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君王之势

一个人的境界高了,胸襟宽广了,往往决定了他所立的志向和未来的成就,至于能不能达到那个高度,实现目标,只是正确途径的选择,还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信念的不动摇!

世上总有太多的人,天赋极高,抱负远大,却最终没有实现,除了所谓机缘和气运外,更主要是途径没有选对,又不能持之以恒,时时警惕,如君子般及时反省自己,保持崇高的境界,走上人生的高端!

太多的人,在途中经不住诱惑和磨炼,失去了竞逐高端的机会。

所以有人说: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他没大的权力,有多少财富,而是看他面对诱惑时懂不懂的放弃,面对困难时知不知进退!

龙天羽领悟到了‘君王’之道那层壁垒,无论对他征讨天下,还是统治江山,甚至修炼剑术都有莫大的推动促进作用,甚至非常的关键,因为一通百通,中华数千年多少个帝王,又有几位帝王能看懂这一层的玄机!

很多史学者在后世评论:人为君王只要亲贤臣远小人,广听纳见,注重德行,兼爱百姓,就能做好君王了,殊不知,这些只是途径,并非根本,有诸葛亮辅佐阿斗,后者仍扶不上墙,更别提宏图霸业了。

君王的根本在于胸襟和境界,如果能看透君王之道,自然明白了什么是利,什么是弊,什么该则取,什么该消除,选择的途径也就是正确的,附和时代背景的!

如果看不透君王之道,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胸襟和心境,只在意靡烂奢侈的帝王生活,后宫三千佳丽的容貌,宫殿的碰壁辉煌,所听信之人,自然是油嘴滑舌的小人,对于忠言逆耳的大臣就会腻烦,也就谈不上什么德行和兼爱了。

龙天羽面对百姓的朝拜,自觉精气神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体内的能量也是膨胀,只要机缘一到,突破到‘剑气出体’境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成都行宫苑林,专为汉王移驾入蜀时候准备的帝王别苑,仍在修建之中,这也是杜岷为表忠心和诚意,用以前做蜀王的半年里征集的赋税做消耗修建的,龙天羽并没有入住,而是选择将军府暂居一宿。

当晚在虞将军府举行夜宴,蜀都内官大夫以上爵位者,均有机会出席,文官即县丞九品以上,武将则先锋将以上者,大汉并没有一下子取消爵位制,也就是身份级别,这是在古代刺激百姓和人才为国效忠、奉公职守的一个吸引条件,等级之别,相当于现在社会中的公务员干事、科级干部、处级干部、厅级干部一样,不同职称级别享受待遇不同,但职称和官职并不完全画等号。

龙天羽借鉴了古代数个王朝的爵位制度,当初在颁布汉律时划分了二十个爵位,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列侯,再往上就是封王了,有了王爵后不能担任何官职,不得干政,避免王侯势大不听朝廷调度。

没有爵位的士卒或百姓就是操士,西秦时期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用证据。

而汉王朝内,获得爵位并不只单一必须通过作战才能获得,而是多种行事,比如考取功名,或在各行各业对朝廷有贡献,造福一方等,都能根据功绩获取封爵,享受朝廷‘公务员’待遇。

“叮——”

铜钟响起,宴会开始,将军府大殿之内容纳了数十位高官及将领,还有几名少数代表和当地有名的贤士大夫参加。

在龙天羽刚入府就问起月儿和凝君所在,虞子期如实回答,原来月儿等不及伤好,就催着卓凝君带着她去汉中,十日前就出发了,现在估计已经过了剑门关了,让龙天羽可惜好一阵子。

宴会上,编钟轻奏着古曲,二十名歌姬在殿中翩翩起舞,增添宴席的气氛。

侍女穿插在宴席间,为文官武将的桌案上的三角爵杯和鼎具内添加的酒水和肉食,不少地方官员都是初次与汉王共饮一席,难免有些拘束谦谨。

洛非烟和蒂丝娜并没有出席宴席,而是选择在府后院用膳,对宴会酒席根本没有半分兴趣。

酒过三巡,龙天羽开口道:“诸位,我大汉朝建都汉中,今已安抚巴蜀,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目前大汉的版图,这个版图只是我们的开始,日后中原七国之地都将是咱大汉的疆域,北赶东胡匈奴,南下羌蛮百越,东扫琉球扶桑,西纳西域三十六国,那才是大汉的版图,而这一切,都需要立足巴蜀汉中,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将后方发展稳固,才有能力出兵中原,横扫天下,诸位爱卿有没有信心同本王一起见证大汉的崛起与兴盛?”

“臣等鞠躬尽瘁,为大汉死而后已!”诸官受到汉王的气势感染,异口同声地激昂回道。

龙天羽九五至尊的威严无形散发,这种气势和大剑师无关,而是一种手握生杀大权,肩挑天下重任时,所聚集的一种王者威势,这一刻他更像一个君王,而不是一个剑手或将军了。

这种势,就是一种官威和王气,不同层次的人都会有官位,这就好比许多人都害怕自己上级领导一样,站在领导桌前,大气都不敢喘,战战兢兢,这就是官势,何况一国之君,帝王的威严,何等的霸道!

