脉中并不常见的泥土小径,路旁有三块白石堆砌,这显示着不远处就会有一座苗寨。这伙人皆披甲负弩佩刀,甲胄内衣衫破败不堪,都穿着自己编织的结实草鞋,人人精壮,虽然长途跋涉,却无半点颓气,眼神尤为锐利,如那一只只鹰隼巡视着大山。石堆旁站着一个瞧着像是三十岁出头的英俊男子,气态沉静,所披铁甲与附近士卒无异,刀驽也如出一辙,分辨不出他的具体身份,不过他身边站着一个魁梧壮汉,浑身煞气,模样倒是比前者更符合一个统军武将的身份。除了轮流充当临时斥候远去查探地势的六人,两人附近的五十多名步卒,即便是看似随性的休息,细看之下,也有许多门道规矩,五人成伍,五伍成标,不论姿势是坐蹲站,一伍与一伍之间都有着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距离。

按理说,这六十余人也就是撑死了三个标长十几个伍长,可哪怕是最没见过世面的市井百姓,也感受得到这里头任何一人,都绝不是会屈居于标长一职的人物,事实上,当初由西蜀入南诏的时候,总计七十人,官职最低的也是蜀境内的实权都尉,校尉多达二十人,将军也有四人之多,这些人出身不同,境遇不同,但有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年轻,年龄最大的也不会超出四十岁,如此说来,那位小人屠出京后封王就藩的西蜀道,青壮派武官可谓是倾巢出动,其中官职最高者,是作为新蜀王多年心腹的巴州将军典雄畜,他在入蜀之前便是北凉正三品武将,手握六千铁浮屠重骑的兵权,跟韦甫诚两人都是当时北凉都护陈芝豹的心腹辅佐。其余三位将军分别是驻兵汶山的安夷将军傅涛,昭烈将军王讲武,和蜀州副将呼延猱猱,三位将领的年纪都是三十五左右,他们的将军那可不是华而不实的杂号名头,傅涛是旧西蜀的亡国驸马,王讲武是迁入蜀地的旧南唐华族子弟,呼延猱猱则是土生土成的蛮族,其兄呼延宝宝更是西蜀道唯一可以拿出去跟卢升象一较高下的猛将。有这么些煞星杀神一股脑扎堆的这支人马,也难怪可以旧南诏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经历大小战事四十多场,不过死了了八人而已,其中两人还是患病而亡。只是除了那次遇上流窜边境的三千乱民,典雄畜这四位将军亲自出阵杀敌,之外就都是在袖手旁观,这支兵马获得军功和战损哪怕传出去,相信也没有人敢信。

满头乱发像一头雄狮的典雄畜咬牙愤愤道:“根据赵勾给咱们的谍报,那个姓苏的西蜀余孽这段时日就躲在前头的寨子里,给老子逮着了,非要把这小子剥皮抽筋,省得他还做什么复国称帝的白日梦。”

在典雄畜大声自言自语的时候,四周始终无人搭话插嘴,愈发凸显这位昔日北凉四牙之一的嗓门。这趟“游历”,韦甫诚韦夫子要留在西蜀道主持大局,车野那个小北蛮子也是留在境内享福,就他老典命最苦,分明有人可杀都需要老老实实硬憋着不出手,这跟有个小娘们脱光了衣服在床上搔首弄姿却不能吃有啥两样?行军途中又要滴酒不沾,找个细皮嫩肉的水灵女子泻火就更别奢望了,典雄畜都快要憋出内伤了,不过哪怕他是西蜀如今兵权最炽的从二品武将,哪怕是跟随新蜀王一同出凉入蜀的“扶龙之臣”,也同样不敢违反军令。

就在此时,两名不在苗寨方向巡游的斥候押送着一对少年少女返回,典雄畜瞪大眼珠子,你娘的,哪来的一双娃儿,也太不知死活了,这蛮苗之地也是常人可以随意闯荡的?不过典雄畜虽说一直被韦夫子调侃说是小时候脑门被马踢坏了,当然也不是真傻,多打量了几眼,就看出这两孩子的不同寻常,少年光头披袈裟,显而易见,应该是个中原僧人,至于袈裟样式,典雄畜就拎不清了,反正瞅着破烂归破烂,但是挺有大寺高僧的气度,至于那少女则清清秀秀的,风吹日晒,皮肤有些黝黑,但一双眼眸子,清凉也清亮,典雄畜虽说嗜武嗜杀,倒从不是个臭名昭著的武将,在北凉那些年从无传出欺男霸女的事迹,至于对北莽蛮子是如何穷凶极恶,不影响典雄畜在边军中的极好口碑,事实上陈芝豹的部下,也不可能出现禄球儿这种目无法纪的魔头,早就给小人屠拿军法杀掉了。话说回来,典雄畜不去祸害百姓,不意味着他就是个好相处的货色,尤其是在这么个偏僻地方遇上这么一对古怪人物,他跨出一大步,正要沉声问话,身边那个沉默寡言的英俊男子也走出一步,典雄畜立即闭嘴。

男子看着这双没有打过照面却知根知底的少男少女,面无表情。

小和尚俗名吴南北,是两禅寺年纪最小辈分却高的讲法僧人,师父正是那位传言食其肉可得长生的白衣僧人,师父的师父更是名动天下的两禅寺主持龙树和尚。至于这个小丫头,叫李东西,则是李当心的女儿,天底下的皇帝女儿还能找出不少,可实在找不出两个住寺和尚的女儿。

南北小和尚护在东西姑娘身前,双手合十行礼。

男子点了点头,平静说道:“你们两人继续前行便是,不过记得绕过前方那座苗寨。”

小和尚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施主既有佛骨,还望少造杀业。”

男子仅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当他抬起手臂,那些随时准备抽刀杀人的“步卒”和“小伍长”都松开刀柄,主动让出一条道路。

吴南北和李东西穿过阵型,后者出于好奇,转头看了眼那名男子,小和尚赶紧拉住她的袖口,加快步子。

走出去半里路,李东西眨了眨眼眸问道:“那家伙是谁啊,南诏的官军头目吗?虽然衣甲普通,可瞧着挺厉害的,他的部下可比先前咱们遇上的几批南诏道官兵强上太多了。”

小和尚摇头道:“不知道,但那人真的很厉害。”

她顿时笑脸灿烂,眼眸眯成月牙儿,“多厉害,有我爹厉害?有徐凤年厉害吗?”

