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回凉州

晚上8点雪中贴吧有个活动,欢迎前去提问。 是时候开始剧透了

齐阳龙还真就去了下马嵬驿馆,亲自催促年轻藩王带兵离京,只不过等到老人才下马车,驿丞就跑到跟前,双手捧着一只小布兜,因为不敢确认老人的身份,小心翼翼问道:“敢问老先生是不是中书省”

驿丞的问话点到即止,没有直接问是否中书令大人,而是折中提到了衙门而不提官职,即便出错,也能补救。

老人点头嗯了一声,问道:“北凉王难道已经离京了不成”

驿丞膝盖一软,好在这个时候老人已经一把拿过了布兜,掂量了一下,纳闷道:“印章”

差点跪倒在地的驿丞硬生生挺直腰杆,手足无措,涨红了脸。下马嵬驿馆一直是个寻常官吏避之不及的瘟疫之地,他也是去年不小心惹恼了兵部一位职方清吏司的主事大人,才给丢进这里自生自灭,哪里能想到会有跟中书令大人面对面说话的一天驿丞当时听王爷说中书省的齐阳龙今早会来下马嵬,也没当真,觉得撑死了来个三四品官员就算自己祖坟冒青烟了。驿丞一咬牙,也顾不得唐突,满脑子都想着多跟齐辅多说一个字就多为家族增添一分荣光,颤声问道:“中书令大人,要不要进驿馆小憩一会儿”

齐阳龙笑了笑,正要婉言拒绝,突然想起一事,问道:“这下马嵬有没有绿蚁酒”

驿丞小鸡啄米道:“有有有”

驿丞领着中书令大人进入驿馆内院的时候,故意兴师动众地让驿馆诸多小吏忙着忙那,齐阳龙也没有揭穿他这份浅显心思,任由驿丞带路跨入那栋僻静小院。

驿丞连忙给老人搬出一条藤椅,解释说王爷有事没事都喜欢躺在藤椅上养神,听上任驿丞说过王爷上次进京也是这般,对这藤椅可谓情有独钟。

齐阳龙在藤椅上躺着,看着像是在闭目养神,驿丞从下属手中拎过了两壶酒,也不敢打搅,就弓着腰站在檐下安安静静候着。

齐阳龙休息了一炷香左右,睁眼后轻声问道:“把东西交给你的时候,那位年轻王爷说了什么”

驿丞一拍脑袋,赶忙说道:“小人差点给忘了,王爷的确叮嘱了句,如果是中书令大人大驾光临,那就让小的跟大人说,这小玩意儿是一个姓张的读书人暂借给他的,如今就当还给天下的读书人了。如果不是中书令

大人亲自来下马嵬,那就什么都别说。”

齐阳龙愣了一下,“姓张的读书人”

碧眼儿肯定不是,张巨鹿绝对不会跟北凉有任何私交。即便果真有这遗物留下,那也是交给桓温才对。

哦,那应该就是张家圣人衍圣公了。

齐阳龙缓缓站起身,收起小布兜后,从驿丞手中接过那两壶绿蚁酒,笑问道:“喝过这酒”

驿丞汗颜道:“昨儿才喝过几口,有些难入口,太烈了,火烧喉咙似的。”

驿丞说到这里,溜须拍马道:“中书令大人,便是要喝,也慢些才是。”

齐阳龙一笑置之,拎着酒径直离去。

给银子

老人没有这个念头。

真要给了银子,这名不知姓名的官吏,如何敢拿自己中书令的名号去与同僚吹嘘,如何心安理得地凭此谋取前程

太安城太安城。

是很太平的一座城,可这儿没有几个真正心安人啊。

今日朝会,昨天那个到了门口却返身的年轻藩王,终于没有再次露面,这让那支声势比昨天更为浩大的胭脂军,大失所望。

礼部侍郎晋兰亭已经接连两日没有参与早朝,跟礼部老尚书司马朴华告了假,近期连衙门也会不去了,闭门谢客,据说连高亭树吴从先这些人也不接见。

在吏部侍郎温太乙和安东将军马忠贤,分别出任靖安道经略使和副节度使后,彭家当代家主火接任吏部左侍郎,禁军高层将领李长安回来,马文厚啊马文厚,需要我徐凤年等你几年,还是几十年”

马文厚眼睛通红。

徐凤年笑问道:“怎么,不服气一千好几的马家重骑军也就那么回事,你一介书生,要自取其辱”

徐凤年拨转马头,抬起手,挥了挥。

这个动作,显然充满了讽刺意味。

马文厚喊道:“徐凤年,你就是个王八蛋你给我等着”

徐凤年根本没有理睬,扬长而去。

远处,大致看到两人见面不太愉快的尉迟长恭,在听到这句话后,胡骑校尉更是为那位马家长孙捏了把汗,北凉王要杀你那可就白杀了,我手底下这些两千多骑军最多就是帮你收尸而已,这位藩王在太安城闹出那么大动静尚且没见有谁出来主持公道,这出了京城,刚刚没了定海神针的马家嫡长孙,在他跟前算什么尉迟长恭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打消了继续“护送”凉骑入蓟的念头,有马家大公子这么一搅合,他这个胡骑校尉真怕被北凉王当成出气筒。

