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漂母馈食

“大秦朝,小生来了!”

韩淮楚一路向淮阴城里走来,天空已现出鱼肚白,慢慢开始亮了。

“秦朝是什么样子?”韩淮楚一路思索着。

看来看去也就与那些电视电影中差不多,偶或遇见的几个行人都穿着古装。道路都是黄土路,绝对见不到那未来的水泥路。低矮的房屋均是土砖突瓦或是木头搭成。远近升起袅袅炊烟,那是早起的农人在生火做饭。道路两旁郁郁葱葱,想是无污染的缘故,吸进鼻子的空气格外清新。行人走路个个慢满吞吞,看不到一点未来社会那快节奏。一幅古朴苍凉的感觉在韩淮楚心中油然而生。

当他到达淮阴城门时,已是清晨。只见车水马龙穿梭于城门,都是些老百姓为了讨生活,一大早就忙碌起来。几个大秦军校,守在城门,不停地盘查来往行人。

那破路户韩信他们认识,故而韩淮楚未经盘问便进了城。

熬了一夜,他只觉肚中饥饿难忍。

“人是铁饭是刚,总不能不吃饭吧。可是到哪里去弄点吃的来,安慰一下自己不争气的肚皮呢?”韩淮楚咋到古代,便面临了一个现实的难题。

这城中也有饭馆,道路边也有卖馒头烧饼的小贩。但是那韩信真是一个穷光蛋,身上竟一蚊铜板也未给韩淮楚留下,想买个馒头都不可能。

韩淮楚此时方体会到韩信的苦衷,“作为贵族,韩信实不如放下身段去讨饭,却又无安身立命的本事,成日游手好闲于街头,混吃混喝于亲朋,怎不叫他蒙羞?现在换了自己做那韩信,又有什么办法解决肚子问题呢?”

韩淮楚当然不是那破落户韩信无法安身立命,他本是特种部队中佼佼者,野外存活训练经常遇到。把他放在旷野山林,他不仅不会饿死,还会收获许多战利品——野味。此时到了淮阴城中,不是那荒郊野外到处可以打猎,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到那淮阴河边钓鱼。

他便向人打听到淮阴河的所在,向河边走去。行到一座桥边,找了处有利钓鱼的位置坐下,从百宝囊中取出鱼线、鱼钩,折了根树枝权当成鱼竿,很熟练地从地上挖了条蚯蚓作鱼饵,开始钓起鱼来。

从那桥底望将上去,只见桥上人开始多了起来。士农工商,贩夫走卒,红男绿女,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小桥流水,绿柳成荫,好一幅江淮风景!

※※※

也不知过了多久,眼前忽飘来一缕炊烟。

韩淮楚禁不住扭头望去。只见数十米远处,有个老妇人正在烧火做饭。那老妇人将米饭放在蒸笼中蒸起,又从提篮中卷起一堆衣物,在河水中漂洗,用木棰不停地敲打。

河边老妇漂洗衣裳也是平常之事,韩淮楚见之并不在意。

按说韩淮楚钓鱼是大大内行,这阵子也该吊起一尾鱼来了。可是今日真是意外,吊了半个小时的鱼,竟然一条鱼还未咬钩。

而从老妇人那边飘来的米饭香味却越来越浓,把他肚中的馋虫钩了出来。韩淮楚忍不住食指大动,咽了一下口水。

米饭蒸好了,那老妇人停止了漂洗,用碗筷盛好饭,自个吃将起来。

“人家有吃的,偶却没有。”韩淮楚瞧着老妇人在那边吃饭,心中饥火更盛。

忽觉手中一沉,知道鱼已咬钩。手一抖,一条尺余长的鲢鱼飞出水面,他连忙掩住心中欢喜,捧住犹在挣扎的鲢鱼。

那老妇人早望见韩淮楚在钓鱼,见他钓起鱼来,本也不奇怪。待见那条钩索在晨曦下闪了一闪,却把她目光吸引住了。

原来那时的生产力低下,钓鱼用的渔具做得十分的粗陋,鱼线皆是麻线所制。而韩淮楚手中的那根尼龙鱼线,看起来晶莹剔亮,绝对不是古时的人能够见到的东东。

那老妇人便生了好奇之心,走了过来,欠了欠身,问道:“这位公子,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你的钓具?”