小和尚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知道啊。”

小姑娘白眼道:“笨南北,你要是混江湖,肯定要被人笑称为‘不知道和尚’。”

小和尚嘿嘿一笑。

“笨南北,咱们可是说好了的,我只是陪你去北凉见一眼徐凤年,看完就离开!”

“嗯!其实你多看两眼,也不打紧。”

“唉,我娘以前指着一个上山烧香只为了偷看我爹的妇人,说她那是女人颧骨高杀夫不用刀,笨南北,你觉得我颧骨高不高?”

“我也没认真看过别的女人颧骨是高是低啊,东西你应该不高的吧?”

“啧啧,也对,上次在武平郡大街上,你眼珠子都快掉到那妇人的胸脯里了,哪里顾得上她的脸蛋。”

“阿弥陀佛……东西,这件事你都说了八十多遍了,我其实就是无意间瞥了那位女施主一眼啊,可真的是一眼过后就忘了,千真万确,出家人不打诳语!”

“最烦你们这些光头成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叨了!笨南北,我问你,以前我听咱家邻居那个方丈的弟子的弟子说过,就是那个老光头师父的大光头弟子的小光头弟子,他说什么一百劫诵念观世音,还不如顷刻诵念地藏菩萨,而一大劫诵念地藏菩萨,又不如一声诵念阿弥陀佛,真的是这样吗?”

“东西,我这不是还没成佛嘛,不知道啊。”

“那你告诉我,如果有人跟你问这个佛法,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样的话,我只说我心中所想,我会说阿弥陀佛已是觉圆果满,超诸地位,而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分别诵念两者,便会所获功德悬殊。师父说过,修佛不是官场修行,不讲究靠山大小,而在于自在观观自在,自然自在。如来佛佛如来,如见如来。”

“你不等于没讲吗?”

“哈。”

两禅寺有两禅,南北小和尚只有一禅。

佛门讲求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但是吴南北觉得自己多了一个皈依。

南北皈依东西。

她在哪儿,哪儿便是他的佛土。

然后他有些愧疚,东西都好久没有买胭脂了。

小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愁眉苦脸,轻轻叹息,自己大概是真的成不了世人眼中的佛了。

第41章 杯中龙卷第23章 人留剑返山第165章 事后黄三甲第92章 坐鼋观剑(下)第304章 西楚霸王(六)第78章 大凉龙雀美人鼓第404章 大雁南飞,铁蹄向北第83章 霜杀百草(一)第95章 狗刨江湖第44章 读书用心所为何最终章小二上酒第137章 让你不练剑第20章 杀人赏雪第306章 两人扶龙第55章 丑八怪第82章 龙王爷一竿拦江第200章 登仙?第350章 有杀气第83章 最后一趟江湖番外第一章番外第三章第108章 双双入城第109章 魔头坐佛上第115章 老流氓落子十二第92章 坐鼋观剑(下)第368章 金刚不败第168章 封山四百年第28章 起火得长安第165章 读书人第105章 互杀第156章 早来的冬雷震震下山去第127章 怜子如何不丈夫第2章 上下清凉山第365章 四签皆中第152章 上桌第91章 坐鼋观剑(中)第104章 旧账第159章 脚下有山河第356章 处处杀气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169章 珠帘,铁甲(中)第32章 给不给第54章 陆地朝仙第247章 噤若寒蝉(十)第100章 父子并行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161章 一钱之约第138章 两百岁说百年江湖第52章 两锭银,买一春秋名将送一铮铮文臣第44章 北凉以北,徐骁以后第394章 生气歌第62章 师徒和师徒第172章 殿下姓徐第7章 槐树上有一只鬼第116章 大雪龙骑夏日出第29章 烧纸不易死人易第94章 媪相小宦官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117章 离阳失其鹿(中)第370章 头签第201章 雷池和道理第311章 各取头颅第187章 两人之战,两国之战(六)第16章 一人想赠剑春秋,一人折剑出江湖第101章 入冬本该人加衣第218章 那些壮阔之下的(下)第83章 这么高第42章 阴间换刀,阳间喝酒第70章 谷雨大雨第66章 碗中蛟龙第181章 请老祖宗赴死第161章 镇灵歌第41章 杯中龙卷第132章 八方雷动第261章 回凉州第423章 中原宗师,慷慨而至,浩然而死!第69章 起雾第326章 秋风扶起春风第一把一十九章 大奸大恶褚禄山第169章 可恼第131章 最强手,扛天雷第189章 离别第275章 腰佩双刀,绣冬春雷第120章 在等在念,愿闻奇楠第325章 不姓徐,名知报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来第108章 双双入城第284章 风雪铁骑下江南(七)第366章 春风远去第85章 王仙芝前来收官第116章 离阳失其鹿(上)第114章 一口缸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48章 风雨来风流去剑气近第93章 可敢一战第156章 水浒第123章 紫气东来第50章 王见王第153章 书生和书生第38章 你是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