在尉迟长恭跑去跟马家公子套近乎的过程中,刚好跟年轻藩王擦肩而过,后者笑着抱拳告辞,受宠若惊的尉迟长恭吓得连忙还礼。

回到队伍中,贾家嘉坐在马背上,望着徐凤年,一脸不解。

徐凤年拿起她头回来,我师父,王仙芝什么时候,沦落到需要他那些不争气的弟子为他报仇了”

徐凤年笑道:“这倒是,当初那一战”

于新郎苦着脸赶紧摆手道:“那一战到底如何,是你和师父的事情,输赢生死也是你们两人的事情但是如果王爷你多说什么,我恐怕就要忍不住明知是输,也要跟你拼命,到时候我就难堪了,去北凉没脸皮,不去北凉,这丫头要跟我闹别扭。”

徐凤年点了点头。

赵玉台欣慰地看着徐凤年。

能够让于新郎这般骄傲的武夫如此“退让”,可不是只靠着北凉王的头衔,甚至不是凭借那雄甲天下的三十万铁骑。

上坡时三骑,下坡时已是五骑。

徐凤年突然对于新郎问道:“听说你比楼荒更专注于练剑”

于新郎点了点头。

徐凤年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当年与人比试的时候,剑气纵横,意气磅礴,然后旁观者拍手叫好,好剑,好剑啊,不会觉得别扭有点煞风景啊”

于新郎一头雾水,“这有何别扭如果觉得无聊,置若罔闻即可。何况我若是与人切磋,多半是生死相向,自然顾不得旁人如何看待了。”

徐凤年撇了撇嘴,小声嘀咕道:“练剑练傻了,算什么少侠。”

于新郎笑问道:“何解”

徐凤年刚笑眯眯想说话,陈渔已经从中作梗道:“于先生,我劝你还是别听他的解释为好。”

于新郎果然转过头,摆出要把那个话题高高挂起晾在一边的高冷架势。

徐凤年只好退而求其次,转头面向自己娘亲的剑侍,不曾想这位姑姑也微笑摇头道:“我也不想听。”

四处碰壁的年轻藩王,当下有些忧郁啊。

百无聊赖的徐凤年哼起了一支小曲儿,是当年跟某人在市井巷弄学来的。

“莫说我穷得叮当响,大袖揽清风。莫讥我困时无处眠,天地做床被。莫笑我渴时无美酒,大江是酒壶世上无我这般幸运人,无我这般幸运人啊”

绿袍小孩听着那曲子,觉得挺好笑的。

但是她环视四周,为什么没有谁笑呢

祥符二年初冬,在那个大闹京城的跋扈藩王离京到达北凉辖境后,据称隋珠公主赵风雅染病而亡。

这个不大不小显得不痛不痒的噩耗,在接连传回太安城的巨大喜讯中,迅无人问津。

两辽边军在大柱国顾剑棠的亲自率领下,胶东王赵睢和世子赵翼,以及辽王赵雄,三位皇亲国戚联手辅佐顾剑棠,以朵颜精骑和黑水铁骑作为主力,总计十六万骑军,北征大漠,成为永徽初离阳数次北伐失利后的第一场大捷,斩八万北莽蛮子,先前滞留北莽西京的主帅王遂火赶赴前线,这才止住了东线的大溃败迹象,大肆放权给秋冬捺钵两位青壮武将,重新将边境向前推进到两朝旧有界线,原本仅是代天巡狩边关的兵部右侍郎许拱,领一万轻骑突进千里,蓟州将军袁庭山、副将韩芳杨虎臣精锐尽出,配合负责牵制北莽主力的顾剑棠,分别与坐镇两翼的北莽大如者室韦和王京崇鏖战半旬,离阳皆有斩获。若非辽王赵雄擅自贪功冒进,被贬谪到东线担任万夫长的种檀大败,离阳两辽骑军原本极有可能顺势直插北莽腹地。

广陵道西楚在取得昙花一现的全面胜果后,兵力分散的劣势开始显现,东线寇江淮独木难支,虽然挫败了数次宋笠和藩王赵毅的反扑,但是西线在吴重轩十万南疆大军,和数支中原兵马不计后果地冲击之下,防线岌岌可危,作为本该居中调度的南征主帅卢升象,同样是擅离职守的“贪功冒进”,但是比起辽王赵雄,就要“幸运”许多,近乎孤注一掷地成功直奔东线后方,为东线拉锯战一锤定音,与此同时,蜀王陈芝豹的一万蜀兵莫名其妙出现在东线战场的北部,恰到好处地出现在西楚东线增援西线的一部兵马附近,终于将未尝一败的西楚年轻兵圣谢西陲打破金身。西楚不得不全线退缩,除去曹长卿的水师暂时占据优势兵力,西楚先前所有战果,等于悉数交还给了离阳。