“公子?”韩淮楚听着这称呼闻言一愣,感觉有点怪怪的。

“想来是了。这身上的长袍虽破,却能代表贵族的身份,难怪那韩信穿着这一身恶臭的长袍不肯脱。”

韩淮楚将钩从鱼鳃中取出,递与老妇人,说道:“请便。”

老妇人看了看鱼线,又把弄了一下鱼钩,心中更是诧异。那鱼钩采用轻金属做成,表面又镀了一层铬,看上去十分平滑锃亮。不似当时鱼钩均为铁匠手工砸的粗胚慢慢打磨而成,不仅材质粗糙,又极易生锈,哪及得上韩淮楚手中的鱼钩?以当时的眼光,用鬼斧神工形容也不为过。

能做出如此工具者,必为当世大匠。老妇人便问道:“公子,你这一套钓具,乃是何人所制?”

“就这么一个在后世十分普通的鱼钩,她竟当做了宝贝。要是告诉她是未来某某FACTORY做的,她不将我当成妖怪才怪。”韩淮楚哑然失笑,也不解释,问道:“这位大娘,可否用我这条鱼,换你一碗米饭?”

老妇人笑道:“一条鱼换我一碗米饭,那你可吃亏了。公子想必是饿了,且到我那边吃碗米饭。只是无酒无菜,怠慢公子了。”

韩淮楚也不客气,提着那条鱼随老妇人走到洗衣处。老妇人盛了碗饭,取来筷子,韩淮楚端着碗便扒拉起来。

他一边吃一边问道:“大娘,我这条鱼送与你做个下饭菜如何?”老妇人道:“世道艰难,公子不如将鱼卖掉,换回些粮食,可多度些时日。”

“这老妇人居然一条鱼也舍不得吃。原来秦末时期的百姓,日子这么艰难,难怪历史上那么多人要造皇帝的反。”

韩淮楚便笑道:“没关系,待我明日去山林中打些野味,送与大娘去卖。”

老妇人便听从韩淮楚之言,准备剖鱼。不料一时之间找不出刀。正束手无策间,只见韩淮楚从囊中取出一个东东来。

那东东明晃晃,上面有刀有剪用锉,还有其它许多老妇人叫不出名的工具。韩淮楚把那东东递给老妇人。老妇人一见,脸色顿时大变,喝道:“公子到底什么人?这物器从何处得来?”

“物器?怎这般文绉绉?”

也是韩淮楚一时大意,把瑞士军刀拿了出来。这要在现代也不稀奇,许多人搞不到正宗的就收藏一把水货。但这是大秦朝,不说那瑞士军刀做工之精良为当时的人见所未见,那些开瓶器,螺丝刀之类的工具老妇人何曾见过?于是对韩淮楚的身份起了疑心。

※※※

韩淮楚此刻窘迫得很,不知如何解释。老妇人再要问将下去,搞不好就引来官府惹出麻烦事来。

忽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兴起。

“书上说韩信在河边遇到漂母,后来成为楚王千金相谢漂母那一饭之恩,莫非这就是漂母?看来她与我合该有缘。这大娘赐我以饭待人真诚,看来也不是奸险之徒,干脆就实话实说。”

于是说道:“不瞒大娘,其实我来自两千年之后。”

那老妇人的反应也在韩淮楚预料之中,一听便大惊,诧道:“两千年以后!你可是来自未来?”韩淮楚点头道:“正是。”

哪知老妇人突然问出一句话来,倒把韩淮楚震惊住:“项少龙你可认识?”

“这老妇人居然知道项少龙!”

韩淮楚此行的目的正是寻找项少龙,一闻老妇人之言,惊喜交加,问道:“大娘知道项少龙的下落吗?”

老妇人眼望天际,半晌不答,人似乎痴了。

※※※

一个老妇人怎会知道项少龙?是不是太巧了?

无巧不成书。原来这老妇人,乃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郑国之女。

当时秦国军力强大,韩国国力薄弱,地处秦国东出函谷关的要塞。秦国对韩国一直虎视眈眈,一直想找个理由灭掉。韩国君臣无奈之下,想出一条疲敌之计,派间谍郑国入秦。那郑国精通水利,说服当时掌权的秦国相国吕不韦,云愿替秦修建一条河渠。吕不韦非常高兴,批准了这个浩大的工程,并命名为郑国渠。不料那郑国渠修建多年,一直未能竣工,徒然耗费了秦国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最后被老谋深算的吕不韦看出端倪,明白郑国此举,用意在于拖垮秦国,让秦国军队无法东进。吕不韦一怒之下,欲处死郑国。

那郑国分辩道:“即便修建郑国渠让秦国消耗掉甚多物力,也只能让韩国多苟延残喘几年而已。而建河渠可使秦国富民强国,建万世之功。”