“巴蜀之地,肥沃千里,自古粮仓所在,乃我大汉朝统一天下的根基,此地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诸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被选拔出来担任各位职位,定要奉公律己,有所作为,严格按照朝廷丞相和六部下发的政策,积极实施,求稳求实,朝廷坚决严惩贪官污吏、愚民害民的官员将领,一旦发现,永不录用!”龙天羽语气严肃地说道,为蜀地官员打好预防针。

在场官员寒蝉若惊,谁也不敢有玩忽职守之心,宴席场内杜青云望着汉王的气度和威严,心中暗暗惊叹,想不到当初剑阁栈道之上,遇见的商贾‘箫翎’竟是堂堂汉王,当时自己还妄想收他入麾下效力,此刻想起来,当真有些好笑。

……

韩信身无银两,又不屑于打家劫舍截取盘缠,于是风餐露宿,走到哪运气好就打只山鸡野兔烤熟吃,运气不好时就随便采摘一些野果充饥,身上的衣袍早就破烂不堪,如同流离失所的难民一般。

一路艰难的跋涉,韩信多半走的都是山间小路,或者是无人的乡村小径,很少都碰见人和人交涉,一路的寂静,沉默,徒步而行,使他渐渐的忘记了尘世的喧嚣、以往的荣辱和失败,整个心灵放飞进了天地之中。

走得累了,便拄着竹竿撑地,一步步的行走中,自然地配合着韩式剑术和武道拳意,隐隐察觉到身体的一些穴位蠢蠢欲动,似乎要与大自然沟通一般。

在归返彭城的两个月路中,他内心充满了矛盾,既不肯背信弃义,有负项王的知遇之恩,即使他知道自己在楚营已经穷途末路,不被看重了,他也不想首先背主求荣,但又被汉王的胸襟和气魄感染,被汉川的百姓淳朴善良的民风和保家卫国的赤诚所感动,使韩信身在楚营心在汉,非常矛盾,影响他的心境。

而如今,他被楚国通缉追拿,被楚国抛弃,却让韩信身心一下子放松了,感觉不再亏欠楚国,亏欠项王什么了,如果自己不离开彭城,就只有死路一条,那样等于愚忠,不是君子所为!

所为君子,就是要审时度势,恩怨分明,不以德报怨,也不以怨报德,公是公,私是私,正是正,邪是邪要分得清楚,自强不息,命运掌握自己手中,而不是任人鱼肉。

相通了这些,韩信心境又提升了一大截,他的身体经过风霜磨练,原来略白的皮肤已经成了灰褐色,一路风餐露宿,饥不择食,身体不断没有垮下去,反而是越来越强健,脚步越来越有力,明显体能提高了不少。

夜幕之下,月光洒地,韩信走在月光路上,身影瘦长。

他只感觉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好像一块粗糙的璞玉,每一步的行走就仿佛一个打磨雕刻,驱除杂质的过程,使得他的身体心灵渐渐显露出了纯真的质朴和明净晶莹的光辉,就连以前不太明白的兵法玄理和人生意境,此刻逐渐清晰明了。

尽管他现在手无兵权,又无铠甲在身,但他自觉如果再带兵,必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是一种心境的转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将功成万骨枯……醉卧沙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下兵伐战……从现在起,我韩信不再是往昔只争意气的热血青年,而是真正的兵法大家,建下不朽功业,将来著书立说,写下《韩信兵法》流传于世,那样才不负此生!”突然间,韩信涌出一股滂湃的豪迈。

就在这时,却听见丛林传来一阵乒乓兵器的交击声和厮杀声,顿时止住了脚,这里属于‘成皋’地带,按照中原诸侯王的地盘来推断,应该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彭越三王交接处,不知是哪两路人马在厮杀?

目前中原十几路诸侯王,为了争夺地盘相互征讨,司空见惯,韩信摇了摇头不打算凑这个热闹,就在他抽身欲走的时候,却听见一个女子的娇叱声,心头一愣,难道不是两路诸侯军在厮杀?

第十章 雷霆万钧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十章 名姬诗诗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五章 皇后领兵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六章 未雨绸缪第九章 内殿定计第十二章 反攻开始第三章 张良用计第八章 城中兵变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十章 火海鏖兵第三章 生死一战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一章 雨天龙现第二章 空军参战第九章 兵临城下第十二章 六大剑门第一章 风云将起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八章 意外变故第一章 祁山点将第一章 晋级剑师第三章 墓穴生还第九章 千里突袭第七章 鸿门夜宴第四章 天圆地方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七章 吕雉心思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八章 终于突破第十一章 难忘今宵第一章 风云将起第三章 墓穴生还第五章 穷则思变第一章 范增毒计第十一章 咸阳风云第八章 男儿杀气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九章 苍龙遇伏第八章 定计灭匈第四章 报仇雪恨第四章 楼兰古国第六章 擒杀卫禅第一章 外星飞碟第一章 莺歌燕舞第三章 谁与争锋第六章 汉王诞生第一章 千钧一发第十章 反攻时机第九章 帝王佩剑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六章 水淹楚军第十一章 自然吻别第十一章 落雁死峡第十章 墨家剑典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八章 崭露头角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八章 王者归来第十一章 计中有计第九章 子羽登场第三章 藕断丝连第六章 阴阳棋局第一章 逃亡开始第八章 终于突破第四章 霸王陨落第六章 火烧骑兵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一章 祁山点将第一章 月儿春色第二章 婉儿献计第十章 寿春之行第十一章 冲锋陷阵第二章 韩信归来第三章 双修之约第一章 杀机重重第十一章 韩氏一剑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六章 隔岸观火第十章 香艳离别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五章 北伐渭关第八章 栈道重逢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三章 背主议计第一章 逃亡开始第二章 身份抉择第二章 收揽群雄第九章 七种武器第八章 城中兵变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八章 蹬口之战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一章 灭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