在这期间,传言北凉王徐凤年即将迎娶一位6氏女子为北凉正妃,更显得悄无声息,无波无澜。

离阳更多是揣测这一次清凉山喜庆,北凉王府到时候会出现哪些军中大将和封疆大吏,离阳朝廷当然希望能够清楚获知到底哪些人,才算是新凉王真正的嫡系心腹。

而更为至关重要的一个潜在意义,则是这些有资格进入清凉山的新一代北凉权贵,对离阳赵室是心怀敌意者居多,还是保持中立的人数占优

至于当时年轻藩王途径蓟州进入河州之前,副将韩芳和杨虎臣的先后带兵示威,成为京城百姓津津乐道的一桩美谈。相比之下,汉王赵雄和经略使韩林、节度使蔡楠的无声无息,难免让人腹诽几句。

在大将军去世后,连春联都不是红底的清凉山王府,终于有了几分久违的欢庆气氛,虽然没有大张旗鼓悬挂起大红灯笼,但是府上仆役奴婢,那都是逢人便笑的。

原本对清凉山愈疏远的6氏家主6东疆,也破天荒主动去了趟王府,与宋洞明和白煜很是痛饮了一番。

那些原本在凉州城中病恹恹的那拨6氏子弟,尾巴终于重新翘起来,待人接物,一个比一个昂挺胸。

而从青州富摇身一变成为北凉财神爷的王林泉,原本还亲自操持着日渐繁忙的流州生意,突然开始深居简出。

6丞燕没有被6家那帮亲戚拖累,最终成为了北凉正妃,而不是背后家族为北凉做出巨大贡献的王初冬,这的确是一件让整个北凉道都感到意外的事情。

夜幕中,清凉山山巅,白鹤楼楼下。

徐凤年和6丞燕还有王初冬坐在石凳上,徐凤年在用一片树叶吹着春神谣,王初冬在石桌上搁了一本书籍,把脑袋枕在书上,6丞燕坐在他和她身边。

他们三人身后,贾家嘉和徐婴在白鹤楼飞上掠下,不亦乐乎。

半山腰的听潮湖畔,赵玉台和徐渭熊握着手,说着女子之间体己话。

听潮阁台基上,徐北枳和陈锡亮并肩而立,两位开始名动天下的年轻谋士,并无言语。

夜色渐深人散去。

徐凤年独自来到一栋已无人居住的简陋小屋前。

那里好像有个柔柔弱弱的女孩,亭亭玉立,对他恶狠狠说道:我要跟李淳罡学剑去,一剑刺死你

第158章 风过卧弓城第390章 大好头颅第104章 仙人抚我顶第22章 家狗姓赵野狗姓徐,姓赵又如何?第108章 大战在即第178章 指玄对指玄第55章 一剑便是百万师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顾中原第101章 雨中第四魔头来,雨停第三剑仙来第145章 从前有座山第104章 旧账第334章 衮衮诸公,滚滚黄沙(上)第126章 水落石出的密信第329章 刺史府邸的年轻人们第126章 雷声第357章 姑娘好刀法第7章 与江湖讲道理第180章 辽东虎第86章 霜杀百草(四)第42章 一张帘子一字请第59章 剑仙晚到一百年第194章 一桩买卖第247章 噤若寒蝉(十)第285章 风雪铁骑下江南(八)第386章 西楚双璧(三)第117章 风水第139章 喝喝喝第378章 武当山上无宗师第389章 好一场纸上谈兵第366章 春风远去第377章 举世皆敌第105章 卖官鬻爵第173章 歌谣第117章 风水第154章 来世认酒窝第20章 垂死一剑第371章 儒家有圣人第339章 衮衮诸公,滚滚黄沙(七)第185章 两人之战,两国之战(四)第106章 姓徐的第116章 好地方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11章 胭脂探花第129章 一万把凉刀第134章 有人养龙第53章 魔高一丈第28章 起火得长安第270章 君只见独不见第66章 长短术第九四十章 死战第141章 女子刹那第19章 练刀第54章 白衣送行第33章 剑鞘即冢!谁可匹敌?第51章 酒里有杀气第351章 死时有酒有笑意第157章 截杀截杀截杀第197章 新人牵驴入城,旧人乘剑入海第374章 文武之争第110章 问答第198章 风起西北陇上(下)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146章 死当谥文正第164章 与曹长卿坐地论江山第173章 两份谋略两颗头颅,贺新凉第6章 走一个第45章 雪中第75章 大雨撑小伞,指玄对金刚第165章 事后黄三甲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112章 刀出鞘第271章 一个倾国一个倾城第28章 大好河山骑驴瞧第94章 媪相小宦官第62章 一袖刀第72章 无名诗第99章 孤城白首第27章 茶与血第159章 江西龙虎江东轩辕第178章 指玄对指玄第219章 北凉四战(上)第189章 离别第391章 禄球儿第83章 这么高第257章 事了拂衣(上)第423章 中原宗师,慷慨而至,浩然而死!第48章 风雨来风流去剑气近第100章 父子并行第99章 大王巡山第148章 富贵还乡第31章 留下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0章 慢刀作画第54章 陆地朝仙第307章 敬酒一百万杯第163章 菩萨生青丝第72章 替天行道,一字三请第264章 侠客行(上)第314章 收尸第291章 当年小年还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