当时秦王羸政尚且年幼,却也从善如流,不怒反喜,赦免了郑国,让他继续修渠。郑国便捡回一条性命。

后来郑国渠果如郑国所言,让秦国愈加富强起来。那渠今在泾阳、三原、高峻、临潼境内,长约150公里,灌溉面积4万公顷,与都江堰南北呼应。渠建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

当时郑国一家羁留在秦国,他的女儿郑惠,结识了同样被困在秦国的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韩非也是韩国人,师从当时的大家荀子,却自成一家,归本于黄老之说,继承了商鞅,申不害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著有《内外储》、《说林》等十余万言的名作。秦王读了他的文章,对他非常赏识,想得到此人,便下令攻打韩国。韩王本来就不重用韩非,情急之下,将韩非献于秦王。

秦王见到韩非,初时非常热情,常请教问题于他,但因韩非生于敌国,终究不敢重用。那韩非在此虽不得志,因原本无心向秦,也并不在意。眼见韩国危如累卵,不日将亡,忧心忡忡。

在一次偶然的集会上,韩非遇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郑惠。郑惠虽是一女子,却也深为祖国的命运担忧。韩非见她深明大义,才识过人,不由产生了爱慕之情。韩非虽有口吃,但才名早已传遍天下,就连当时有名的大才女——风华绝代的纪嫣然也对他青睐有加。郑惠对韩非也非常仰慕,两人不久结为连理。

可惜不久之后,韩非因上书秦王先伐赵缓攻韩,遭到同是荀子徒弟李斯的谗害。他诋毁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信以为然,将韩非交由李斯。李斯赐给韩非毒药让他自尽。韩非想向秦王自陈心迹,却不能进见,唯有仰药而死。

郑惠悲愤之余,只身离开秦国,一路来到了这楚地淮阴,隐居了下来。

秦王政十四年,秦军直指韩国。郑国的疲秦之计变成了强秦之策。弱小的韩国怎敌秦军狼虎之师?一场激战,韩军大败,国遂破。

秦王政二十三年,秦将王翦攻楚,大破楚军,楚国之地淮阴,也蹂躏在秦军的铁蹄之下。

郑惠在秦国时曾听韩非说起过秦王政有一个师傅名叫项少龙。此人高深莫测,听传言说他来自未来。

现在又冒出个未来之人,郑惠不由勾起了对丈夫的追忆,同时又深深陷入到国破家亡的痛苦回忆之中。

※※※

“大娘”。韩淮楚见老妇人低头不语,问项少龙的消息也没有回答,不由有些心急,唤了一声。

郑惠被韩淮楚打断了思绪,脸上神色依旧凝重,问道:“年轻人,你果真从两千多年之后来的?”

韩淮楚点了点头。

郑惠缓缓说道:“老身冒昧地问一句,秦国是否会灭亡?”

韩淮楚回答得十分肯定:“这是当然。”

郑惠脸色一喜,追问道:“我韩国能否复兴?”

第二十章 困兽犹斗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四章 焚天大阵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现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三十五章 陷身贼窝第四十四章 风声鹤唳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五章 韩信葬母第十八章 大战之前第十六章 王子冒顿第十三章 包罗万象第十章 出尔反尔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阵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十四章 井陉古道第二十三章 战友对决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七章 如鱼得水第四十章 鱼丽九阵第三十五章 见醢而反第十八章 推陈出新第四十五章 寄人篱下第二十章 斩首行动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十四章 井陉古道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六章 万里相托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五章 群雄聚首第四十七章 将军站稳第二十四章 同门论智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十六章 众魔之主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二十六章 见面就打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十六章 众魔之主第二十六章 字字玑珠第二十七章 拜帅之争第十五章 自请为王第二十七章 拜帅之争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三章 土德之征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十九章 激战龙武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三章 久别重逢第二十六章 木马屠城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五章 待字吕雉第四十八章 谋定而动第二十章 斩首行动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四十五章 无间战士第五章 待字吕雉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十五章 天下结盟第三十五章 卖国密谋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三章 土德之征第二十二章 将错就错第二十章 斩首行动第二十九章 无边诱惑第二十五章 挡之披靡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四十七章 再回长安第二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八章 初夜缠绵第八章 佳人入宫第十九章 跨河而来第四十五章 寄人篱下第五十九章 瞬间白头第七章 如鱼得水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选第二十七章 拜帅之争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三十六章 千里传信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二十六章 胜利会师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惊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五十六章 约法三章